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友善」是先天還是小圈子

網路上物以類聚,社區里撕逼的喜歡和撕逼的一起混,失敗學彼此意淫,參與者究竟是本來如此,還是小圈子造就?就像小孩子一起抽煙,是先抽然後結交一群抽煙的朋友,所謂「友誼選擇效果」;還是說結交了會抽煙的朋友後才學會,所謂「同儕影響效果」,通過觀察、模仿而習得,或是迫於團體規範或同儕壓力而習得?

從理論上說,個人所處的網路結構位置會對交友機會產生影響——愈處在網路團體核心的位置,愈容易受到團體約束,關係容易局限於所處的團體之中;而愈處於網路邊陲的人,團體約束力愈小,愈可能向外尋求建立與目前團體異質的新關係。

以此圖為例,E、H、G、I、J形成一個小團體,在這個小團體中,大家都是一樣喜好的人,以E和H相比,H因為和小團體中的多數人為朋友關係,處在這個同儕團體的核心位置,E則是只有H這個朋友,相對的處在團體較邊緣的位置,兩人相較,H因為擔心這些朋友對他的看法,就下個時間點而言,H比E更不可能向外尋找結交新的朋友,E向外結交新朋友的機率較大,可能因此結交了夥伴。

除了所屬的團體脈絡結構外,另一個影響友誼選擇的關鍵因素是個人偏好。一般而言,大部分的人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建立關係,因為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較容易理解,溝通協調容易、也較能預測對方的行為,對方也因為這種相似性,比較容易支持自己的觀點與行為,這種共同點能夠讓關係兩端的個人可以更快了解彼此,降低互動成本,也因此,相似的人比較容易發展出友誼關係,我們把這樣的相似性稱之為「同質性」,「同質性」實際上就是一種自我選擇,是個人依據自己對某項特質的偏好來決定交友的對象。

對於A、B、C這個小團體,可以看到,A和B是朋友,而B和C也是朋友,可能因為常常去找B,A和C有更多機會接觸,也因此,在下一個時間點,A和C就容易變成朋友,像這種因為共同朋友的影響而結交了新朋友,這種結構力量很容易和前面所提到個人對於「相似性」的偏好共同作用,強化群聚效果。如圖一的A、B、C、D,D可能因為常常去找C,D可能很快地就會和A、B變成朋友,形成一個類似下圖般更緊密的團體。

像這樣的小團體,因為兩兩都緊密聯結,因此,團體內部會形成一股潛在的規範力量,規範團體內部每一個個人的行為,讓團體內部每一個人在某些行為表現上愈來愈相似,也可能發展出這個團體特有的亞文化或更極端的行為。

因此,說一個人被帶壞了,實際上是個太過簡化的說辭,可能是被帶壞、可能是他的自我選擇、也可能是他帶壞了別人。

過去的研究文獻中,關於個人自尊及偏差行為有非常多的討論。自尊愈低,若是結交了偏差同儕,相較於自尊高的人而言,愈容易產生偏差行為;而自尊愈高,愈能協助個人抵擋同儕壓力。

說到底,只有培養自己的能力與自尊,才能讓友誼網路中的「相似性選擇」變成幫助自己的正向力量。

推薦閱讀:

山西民間傳說偽考據

TAG:閑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