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宗教?宗教究竟是什麼?
究其人的一生,只要智力能夠交流,無論是什麼方式的交流,就一定受到宗教影響,這裡宗教是個泛義,不是說信了佛、基督、伊斯蘭、儒家等等才是宗教。把他理解成思想活動,去理解所有的人類行為,去升華這種思想,你就獲得了新宗看待事物的方式和方法。
把宗教理解成學說,可能更容易升華理解。
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頓悟,創立了一種學說,以輪迴的方式解釋了生老病死,給了許多人精神上的指引。
同樣耶穌、默罕默德、孔子在生時都有一種行為:傳教,並且都有弟子,創立學說,並規範了信奉這種學說的人應有的行為規範,建立了一種體系,去解釋已知未知的事物,並由繼承人在此種學說基礎上解釋萬事萬物。
還有其他諸如諸子百家、近代的心學,及現在西方人極為熱衷的創立學說(多如牛毛)。
傳統理解中的宗教主要是給人精神寄託,解釋未知事物。
為什麼會產生宗教?為什麼人需要宗教?為什麼說人一定脫離不開宗教影響?
自從人類有了思想,能進行團體活動,就有了部落,有了祭祀和圖騰,後來部落越來越大,達到社會之規模,隨後發展並穩定了許多宗教。
人一定是由思想控制的,受思想約束的。同時思想對思想有天然的吸引。強大的思想一定會吸引弱小的思想。就像天體運動,大質量的天體產生的扭曲,吸引小的天體,直至宇宙形成。這是客觀規律,人的思想或許也是一種波,所以會有這種思想相吸的現象。強大的思想,會引起一種吸引。想想我們日常,總是被一種至多種事物所吸引,每個人不同的圈子,吸引不同的人,及至形成不同的群體。
一定要把學說的定義再擴大理解:
一種學說,詳盡規定人的日常行為,譬如禮拜,譬如念誦,譬如朝聖,以肉體行為,獲取精神上的安慰,換取生前生後的結果,形成宗教。如果此種學說大規模擴散不會引起社會的崩塌,這種學說就會長期發展。
稱為聖人的,都是最大的思想發起者,譬如孔子,朱、程,王陽明。儒家的禮制,作為一種治世思想,規範了社會全體人的行為。簡單來說,有遠大的目標,有達成這個目標的方式和方法,可執行很強,並且可以有好的結果,或者說這種學說可以調御龐大的思想(人),一旦利用,可以獲取非常大的利益。
再看看心學的產生,由於在近代,記錄更多,更能看出一個影響世人學說的誕生。朱程理學的思想是要格物獲取大智慧,但是在格物這個核心思想上,如何做到說的有些乏力,導致很多人成了書獃子,真的靠腦子去格物,真正去空想,這樣一來,跟很多人在佛家悟道誤入歧途一般,成天空想,便想頓悟。除了真有個別先天腦路很快的人,能舉一反十,悟道之外,根本不可能。陽明先生從竹子入手,去格物,成天盯著竹子看,根本格不出來,這般如何能大覺?他質疑了,走了不同的路,提出要從事上練,其實就是"實踐出真知",一定要去知行合一才能大覺。
大覺究竟是什麼?其實就是大智慧,宗教上的大覺把人神話,大覺之後可以無所不能,超脫生死。其實不超脫生死的話,確實是無所不能。
這就回到一個核心問題,人是靠思想驅動的,你獲得了一個吸引力極大的思想,你真的可以操縱人力,無所不能。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總是那麼多的殺戮和死亡。那些能驅動思想的人,應該都是些大覺者。反映到社會上,直觀的理解就是權力。權力實際上還是思想帶來的。西方驅動宗教,引起十字軍東征,借著上帝的名義去殺戮。現代文明開化,大家應該都能理解是某些人的個人慾望利用思想去獲取個人利益。
朱程倡導的不停的學習,思考,就能獲取大智慧。這個其實沒錯,本質就是不停反思,總結,持續學習。心學倡導事上練,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獲取智慧,明確告知你必須不停的學習,不能停留在一件事情上的思考就能成聖,獲取到智慧,知行合一對普通人操作性更強,做每件事都去思考,總結,持續學習,最終會形成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能歸納自己體系的人,就能創立解釋事物的學說。這個在我們百家爭鳴的時代就體現了,都有一套體系,都有可操作性。現代西方很多人信奉不同的學說,並去實踐它,奉為自身的行為規範。從某種意義上說,西方人在思想歸納上的覺悟,落後我們兩千年吧(嗚呼,辜鴻銘)。
推薦閱讀: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培養批判性思維技能?
※如果沒有大眾點評,你還知道要吃什麼嗎?
TAG:批判性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