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眼皮失敗了怎麼辦?如何修復?你都知道嗎?

關於雙眼皮修復你知道多少?什麼樣的雙眼皮算是失敗?失敗後如何修復?所有「失敗」的雙眼皮都需要馬上修復嗎?如何提高雙眼皮手術修復的成功率?今天為大家全面解讀一下關於雙眼皮的修復問題。

為什麼雙眼皮手術會「失敗」呢?

雙眼皮手術是整形美容門診最常見的一種術式,但卻可以說是一項最難做的小手術,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求美者因為對自己的眼睛形態不滿意而進行雙眼皮手術,與此同時,也會有許多因為對術後效果不滿意而進行二次修復的求美者,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失敗」的案例呢?

首先,雙眼皮是一雙,所以要求盡量對稱。如果你的眼睛生來就是一單一雙,沒有人會對你驚呼不自然,天生的就是自然的;相反,手術後形成的雙眼皮,人們往往就對它寄予厚望,兩側稍有不一樣就難以接受。

其次,雙眼皮是上瞼的一個皮膚皺褶,彷彿是一塊幕布上有一個反折,幕布被拉多高兩側要一樣,反折回來的部分也要求盡量相同才更美,而皮膚是有彈性的,拉的力量稍有不同,去皮寬度就有差異,形成的雙眼皮的寬度、深淺、形態就不一樣。

第三,影響雙眼皮成型的因素太多。諸如:年齡(影響皮膚彈性)、內眥贅皮(影響重瞼內側能否到頭)、眼輪雜肌厚度、眶隔脂肪(腫泡眼有時候怎麼做都不理想)、淚腺、術中提上瞼肌麻痹等等。

第四,雙眼皮形態本身也有多種,比如平行型、弧型、開扇型,哪一種適合一定臉型、眼型呢,這還需要手術者按照一定的審美原則去選擇。理想雙眼皮手術應當達到:增大眼睛、增加瞳孔反射的亮度、上翹睫毛,增強眼神、增加眼瞼線條,增加眨眼時的層次感、改善上眼皮膚的鬆弛程度的綜合效果。

因此,醫生的技術、審美以及與求美者良好的溝通構成了雙眼皮是否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

什麼樣的情況可以認定為雙眼皮手術失敗 ?

雙眼皮手術畢竟也是手術,要允許出現小瑕疵,做完以後當陌生人看上去不會覺得很不自然,這種小瑕疵求美者就應該接受。通常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就可以認定為雙眼皮手術失敗。雙眼皮曲線不夠流暢;左右眼的寬窄不一或形態不對稱;閉上眼睛時有非常明顯的切口疤痕(閉上眼睛切口凹陷、切口之上臃腫)都可以被認定為手術失敗。

哪些技術因素會導致切口線過於明顯?

多數是因為重瞼切口下面的組織去除過多,從而導致皮膚和瞼板粘連,形成一個皮膚凹陷,在光線之下看起來就是一個瘢痕。這會直接導致重瞼手術的效果看起來不自然。另外,雙眼皮手術縫合的層次、位置、高低、鬆緊,都要適合術者的自身情況,縫合不好會造成錯位,直接導致增生性瘢痕。

全切雙眼皮手術失敗後,至少要一年以後才能修復,是這樣嗎?修復的黃金時間是什麼?

我不認為需要等一年才能進行修復。無論是埋線式還是切開式,剛做完雙眼皮後,如果一兩周左右就出現了上瞼下垂或者瞼外翻等比較嚴重的併發症,可以立即進行修復。而如果效果穩定以後才發現有不滿意之處,三個月到半年內修復都比較適合。黃金修復期可以理解為:術後兩周之內,遇到眼瞼下垂等嚴重問題可立即修復;效果穩定後形態上的不滿意可三個月到六個月之間進行修復。

如果雙眼皮手術造成了睜眼無力、閉合不嚴等情況,是否可以修復?

假設做完雙眼皮出現了睜眼無力、閉合不嚴的現象,一定要先查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常見的原因一般有兩個:第一是腫脹,第二是肌肉損傷。如果是腫脹,可以通過理療或塗一些外用的藥膏,消腫以後再綜合考慮是否需要修復。如果是上瞼提肌損傷或者眼輪匝肌損傷導致的,必須要及時治療,以免發生暴露性的角膜炎,治療以後再考慮是否需要修復。

雙眼皮修復領域的理念和技術是什麼?

一直以來很多醫生認為:雙眼皮術後求美者閉眼時重瞼線瘢痕明顯是因為求美者本身的體質問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這是因為皮膚和瞼板產生了粘連,造成凹陷。在修復過程中,有一些醫生會認為瘢痕需要完全切掉,其實可以用填充凹陷的方式來改善瘢痕,而不需要全部切掉。其次,可以利用上方的眼輪匝肌瓣或者眶隔脂肪下移避免再次形成粘連。第三,對於眶隔脂肪去除過多的顧客可以考慮一期自體脂肪移植,二期再次修復的序貫治療,這些技術應用於修復領域會大大提升修復的成功率。

在修復手術中哪些細節能保證手術的成功率?

最重要的細節是醫生一定要有良好的解剖知識,下刀之前心裡要非常清楚要剪掉的是什麼部位,然後精準下刀。另外,無論什麼樣的重瞼術式,保證正常的生理功能一定是最優先的,完好的組織功能是基礎,在基礎之上再進行美學優化,不能為了消掉腫眼泡而最後造成了上瞼下垂,這樣有損基礎功能的美化完全稱不上是美化了,而是破壞。

推薦閱讀:

TAG:雙眼皮手術 | 雙眼皮 | 埋線雙眼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