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來拯救加拿大名校夢?
在如今的大趨勢下,越來越多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而且逐漸呈現低齡化,經常可以看見初高中的學生就已經出國留學了。學習都是循序漸進的,早早去適應那邊的環境,早早去接受國外的教育,當然會得到很好的結果,經過幾年的初高中的學習,是可以申請到很理想的大學的。
但是,一些國內讀高中的同學,在選擇出國去讀大學的時候,會有一個普遍考慮的問題:「我能上什麼學校?」
而且每次遇到這種問題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國外名校,但是國外的名校也還是有自己的門檻的,有些同學因為自己在國內無法觸及名校門檻而放棄留學。還有同學問我國內可能考不到一本也不想考雅思,如何進入世界前一百的大學。這個問題就好像市運會還拿不上名次,問我怎麼參加奧運會。
那麼名校夢真的那麼遙不可及嗎?究竟該怎麼看待所謂「名校」的問題?今天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
一、名校=最適合自己的學校?
這個現象貌似在中國大陸的高校生中很常見,由於大陸的教育制度和社會現狀,導致了很多人特別看重所謂的「名校」,其實這種思維是錯誤的,如果選擇留學,這種思維甚至是一種不理性的表現,無論留學還是在本國讀大學大專,其本質目的是學習。
還有一個目的是開闊眼界,而絕不是追求什麼名校頭銜,而且往往我們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名校=好學校,其實這真的是兩個概念,我舉個同樣的例子:名人=好人,這個等式一定成立嗎?
名校之所以叫名校,只是它的知名度高,或者說在某個領域內這個學校「好」,但是這個領域並不一定適合準備留學的你,如果你在選擇學校時遇到了這個問題:一個是名氣很大但是自己想學的專業很一般的大學,一個是適合自己的專業很厲害但是名聲不是很響的大學;在這時候如果因為名校情結選擇了前者可以說是極其不理智的。
你要記住這麼一條選校原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實根本不存在什麼所謂的」好「學校,名聲再大的學校那也是學校的名聲,不是你的,你的目的是學習,不是你的臉面,跟何況你留學的國家往往與你現在所在的國家存在不同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太在乎名校和臉面其實沒意義。
二、College VS University!
這個問題是很多留學生在出國前很難搞清楚的,我發現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對College和University的理解上;University,我們翻譯成「大學」,這就使得我們很容易把叫這類名字的學校和「北京大學」或者「清華大學」聯繫在一起。
油然而生的就有一種「名校」,「本科」,「研究生」的感覺;而College,我們往往翻譯成「學院」或者「社區大學」,這個詞一上來就會給人一種「大專」,「低級」的感覺,但是其實你們真的錯了,今天這要好好的跟你們說說這兩個詞。
「University」翻譯成大學沒問題,他的確代表的是高等級的學術研究,但是在你理解這個詞時,請不要把它平行理解成中國的「大學」,在這裡我認為最嚴謹的理解方式是應該平行理解為「科研院」或者「研究中心」甚至是「科技園」,為什麼呢?
因為在國外University雖然也是一個要上課考試的地方,但是其實它們建立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進行科學研究,教書育人並不是它們的主要目的,它們教書的最重要目的是教會學生有「why」的思維方式。
即積極探求真相和未知領域的思維方式,univercity裡面的教授,也就是我們說的Professor,被授予的本職工作甚至不是上課,而是科研,教授可以一學期甚至一年或幾年都不上課,專心搞研究。
這不違反他們的本職工作,他們教課可能更多的是希望尋找到得力的助手或者說找到這個科研項目真正的繼承人,與我們所想的教書育人,教會我們生活技能其實有一定的差距,對於那些有理想,有夢想,有創造力,想成為技術宅,白衣科學家或者閉關做研究,以及需要研究生和博士生甚至跟高學位的同學,university的確很適合你。
「College」其實平行理解起來和中國人所主觀一直所想的「大學」的概念基本一致,他們建立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教會學生生活技能,教會學生「how」,即「如何做」,方便學生更好的進入社會。
在這裡面教書的我們一般叫Instructor,即講師、導師,他們被賦予的本職工作就是教課,對於那種從一開始認為上大學生活是為了「考證」,「學習技能找工作」的同學來說,College是明顯要優於University的,而且College的學位並不一定是我們所想的「大專」,很多College都是有本科學位的,平行比較和University的本科學位並沒有什麼差距。
那麼我們常常認為的「學院」到底在國外是什麼呢?
其實小編認為,學院應該是「School」,「School」絕不是只有「小學」「中學」的意思,當你走進一所University,你會發現本質上它就是由許多「School」組成的:「School of Business(商學院)」、「School of Engineer(工學院)」,所以從這一點上,有沒有發現其實很多時候你們所顧忌的所謂「面子」問題根本是子虛烏有呢?
三、加拿大優越的轉學制度幫你「曲線救國」!
聽說過「曲線救國」這個詞嗎?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就是指加拿大極其優越的轉學制度,和中國不同,加拿大的University和College,他們之間有著相當方便相當優越的轉學制度,這對於準備留學的同學有什麼好處呢?
這就說明你可以「繞道」進入你想進的學校,甚至可以「廉價」進入你想進的學校。比如我的很多同學,他們大多數都不是一開始就在UBC,UVIC或者SFU這些學校里的。
很多剛來都是在一所College里讀書,等到Year 2或者Year 3才轉入他們想去的University的,他們之中有的就是在國內無法觸及這裡的高校門檻的學生,有的是經濟條件不好的,甚至更有我們所說的「落榜生」,如今他們都靠著轉學制度順利進入了想去的大學,可以說既學到了知識又挽回了「丟失的面子」,那麼轉學制度究竟是什麼呢?
加拿大轉學制度介紹:
在加拿大,轉學分為三類:同省,跨省和跨國。
1.同省轉學
因為加拿大每個省的教育制度與體系都是高度統一的,所以同省轉學非常方便,而且是損失學分最少的轉學方法。
以BC省為例,BC的university和college所教授的課,基本上高度一致,所以University里的Year 1 和Year 2其實沒有必要一定在University本校讀,更何況University的學費比College高的可不是一點點啊。對於經濟狀況不好的同學,先選擇College,再通過University Transfer轉入University可以節省一大筆錢。
同時University里的課大多為上百人的大課,在基礎課階段,University的Professor授課效果真的不一定比小班化的,以教書為本職工作的Instructor在College里授課的效果好,同學與講師在university里的交流也遠不如College里方便,所以對於要夯實基礎的同學們來說,College是個非常理智、經濟的選擇。
同省轉學小貼士:
如果想知道College里的課和University如何互轉,如果同在BC省,那麼只要上BC Transferguide網上查就可以了,可以說同省轉學非常方便,不過當然,一定要注意無論是在University還是College,自己的GPA可不能太低哦!
2.跨省轉學
這種轉學方式比起同省沒有那麼的方便,但是也絕不難,在加拿大即使每個省的教育略有差別,但是本質上還是高度相似的,跨省轉學的同學不能像同省轉學那樣只通過一個網站一目了然的知道哪些課程的學分可以互轉。所以想要跨省轉學的同學一定要保存好每門自己所修課的Outline,因為這些材料是要遞交給你所想轉去的學校審核參考,是最後決定你所修的課的學分能否轉為他們學校的課的學分的關鍵,所以說跨省轉學比起同省轉學,可能難以避免的損失一些學分,但也並不是什麼特別大的問題。
3.跨國轉學
加拿大留學的學生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學分可以實現美加互轉,也就是說你可以選擇轉去加拿大或者美國的學校,但是如果你打算這麼做,你更加需要注意保留你的課程Outline,而且這樣做可能會最大的避免損失學分。
跨國轉學操作起來並不是很困難,因為美加的教育體系其實差別不是很大,記得前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時就有爆發過在美的中國留學生大量轉入加拿大的徵兆,其實這側面反映了美加轉學並不是一件難事,比起在中國那複雜的轉學轉系,美加互轉真的easy很多。
加拿大轉學制度所帶來的優點有哪些?
1. 降低留學門檻,圓你名校夢,大多數學生進入加拿大的College並不是一件難事。
2. 降低留學經濟門檻,College的學費遠低於University。
3. 給留學生「二次」機會,當你轉入新的學校,你在原來學校的GPA將會清零,從頭開始,所以對於在原來學校里有拖後腿學科的同學,轉學是一次從來的好機會,可以重新讓自己的GPA更加好看。
不過在這裡要給同學們一個Tip:不要一股腦的把自己擅長的或者好刷分的學科全部都在轉學前修完了,因為大多數時候Year 3和Year 4的課難度都會比之前高很多,即使從來,有時候靠這些課也很難高分,所以要給自己制定個可以平衡的方案,以備不測。
總之無論你是準備轉學還是留學,都先要給自己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規劃,讓自己少走彎路。
學渣逆襲,可能嗎?
國內關於留學「學渣逆襲」的傳聞屢見不鮮,那麼這種事情真的存在嗎?這種事情發生的背後有什麼更深層的原因嗎?在這裡和大家簡單探討一下。
首先,「學渣逆襲」當然是存在的,因為我經歷過很多學生留學前,在學校老師嘴裡就是標準的「學渣」,甚至是「問題學生」,但我從沒見過任何一個一無是處的學生!孔子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提出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道理。
想要通過轉學接受更好的教育,你需要具備這麼幾個條件:
1.要真正是不適應規則的「學渣」;「學渣」並不一定是學不好,就像表面冷、凶的人不一定就是壞人,關鍵在於他的內在是不是一個正確對待學習的人。
的確,在中國高壓的應試教育體制下,我們之中有很多「學渣」其實真的不是他們先天不足,或者說他們真的不是不努力,在中國的教育制度下從沒想過自己為什麼學,學是為了什麼,總有一種被逼迫,理想被剝奪的感覺。
但是其實這不是什麼壞事,因為客觀來說現在在中國這種事情普遍存在,那些留學後所謂的「逆襲」並不是真的就只是成績變好而且花的時間好像很少,其實國外大學的壓力比起國內大很多。
但是國外的教育制度特別尊重個人興趣,「學渣」也許只是被中國的制度「封印」了,當它們重獲學習的意義,重新找到自己的興趣,當他們在自己所感興趣的領域獲得自由,所謂「逆襲」只不過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罷了。
記得我曾經對別人說過這麼一個例子:有時候學霸就像是我們玩遊戲里的高段位玩家,他們是一群在那種遊戲規則下能把遊戲玩好的人;而學渣也許只是不適合那種遊戲規則,所以他們完全可能在另一款真正適合自己的規則的遊戲里變成同樣的高級玩家;更有甚者能成為新的遊戲規則製造者。
2.要是一個有夢想、有毅力的「學渣」,在留學生活中,各種壓力不亞於國內的大學甚至遠高於國內,如果「學渣」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沒有自我釋放壓力的方法,沒有堅定的意志,那麼不要說「逆襲」,被淘汰都有可能。中國外國都一樣,不會有任何人讓你躺贏。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真的就是為了你的面子,為了和別人比,為了你心裡那點優越感,留學並不適合你,留學是屬於真正有理想,能堅持的人的。
這裡還有一個常說的例子:士兵手裡的武器不如敵人並不是能否勝利的關鍵,更重要的是戰鬥意志,學渣逆襲有時候就像我們常見的用小米加步槍打贏侵略者一樣,你的意志是讓你不可征服的關鍵。
在這裡說了這麼多,其實最後還是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清楚的認識自己,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理性,永遠記住路是自己走出來的,留學的路應該怎麼走,通往名校的路是不是那麼遙不可及或者那麼的必要。
這些問題,摸摸自己的胸口,因為只有你自己才知道正確的答案,然後,永遠記住堅持去做自己心裡認為是正確的選擇,在這看好每一位為自己在奮鬥的同學!
推薦閱讀:
※Paytm Canada:加拿大移動賬單支付平台新選擇
※海外出生的移民第二代 將自動取消公民身份
※加拿大教育給我的啟發講座:成功
※加拿大留學最受歡迎的專業有哪些
※加拿大留學讀研專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