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在骨子裡的正義感
一個國家發生戰爭,我們最先想到的是婦女兒童,一雙雙兒童的眼睛驚悚而茫然地看著遠方。我們會吶喊:停止戰爭,不要再給兒童留下太多的傷痛。我們會指責參與戰爭的國家或軍隊。
一個地方發生災難,除了國家的救援,還有慈善機構等,志願人士等。我們會指責不捐贈的名人,黑心的謀利商人。
有很多特別貧窮的地方,還有人在為溫飽發愁,還有人看不起病,我們會指責醫院的冷漠,慈善機構的身影等。
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擁有著一顆善良的心和強烈的正義感。
但是,這一切對嗎?
其實,商業才是最大的慈善。
首先,戰爭的原因很複雜,每個地方的戰爭原因都不太一樣。 我們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一下:
1. 稀缺資源的爭奪
2. 國家經濟貿易的重重壁壘。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比較好的政治環境,沒有相對自由的市場環境,那戰爭只是時間問題而已,而恰好目前被我們遇到。所以國家努力給人民提供一個好的政治環境,持續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這才是最大的善。
其次,一個地方發生災難,就會有各屆人士和慈善機構的捐款,如果一旦某個名人捐得少 或者 沒有捐,就會受到廣大網友的辱罵。如果有商人看到了機會,去賺這個災難錢,那就不得了,幾乎成了過街老鼠。
當災難來臨時,當地的物資是最為匱乏的,慈善機構等捐贈遠遠解決不了物資匱乏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利用道德綁架,說不能賺這個災難錢,反而對當地的救助百害而無一利。商人如果沒有可觀的利潤,為什麼要冒著各種各樣的風險把物資往災難地區輸送呢,我們總不能要求每個人都用統一的道德標準來衡量吧?這個時候我們的指責就成了那個防礙救助的人。
一個地方,如果僅僅依靠外界的救濟來維持的話,本身就不可持續,久了反而有害。有一句名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如果政府能夠提供相對較好的投資環境,積極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政府投資基礎建設,積極贏造良好的商業環境招商引資,當地人民有工可以務,不僅溫飽得到了解決,還會有衍生各種各樣的產業。 例如保險,保險就是把風險平攤,不用一招犯難,傾家蕩產。 但購買保險就是 前提, 就是當地經經濟發展了,人民的溫飽得了解決,還有了盈餘。
當我們實現了小康社會以後,就會有了更多的訴求,例如民主,民主就意味著我們想要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決策和其他權利等等。
每當社會產生的種種不公平,我們都會有對人生產生很多的疑問,為什麼我就不能成為北京人,上海人,為什麼教育資源就不能對外來人口開放,為什麼我們這麼努力,工資的增長 卻還是拼不過房價的增長?我們會責怪政府,不給予我們開明的政策,不公平對待,我們羨慕西方的民主社會,羨慕西方的福利社會。
其實,民主具有盲目性。
經濟的發展,貧富的分化,就會使得各樣各樣的資源產生了很大的差距。
說一下教育資源吧,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 不管多少好學校,教育資源都是不夠用,不管是哪個父母,都想要孩子上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 如果學校的資源面向大眾開放,誰都可以來,請問學校怎麼容納得下?
像我們國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是比較符合中國國情的制度,如果真的實施一項政策要符合大眾的民意,人都是有慾望和惰性的, 我們就會更加傾向於 我們有利的福利制度。
這個就是民主的盲目性。
我們回顧一下歷史,晚清當時推行的君主立憲制,就是因為民主的盲目性,過於激進導致全面的失敗。
英國的脫歐,英國的大部分人民都不知道脫歐帶來的影響有多大,就投了脫歐。
還有歐洲的一些國家,失業保障和福利好得不得了,一個人去參加工作比在家領福利好不了多少,這就滋生了大量的社會蛀蟲,然而福利一旦產生, 政府想要再收回去,就難咯。
學習讓我們不斷進步,思考可以獲得更好的人生體驗。
於是我就思考我們現在盛行的喪禮,一場盛大的喪禮幾乎成了一個人孝順的重要標誌。個人對這種風氣幾乎是非常厭惡,因為極其耗散社會資源。但是僅僅這樣會讓我們止步於此,其中盛行的原因有哪些,符合了什麼樣利益?
推薦閱讀:
※比爾·蓋茨,曹德旺等慈善家的慈善事業主要針對的領域和流程是什麼?
※如何向身邊的朋友宣傳捐款行為?
※這個土豪家族的賺錢能力,連比爾·蓋茨都不得不服
※為什麼那麼多有錢人寧願花上萬養寵物,而不願意資助山區孩子上學或者希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