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世界簡史(16) 天主教歐洲的形成

羅馬的輓歌

奧多維塞廢黜西羅馬皇帝時,東羅馬皇帝芝諾正在疲於和薩珊波斯作戰,無力去收復羅馬。於是他借用外力,委派東哥特人的首領狄奧多里克打著他的旗號前去討伐奧多維塞。(此前東哥特人剛從匈奴的奴役下解放出來,成為一支名義上臣屬於東羅馬的獨立勢力。)狄奧多里克來到義大利北部先和奧多維塞打了幾仗,難以取勝,就與奧多維塞簽訂和約。簽約之後,狄奧多里克請奧多維塞前來赴宴。奧多維塞顯然是不知道鴻門宴的故事,興沖沖前來吃飯,卻被狄奧多里克殺死。就這樣,狄奧多里克收復了羅馬和整個亞平寧,並在此建立了一個名義上從屬於東羅馬、實際上獨立的東哥特王國(493年)。

由於狄奧多里克是從小在君士坦丁堡接受羅馬教育而長大的,因此東哥特王國延續了羅馬的文化和治理方式,讓羅馬在異族的統治下又獲得了三十年的和平。然而,狄奧多里克在526年去世後,和平的局面就很快結束了。

527年,查士丁尼一世在東羅馬帝國登基。查士丁尼一世是最後一位以拉丁語為母語的羅馬皇帝,也是最後一位有志於恢復羅馬帝國昔日領土的皇帝。此時的帝國由於擺脫了匈奴威脅,能夠放手出擊。查士丁尼一世以巨額賠款為代價,與東方的波斯簽訂「永久和平」的停戰協定,然後派大將貝利薩留率軍西征,消滅了盤踞北非的汪達爾王國(534年),汪達爾人從此在歷史舞台上消失。535年,貝利薩留開始進攻東哥特王國。然而,狄奧多里克的繼任者進行了極其頑強的抵抗,以至於戰爭陸續進行了二十年,東哥特王國才徹底滅亡。這場戰爭本來是為了收復羅馬,結果卻使羅馬城幾乎變為廢墟,甚至整個元老院貴族階層都被摧毀,從此消亡。在此期間,波斯人又撕毀和約進攻帝國東部,以至於東羅馬軍隊不得不雙線作戰。流行的鼠疫也導致拜占庭人口大量減少。在種種困難之下,查士丁尼一世依然收復了地中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區,包括整個亞平寧半島、北非和伊比利亞南端的部分地區,羅馬帝國全盛時的面貌依稀可見。然而,長年征戰和鼠疫使得東羅馬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國力消耗殆盡。在他去世(565年)之後不久,帝國西部淪喪的歷史再度重演。

562年,又一支東方游牧民族阿瓦爾人(有人認為他們是被突厥打敗的柔然人)從黑海北方草原殺入匈奴舊地,擊敗了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佔據了多瑙河中游的潘諾尼亞平原(今日匈牙利)。阿瓦爾人並未像匈奴一樣大規模南侵,但他們迫使相鄰的日耳曼部落倫巴底人在569年南遷進入亞平寧,這使得拜占庭再度失去了對義大利北部領土的控制(但它仍然保有羅馬、拉文納等地區和義大利南部),伊比利亞的領土隨後也被西哥特人奪走,查士丁尼一世畢生的征戰努力付諸東流。此後再也沒有皇帝試圖重建帝國西部的輝煌。

儘管查士丁尼一世的軍事努力最終失敗了,但他下令編纂了彙集羅馬法律之大全的《民法彙編》,這是羅馬帝國最重要的遺產之一,對此後歐洲大陸法系民法典的制定有著深遠的影響。此外,他所重建的君士坦丁堡聖索菲亞大教堂今天依然矗立;在他執政期間,中國的蠶種被傳入拜占庭,使拜占庭具備獨立的絲綢生產能力(但其產量和質量不如中國)。

日耳曼王國

亞平寧半島以北,羅馬的統治徹底消亡了,一系列日耳曼王國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除了西哥特王國和倫巴底王國之外,比較重要的還有法蘭克王國(後來演化成法國和德國)和盎格魯-撒克遜部落佔領的不列顛(後來演化成英國)。自此時起,現代西歐的基本格局逐漸形成。

日耳曼人此時的文化程度還很落後,甚至絕大部分都是文盲。但他們早已嚮往先進的羅馬文化,因此既沒有把原先的高盧-羅馬人驅逐或者消滅,也不像印度那樣實施種族隔離,而是向羅馬人學習和融合,最終形成了混合的歐洲民族。由於很多羅馬的書籍和知識都是由基督教會和信徒保存下來,因此在此過程中,基督教逐漸成為日耳曼諸王國的主導信仰。

在日耳曼人皈依基督教的過程中,值得一提的是,羅馬的女性多次起到重要作用。法蘭克王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法蘭克人原本是日耳曼人的一支,起初是以僱傭軍的身份進入羅馬領土服役,定居在高盧北部,並參加了擊敗匈奴的沙隆之戰。西羅馬帝國崩潰後,法蘭克人在酋長克洛維的帶領下進行擴張,打敗了羅馬的殘留駐軍,建立了法蘭克王國(486年)並命名為墨洛溫王朝,定都巴黎。國王克洛維不僅保留了原來羅馬的制度和管理機構,還娶了一位羅馬貴族的女兒克洛蒂爾德為妻,而這位新王后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據說她從新婚之夜就開始向丈夫傳教。相傳克洛維起初並未接受,但是在一次戰鬥中,克洛維十分不利,絕望中向妻子信仰的上帝祈禱:如果你賜予我勝利,我必信奉你。片刻之後,敵人轉身敗逃,克洛維大獲全勝。於是克洛維率領手下3000人受洗成為天主教徒(496年)。由於高盧地區的大部分民眾都是天主教徒,這一舉動使得克洛維獲得了民眾以及教會的支持,鼓舞他繼續戰勝了其它部落,征服了幾乎整個高盧,並把西哥特王國驅逐到伊比利亞。在此後的歲月里,法蘭克人和高盧-羅馬人逐漸融合起來,國名由「法蘭克(Frank)」演化為「法蘭西(French)」,皇族名稱也由「克洛維(Clovis)」演化成「路易(Louis)」。由於法蘭克是諸多日耳曼王國中第一個皈依天主教的,他們和羅馬教會之間始終保持著特殊的聯繫,並在後來的歐洲歷史中起到重要作用。

與高盧-法蘭克王國相比,不列顛的歷史演變更加複雜。不列顛島上已知的最早居民是來自歐洲南部的古伊比利亞人,他們創造了神秘的巨石陣,但此後逐漸消亡了(今日西班牙的巴斯克人是他們的後裔)。凱爾特民族的一支(又稱為布立吞人)取代了古伊比利亞人成為這裡的主要居民,這是距今大約三千年前。過了大約一千年,羅馬軍團征服了不列顛島大部分地區(包括今日英格蘭與威爾士,被稱為不列顛尼亞),只剩下北部偏遠山區未曾屈服。羅馬人帶來了先進文化,使得被征服地區發展富裕,而北部未征服地區較為原始落後。哈德良皇帝在島嶼最窄處修了一段118公里的長城把南北隔開,這就是英格蘭和蘇格蘭的最初邊界。407年阿拉里克入侵羅馬時,帝國將不列顛守軍全部撤回,放棄了這片島嶼,日耳曼人隨後渡海而來,佔領了不列顛大部分地區。(傳說中的亞瑟王就是生活在500年左右,率領凱爾特人反抗日耳曼侵略者的領袖,但歷史上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真的存在。)這群日耳曼人主要有三個部落:盎格魯(Anglo) 、撒克遜(Saxon)和朱特(Jute),他們和原來的羅馬-布立吞人融合,分別建立了七個王國。這片土地後來被稱為Anglo-land,然後演化成 England,即英格蘭,這個混合民族也被稱為英吉利人(English)。英格蘭的七國分治時期持續了數百年,直到維京入侵時期,才由其中的威塞克斯王國統一七國。與此同時,一支殘存的羅馬-布立吞人退守到西南部的威爾士地區,直到1267年才最終被英格蘭吞併。而北方的蘇格蘭地區始終不肯向英格蘭屈服,在後來與英格蘭入侵者進行持久的反抗鬥爭(參見電影《勇敢的心》)。

在宗教信仰方面,基督教早在羅馬統治時期就已經傳入不列顛島,但日耳曼人的入侵一度將其全部抹去。然而,當新的王國建立之後,基督教又捲土重來——法蘭克王后克洛蒂爾德成功傳教的一百年後,她的曾孫女伯莎嫁給了不列顛七國中的肯特國王,也說服國王加入天主教(597年)。天主教最終傳遍整個不列顛,而肯特領地內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成為全英格蘭教會的首席主教,直到今天。

教派之爭

基督教和佛教有相似之處,都是在創始人去世後才流行起來,而創始人本人並沒有留下任何文字,因此在傳播過程中逐漸產生了教派分歧。最大的分歧莫過於:耶穌到底是神還是人?這個問題以中國人的思維看來似乎無關緊要,但對西方人來說卻是根本原則問題。

今日基督教的「正統」觀念是聖三一理論(Trinity),認為聖父(耶和華)、聖子(耶穌)、聖靈(或稱聖神)三位一體,聖子與聖父是同質的,耶穌既有完全的神性又有完全的人性。然而,亦有很多教派持有不同的觀念。例如,阿里烏斯教派認為聖子是由聖父創造的,因此是地位低於聖父的「半神」; 基督一性論教派認為基督的神性已經吸收了人性,因此基督的本質是神性而非人性;聶斯托利派(中國稱「景教」)認為基督的人性和神性是同時並存而相互獨立的……這些「非主流」教派有的後來消失了,也有一些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教派分歧給西歐的政治環境帶來重要的影響。日耳曼人剛進入羅馬領土時,或是不信基督,或是先接受了阿里烏斯教派,因此他們在統治具有正統天主教信仰的民眾時往往遭到抵觸。而自從法蘭克王國接受天主教後,受到民眾和教會的極大歡迎,迅速強大起來。因此,明智的日耳曼統治者們紛紛改信天主教,以羅馬教宗為精神領袖。於是,雖然西歐國家在政治上各自獨立,信仰上卻統一起來,宗教促進了世俗文化的融合。

而在東方,形勢卻正好相反,世俗爭鬥促進了教派的分裂。自從基督教進入羅馬帝國開始,首都羅馬就是帝國教會的中心,其它地方教會均以羅馬教宗為最高領袖。然而,自從新首都君士坦丁堡落成之後,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擁有與羅馬教宗平等的地位,雙方都是宗教最高領袖,並在世俗方面服從皇帝的領導。此後兩邊教會一直明爭暗鬥,但君士坦丁堡憑著親近皇帝的優勢而更佔上風。直到查士丁尼一世之後,東羅馬帝國的力量實際上退出了羅馬城,這使得羅馬教宗逐漸能夠與東方的皇帝分庭抗禮,並成為兼具世俗權力的教皇。羅馬為中心的教派稱為天主教(又稱公教),主要分布在昔日的西羅馬領土,而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教派稱為東正教(又稱正教),主要分布於東羅馬帝國境內。這兩大教派在此後數百年間一直相互爭吵,造成了基督教世界的嚴重內耗。(在東羅馬帝國內部,信奉基督一性論的埃及亞歷山大教會也遭受了君士坦丁堡教會的敵視,這導致他們後來在阿拉伯人入侵時採取消極抵抗態度,加速了東羅馬統治在埃及的滅亡。)

天主教和東正教在宗教信仰上的差異,遠不如雙方組織形態上的差異顯著。天主教重視教會的集權,實行與帝國行政體系相似的等級管理制度,教宗位於金字塔頂端,永無謬誤。而東正教長期在皇帝的陰影下,認為每個國家/地區的宗教事務都由自己的大主教領導,君士坦丁堡的普世牧首是最高精神領袖,但並不干預各教區的具體事務。另一方面,天主教強調世人有罪孽需要救贖,而神職人員作為信徒與上帝之間的橋樑,在世人贖罪的過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東正教則認為教會的權威分散於所有信徒之中,而不是集中在教宗這樣的人物身上,也不特彆強調人有原罪而需要神職人員救贖。

此外,語言文化差異也是產生隔閡的重要原因。統一的羅馬帝國能夠有力地推動多文化融合,而隨著東西分離,雙方差異逐漸增大。在義大利和高盧,古典拉丁語仍然是宗教活動中的正式語言,在日常生活中則使用通俗拉丁語(類似於文言文和白話文),並由通俗拉丁語逐漸演化成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各地方言(統稱為羅曼語族)。而英語、德語則是由日耳曼語演化而來,故而和羅曼語族相差較大。而東方帝國雖然仍自稱羅馬人,實際上以希臘語為主要語言,更多的是希臘文化。到查士丁尼一世時期,君士坦丁堡的很多學者都已經不會說拉丁語,與西方的神學交流愈加減少。

在宗教、民族、文化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西方天主教世界和東羅馬帝國(拜占庭)逐漸分道揚鑣,發展成兩種相似而不同的文明。


推薦閱讀:

中世紀晚期基督教文化的衰落
古希臘人運輸船隻的神秘軌道——笛耳各斯
反抗千年神國的偉大戰爭--------文藝復興!
興衰丨德意志的霍亨索倫家族~
二戰歐陸雄心系列之十四—1941.6.1

TAG:世界歷史 | 歐洲歷史 | 中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