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6D2寬容度拯救計劃:堆棧能力挽狂瀾么?

雖然5D4和1DX2的CMOS都採用了新結構設計(疑似是內置了ADC),從而獲得了動態範圍上質的提升,1DX2甚至超越了尼康D5和索尼A9這兩大對手,從2008年到現在總算是打了個翻身仗,5D4雖然還是沒有敵得過尼康D810(自然也更不是D850的對手),但從自家產品來看進步可以說是非常非常明顯,甚至APS-C的80D也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所以一開始小胖對6D2的動態範圍也是非常期待的,總算可以在佳能機身上拍出下面這種大神級高動態效果了……

不過現實的冰水潑了小胖一整扇肥臉,佳能完全沒有改進6D2的CMOS設計,動態範圍依然十足狗血,甚至被4年前索尼第一款全畫幅微單A7吊打……實際上也不奇怪,因為就全畫幅CMOS來說,索尼一直都在為尼康供貨,所以在這方面的技術儲備其實非常雄厚。而6D2作為佳能2017年的新一代入門級全畫幅機身,在動態範圍,雖然意義不同但基本可以等同於寬容度這方面居然存在如此大的漏勺,要知道我們的所有非人工光源環境拍攝都會遇到較大光比的情況,只是明暗部分佔比大小的區別而已,大家都喜聞樂見的逆光主題,以及能在朋友圈引發無數點贊的高寬容度風光攝影,在尼康或索尼全系機身上或許都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你用的是6D2,那不好意思,麻煩可就大了!

先來看個實拍例子吧,在晚上用一盞檯燈作為唯一光源,可以說是一個光比相當大的拍攝場景了,如果用6D2的評價測光準確曝光的話,ISO 100,F5.6就是2秒。這時候拍出的畫面如下:

勉強能看清檯燈照到的環境,但檯燈燈罩內部和白色椅背已經完全過曝,因為是RAW格式,我們可以嘗試在PS里暴力拉低一下高光和暗部,看看能不能就回來。

這張照片里最大的問題就是亮部過曝,而且即便是在PS里減了100的高光,椅背算是基本救了回來,但燈罩內已經徹底過曝,依然呈現一片死白,而且這時候還沒辦法拉暗部,一拉就整體亮度提高,椅背又會過曝掉……所以這基本是一張已經沒辦法救回的照片。

那麼,既然問題的核心在高光部分,那乾脆把快門從2秒加快到1秒和0.5秒,分別欠曝1檔及2檔,再到PS里進行調整又如何呢?

從燈罩內的局部截圖可以看到,隨著快門速度加快,高光細節漸漸呈現了出來。

但相應的,暗部噪點也隨著通光量的逐級降低而逐漸明顯,如果這時候用的是尼康D810或索尼A7R(你看,我甚至都只提這種好幾年前的老機器),區區2檔的RAW格式後期提亮你壓根就看不到噪點,這就是根本的區別。這時候如果降低3檔曝光可能高光細節就能徹底保住了,但暗部也已經花成一團麻子沒法看了……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想要拯救6D2的寬容度,就只能上多張堆棧了,所謂堆棧就是把一張長曝的照片切割成N張短時的照片,再通過PS進行後期合成。從數學意義來看,信噪比=平場均值/平場雜訊,單張的平場均值與N張堆棧後的平場均值不會發生變化,而N張堆棧後平場雜訊降低N倍,也就是理論上信噪比和寬容度在N張堆棧下就提升N倍。但這個演算法是基於理想環境下,實際平場雜訊由隨機雜訊和系統雜訊組成,堆棧的均值疊加只能復消隨機雜訊,對於系統雜訊,也就是具體CMOS自帶的彩色色塊等現象是無法解決的,這個問題在6D2身上也反映出來了,我們後面再細說。所以N張堆棧的實際效果是小於N倍的。

在現實中拍攝大光比風光時,各種漸變濾鏡或搖黑卡多少都會受具體拍攝對象和構圖的影響,不夠方便,包圍曝光在蒙版合成時過渡邊緣容易出現亮邊,高像素機身在PS里計算包圍HDR時會出現對齊錯誤等問題,也不適合用作需要暗部降噪的長曝主題,總體來說對後期的要求很高。而堆棧的方式相對就簡單粗暴得多。還是剛剛的單盞檯燈環境,小胖直接用32張欠曝2檔的0.5秒RAW圖片來進行堆棧,為什麼要欠曝2檔?因為一來好看看堆棧後,原本強行提拉的暗部噪點能否控制住,二來這時候可以保留更多的高光細節,如果採用本身高光就過曝的設置,再怎麼堆棧也是找不回來的,而暗部就可以通過堆棧找回來。為什麼沒有用3檔甚至更大的光差?為什麼就2檔的光差就用到了多達32張來堆棧?這個待會再說,反正理由是很苦澀的。

PS的堆棧方式也是比較簡單的,拍攝完32張RAW格式照片後,如果是PS CC或更新版本,記得點開右上角選擇「基本功能」模式,不然沒辦法把全部圖片都丟進Camera Raw里。在32張照片全都拖入後Ctrl+A全選所有照片,再通過簡單粗暴的加曝光、減高光、加暗部來進行調整,設置得差不多的時候再點擊「打開圖片」,等待在PS主頁面里一張張打開後,選擇「文件、腳本、統計」然後選擇「添加打開的文件」,其他設置可以不變,再點擊「確定」,就可以開始渲染堆棧效果了,32張6D2 RAW格式在此步驟時需要佔用6~7GB的內存容量,處理器也會處於全速滿載狀態,對性能的要求可不低,渲染完成後即可保存為一個新的RAW文件。

在堆棧32張合成RAW格式之後,對比單張準確曝光的RAW圖片而言,寬容度調整空間變大(小胖可恥地忘了拷貝暴力拉後期的效果圖,明天奉上!),最關鍵是暗部噪點被完全抑制,跟準確曝光時的暗部噪點基本一致。換句話說,通過欠曝2檔32張堆棧,寬容度提升的同時,暗部噪點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堆棧大法優勢盡顯!

不過,多張堆棧也有它本身的操作須知,最核心的就是非常非常需要注意防抖,堆棧張數一多,細微的差別也會體現在最終合成的照片上,看小胖隨意拍的32張堆棧就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糊片,當然我的目的是為了展示寬容度和噪點,實際上控制得當的話,成像細節也會有明顯的提升。而且PS的自動對齊真的不太可靠,所以就不要抱僥倖心理了,最好的辦法還是使用穩定的腳架、反光板預升、再加上快門線……

這時候可以來回答「為什麼不用3檔或更大的光差來堆棧」這個問題了,因為本來2檔光差,理論上4張堆棧就OK了,但小胖一開始就試了8張堆棧,結果暗部噪點還是一樣的爛,所以直接堆棧到了32張(實際上這都到5檔的差距了),這才得到了基本滿意的信噪比和寬容度……如果是原圖減3檔來堆棧的話,按這尿性可能就需要拍256張去了……工程量實在太過於驚悚,所以你以為靠堆棧就能把6D2挽救到D850水平的話就有點「很傻很天真」了,CMOS動態範圍太差的影響就有這麼深遠。

而且6D2和5D3一樣,在暗部噪點上存在明顯偏紫的系統誤差,在極暗部上堆棧後與單張成像對比差別非常明顯(如果看不出來,請把屏幕亮度調高一點),因為堆棧的每一張都會單獨紀錄系統誤差,而堆棧只會消除隨機誤差,系統誤差反倒會跟著「堆棧」起來,所以對於6D2而言,甚至還需要單獨暗部進行調色,真的很心塞……

總結一下,對於6D2來說,受其較差的CMOS動態範圍限制,信噪比/寬容度通過堆棧方式來提升的幅度其實還是很低,比如D810隻需1張就能搞定的場景,以6D2的信噪比預計需要8張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在日出日落這種D810堆棧64張可拍出極致高信噪比的環境下,6D2就需要高達512張才能實現類似的效果,你想想這個拍攝對耐心、存儲空間、電腦性能甚至手抖不抖的挑戰吧,而且還要跟轉瞬即逝的時間賽跑,還得面對更複雜的調色過程,所以這基本就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作為對比,上圖是DPreview的A7R3讀取雜訊測試,可以看到從ISO 100強制提升足足6檔曝光,與原始ISO 6400相比幾乎也沒有噪點上的區別,這個差距真是讓佳能無法直視……不過雖然在寬容度這方面存在先天缺陷,使得6D2不太適合用作嚴肅的風光攝影,事實上很多七八年前的世界級風光攝影大師都已經全面採用索尼/尼康系統,而當年他們大多都還是佳能5D2甚至飛思等中畫幅機身用戶。但6D2因為弱光(也就是高感)噪點控制能力不俗,星空攝影神器的位子還是坐得穩穩的,再加上定位不高,所以取掉低通、改改BCF,用作深空攝影也依然是扛把子一般的存在,這些優點還是要正視的。


推薦閱讀:

免費試聽:能賺錢的提高班第二課——外景婚紗、壽宴的拍攝

TAG:攝影技巧 | 數碼相機 | 佳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