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戲的是傻子,演戲的是瘋子
本文可能沒意思或跑題,敬請諒解:)
一直以來我都是鐵杆戲迷。不但聽戲看戲,還玩京胡;不但大學畢業論文寫《中國戲曲的虛擬特徵》(可惜找不到了),還從小培養孩子學戲。深度痴迷往往就是如此,喜歡,身體力行,還得盡量提醒自己別腦殘,別跟那些追星族似的。不過我喜歡張火丁,並且願意用甚至是不客觀的言辭來讚美張火丁 ,超越古今的時代芳華
某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找我去給出國研究生培訓京劇基本常識。於是我就有了唯一一次給大學研究生上課的經歷。因為只有三堂課時間,我選擇從「認識謬誤」的角度入手。京劇在當下年輕人中是有排斥情緒的,喜歡不喜歡是另一回事,糾正對京劇的誤讀才能清除障礙。
我告訴他們,首先,京劇是戲劇而不是歌曲舞蹈雜技武術。同京劇並列在一起討論的不應是通俗歌曲舞蹈、相聲雜技等,而是話劇、歌劇和舞劇等戲劇形式,如果把唱念做打放在京劇劇情里,或更容易理解;其二,梅蘭芳體系不是中國自封的,也不是官方吹捧出來的,是梅先生帶著《打漁殺家》等到歐洲演出,被西方戲劇界一致認可而稱梅體系。
多少年來,對於京劇的官方宣傳,屢屢口稱「國粹」,有沒有必要上升到國與民族層面且不論,「粹」在哪裡,從來都沒說清楚或是誤讀!
我舉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梅蘭芳表演行船的不同藝術手段。在斯坦尼的舞台上特別製造了一艘真船,下面安上輪子,用藍色幕布圍起來。演出時,工作人員推動輪子,用鼓風機吹動幕布營造水波,演員站在船上表演;而梅蘭芳的《打漁殺家》,只有兩個演員,兩根木槳的道具,配合音樂舞蹈(唱念做)。
所有的歐洲觀眾都看懂了梅蘭芳的行船,並且有如許簡潔飄逸之美,這是梅蘭芳體系能夠位列三大戲劇體系的根本原因。中國藝術精神中的求神似不苛求形似,求內在風骨精神而瀟洒跨越外在時空局限,在中國戲劇和國畫等藝術形式中均是一脈相承。
因此研究生們的學戲過程就變得非常順暢了,態度也很認真。我不是專家,但我認為在僅有的課堂時間裡這些比講西皮二黃更有意義。
但是從大眾視角看,京戲在絕大多數人眼裡是看不懂,在台上那麼投入地唱念做打比比劃劃什麼?舉止那麼誇張?現實哪有那麼誇張?
我想,或許誇張、虛擬不是一點道理沒有的。有人評,京戲追求的藝術精神是「假中見真」;而有些追求完全「逼肖」真實的藝術,如話劇,甚至電影電視劇,是「真中見假」。
概言之,表面虛假的京戲(及戲曲),不但表演誇張虛擬,甚至情節也是如此,但是內中你會發現有真情真意真道理;相反某些電視劇、話劇和電影,表面上一些逼真,卻透著從情節到內容到精神的虛假,比如大家炕日腦殘劇。當然,也有屎一樣的戲曲,也有好的電視劇電影話劇。
有人感慨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是要「真中見假」還是「假中見真」?這就是生活態度對藝術需求的反應了。我的取向是,毋寧真中見假,不要假中見真,因為一個是驚喜,一個是失望。
也有人說,「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論短長」,至理也!這是戲劇的另一個內容層面的問題了。理論上講,戲劇是生活真實的反映。看一萬部戲也不如現實大戲精彩,生逢其時,每個人都是觀眾,所以不要辜負時代。
上圖為京劇《白蟒台》,內容挺有意思。下面這段視頻的標題是《看戲的是傻子,演戲的是瘋子》。
看戲的是傻子,演戲的是瘋子
轉這段視頻沒有貶低電視劇從業者的意思,請正面理解。
?某學者總結:極左人士編造的離奇謊言
?文革時被挖墳的名人:從孔丘到李鴻章
?潘虹:十歲那年,我獨自去給父親收屍,他大半個耳朵已經被撕掉了
?章詒和:死很幸福 這個世界不值得留戀
中國新聞周刊訪資中筠:有多少人遵從自己的內心並能安享餘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