歐美減肥居然抵制麵食?無麩質飲食的真相

早在一萬年前,一些以狩獵為生的人類開始嘗試採集和種植野生小麥、大麥、扁豆等穀物和豆類作物,這是原始社會農業文明的雛形。

早期食品形態的單一性,使得小麥和後來的水稻等作物,作為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攝取來源,構築了人類上萬年的飲食結構。

近十年中,西方主流的營養學知識被一種新興的論調所挑戰,人們不再認為動植物脂肪的大量攝入,是造成肥胖和危及健康的重要原因,轉而開始對碳水化合物口誅筆伐,而一種「無麩質飲食」更是被推到了減脂減重的神壇上。

什麼是「無麩質飲食」

麩質是一種存在於小麥、大麥和黑麥等穀類作物中的蛋白質,它可以使麵糰形成堅固的結構,譬如在麵包發酵的過程中形成一種網狀結構,如果沒有麩質,很多麵食是無法製作的。

但無麩質飲食宣稱,這種穀蛋白對於人的腦部神經和肥胖程度有重要影響。

其實「無麩質飲食」最開始不是源於減肥人士的倡導,而是一種疾病的治療方法,也就是——麩質蛋白不耐受,最常見的病症被稱為乳糜瀉。

對麩質蛋白過敏的人群,一旦食用一點點含麩質的食品,其免疫系統就會立即作出反應,造成小腸及消化系統的一些損壞,並呈現出不同的過敏癥狀。目前這種病症尚無有效療法,所以對於患有麩質蛋白過敏的人群,醫生乾脆只能讓他們避免攝入任何含麩質的食物。

麩質蛋白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很普通的蛋白質。我們日常吃的主食嘛,無非是將米和面作為原材料,我還沒聽說普通人從小到大不吃麵食的。

無麩質飲食是咋流行起來的?

最開始無麩質食品可是很難買的,因為這種病並不常見。

在美國最新的統計數據中顯示,美國人中只有6%的人對麩質過敏,而患乳糜瀉的人僅僅只有1%。

但是讓人不敢相信的是,無麩質飲食現在居然成為了美國一種堂而皇之的飲食文化,無麩質燕麥、無麩質啤酒、無麩質這無麩質那,甚至連無麩質水你都能在超市裡買到

再來看看數據,如果你以無麩質(gluten free)為關鍵詞在亞馬遜上搜索,相關產品有差不多9萬餘種,根據諮詢公司 Mintel 的一份報告,在 2013-2015 年期間,美國無麩質產品的銷量在以 136% 的速度增長,而且它在食品總銷量中佔比也在上升,從 2013 年的 2.8% 提升到了 2015 年的 6.5%。

為什麼無麩質食物這麼風靡?之前我們在轉載@野生生活研究室一篇關於無糖可樂的研究文章時,裡面講到過美國的食品藥品安全管理部門FDA,和阿斯巴甜的前世今生。在美國很多貌似健康的理念和食品,其實裹挾著的是多方的利益集團。

你不吃含麩質的食物,那自然要有替代品以供消費,這時美國的食品商業巨頭們就聞風而來了,無麩質食品價格很高,可以達到普通食品的兩倍甚至更多,食品商大有賺頭,政府機構也能收大把稅額,相關的教授學者和科學家做研究也就有更多的經費。

整個產業鏈形成的同時,消費者也在被一種飲食理念所綁架。

2011 年,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教授 Peter Gibson曾做過一個實驗,他讓一半人吃無麩質食物,另一半人吃含麩質的鬆餅和麵包。實驗結果顯示,前者稱他們的胃病在很大程度上被緩解了。

隨後,Gibson 教授把他的發現發表在美國腸胃病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這讓很多人突然開始相信,我們吃了上萬年的麵食,是一種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危險食品」,人們那些不知什麼原因出現的胃病也統統成了麩質的鍋。

在2003-2012年間,對於無麩質飲食的研究和報道數不勝數,含麩質的食物似乎變成了碰也不能碰的毒藥。事實上,不論在哪個國家,健康綠色等辭彙都能成功刺激到中產階級的神經,大眾對於這種「什麼不能吃,吃什麼身體好」的論點永遠是喜聞樂見。

現在,無麩質飲食在美國人口中的消費比例已經高達五分之一,然而沒有任何人去質疑這其中的荒謬。儼然成為了一場裹雜著政府、食品商等各方利益的,飲食文化上的狂歡。

無麩質是治療性飲食,不該被當作減肥或養生方式

美國一直都是西方營養學研究的領頭羊,像生酮飲食、無麩質飲食的健康瘦身理念都是從美國傳播開來,但無麩質飲食完全是用來治病的啊喂。國內一些營養學家照搬照抄這一套,就很不負責任了。

事實上,對於中國人,千百年來的飲食結構,就是碳水為主,蔬菜和肉食為輔,這樣的飲食習慣與一些新興的飲食方式相比,依然是最為安全,對健康狀況影響最小的。

況且,亞洲人與歐美人的體質不同,歐美人最為懼怕的是心腦血管疾病,而亞洲人最易受損病變的卻是肝臟。

這和不同人種各自的飲食習慣有著密切關係,歐美人習慣以高脂肪和高蛋白質作為能量的主要攝取來源,碳水比例相對偏低,這也為他們患上中風、心臟病增加了更多風險,過高比例脂肪的攝入雖然不會直接轉換成體內脂肪,但其對體內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長此以往有形成血栓和冠心病的風險,進而造成心腦血管系統的衰退。

而無麩質飲食更是讓很多人直接戒掉了碳水,或者吃一些去除麩質的加工食品,高碳水比例的的確確會造成一些不利於健康和體型的因素,但這也不證明它需要被抵制。

事實上,符合以往生活習慣的均衡飲食,不要過量增加,也不要過量削減某一種攝取來源,是最為靠譜的飲食方式。

至於減重減肥,適當地活動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減肥食品、甚至是減肥方法大行其道,無非是利用人們懶和饞的本能,如果不用運動,簡單通過不吃一些食物就可以達到健康和美體的目的,這豈不是很誘人?

參照美國的飲食歷史,像無麩質飲食這種飲食潮流還有很多,譬如美國人曾經對維生素狂熱至極,還曾爆出過研究調查說牛奶是健康的一大殺手。而國內呢,隨手翻翻朋友圈都是七大姑八大姨轉載的,八大健康食物,四種體重殺手,很多人折騰來折騰去,體重沒減,為了更健康,原本正常運轉的身體反而內分泌紊亂了。

這些新型飲食方法,雖然有理論可循,聽起來能顛覆我們以往對於營養攝入的認知,但它們的原型卻基本上都是由治療性飲食演化而來。

因此如果不是為了治療某種疾病,盡量不要嚴格限制或拒絕某類食物。

相信這些飲食方式能有效減重的人,也可以嘗試,效果因人而異,但如果出現身體不適的癥狀請立即停止,也不要給自己灌堅持就是勝利的毒雞湯,如果你不運動,幾乎任何飲食方式都很難讓你真正瘦下來,而且一旦恢復原有的飲食習慣,復胖幾率趨近於99%

傳統飲食對於健康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是否需要被顛覆,這都需要長期觀察和大規模樣本數據來佐證。需要改觀的,是我們對於某種特定食物的偏愛。譬如有人一頓飯要吃幾大碗米飯,而有人拒絕一切肉類,有的人漢堡雞腿頓頓不落,而有的人奶油蛋糕就能當主食,這都不是好事。

對於飲食減脂,一個有效的建議就是,低碳水飲食見仁見智,但無麩質飲食就真的完全沒必要。關於吃這件事,實在用不上錙銖必較,碳水、肉類、蔬菜水果最好還是均衡搭配,不要讓天平傾斜的太嚴重,就是最穩健的飲食方法論。

對於利益方來說,將含麩質的麥制食品踩得體無完膚,顯然要比說盡量平衡飲食結構更有爆點,更有煽動性,也更能讓輿論嘩然。

參考資料:

1.Sildorf SM, Fredheim S, Svensson J, Buschard K. Remission without insulin therapy on gluten-free diet in a 6-year old boy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BMJ Case Rep. 2012;2012. doi: 10.1136/bcr.02.2012.5878. PubMed PMID: 22729336; PubMed Central PMCID: PMC3387460.

2.Hogg-Kollars S, Al Dulaimi D, Tait K, Rostami K.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and gluten induced disorders. Gastroenterol Hepatol Bed Bench. 2014;7(4):189 - 97. PubMed PMID: 25289132; PubMed Central PMCID: PMC4185872.

3.無麩質飲食完全指南.木森【著】.浙江出版聯合集團; 第1版 (2017年10月11日)

4.穀物大腦.David Perlmutter、Kristin Loberg【著】.

5.Sarna, V. K., Kea, L., M??Rkrid, L., Qiao, S. W., Sollid, L. M., & Christophersen, A. (2017). Hla-dq-gluten tetramer blood test accurately identifies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eliac disease in absence of gluten consumption. Gastroenterology.

6.文中部分數據統計來源於好奇心日報


推薦閱讀:

如何和「拜拜肉」 say Bye bye
動作決定了什麼?效率篇
有哪些低脂高蛋白的食物?
番外篇,關於蛋白質的十大偽科學(上)
每天三組俯卧撐,每組20個是個什麼水平。堅持下去會有什麼效果。?

TAG:健身 | 體脂 | 運動減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