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必看】低齡化趨勢下的留學市場(二)

(本文共分為三個部分連載)

三、國際高等學府的門檻

「想選擇西方的教育理念和體系,這就意味著我們以後必須接受國際教育。」

對於想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國學生來說,常見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選擇國際課程或選擇提供IB、A-Level或加拿大或美國課程的國際學校。另外一種是去西方上高中,甚至是小學。

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國際學校。這些國際課程連同普通學校的國際部往往被稱為「國際精英教育」和「世界頂級大學的入門磚」,但實際情況是這些學校質量參差不齊,並非所有學生都具備相關語言能力或其他技能,很多學校辦學的目的在於快速謀取利潤,而非有效地教導學生。

此外,國際學校的快速發展仍然無法滿足市場需要。IB、A-Level或AP等大學課程一位難求,入學條件更是苛刻。一直以來,國際部的入學分數低於常規入學分數,但是現在這種情況在逐漸改善:由於優秀學生申請數量不斷增長,公立學校國際部提高了中考(高中入學考試)錄取分數;很多情況下甚至高於標準入學要求。

與此同時,私立國際學校的費用也是另一道門檻。

2016年,《南華早報》對全球98個國家的707所國際學校進行了調查,發現「中國國際學校六年級學生的平均學費為每年24萬」,為世界最高。「對家長而言,最大的挑戰是,這些課程學費和其他費用在內的昂貴投資,是否真的有價值。」2014年一份關於國際大學預科課程對美國大學留學生的感知和實際價值研究論文提到,「投資價值主要以學生成績來衡量」,即大學錄取和畢業情況。

根據家長選擇的國際學校是否有效,教育投資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家長通暢不太清楚各類大學預科課程的特點。面對出國留學大學預科課程這一巨大又混亂的市場,計劃赴外留學的中國高中生及其父母在做決定時感到困惑。」

站在父母的角度來看,這些國際課程還有另外一個缺點:它們就像另一個「獨木橋」,很多學生被甩在了路旁。由於很多大學不開設國家教育課程,造成西方院校入學考試不及格的學生在中國鮮有選擇機會。他們無法參加會考(中國學術水平測試)或高考,從而錯過了在國內大多數大學就讀的機會。缺乏審查的國際高中數量不斷增加進一步加重了上述風險。

潛在的代價:孤立、錯位和缺乏選擇

根據聯邦簽證法,國際學生僅能在公立學校待一年,因此赴美上高中的多數中國青少年通常讀的是昂貴的私立學校。中國家庭通常傾向於讓留學中介幫忙尋找並申請學校,費用一般在20-25萬。此外,這些青年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也是很大一筆開銷,據彭博社及其他機構估算,這些費用總計一年有約40萬。

與此同時,他們所付出的精神代價往往同樣高,缺乏語言技巧,不熟悉課堂規範以及努力建立社會關係和友誼都會讓這些青年學生失去方向感。今年二月份,《紐約時報》對其中一位所謂的中國「空投一代」留學海外高中生做了近距離報道。該報道突出了該生在融入新文化時遇到的挑戰,跟蹤其在火災演習、學校派系中的嘗試,正如這名學生所言,大多數人仍然堅持著「中國風格和性格」。

圖片來源:Bloomberg

為了應對這些文化和語言挑戰,部分中國和美國高中建立了1+2或2+1的合作項目,旨在讓學生在中國完成第一階段的中等教育,然後再到美國合作學校繼續學習。鑒於融合是一項不成則敗的議題,這些項目至關重要。進入美國高中並非總能保證進入國內同等學校,或者說保證能進入任何學校。正如一位學校行政員工對《外交政策》所說的那樣,「這些學生的目標是進入美國大學,因此他們需要一定程度的社交。」新的混合課程可能對此有利。(未完待續......)


【語翼專業人工翻譯】12載翻譯經驗,為您提供最專業的留學資料翻譯。

推薦閱讀:

TAG:出國、移民、移民政策、留學、製造業 | 翻譯 | 留學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