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衛隊獵潛艇發展歷程

本文原載於《現代艦船》雜誌2016年11A號《雲屯鳥散——日本海上自衛隊獵潛艇發展歷程》,作者:DCNS夢局-法艦局。

導讀:獵潛艇是一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正式出現的小型反潛艦艇,主要針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越發活躍的潛艇威脅應運而生。美國海軍在1917年投入使用的SC-1型獵潛艇就是其中的先驅代表,這種木殼小艇排水量雖然只有80噸不到,但是其裝備的深水炸彈和水聽器配合其較淺的吃水躲避魚雷與優勢航速,使潛艇毫無招架之力,馬上就成為近海巡邏與航道守備的急先鋒,引來各國紛紛效仿。

舊日本海軍的獵潛艇

德國U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大放異彩讓日本充分認識到了在新時期海戰中潛艇的威力,加快了潛艇的發展步伐的同時,在上個世紀30年代也開始了反潛艦艇的研製。1933年5月22日,日本海軍在「特務艇」序列中新增了「獵潛艇」的艦種分類,日文漢字將其寫作「駆潛艇」。獵潛艇由於是倫敦海軍條約外的非限制建造艦種,所以將其納入《第一次艦艇補充計劃(丸1計畫)》中,在1933年對丸1計劃附加了《昭和八年度追加計劃》,專門撥放300萬日元,新增建造兩艘獵潛艇,與之同時追加的還有一艘大鯨號潛艇母艦。這兩艘獵潛艇下發給浦賀造船廠和石川島造船廠各一艘,1934年3月24日和25日分別成軍,命名為第一號型獵潛艇,各艇分別稱為第一號獵潛艇和第二號獵潛艇。第一號型獵潛艇標準排水量270噸,採用平甲板長船體構型,在外形上就像縮小了的睦月級驅逐艦。艦上搭載36枚深水炸彈,另外還裝備一座40毫米雙聯裝機炮和3門25毫米單管機炮以及1933年從德國引進的93型主動聲吶(水中探信儀)與1930年從美國引進的MV型被動聲吶(水中聴音機),兩座艦本式22號柴油機提供了3000多馬力的動力可以使其航速達到25節,也具備了一定的遠洋能力。通過引進國外技術裝備與自研相結合,第一號型獵潛艇的戰技指標在當時幾乎可以追獵所有的潛艇,算是具備了相當完備的搜潛攻潛能力,也為日後日本海軍的獵潛艇發展打下了一個高起點的基礎。

舊日本海軍獵潛艇第十三號型第二十五號

日本海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生產了包括獵潛艇和獵潛特務艇在內的14型共350餘艘獵潛艇。這些驅潛艇們雖然檔次規格不一,有鐵制遠洋護航大型艇,也有木殼近海巡邏護衛小型艇,甚至在日本陸軍當中也以「驅逐艇」的名義生產了20餘艘驅潛艇,但是他們頻繁活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日本-東南亞交通線、西南太平洋群島補給線和日本沿海,雖然實際戰果寥寥但是也對美國潛艇形成了一定的威懾力,為日本海上交通線的安全作出了貢獻。這些獵潛艇有六分之一存活到了戰後,其中第四號型驅潛艇第九號移交給了作為勝利國的中國,被國民黨海軍接收,命名為雅龍軍艦,拆除對潛戰設備增加火炮改為護衛艇,其時任艦長指揮雅龍軍艦參加了日後的東磯列島海戰中的鯁門島海戰,國民黨方面大肆鼓噪稱其「單艦深入解放軍艦隊,擊沉擊傷解放軍軍艦各一艘」,「成功掩護美軍顧問與國民黨情報員撤退」而在60年代獲授青天白日勳章,這是後話。日本戰敗後,這些存活下來的獵潛艇除了移交勝利國作為補償外,也和一些掃雷艇被盟軍要求保留,根據1945年8月的盟軍最高司令部的第一號與第二號命令,這些艦艇組成掃雷兵力在盟軍指揮下在日本和朝鮮周邊水域執行掃雷任務,以清除由日本自身為了防守美軍艦隊進攻而布置的防禦性水雷和美國B-29轟炸機在飢餓戰役中對日本重要運輸航道節點進行的攻勢佈雷。

地方隊的需要

戰後日本被美軍佔領,舊日本軍隊遭到解散,而新制訂的日本國憲法也禁止日本擁有一般國家的「常備軍力」,日本參謀本部、海軍省也陸續遭到解散,聯合艦隊走到了盡頭,成為了歷史。到此,日本似乎再也不能擁有海軍了。然而,由於美國在遠東局勢上的客觀需要,1948年日本在法蘭克·米爾斯上校的建議下,參考美國海岸警衛隊的組織形式,成立戰後第一支海上警備兵力──海上保安廳,雖然海上保安廳隸屬於日本國土交通省,其業務範疇被美國限定為航道管理、近海巡邏和反走私以及反暴亂,人員和艦艇噸位也受到極大限制,但總算走出了日本重振海軍的第一步。1952年,戰後日本海軍派尚存的風雲人物野村吉三郎和保科善四郎提出《新日本海軍再建案》,以二十到三十年的時間組建並擴充新日本海軍到400餘艘各類艦艇和500餘架航空器的規模,重建日本海軍。此方案雖然遭到美國的反對和日本右派的強烈抵制而不了了之,但是,日本海軍的「不荒廢,不妥協,爭發展,爭規模」的未來發展方向由此定調。1954年《防衛兩法》和《昭和29年政令第179號》頒布,日本以強硬手段通過國會改組當時的保安隊和警備隊,設置防衛廳和自衛隊。日本海自正式成立。日本海自一開始就定下了兩個影響深遠的規劃和發展方向,首先是將作戰艦隊分為兩個獨立的體系,第一是執行全國性、機動性等主要作戰任務的「自衛隊群」,二是將逐步在日本本土周圍海域設置五個警備區,成立「地方隊」。日本海自在這20年中基本是圍繞著這兩個體系的建立和充實兩個體系艦隊艦艇規模作為方向而發展。具體是以引進美製艦艇為基礎,結合技術大力自研艦艇,新艦艇首先充實到自衛隊群中,快速替換老舊艦艇到地方隊去。實際操作上新艦艇的服役趕不上地方隊的組建和需求,無法快速替換自衛隊群中的老舊艦艇到地方隊去。同時,由於前文提到的日本仍有不少二戰存活下來的獵潛艇由日本海上保安廳所繼承,到五十年代都已服役十餘年,且由於戰事需要快速建造這些獵潛艇質量也參差不齊,已經不堪使用亟需退役,也就需要新艦艇的服役補充這些缺額。為此,在這期間,日本海自以舊日本海軍獵潛艇為研製基礎,走當年第一號型獵潛艇的路子,引進國外技術裝備與自研相結合,在之後的數十年中建造了三型共20艘獵潛艇,快速形成戰鬥力給地方隊的同時,也專心騰出精神研製主戰艦艇。

以雁為名,戰後首代獵潛艇

在1954年,防衛省成立之後不久便提交了當年的昭和29年度艦艇建造預算,編列八艘獵潛艇的建造計劃,稱之為「昭和29PC」。昭和29PC以舊日本海軍的第四號型獵潛艇和第十三號型獵潛艇為設計基礎,參考美國280噸級PC-1100型獵潛艇的設計,將排水量定為300噸左右。分為甲型和乙型兩種,甲型兩批共七艘,乙型帶有實驗性質只建造一艘。昭和29PC在設計上由日本船舶設計協會主持,命名為K101A設計計劃,與日本海自第一代村雨級驅逐艦DDA等主力驅逐艦的設計工作同步展開。1956年1月,昭和29PC共7艘被分別下撥給藤永田造船所2艘、飯野重工舞鶴造船2艘、浦賀船渠2艘以及吳造船所1艘建造,這些船廠在戰敗前都有較為豐富的獵潛艇建造經驗。1956年9月至11月,7艘昭和29PC甲型相繼下水。由於是日本海自第一批國產化的艦艇之一,昭和29PC並沒有籠統的像舊日本海軍的獵潛艇那樣以序列命名,而是以鳥類的名字命名各艇,首艇命名為「雁」號,因此稱該級艇為雁級獵潛艇。雁級獵潛艇從外觀上來看,其艇體甲板構型與美製獵潛艇相似,使用簡單的平甲板設計,上層結構則並沒有像美製獵潛艇那樣低矮,而是繼承了濃厚的日式獵潛艇風格,島式艦橋結構雖然較高但前後分離,以減少橫向受風面積,提高航行穩定性。

雁級獵潛艇的三號艇PC-303鷹號,可見其前後艦橋結構分離

雁級獵潛艇基本排水量310噸,滿載排水量340噸,艦長56米,舷寬6.5米,最大吃水2.3米。武器方面則效仿美製獵潛艇,前甲板設置一座博福斯MK.1型60倍徑40毫米雙聯裝機炮,機炮後是一座英制MK.10型24聯裝反潛深彈迫擊炮,也就是俗稱的刺蝟炮,日本國產化版本稱之為54式對潛深彈投射器。該裝備相較於普通的深水炸彈具備體積更小,射程更遠,效率提高等優勢,可將24枚深彈在5秒內發射出去,最大射程260米,形成一定的對潛火力密度。艦尾部設有一具55式深水炸彈投射器,也就是「Y」炮。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像字母「Y」一樣的深水炸彈發射裝置,圓柱型的深水炸彈被固定在一個發射箭底座上,兩根發射箭像Y的上半部分一樣斜插在發射器的發射筒中上,發射筒內填火藥,將發射箭連同深彈一起向兩側方向發射出去,射程在50米到100米左右。艦尾設有一條54式深水炸彈投放軌,整條軌道裝填6枚深水炸彈,向艦尾水面自由落下。

「Y」炮簡介,而只有一個發射筒的「Y」炮叫做「K」炮,

船電設備方面,雁級沒有裝備對空搜索雷達,主桅杆上設有一具美製AN/SPS-5B型 X波段對海搜索雷達,艇首裝備一具美製AN / SQS-11A輕型主動掃描聲納,全重360千克,工作在25千赫,水下探測距離在1500米左右,此外還有一部當時美國廣泛裝備在中小口徑艦炮上的MK.63火炮射擊指揮雷達。雁級最大航速在20節左右,續航力為12節700海里。動力方面7艘雁級分為兩種不同的動力主機,前四艘PC-301至PC-304使用的是兩具川崎重工引進德國MAN的V8V22/30型柴油機,總功率4000馬力;後三艘PC-305至PC-307使用的是三井機械從丹麥B&W(波邁斯特韋恩,丹麥的造船及船舶動力企業,1980年被德國MAN收購成為MAN的全資子公司)引進的635VBU45型柴油機,同樣為4000馬力。這後三艘由於設計上的不同也被稱之為鷗級獵潛艇。七艘雁級在1957年服役以後,前四艘配屬在佐世保地方第一驅潛隊,第五艘PC-305和第七艘PC-307配屬大湊地方第三驅潛隊,第六艘PC-306配屬吳地方第二驅潛隊。七艘雁級除了擔負近海反潛任務外,也擔負著一定的近海巡邏任務。1977年3月15日,七艘雁級同時退役,結束了20年的服役生涯。

改裝為迎賓船的隼號,誤打誤撞營造出現代軍艦的設計感

昭和29PC乙型只有一艘,帶有濃厚的試驗性質,其設計工作由當時的防衛廳技術研究所,也就是現在的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負責,主要目的是為了試驗當時新興的燃氣渦輪與柴油機聯合動力方式。日本船用燃氣輪機發展受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英德等國的影響,英國在1947年就將船用燃氣輪機成功應用,德國當時也在新造的科隆級護衛艦上準備安裝燃氣輪機。五十年代初,日本石川島重工、三井造船和三菱造船都開始了研發船用燃氣輪機,並在五十年代中期相繼獲得了研究突破。

1954年三菱造船長崎機械製造所成功試製了一具500馬力船用燃氣輪機,並將其安裝在「北斗丸」航海練習船上試驗,進行了長達五年1000多個小時的實際操作。防衛廳技術研究所要求三菱再研製一款馬力更大的燃氣輪機,專門申請劃撥出一艘昭和29PC以供試驗並交由三菱重工長崎造船所建造,這就是昭和29PC乙型。三菱在1961年推出了MUK-501型試製燃氣輪機,採用開放式循環設計,功率達到5000馬力,總重量10噸,尺寸規格為7.4×2.6×2.2米,燃料消耗率為380gr/ps?hr。為了容納MUK-501型燃氣輪機,昭和29PC乙型將滿載排水量提高到420噸,艦長寬都有增加且拉高了干舷以增強高速航行時的抗浪性。該艇在1956年開工,1957年就已完工,1962年安裝MUK-501燃氣輪機後成軍,同前七艘雁級一樣以鳥命名,命名為隼號。

雖然早在1943年,日本就成功研製了第一台國產燃氣輪機,但是由於二戰的影響,直到1954年,具備實用化的燃氣輪機才開始裝艦使用(圖片:日本動力學會/長崎三菱史料館)

外形上隼號在雁級的基礎上垂直拉高了干舷反而營造出一種類似現代軍艦的隱身設計感,擴大雁級原有的煙道以適應燃氣輪機的進氣與排氣,艦體中部新增一具排煙道用來提供給雁級原有的柴油機使用,隼號的柴油機使用的是與後三艘雁級相同的丹麥B&W的635VBU45型。比較有意思的是隼號的推進結構使用了相對簡陋的三軸三槳式設計,一台燃機和兩台柴油機分別驅動三根大軸,燃機和柴油機沒有傳動齒輪相連,兩者既可聯合推進,又可交替推進,不使用的一者順槳,這樣一來總功率近10000馬力的隼號最高航速卻只有26節,在武備船電方面隼號則與雁級完全相同。服役後的隼號被編入大湊地方第三驅潛隊。1970年隼號發生中央大軸也就是燃氣輪機軸斷裂的事故,由於試驗任務業已完成,隼號也沒有高速航行的任務需要,燃氣輪機被拆除。1975年,日本決定使用隼號替換由舊日本海軍300噸型飛機救援船改裝而來的夕千鳥號迎賓船(ASM-71),將隼號的武裝和主艦橋後部的所有上層結構拆除,柴油機煙道也被拆除改為原燃氣輪機煙道排煙,拆除的下來的空間改裝為帆布棚結構的開放式人員搭載艙。隼號由此變成了一艘迎賓船,改番號PC-308為ASY-91,一直服役到1987年。

取長補短,第二代獵潛艇海鷹級

1957年,北方的蘇聯傳來了令世界為之一震的消息,蘇聯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列寧共青團」號下水,其水下航速可以達到甚至超越25節的傳聞讓剛剛服役的雁級就顯得十分尷尬了,成為了追不上潛艇的獵潛艇。同年日本防衛廳通過了昭和32年造艦計劃,再次編列兩艘新獵潛艇建造計劃,要求在雁級的基礎上優化設計,提高航速和武備以彌補雁級的缺點和應對核潛艇的威脅。將設計工作轉交給防衛廳技術研究所負責,稱為K103B設計計劃。1959年3月將第一艘的訂單下發給川崎重工神戶工場,這是川崎造船戰後獲得的第一份軍用船舶訂單,同年7月該艇下水,命名為「海鷹」號,番號PC-309。第二艘訂單1959年3月下訂給吳造船所建造,1959年9月竣工,命名為「大鷹」號,番號PC-310,兩艘海鷹級服役以後配屬於大湊地方第三驅潛隊。海鷹級在設計上改進了許多雁級獵潛艇在使用中暴露出來的缺點:首先,降低了上層結構的重量,雁級獵潛艇上層結構仍然存在著中心過高導致橫搖幅度較大的問題,海鷹級將上層結構材料由雁級的8毫米鋁合金板改為4.5毫米鋁合金板,維持一定強度的同時大幅度減輕了重量,並將下部艦體鋼板厚度增加,降低重心;其次,改變了上層結構的布置方式,如同前述雁級的艦橋採用的是分離式設計,這種設計雖然減少了橫向風阻但是卻提高了複雜海況下人員穿梭的難度,這在許多設備仍需要人力操作的當時會降低作戰效率,海鷹號則將艦橋與後部上層結構連貫在一起,將人員通道遮擋起來;再者,雁級還暴露出艇體空間狹小,人員適居性和改裝冗餘度較差的問題,海鷹級在雁級的基礎上增加了100多噸排水量,滿載排水量達到460噸,各個艙室面積都得到擴大,還加裝了空調。

Mk.2 短魚雷投射器簡介

武裝方面海鷹級也有改進,將原雁級的55式深水炸彈投射器(Y炮)拆除,在艦舯兩側布置兩具Mk.2 短魚雷投射器,這是一種液壓彈簧式的魚雷拋射器,拋射美製MK.32型483毫米短魚雷,該魚雷全長210毫米,在外形上更像航空炸彈,是一種早期的對潛用聲自導魚雷,通過艦艇或空中平台發射,由美國通用電氣在1950年研發,蓄電池動力最大航速12節最大航程3公里,Mk.2 短魚雷投射器可以將其拋射10米,魚雷落水後迅速下潛到一定深度防止誤傷載艦。但由於該型魚雷技術指標迅速落後於時代需要,美國海軍在1955年就停止使用該型魚雷,將其出售給盟國使用。即便如此裝備在海鷹級上也使得海鷹號具有了除了深水炸彈之外的多樣性攻潛手段,也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日本反潛武器的一項重要突破。其他武裝方面海鷹級仍維持了雁級的水平,船電方面海鷹級將原雁級的美製AN/SPS-5B型X波段對海搜索雷達換裝為國產的OPS-16型C波段對海搜索雷達,除了提升性能外還提高了抗電磁干擾能力,還加裝了電子預警設備,即美國AN/BLR-1的日本國產化版本OLR-4電波探知裝置。最主要的動力系統方面,由於海鷹級建造時正處在日本燃氣輪機的研發階段,無法投入使用,所以海鷹級仍然使用柴油機動力,主機為兩具丹麥B&W授權三井生產的635VBU-51型柴油機,是雁級後三艘使用的的635VBU-45型柴油機的改進版本,單機功率提升到2600馬力,總功率5200馬力。加之海鷹級相較於雁級雖然噸位放大但是艦體拉長吃水和舷寬變化不大,水線變長從而波障航速也得以提高,因此海鷹級的最大航速提高到25節,配合自導反潛魚雷,有了與核潛艇有了堪堪一戰的能力。

海鷹級獵潛艇海鷹號,可見其前後艦橋結構合併在了一起

海鷹級的第三艘和第四艘在1958年(昭和33年)編列預算,1959年3月分別下訂給川崎重工神戶造船所和藤永田造船所,兩艇均在1959年9下水,1960年3月服役,命名為「魚鷹」號(PC-311)和「山鷹」號(PC-312),分別配屬在大湊地方第三驅潛隊和舞鶴地方第四驅潛隊。海鷹級的第五艘到第七艘則在1959年(昭和34年)編列預算,1959年12月分別下訂給吳造船所、藤永田造船所和佐世保重工,設計上稍作修改將滿載排水量進一步提高到500噸,以繼續提高艙室面積和人員舒適性,其他方面則維持不變。1960年11月三艇陸續服役,命名為「鴻」(PC-313)、「鵲」(PC-314)和「初雁」號(PC-315),三艘均配屬於佐世保地方第五驅潛隊。1967年鴻號加裝了從英國引進的減搖鰭進行試驗,為之後應用在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上做準備。七艘海鷹級一直服役到80年代,1981年轉為特務艇以供練習和其他勤務使用,1985年陸續退役。

曲終之鳥,最後一代獵潛艇

若鷹級獵潛艇若鷹號,該圖可見艦舯部兩具三聯裝魚雷發射管

1961年日本通過昭和36年度編列預算,正式開始最後一型獵潛艇的設計工作,昭和36PC共編列兩艘,在1962年3月分別下訂給佐世保重工業和吳造船所。兩艇均在1962年10月竣工,命名為「若鷹」號(PC-316)和「海鳥」號(PC-317) 。在設計上若鷹級獵潛艇基本上屬於海鷹級的升級型,沒有太大的改良特色,滿載排水量仍然維持在海鷹級後期型的500噸左右上,艇體構型上維持不變,最主要的改進是將海鷹級的Mk.2 短魚雷投射器換成兩座日本剛引進不久的三聯裝美製MK.32氣壓魚雷發射管(美國現代主要水面艦船反潛魚雷發射裝置,裝備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佩里級護衛艦上,日本裝備在海鷹級上的國產版本稱之為68式三聯裝短魚雷發射器),發射MK.44型324毫米魚雷。該型魚雷是第一種真正被西方國家廣泛採用的艦射/空射輕型反潛魚雷,由美國霍尼韋爾在1957年研製成功,全長2.54米,總重200公斤,採用電力推動,由海水化學電池供電,魚雷落水後電池接觸海水發生化學反應即開始供電,最大航速30節,最大航程5.5公里,採用主動尋的聲吶制導方式。MK.44型魚雷相較於之前海鷹級配備的MK.32型短魚雷,各項指標都有了長足進步,發射方式也從MK.32的固定拋射式改為可轉向發射筒的氣壓彈出式,使用更加靈活,發射效率更高,搭載量從四枚增加到六枚。MK.44型魚雷的使用使得若鷹級擁有了一定的現代化的對潛攻擊手段,反潛能力獲得有效提高。除此之外若鷹級還加裝了NOLR-1電子戰裝置,這是日本國產第二代電子戰設備,基本上是美製AN/WLR-1的日本國產化改良版本,不僅有海鷹級所裝備的OLR-4電波探知預警能力,還增加了一定的電子干擾對抗能力,在其他方面若鷹級則基本維持了海鷹級的水平,變化不大。

若鷹級的前兩艘在1963年3月分別服役於舞鶴地方第四驅潛隊和大湊地方第五驅潛隊。在之後的三年中,日本陸續編列昭和37年、昭和38年以及昭和39年預算,編列次年每年建造一艘若鷹級,到1966年最後三艘若鷹級陸續服役,分別命名為「熊鷹」(PC-318)、「白鳥」(PC-319)和「鵯鳥」號(PC-320),前兩艘配屬吳地方第三驅潛隊,最後一艘配屬舞鶴地方第四驅潛隊。需要注意的是最後兩艘若鷹級的白鳥號和鵯鳥號略微增加了排水量,將上層建築向後延伸加長了一段,增加了海上司令部指揮設施,用以海自地方隊的指揮官駐艦作為地方隊旗艦使用。同海鷹級相同,若鷹級在1984年到1987年陸續轉為特務艇,以供練習和其他勤務使用。鵯鳥號則改裝為迎賓船,拆除後部上層結構和武裝改裝為人員乘載空間,番號變更為 ASY-92,接替前文中提到的隼號迎賓船一直服役到1999年被新建的「橋立」號(ASY-91)所取代,其餘若鷹級各艇則在80年代末陸續除役。

後記

海上自衛隊各地方隊的驅潛隊是隨著這20艘驅潛艇的陸續服役而相繼組建充實的。佐世保地方隊第一驅潛隊成立於1957年3月25日;吳地方隊第二驅潛隊成立於1957年3月1日;大湊地方隊第三驅潛隊成立於1960年3月1日;舞鶴地方隊第四驅潛隊成立於1960年3月15日;1960年12月1日又在佐世保第一驅潛隊的基礎上新編了第五驅潛隊。到了60年代中期,隨著獵潛艇服役量的增多,五個驅潛隊進行了編製上的調整,第二驅潛隊改隸佐世保地方隊,第三驅潛隊改隸吳地方隊;第五驅潛隊改隸大湊地方隊;第一驅潛隊改隸橫須賀地方隊,各驅潛隊所屬獵潛艇重新編配,重心從原來的優先滿足面向朝鮮的佐世保地方隊改為優先滿足面向北海道的大湊地方隊和面向日本海的舞鶴地方隊。至此海自五個地方隊都擁有了自己的獵潛艇部隊。

吳地方第三反潛隊的獵潛艇們,圖片攝於70年代

從五十年代末開始日本經濟獲得了有效的發展,到1968年GDP超過聯邦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日本的軍費開支也在不斷提高,1966年日本國防會議通過了「第三次防衛力量整備計劃」,要求進一步擴充自衛隊裝備規模的同時大力提高裝備的現代化和國產化,在此基礎上1967年 (昭和42年)日本編列了新一代護航驅逐艦的建造計劃,1970年陸續服役,命名為「筑後」級,到80年代初的時間裡筑後級及其改進型包括「天鹽」級、「石狩」級被建造了15艘,這一系列護航驅逐艦排水量在1500噸左右,仍將反潛視為主要作戰任務,以筑後級為例,其配備1門雙管76毫米艦炮、一具八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兩具3聯裝魚雷發射管和一門雙聯裝40毫米機炮,作戰能力相較於海自早先這些獵潛艇有了質的提升。這些護航驅逐艦服役後,被編入五個地方隊新編的護衛隊中,原來的各個驅潛隊逐漸被這些新編的護衛隊所取代,到1986年,地方隊隸下的各驅潛隊全部解散,結束了其20多年的存在歷史。

筑後級護航驅逐艦筑後號(DE-216)

1959年12月美蘇兩國幾乎同時誕生了自己的第一艘彈道導彈潛艇,彈道導彈核潛艇的發展也使得潛艇在軍事理論中的地位發生了改變,它們能攜帶15-25枚甚至更多的洲際彈道導彈,使其成為七十年代冷戰時期美、蘇雙方陣營武庫里摧毀能力最強威脅性最大的艦艇。由於潛艇靜音性和續航力的不斷提高,是人們逐漸認識到潛艇最大的敵人是潛艇,這個說法看來似乎與當時的「水面艦艇是最佳反潛平台」相矛盾,其實不然,艦艇航速高且不必保持隱蔽,其搭載的直升機能向潛艇投放致命的魚雷,因此是組成護航兵力的首選。然而,這些水面艦艇缺乏隱蔽性,雖然它們攻潛的成功率比潛艇高,但潛艇可以預先避免與其交戰。同時,攻擊型潛艇的作戰方式也在改變,從在地方港口和交通線上這類「點」和「線」之間進行區域遊獵和陣地伏擊戰術轉變為全方位大縱深的遠洋多樣化作戰。因此除了進行特種部隊對陸輸送作戰外,現代海戰中的潛艇運用一般不必深入敵國近海,而且近海巡邏性質的獵潛艇由於載台限制其武備越發跟不上潛艇的發展,地位也被越發成熟和有效的航空反潛所取代,其存在意義正在逐漸消失。

中國海軍的戰列艇隊

除了中國和俄羅斯由於幅員遼闊海岸線冗長複雜,且二線艦艇更新速度較慢,到90年代仍然保留著相當規模的獵潛艇或小型反潛艦部隊,美英等大部分西方國家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將自己的此類艦艇退役或轉給海岸巡邏警衛部隊使用。時至今日,中俄等國的獵潛艇也正逐漸被新型輕型護衛艦等近海多任務艦艇所取代。

——謹以此文紀念在海軍發展歷史長河中又一個將要消失的艦種。


沒有讚賞=作者沒飯吃=作者餓死=停更≥﹏≤


推薦閱讀:

歷史上中國第一艘航母是什麼?
「德國老鄉們,別怕,這是北約的核彈」
蘇30MKI不賣中國,原來可以到主席台鞠躬
號稱亞洲第一重炮的韓國KH179式155毫米炮為何頻繁炸膛?
五虎上將,蔣介石軍事集團中誰是五虎上將之首?

TAG:海軍 | 軍事 | 海上自衛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