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養腎必讀(二)

之前發過補腎養腎必讀(一):腎的作用及日常保養(戳這裡)。

今天再接著說下,補腎養腎必讀(二):腎虛及腎病調理

腎虛的調理

⑴什麼人容易腎虛?

*習慣性沉迷意淫之人,光想不做也會虛;

*實際行動縱慾之人;

*女性產後容易腎虛;

*長期熬夜者;

*氣血虛弱者(腎也需氣血滋養);

*五臟功能衰弱者(比如脾胃,肝,肺)等,間接導致腎虛;

*理論上,男性>40,女性>35,腎氣漸衰,主要是中老年人。「男子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內經);

*其他特殊原因導致的腎虛;

如果沒有腎虛,不用亂吃亂補,再好的東西身體用不了就有害了!

⑵腎虛表現及調理。

腎藏真陰真陽,腎病多屬陰陽耗傷之證,故「腎病多虛」。腎陰為人之真陰,滋養全身,腎陽為人之真陽,溫煦身體,也是各臟腑活動的動力。腎病的治療原則是 「補其不足,不可攻其有餘」「宜補而不可瀉」。

調理腎虛:要陰陽兼顧,陰虛要補陰配陽;陽虛要注意補陽配陰。

一般分腎陰虛,腎陽虛(含腎氣虛)。

①腎陰虛。

表現:潮熱盜汗(睡中出汗)/ 五心煩熱 / 口乾但不欲飲 / 眼乾顴紅 / 腰膝酸軟 / 頭暈目眩 / 耳鳴目眩 / 視力減退 / 遺精 /舌紅 無苔或剝苔 / 女性閉經不孕 / 男性精少不育。

陰虛生內熱,不是真正有熱,陰虛不制陽。

調理:

A:食療:甲魚,牡蠣,桑葚,鴿肉(鴿蛋羹)。

B:代茶飲/泡酒:

》枸杞子+女貞子 泡酒喝,10-20克;

》熟地+生地+麥冬+天冬+地骨皮適量泡酒喝;

C:中成藥:地黃丸系列。

》六味地黃丸-單純腎陰虛;

》枸菊地黃丸-頭暈目眩,眼睛乾澀,視力模糊;

》知柏地黃丸-虛熱較重,骨蒸潮熱;

》麥味地黃丸-肺腎兩虛,咳嗽咯血;

》烏雞白鳳丸-熬夜/腎陰虛所致月經不調;

D:配合下面「補腎通用措施」。

注意:滋補腎陰的大都滋膩不好消化,脾胃虛弱/大便溏泄/舌苔厚膩者,建議先健脾胃或者配合健脾胃一起吃。


②腎陽虛(包括腎氣虛)。

通用表現:腰脊酸痛 / 雙膝發涼 / 酸軟無力 / 性慾減退 / 陽萎早泄 / 尿少浮腫 / 食少便溏 / 形寒肢冷 / 手足發涼/ 面色發白或晦暗 / 舌苔薄白 / 舌淡胖嫩。

腎陽虛還可細分為幾種情況:

*腎氣不固:除陽虛通用表現,還有尿頻或不禁,淋漓不盡,夜尿多或遺尿;

*腎虛水泛:除陽虛通用表現,還有周身水腫,腰部以下尤甚,尿少腹脹。

*腎不納氣:除陽虛通用表現,還有呼多吸少,吸氣困難喘急,動則氣重,接不上氣,甚至汗出肢冷或咳嗽時尿失禁。

*腎虛泄瀉:除陽虛通用表現,還有完谷不化或久瀉不止、五更腹瀉(5點左右),瀉前腹痛腸鳴,大便溏泄混有不消化食物殘渣。

腎陽虛具體到個人,可能表現各異,但總體上有上述癥狀的都屬腎陽虛。

調理:

A:通用食療:核桃,肉桂,芡實,韭菜籽(磨粉伴蜂蜜吃)。

B:代茶飲/泡酒:肉蓯蓉-泡酒喝或者燉羊肉;海馬泡酒;

C:中成藥:

》金匱腎氣丸-一般腎陽虛;

》七味都氣丸-腎不納氣虛喘(腎不納氣);

》金鎖固精丸-遺精滑精(腎氣不固);

》縮泉丸-尿頻,遺尿(腎氣不固);

》濟生腎氣丸-腎虛水腫(腎虛水泛);

》四神丸-腎陽不足所致五更瀉,腸鳴等(腎虛泄瀉);

》右歸丸-腎陽虛所致遺精陽萎尿頻等;

》五子衍宗丸-腎陽虛所致男子不育常用;

》龜齡集-腎陽虛所致的氣血大虛,元氣不足;

D:曬太陽。夏天太盛,不適合曬太陽,秋冬中午晒晒後背。

E:泡腳。

》睡前泡泡,泡完用兩手心摩擦腳心直到發熱,然後來回按摩下,補腎疏通經絡。

》也可加點 紅花/蘇木/肉桂用熱水煮煮兌著涼水泡。

F:艾灸:關元穴。

G:配合下面「補腎通用措施」。


③腎虛導致的某些併發症。

【過敏性鼻炎】

單純的抗過敏,容易反覆,本質是體質弱了(腎虛),對外界抵抗力降低。

嘗試玉屏風散 +配合補腎,肺腎雙補這個思路。

【產後補腎】

產後氣血雙虛,容易腎虛,試試這個。

桑寄生+當歸+黃芪用無紡布袋包好,生薑+羊肉,一起燉湯,補腎補氣血。

【腎虛所致的長斑,這是早衰的表現】

枸杞10克+藏紅花0.1克,紅花一定不要多用,美容養顏。(藏紅花覺得貴,可改用普通紅花但量加多些)。(孕婦禁用,經期勿用,破血活血的)。

【腎陽虛導致的痛經】

小茴香4克+肉桂4克+葫蘆巴5克煮水喝,月經開始服用1-3天。

【紅斑狼瘡】

從中醫的角度看,是腎精不足導致的免疫力低下,可嘗試補腎試試。


④關於補.腎.壯.陽。

老實說,這是個坑,男性這個問題較普遍,所以各種打著此旗號進行宣傳,外行人都不知道要區別什麼陽虛,陰虛,反正能增強那種能力,讓另一半滿意,至於副作用很少想。後面發現完全依賴了,不吃基本廢了,更關鍵的是對腎精有潛在的透支,這涉及到生命或壽命的問題。別人咱管不著,關注老徐的朋友們,建議慎用!

正確的思路,一定要辯證是陰虛還是陽虛,能食補日常調理,就少吃藥。


【特別說明】

*濕熱體質/痰濕體質/肝不好/高血壓/糖尿病/其他 都不適合喝酒,請勿碰;

*中成藥既然用於調理,一是用量頻率請勿按說明書來,自己把握,寧少勿多,且根據身體反應靈活加減;二是中成藥是輔助調理,不宜久服,適可而止。

*所謂的身體反應是指有無不適,?比如舌苔變厚,齒痕加重,便秘,大便乾燥,渾身燥熱等。


補腎通用措施(適合各種腎虛 及 正常人日常保健)

所謂通用措施,就是不管什麼類型的腎虛,只要腎虛都可採用,基本無副作用的,大家實在分不清自己陽虛還是陰虛,就用這個吧。

正常人作為日常保健,想強腎,比如中老年人,都可試試,增強體質是不錯的。

補腎養腎必讀(一)中講的10個日常注意事項,這個是基礎,請嚴格遵守;

戳這裡->10個日常注意事項。

②通用補腎食療:

*懷山藥:蒸煮都可,吃多少自己定,不要上火就行;

*核桃+黑芝麻:可以配套吃,煮粥或者每天吃點也行,量自己定,不要上火;

*枸杞:陰陽雙補,可以常吃,每天幾粒就夠,直接咀嚼或泡水;

*熟南瓜子:男性最好每天吃點,補鋅護前列腺;

*山藥枸杞黑米粥:這個食療粥不錯,健脾補腎;

*芡實蓮子粥:補腎固腎;

*板栗為腎之果,補腎強腰;

*腰子能補腎么?

中醫講的吃腎補腎,主要指外腎(太監沒有!),至於內腎,這個效果有限,而且腎臟作為解毒器官,有毒素滯留,不宜吃太多內臟類。

③泡腳。

泡腳+按摩腳底,適合日常保健;腎陰虛如果泡完不舒服就算了。

④導引術。

老徐比較推薦的,最大問題是效果慢,99%的人無法長期堅持,總是想靠藥物快點見效,但堅持久了就完全不想吃藥了。

起床後:

*上完廁所-縮肛運動(次數隨意沒有不適即可);

*兩手抱在後腦勺,視線水平,蹲下再站起來,重複(次數隨意);

*兩手搓耳朵,然後來回按摩下捏幾下;

*兩手小拇指交叉,互相用力對拉或者提重物上下重複,刺激腎經;

*叩齒咽津:上下牙齒輕輕叩,不要用力,不然損害牙齒出血,次數隨意;

做完這些再吃飯上班上課。

睡覺時:仰卧於床上,將兩手背緊貼後腰部,保持1-10分鐘,外手背上有勞宮穴。

上述導引術,流傳比較廣泛,老徐也習慣於做這些,感覺還不錯,所以特意挑選一些方便執行的分享。大家真的可以當成每日必做的習慣,受益終生!


關於補腎的總結

*如果腎虛,請先辨別是陰虛還是陽虛,一般就這兩種情況。

>腎陰虛,請參照(一)中10個基本點(上)+陰虛針對性調理(上)+補腎通用措施(上);

>如腎陽虛,請參照(一)中10個基本點(上)+陽虛虛針對性調理(上)+補腎通用措(上);

*如果沒有腎虛,平時生活中多注意護腎養腎即可,可參考(一)中10個基本點+ 補腎通用措施(上)即可。

*就整個身體(五臟六腑來說),腎只是一個局部的系統,進補要考慮脾胃消化吸收的問題,如脾胃不好,建議先健脾胃或健脾胃補腎同時進行。

*補腎有季節之分么?

沒有。冬天對應腎,但不代表只有冬天能補,對於腎虛者,一年四季都要好好養腎補腎。

*補腎需長期吃藥么?

如不是腎病,只是單純的虛,盡量食補+導引術為主,藥物只能輔助,不推薦長期吃。

*補腎的禁忌?

細水長流,融入到生活中去,潤物無聲,切忌切忌大補猛補,腎受不了。


常見的腎病

腎虛不是病,只是一種腎系統虛弱的狀態描述,但如果長期不調理,導致免疫力低下,影響到其他臟腑,就容易導致外邪入侵,發展成疾病。

具體腎病用現代醫學講,就是腎炎,腎結石,腎衰,尿毒症一類,說明器官已經出現實質性損傷。

⑴常見癥狀(預警信號):

*尿中多小泡沫且長時間不消失(如果消失了就沒事);

*尿液像礦泉水一樣清澈;

*肉眼血尿;

*混濁尿液;

*腿部浮腫,按下去有凹陷半天起不來;

*夜尿量比白天還多(注意是尿量不是次數,尿頻但量不多不一定腎的問題);

*腰疼是否一定腎病?

不一定。腎病引起的腰疼不管哪個姿勢都疼,如果換個姿勢就好了,和腎無關。可以用拳頭輕輕敲打後腰腎區域,如果裡面疼,可能腎的問題。

如果出現上述某些信號,建議去檢查下,尿常規+腎功,看下有否尿蛋白,潛血,肌酐等是否正常;也可買個尿液測試試紙,自己測試。

⑵腎炎(慢性腎病)的調養。

①請參考(一)中的10個基本點,戳這裡-》

②蛋白質,鹽嚴控攝入量,要優質蛋白質比如瘦肉,豆類植物類蛋白質少吃;

③避免過度吃藥,過度醫療;

④慢性病請積極治療,比如高血壓等,控制好血壓是護腎的關鍵;

⑤喝水。

上面也說了,不宜過度補水,根據身體需要。一般早晨起來喝幾口溫開水;晚上少喝水以防水腫。

⑥腎炎是否一定會發展成尿毒症?

不一定,雖然腎損傷不可逆,不過保護的好,可以長期維持不再往下發展;有腎炎也不要有心理壓力。一個偏方,針對腎炎:玉米須40克+蓮須5克 ,煮水喝,純食療。

【下篇文章:胃不好者必讀:怎樣養好胃(二)】


推薦閱讀:

TAG:腎虛 | 養生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