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年只看了70本書,還是想分享這些收穫

打開天窗說亮話,2017年我一共看了70本書

對比一年看上百本書的大神,我這點數量沒啥好說的,但我總結時發現我讀過的書里,心理學、推理類和科普類書籍居多。

既然讀了那麼多專業書,不妨來列個讀後感,做個推薦表單,說不定對你們有用呢?

一.心理科學

《性愛與婚姻》羅素

以人性的不確定性為基礎,賦予愛情婚姻和性全新視角,童年時接受的觀念對以後的行為影響極大,並且很難丟棄。「童年守信的人終究會守信,童年撒謊的人終究會出軌」

《精神分析引論》佛洛依德

佛洛依德作為當年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將「性」作為精神分析的整個貫穿點,卻又一再反駁自己並不是強調性,只是想藉此駕馭人內心蠢蠢欲動的歪念頭。

《行為心理學》約翰華生

整本專業書,無法利用碎片時間看,因為中途需要停下來做很多筆記。「微表情讀人心」可以說是行為心理學的典型,但書中也指出人的細節行為同樣具有欺騙性。

《錯把妻子當帽子》奧利弗·薩克斯

24個有趣的行為錯構現象,神經失序患者神奇的真實經歷。有人把自己的妻子當成帽子,要一把抓過頭上戴。也可以用來解讀現實中把女人當做物品的行為。

《滾床單心理學》肖雪萍

披著心理學的馬甲,我就不知道你是一本寫給直男看的小黃書了么?比較罕見的是,國內「性」主題心理專業書很少,這是其中的之一。

《洞察人性》阿德勒

詳細解讀了天主教為什麼列出人的七宗罪「憤怒、嫉妒、貪婪、饕餮、色慾、驕傲、懶惰」,因為這就是人性,不但無法避免,而且發生的時候如同呼吸一樣自然。

《普通心理學(基礎心理學)》

為了考二級資格證閱讀了數遍,其實是兩本書,《普通心理學》作為心理學興趣愛好者入門讀物,《基礎心理學》作為考證專用書,兩書內容很多相似之處。

《內向者心理學》馬蒂?O.蘭尼

我曾寫過一篇文《內向者為什麼比外向者更容易成功》,有人評論我瞎扯,拿數據說話,我拿出了這本書。內向者不但具有獨一無二的的優勢,也很容易「喬裝」成外向性格,所以內向者為什麼不成功?

《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丹尼爾戈爾曼

這本書看了兩遍,什麼是情商?其實就是掌控情緒的能力。情商高者得天下,但情商不是萬能的,就像金錢不是萬能一樣。

《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伯恩斯坦

本書把人的依賴分成三大類,個體心理學代表人物阿德勒也提到依賴關係與社會感,是阿德勒「社會感」的延伸,告訴人們如何依賴他人,才能活得更好而又不會喪失自我。

《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莉爾·朗茲

不太推薦。整本書更多在講國外情感套路,很多乾貨實例,但不太適用於中國情感套路。

《犯罪心理學》斯坦頓薩梅洛

書店裡花四小時一口氣讀完,基於現實,句句在理,遺憾的是豆瓣上只有3個評價。本書告訴你反社會人格跟環境什麼都沒關係,而是基因里自帶的,有人再潦倒也能成就偉業,有人備受寵愛卻也仇恨世界。

武志紅系列《為何愛會傷人》,《為何家會傷人》,《巨嬰國》

武老師的書基本脫不開「原生家庭」和「巨嬰」兩概念,看完發現,我們生活中犯的錯幾乎在童年時都曾犯過,並且沒有糾正過來,因此後來的生活幾乎都在同一個坑裡不停摔倒。

二.小說類

《美國眾神》尼爾蓋曼

推薦指數:三星。對北歐神話感興趣的人會很喜歡,這本書對神性的刻畫非常重口。另:本書有同名美劇。

《雪人》尤奈斯博

推薦指數:四星。情節出彩,節奏緊湊。偵探是已婚婦女情夫這一點很好很吸引人。另:本書有同名電影。

《它》斯蒂芬金

推薦指數:五星(我是金叔粉)。

主題模糊了「童年陰影」的概念,「它」應該是每個人都有的恐懼,叫做孤獨。而戰勝它的方式是和夥伴一起建立聯繫,並且建立自己的角色。因此在《它》里,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另:本書很長,有電影《小丑回魂》。

《重生》斯蒂芬金

推薦指數:四星。

主角玩電,反派也玩電,但兩個人結局都很悲慘。所以本書又名:《美國版楊永信的悲慘世界》。

《腦髓地獄》夢野久作

推薦指數:四星。

學了心理學之後,總算能看懂這本「推理奇書」。書中的畫從美人屍體到腐化白骨,明明是杜撰的心理學,卻讓人覺得它是真實發生的,暗搓搓的背脊發涼。

《牆》安部公房

推薦指數:三星,

不太喜歡這種意識流的作品,不過故事很有趣。「無家可歸的人最終會變成繭哦。」

《陰陽師瀧夜叉姬》夢枕貘

推薦指數:四星,

大學時看完了全套《陰陽師》,夢枕貘擅長用清雅的筆鋒寫混濁的慾念,《陰陽師》短篇精彩,長篇更加入骨。

東野奎吾系列《白夜行》、《幻夜》、《神探伽利略》、《夢幻花》、《秘密》、《信》、《假面飯店》

人性不通過殺戮,而通過社會因果來流淌,這可能才是東野想表達的東西。

松本清張系列《隱花平原》、《蒼白的軌跡》、《死亡螺旋》、《時間的習俗》

百年前的推理,傳統的本格推理居多,最喜歡《蒼白的軌跡》,相比其他書人物刻畫更出彩,男主又酷又傲嬌。

三.勵志成長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采銅

這本書看了兩遍。很多大神都在給這本書寫書評,由此可見,采銅的書乾貨極多,可操作性高,且實用性強,非常適合忙碌卻找不著北的現代人。

《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這本書看了三遍,心智成熟的入門級讀物,由內而外自我提升,通俗易懂,非常適合睡前閱讀。也適合心理學愛好者。

《三觀易碎》王瀟

社會我瀟姐,人美話不多,做事快准狠,寫書多乾貨。這名常年穿著西裝和運動服的女CEO,寫書和做人一樣大氣,可以說是人見人愛了。

《最好的女子》黃佟佟

不見得是最好的女子,但一定是當時最火的女子。香港女星的背後秘聞,又名《港姐的慾望都市》。

《把時間當朋友:運用心智獲得解放》李笑來

非常推薦,提高時間敏銳度。不要為了節省時間而去做一些事,學著愛上某些事,然後自然而然的節省做它的時間。

《拆掉思維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古典

教你從一成不變的思維方式跳出,打開另一個思路,學著用別人的眼睛看世界。這本書是提高認知能力的書,推薦被環境局限想像力的人閱讀。

《自控力》凱利麥格尼格

自控不是立誓言,看兩部電影,做一個計劃就可以做到的,它關係到個體對待自己的方式。自控不是壓抑,不是放棄,而是由點到面的疏導。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馬丁·塞利格曼

這本書清楚地告訴你,人身上哪些是可以改變的,哪些是不能改變的。很多時候我們不喜歡某人,其實是無法接受擁有那種特質的自己。

四.哲學治癒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活的辜負》尼采

尼采語錄,非常精妙且有趣,閑暇時讀個幾句,在快節奏的社會裡深化對生活的思考。

《生命的重建》海路易斯

作者擁有悲慘的過去,將深刻的哲理、科學的精神與愛,結合自己的坎坷經歷,以淺顯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泉般滋潤心田。

《幸福之路》羅素

從「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原因」兩方面來剖析幸福的道路,看完之後覺得,不幸福的根源在於想太多,幸福的捷徑是好奇心、熱情、堅韌與善良的秉性。

《安靜的力量》皮克耶爾

對忙碌的大佬們來說,「安靜」是奢侈品,如果你膩味千篇一律的生活,不妨看看這本書,它告訴你,在相同中發掘不同是一種能力。

五.暢銷&散文

《讓時間停止的女孩》羅伯特·富蘭克林·楊

推薦指數:三星。

軟科幻短篇治癒系故事集,關於時空穿越的愛情,其實也可以很溫馨。

《一個人的好天氣》青山七惠

強烈推薦。

這其實不屬於暢銷書,更貼近生活隨筆,「一個人也能好好吃飯」,讀的時候心底升起一絲微微的暖意。

《阿勒泰的角落》李娟

推薦指數:五星。

作者的內心世界像一汪清泉一樣純凈,連在異鄉擺攤都寫得那麼清新有趣。

《走吧,張小硯》張小硯

推薦指數:三星,

非常喜歡主角的洒脫性格,本書又名《兩個活寶的第二次青春之旅》。

《送你一顆子彈》劉瑜

推薦指數:三星。

作者留學海外的所思所想所感,雖然是隨筆,但挺多乾貨,蠻受益的。

《讓我留在你身邊》張嘉佳

推薦指數:三星,

很可愛的一本書,

像佐餐的小甜點。

《萬物生長》馮唐

推薦指數:兩星。

詩人慣有的下半身寫作,故事像霧裡看花,只有雄性荷爾蒙像霧霾一樣巨大。

六.文學

《鬼谷子新解》魏慶岷

這本書看了兩遍,相比孔子,鬼谷子的學問對人性「自私」的一面領悟更加入骨,將自私化為「無私」的技巧也讓人嘆服。

《蘇東坡傳》林語堂

看完之後迷上蘇東坡,儘管他乖僻、任性、固執,但一根筋到了極致,就成了人見人愛的萌物。大概就是宋朝的網紅,皇帝一家老小都粉他,自帶光環,被貶職都吸粉無數。

《時光里的歐洲》郝景芳

跟著作者去旅行,為作者的博聞廣識感到佩服。與其說這是一本行走的歐洲史,不如說作者是一個行走的圖書館。

《野火集》龍應台

圍繞教育和時事展開的辯論集,龍應台常常針對一種社會現象,一類具體事物,甚至於一個人、一句話、一件事,給予無情的透視和直接的批評,馬上讓人心有戚戚焉。

《當我們討論愛情時我們在討論什麼?》卡佛

當我們討論愛情時我們往往說什麼都很多餘。卡佛的故事基本沒有結局,愛情到底分沒分?小孩到底死沒死?是非黑白,任君想像。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人間失格》

芥川不喜歡生而為人這件事,他用儘力氣去思考人是什麼,結果卻是沒有答案,因而陰鬱。故事沉重,透著絲絲的涼意。

七.工具書

《你的知識需要管理》田志剛

本書列舉了很多知識管理的工具,包括互聯網與線下書本,但我覺得本書最有用的是教你「如何管理知識」,如何將碎片信息整理成知識。

《人生效率手冊》張萌

一個每天早晨在大雪天里讀英文的女子,教你如何每天12點睡,6點起床讀書。我覺得人生除了注重效率,更重要的還是多活幾年吧……

《番茄工作法圖解》Staffan N?teberg

番茄工作法:20分鐘集中精力,3分鐘休息,嘗試了一下這樣的節奏,很有效。最起碼想偷懶時,有理由把自己拉回工作了。

《刻意練習》安德斯·艾利克森

刻意練習或許勝不過天賦,但一個每天練習2小時的人,總要比每天練習1小時的人優秀,前提是他熱愛此事,並且勤於自省。

《定位》出井伸之

如何從一個留學失敗的職場新人,成為成就索尼的傳奇人物?對年近中年的人,自我定位是重要轉折點。如果當前的定位並不適合自己,一定要及時反思並付出行動。

《瘋傳 : 讓你的產品、思想、行為像病毒一樣入侵》喬納·伯傑

讓一切事物在互聯網躥紅,需要滿足六點,即是STEPPS的六個原則:社交貨幣、誘因、情緒、公共性、實用價值和故事。

《如何閱讀一本書》莫提默·J. 艾德勒

整個月放棄了其他書,花了大半個月看完第一遍,又用十天精讀重點章節。讀完再看其他書,思路真的要清晰多了。

《寫作這回事:創作生涯回憶錄》斯蒂芬金

學生時期一篇繁瑣論文被老師簡化後,金叔開始了逆天的寫作王霸模式。他自己總結如何成為作家,簡單來說就是簡化精鍊內容,別說廢話。但當受到質疑時,他也會在心裡說:「我現在稿費可高了,你個小王八。」

《成為作家》多蘿西婭·布蘭德

把作家當做藝術家,強調了「藝術氣息」的重要性。如果想成為作家,除了寫作技巧,還得由內而外的培養藝術思維。這個自媒體人都是商人的時代,「藝術思維」反而珍貴。

2017年讀書收穫:

1.每天去公司途中,帶上kindle,在地鐵上閱讀一小時,足夠滿足一整天的閱讀量。形成習慣後,上下班的路上都幾乎成了享受。

2.讀完一本書,整理重點內容,然後在書的扉頁寫下每次閱讀完畢的感受,通常是一句或者幾句話。每次閱讀完,都有不同感受。

3.做讀書筆記,不需要太詳細,只需要把書中貫穿主題的重點內容用「點」的形式羅列出來,時間多可以提煉每個章節的框架(有的書自帶章節摘要)。

4.在書店讀書時,最好一本書一口氣讀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利用環境,把信息轉化成知識。尤其是科普類專業書,需要起承轉合,不太適合碎片閱讀。

5.一本書閱讀時不要隔太長時間,可以同時看三本書,或者在一周內看完兩本書,通過不同類型的書的互補,來幫助自己集中注意力。

-END-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芒來小姐】(ydsakyml)


推薦閱讀:

當我們學習時,我們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讀書心得| 走在自己的朝聖路上
天黑,請睜眼!
這6本書告訴你,一個人更要好好生活,找到真實的自己
普通人讀完一本書究竟有多難?

TAG:讀書方法 | 豆瓣讀書 | 讀書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