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準備——精悍的德意志第二帝國軍隊

1.1精悍的表現是一切的證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德意志第二帝國軍隊無疑是一支堅韌的部隊,是同盟國的主力軍。他們在西線與英法聯軍作戰,在東線與沙俄軍隊和蘇俄軍隊作戰,在南線配合奧地利軍隊與塞爾維亞軍隊作戰,甚至一些軍官來到了東方,指揮奧斯曼土耳其軍隊作戰。德國士兵訓練有素,將領們才能出眾,也不難解釋為什麼國力佔據劣勢的同盟國卻能在1914-1915年掌控著戰爭的主動權。

「不可否認,德國軍隊在世界大戰中的表現好的令人難以置信;德國士兵自始至終都表現出高度的英雄主義精神和軍事技能。一些德國將軍的表現也非常出色;有獨創性、主動、大膽、殘忍、英勇、適度的謹慎——有多種途徑能打贏戰役。」 ——彼得哈特《大戰》

1.2德軍為什麼能表現得好

大陸國家在戰前都維持著一支中等數量規模的常備軍。然而在戰爭開始之後,這些軍隊根本沒法完成要執行的宏大軍事計劃。各國通過召集退役軍人和預備役迅速將軍隊的人數猛增,沙俄達到了500萬,法國達到了297萬,而德國達到了229.2萬,但是這些人的表現參差不齊。沙俄軍隊是一支連現代化都沒有完成的部隊,他們連靴子和軍大衣都缺,就更不用提武器了。而法國人表現的參差不齊,許多法國士兵都沒有經歷過完整的周期性軍事演習(具體原因會在法軍篇裡面談),對於新的武器裝備也並不了解,他們甚至連軍服都沒有統一,大部分徵召過來的人穿著拿破崙三世時期的軍服就去打仗了。

而德軍的卻遠遠好於他們,因為德國在戰爭前隨時保持著一直訓練有素的常備軍。

德國的徵召制度是義務兵制,這個系統無處不體現著普魯士化的標誌。按照規定60%年滿20歲的年輕人會被徵召入伍,在接受兩年(炮兵和騎兵是三年)的嚴格訓練之後退伍。然而他們在27歲之前必須每年參加預備役部隊的訓練和軍事演習。此後他們將成為預備役軍人(Landwehr)直到39歲,這段時間他們還是要保持這一定的訓練。在45歲之前,他們則被稱之為預備役國民軍(Landsturm)。之後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人,無需再為國家繼續貢獻力量。

德國的軍事演習近乎是無休止的,參謀部總在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保持著預備役軍隊的作戰能力 ,盡量縮小他們和常備軍的差距。德軍在國內擁有大量的訓練場可供他們使用,指揮官可以在這裡調整自己部隊的散兵陣型,軍事演習中不僅要模擬陌生的作戰環境,還要有夜戰訓練。大量的實彈射擊訓練之後,甚至還要進行刺刀的肉搏戰術,以測試士兵在訓練場上能達到的極限作戰能力。火炮和士兵甚至會協同作戰演習,德軍的火炮是要在步兵衝鋒前準備,在步兵貼近敵方戰線前轟炸。這種戰術需要士兵具備極高的心理素質,當然在平日里和德軍內部的鍛煉是密不可分的,而其他的參戰國都不具備這種水平和訓練基地。

「德軍確實是一支敬業的部隊,德國人在用嚴謹的態度來對待戰爭。」 ——彼得哈特《大戰》

於此同時,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之前,普魯士就培訓了大量的預備役參謀官,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個——將帝國境內所有的軍隊進行現代化和普魯士軍事化的改良,事實證明他們做的的確不錯。德軍的參謀系統相比於其他參戰國表現的非常優秀。

1.3德軍部隊的構成

德意志帝國建立之後,它並不是我們中國人所謂講的大一統,各邦國變成了帝國境內的幾個省。實質上第二帝國是由普魯士王國的26個省,4個帝國境內的王國,4個大公國(Grand duchy),12個小公國和主教領地(Principality),三個自由市(Free city)以及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組成的。在總參謀長老毛奇的軍事改革之下,他們的軍隊被整合,並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帝國軍隊。

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版圖,說到底他還是一個聯合王國

但由此可見德軍在和平時期並不是全由德皇和總參謀部直屬管轄的,相反,很多部隊隸屬於各個邦國的君主,雖然名義上直屬於德皇和最高統帥部,可平時操練他們的人,都是邦國內的軍官,在和平時期,各邦國也有屬於自己的最高指揮部和參謀部。帝國的構成造成了德皇的權力受限,就比如威廉二世本人曾經想親自去看看巴伐利亞軍隊的閱兵儀式,可巴伐利亞國王並不想見他,以身體不適唯由拒絕了他的請求。

這種多重指揮的問題雖然對各國的士兵訓練有所益處,因為軍事演習是要一起進行,沒有任何支軍隊想因為訓練不足導致自己在軍事演習之中丟臉,於是各國的訓練度絕對不會比有「Iorn Kingdom」之稱的普魯士王國輕鬆。但是也因為沒有統一指揮,會造成指揮系統混亂,跨級指揮和中層指揮不聽從上級命令的情況會時有出現。魯登道夫在自己的晚期軍事著作《總體戰》一書中提及過

「譬如在1914年8月,固執己見的下屬竟危機和延遲上級貫徹的意志,為此上級經常與下級發生衝突。又如最高統帥部將決斷權交與集團軍司令部,下達一些模稜兩可的命令和指令,致使第六集團軍在洛林的行動和第1,2集團軍1914年9月9日的行動失利,最高統帥部應當承擔罪責。」 ——第六章《統帥》

德軍在戰前一共有25個軍(corp),其中一個是近衛軍團,還有3個軍是屬於巴伐利亞王國的軍團,以下是他們名稱和指揮部所在地。

因為一戰屬於突然爆發,所以開始的時候沒有進行整編,部隊都是以團和營為單位進行召集

5個普魯士近衛步兵團

4個普魯士近衛擲彈兵團

1個普魯士近衛火槍團

12個線列擲彈兵團

182個火槍團

24個巴伐利亞步兵團並包括一個近衛步兵團

15個獵兵營

26個機槍營

10個胸甲騎兵團

2個巴伐利亞重騎兵團

26個龍騎兵團

8個巴伐利亞輕騎兵團

21個驃騎兵團

23個槍騎兵團

13個山地步兵團

113個預備役兵團

96個後備兵(landwehr)團

107個增援兵團

隨後這些部隊組成了75個師,他們先後被投入到了不同的戰場上,其中68個師作為主力被部署到了西線。

1.4德軍的早期裝備

因為日俄戰爭的教訓,各國都開始逐步的將機槍部署在軍隊之中,其中德軍的重機槍是所有參戰國之中安排在部隊比例中最高的,每個團都配有一個機槍連,一個連有6挺機槍。步兵配有毛瑟98式步槍,這種長步槍命中非常精確,槍口初速度極快,威力大,雖然彈容量只有五發子彈,但是裝彈速度很快。為了防止士兵因為火炮震懾不能冷靜裝彈,毛瑟步槍擁有彈夾。軍官們擁有魯格P08和毛瑟C36兩款優秀的武器,她們的表現遠要比英法聯軍軍官裝備的手動左輪表現得強得多。軍團里的炮兵分為兩種,一種是支援的榴彈炮,一種是步兵炮。步兵炮是協同步兵作戰所用的小口徑火炮,甚至可以攜帶到戰場跟隨步兵推進使用,而支援火炮則是大口徑105mm和150mm重炮,其中150mm炮的巨大威力更是成為了英國人的噩夢。德軍還有一些列優秀的攻城重炮,他們在將在列日要塞中大展身手。

一個典型的德國士兵

德軍並不是完美的,他們的軟肋在於缺乏輕機槍,重機槍雖然可以為班組提供絕對優勢的火力,但是德軍的馬克沁G08機關槍還是很重的,一桿重機槍需要3-5人配合才可以發揮出最大威力,想讓他跟隨步兵進攻作戰是很困難的。而德軍卻自持重火力優勢,輕視輕機槍這種精確不如步槍,火力不如重機槍的槍械。這導致了德軍在進攻的時候缺乏步兵火力掩護,而防禦時又嚴重依賴重機槍,部隊里只有少量產自丹麥的麥迪遜輕機槍。隨後的戰爭進行下,德國人不得不依靠繳獲的英國劉易斯輕機槍和貝內特梅西耶M1909來替代缺少的火力,不過很快德軍也研發出來了自己的輕機槍——Mg15。

工兵部隊雖然在早期只負責承擔剪鐵絲網,埋設炸藥和地雷,以及組織戰壕挖掘等工作,但隨著戰爭的深入,他們的作用將越來越大。最後成為了令聯軍聞風喪膽,又在二戰之中繼續發揮餘熱的突擊隊「Stosstruppen」。

這裡另起一段談一談德軍鋼盔,這種頭盔有一個尖頂,然而實質上尖頂最大的作用是裝飾,我說過部隊是從不同地方組織的,所以在鋼盔上各國的標準,標誌也不同,各種軍種的標誌也不同。有的有尖頂有的則沒有,甚至有的士兵只不過戴著軍帽就過來參戰了。一戰開始之後,機槍徹底的讓騎兵可以退出舞台,隨後德軍的鋼盔也迎來了改變,後期我們便很難看到這種尖頂鋼盔了。

早期德軍的裝備,後面的工兵還攜帶了可以剪折鐵絲網的剪子

中間的士兵隸屬於烏蘭槍騎兵團,他的鋼盔極為特殊,仿照的是曾經的波蘭四角帽

1.5結語:德軍之哀

第二帝國軍隊是一支名副其實的鐵軍,德國在一次大戰中動員了1100萬人參與了戰爭,其中180-200萬人戰死沙場。縱觀戰爭,他們其實要面對的敵人要遠遠多於他們,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訓練有素讓他們取得了不少勝利,挽救了德國在戰場上處於不利的局面。最著名的就是坦能堡戰役,這一戰導致俄軍的第二集團軍全體覆滅,甚至俄軍高級指揮官選擇自盡。但隨著戰爭的進行,這種早期的質量優勢在戰爭熔爐中逐漸的消耗殆盡,到了1918年,一個美軍士兵憑藉自己的一桿1911手槍,可以俘虜上百名德國士兵。而當德國老兵在發起衝鋒的時候,走到一半才發現跟著自己的除了軍士和幾名老兵以外,其他的人都躲在了戰壕里,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怎麼接受訓練就被推到了戰場。與此同時,德國的兩個隊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他們的實力在1916年結束的時候就逐漸的消耗殆盡了,特別是奧匈帝國,他的防線和軍隊必須依靠德軍才能繼續抵擋沙俄大軍的衝鋒。保加利亞王國雖然作戰英勇,但是說實話,他們的對手也就是自己的巴爾幹同胞罷了。相反的,法軍在1917年的尼維爾攻勢結束之後算是實力耗盡,但是大英帝國已經在1916年接替了他們,成為了西線的主力部隊。而到了1918年,美國人又加入了戰場,填補了英國的防線空缺。在東線,沙俄又像一塊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著德軍的預備隊和兵力,致使德軍的西線兵力在皇帝會戰之前都沒有人數優勢。

若比起納粹德國的軍隊,我覺得的他們作為父輩,他們毫不遜色於自己的晚輩。雖然沒能拿下巴黎,但至少他們沒讓外國人在柏林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

也許有人會講「馬恩河戰役結束之後,德國就輸掉了戰爭。」從結果來看,是這樣的。但是在當時,你作為一個德軍士兵,作為一個下級軍官,你會這樣想嗎?至少法爾肯海因是不這麼認為的。而對面戰壕的法國人,英國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人都是不確定他們能不能取得大戰的勝利、即使是美國人都加入了戰爭,魯登道夫和興登堡還在想如何在美國人全體上岸之前擊垮英法聯軍。總之,德國人並不認為他們被徹底擊敗了。

題外話

從結果去看歷史,特別是戰爭史,是一種很無聊的行為。我其實想反問的是,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結果,那麼我們又何必要去了解他們呢?我們需要的是從過程中推出結果的原因,從原因之中了解比結果更深刻的東西,這才是我們讀歷史看歷史的精髓。


推薦閱讀:

戰前準備——再起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軍隊
歐亞世界簡史(45) 第一次世界大戰
2/26 【歷史上的今天】美國加入一戰的契機
轉捩點——分裂的日本

TAG:第一次世界大戰 | 軍事史 | 軍事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