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史上的今天:人類探測器首次「擊中」金星

摘要:

1966年3月1日,蘇聯「金星3號」成為人類首個「擊中」金星的物體。

俄羅斯博物館中的「金星3號」模型

來源:npointercos.jp/Energiam

蘇聯的風格就是簡單粗暴,這種說法大體上是符合事實的。冷戰時期,為了與美國爭奪太空探測領域的第一,蘇聯常常是急功近利,倉促上馬的那一方,扮演那個「先佔位置,其他再說」的角色。比如說,搶先成為第一個「擊中」某個天體的國家。月球如此,火星如此,金星也是如此。

「金星3號」(Venera 3)是蘇聯「金星」(Venera)計劃中的一顆探測器。其目的是對金星地表開展著陸探測,於1965年11月16日國際標準時間04:19發射升空。

「金星3號」攜帶有一套無線電通訊設備以及相關科學載荷,蓄電池以及一個蘇聯國徽。1966年3月1日,「金星3號」撞擊金星表面,從而成為人類首個擊中另一顆行星地表的探測器。

不過,由於其攜帶的通訊系統在2月16日便已經因為故障而無法使用,探測器未能傳回任何有價值探測信息。因此,恐怕說它是第一個擊中金星的「人造物體」更合適一些。

前蘇聯發行的金星3號紀念郵票

來源:wiki

儘管通訊系統故障,但估算顯示其撞擊金星的位置大致在金星地表北緯20度~南緯30度,東經60度~東經80度之間的區域。

「金星」(Venera,Венера)系列探測器是蘇聯在1961年~1984年間發展的一個對金星開展探測的計劃,計劃期間一共發射26顆探測器,其中16顆獲得正式的「金星」編號,涵蓋了從飛掠探測,到軌道器,大氣層探測器以及著陸器的各種探測器類型,其中有12個取得了全部或者部分成功。

金星3號模型照片

來源:NASA NSSDC

按照上面的分類,「金星3號」是不被歸入「成功」範疇的,因為它未能傳回有價值的探測數據。但該系列的其他探測器還有很多,它們達成了很多的金星探測「第一次」,包括:

1) 首個成功進入另一顆行星大氣層並傳回數據的探測器:金星4號,1967年10月18日

2) 首次成功實現另一顆行星表面的軟著陸:金星7號,1970年12月15日;

3) 首次傳回另一顆行星地表圖像:金星9號,1975年6月8日;

4) 首次對金星金星高解析度雷達測繪:金星15號,1983年6月2日;

等等。

由於金星地表環境極為惡劣,成功著陸地表的探測器的工作壽命在23分鐘到2小時之間,平心而論,這已經屬於工程學上的奇蹟。

蘇聯探測器傳回的金星地表圖像。金星地表溫度超過480攝氏度,鉛都會熔化,環境極端惡劣

來源:wiki


編者按:

《天文史上的今天》欄目是老嚴的一次個人歷險,試圖通過堅持365天,完整記錄一年中每一個日子在人類漫長的天文歷史中留下的印記。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星空早知道

weixin.qq.com/r/qinZwX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馬克思列寧主義與新時代——紀念十月革命勝利九十九周年
烏克蘭問題
The Red Army一蘇聯足球興衰史(三)
學生會文件:加強紀律工作(原型:第227號命令)
1918.2.23——2018.2.23:百年紅軍·無敵與傳奇(1943年版)

TAG:金星行星 | 蘇聯 | 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