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有什麼好吃的小吃街?
從三明北坐上動車,來到此行的重點:潮汕。潮汕的高鐵站在汕頭市,這裡有須要說一下,潮汕泛指整個汕頭、汕尾、潮州、潮陽、揭陽、普寧等多個廣東東南沿海縣市區,這些地方的人,一樣平常統稱作潮汕人,只有遇到本身的老鄉,才會多說幾句是哪哪的,固然,這也是潮汕菜品種繁多的緣故起因了。
下了車,坐上大巴,來到汕頭市裡,一位熱心老奶奶給我指了路,讓我順利的找到預訂旅店,入住,開始探求食品吧!
汕頭之旅,除了要吃,另有一個地方是我肯定要去看看的,那便是已多次瀕臨拆除改建的「小公園」。提及小公園,是每個汕頭人的一段故事,這裡曾經是汕頭老城區的貿易中間與文化中間,自從上個世紀30年代起,以中山亭為中間的,包括安平路、昇平路、國平路等周邊多個街道片區,形成了一片範圍相稱大的商埠,百貨大樓、永安酒樓、西南通、飄香小食店等一系列標記性構築,承載了汕頭人的百年商埠影象...
如今的「小公園」什麼樣子呢?懷著好奇的心情我步入了這片汕頭的汗青長河中...要是說構築可以承載影象,那麼汕頭小公園可以說發揮到了極致,固然整個片區都是老舊破敗不堪,但正是這斑駁印記,像是給我的整個視野加了「懷舊」濾鏡一樣:發霉的牆皮之上,有還在向上攀的登山虎,早已破的不像樣的路燈,好像到了黑夜還能發出薄弱的光,空無一人的閣樓涼台上,還能依稀品位到那泰西構築的美感。在一個名為《朝陽拍照室》的構築物前,我停下了腳步,這個拍照室還開著,透明玻璃窗前掛著形形色色的,帶著汗青滄桑感的照片,只管門面老舊的與如今的拍照事變室千差萬別,但卻更像是一座「拍照室」,門口坐在自行車后座上的男孩,不知道在等誰,只是獃獃的在望著玻璃窗里的照片..
作為如今海內生存最大最完備的中西騎樓群,汕頭小公園的構築格局,可謂非常「洋氣」,呈扇形放射狀散布的格局,是仿造巴黎街區的樣式,昔日的繁華可想而知。整個片區有很多小的街巷,每一條我都走進去看看,看看是否能捕獲到想要的「商埠影象」畫面。固然,結果是讓人非常得意的,作為喜好拍照的我來說,這裡是此行最值得拍的地方了。
走了好久,拍了很多多少,肚子天然也餓了,重要是念念不忘剛拐到小公園片區時間遇見的那家麵館,看上去是個相稱老的鋪子了,味道肯定不錯吧,說著,我已經來到了它的面前目今。《愛西乾麵》,嗯,這名字聽起來就有食慾,去點菜,發明沒菜單,原來便是只有乾麵和豬雜湯,索性來個套餐,兩個都要了,著實偶然間也挺喜好這種沒得選擇的飯店,靠一兩樣東西打天下的,肯定是真工夫。
上桌,這乾麵的顏值相稱誘人,每一條面上都裹著像麻汁一樣的醬汁,十幾片粉嫩的肉片鋪蓋其上,在來一撮青蔥蔥花,身為面痴已無法再自持,放下相機,來一大筷子入口,嗯,和想像的味道公然有點區別,醬汁是連合了沙茶、麻汁等味道的綜合體,有點雷同廈門吃過的沙茶麵味,而肉片則是有點熏烤的味道,這有點出乎料想,面的口感沒的說,勁道有彈,5星好評;再來看豬雜湯吧,作為廣東街頭出現率最高的豬雜湯,可以說是布衣食品的代表作,豬血、豬肚、豬肝等下水,配上酸菜、豆腐、鵪鶉蛋等種種配料,燉制的湯頭,味道卻沒有那麼重口,下水的滋味與酸菜的味道互補,誰也不搶誰風頭,一口乾面一口湯,越喝越上癮,本就酷熱的氣候,又吃出了一頭汗,幸虧食品鮮味,也就顧不得這麼多了。
鄰近傍晚,又出發,到海邊去吹吹風,固然天依然酷熱,但海邊的風總會帶來些許涼快,在這乘涼的人也很多,幾個少年乾脆直接扒了衣服,跳進大海嬉戲,有白髮老者帶著本身的小孫子,在海邊散散步,夕陽的余照耀得天空都紅了,大橋下是一艘艘緩緩駛過的漁船、遊船,一派滿意舒緩的畫面。好了,只管肚子還沒餓,但又要出發探求食品了,誰讓這是在潮汕呢。
來到潮汕,不得不吃的肯定有牛丸,這個從周星馳影戲中就火了的撒尿牛丸,如今已經成了各地潮汕館子的看家菜,不管是火鍋還是湯品,都少不了牛丸的助陣。穿過一條長長的菜市場,顛末種種準備就緒要開始業務的大排檔,我找到了這家在汕頭頗著名氣的已經開了幾十年的牛丸老店——《福合埕》。
店面不大,內里的桌子也未幾,夷由廣東人用飯都比較晚,這6點多鐘的時候,沒有幾個人私家在用餐。門口的幾個剁肉小哥,相稱引人注目,大刀在手中快速抖動,板上的牛肉早已剁的稀碎,而一旁則是大鍋煮的牛丸、牛雜,熱氣騰騰的,看著就讓人口水分泌。點了招牌的牛丸湯和沙茶牛肉粿條,牛丸湯先來,對付已經喝過無數次潮汕牛丸湯的我來說,還是第一次來它的故鄉喝,味道原形怎樣,一湯勺下肚,有了答案。味道固然團體不會相差很多,但細細品來,湯頭的鮮味與清新更勝一籌,而牛丸的差距則表如今口感方面,要是平常吃過的牛丸是80分的彈度有韌性,那麼這裡的便是95分,倒不是說能彈地起來那麼浮誇,是這裡的牛丸對付口腔以及舌頭的安寧度,顯然更技高一籌,沒得說,又是一家5星好評店。
晚上歸去的路上,固然已經飽的險些吃不下,但途經了一家豆腐腦店,還是好奇要了一碗,與之前吃過的北方、南邊豆腐腦都不一樣,固然也是撒著紅糖、白糖的長處,但卻多了像花生粉樣的作料,並且豆腐腦的質地相稱差別,呈深黃色的豆腐腦,竟然吃起來有點硬度,一樣平常吸吸溜溜的豆腐腦直接就可以喝,而這裡的好像還要咀嚼一下,蠻風趣,大概是我太飽了,味道方面沒有那麼出眾,但也不錯。汕頭的第一天,相稱美滿。
翌日,最等待的早餐來了,昨晚就找好的這家《廣場潮州粿汁》,是我心念好久的,為什麼這麼說,由於從前看過蔡瀾老師的美食節目《蔡瀾逛菜籃》中,先容潮汕美食的時間就有這家店,以是固然此行不克不及錯過。要了晚招牌的潮州烙粿汁,又來了份相稱稀罕的鱟(hou4聲)粿。粿汁先來,這顏值也是相稱誘人啊,滿滿一碗如稠粥一樣的粿汁上面,鋪著豬小腸、臘肉、香腸、豬血、滷蛋以及不知種種炸物、腌滋物,一勺下去,發明這並不全部,著著實厚稠的「汁」里,另有薄薄的粿條,這粿汁便是熬制它們而成的。至於味道嘛,便是那種好吃的都不太想保舉給別人的以為,怕以後本身吃不上。
廣場潮州粿汁
接下來的鱟粿登場,公然看上去就很獨特。鱟,便是那個有著滿身盔甲,像巨型三葉蟲一樣平常,另有一根尖尖尾巴的海底生物,聽說這東西喜好OOXX,以是通常捕撈到的時間是一個疊著一個上來...好吧,先不討論它的生理風俗,你和我還是來談談味道吧:咸,由於淋了很多沙茶雷同的醬汁,內里除了果凍一樣的膠質,另有一些橘黃色的雷同蟹黃一樣的東西,推測應該是他們的卵子吧,味道不太好形容,略微有點苦,第一次吃大概會有點擔當不了,不過終究才5塊錢一碟的東西,就當嘗鮮了。
美滿的早餐結束後,我乘上了前去汕頭郊區一個名叫「前美村」的地方,開啟了早上的觀光之旅。由於不是什麼旅遊季,去前美村的人很少,險些可以說就我一個遊客,對付這種古墟落來說,正合我意。下了車,就能看到面前目今幾棟構築魄力魄力很獨特的老舊房屋,說它獨特的重要緣故起因是和你和我通常見過的一樣平常中國式墟落的房屋有著很大的區別,沒有白牆黑瓦,也不是土樓土屋,更不是什麼天井樓閣,取而代之的是四四方方的主體,有著橢圓形的房頂,帶著鏤空雕文雕欄的露天二樓陽台,另有那蔥蘢色長長的窗戶,而雷同點預計便是那牆壁上的斑斑銹跡和發了霉的光彩吧。
走進墟落連續觀光,發明這裡另有不少住民在此生存,並不是一個純粹的景點墟落,固然是中午太陽當頭,但另有不少村民在樹下乘涼、街邊賣肉賣菜的小販也繁忙著,就連廣場上那發了霉的籃球架,都以為好像方才有人在這裡揮汗如雨般。為了更好的視野,我進入一間房屋,來到了三樓涼台,這裡的構築有個最大的特點,便是二樓三樓都是帶平台,且完全露天的,而種種形形色色的顛末雕飾的陽台雕欄也是一大亮點,高點的視野非常好,可以看到約莫2/3的村落,公然構築魄力魄力非常同一,並且沒有一間當代房屋,團體結果絕佳。不知道這是屬於什麼魄力魄力的構築,有點像東南亞那邊的?尤其是配上一邊高聳的椰子樹,確實有如許的以為。
從屋裡出來,走到一處先容前美村的廣場前,才得知原來這是從前潮汕一帶著名的華僑村,從元朝開始就興建,是潮汕魄力魄力與西方構築融合的產品,難怪這魄力魄力從來沒見過。在村中間,有一片大的荷塘,由於是9月份的緣故,荷花都一不在,但荷葉與枯萎的荷葉填滿整個池子,密密麻麻的,這要是在盛夏,應該是相稱英俊了,好了,結束了一上午的觀光遊覽,在村頭我坐上了返程的車子,這麼發急歸去,肯定是又餓啦。
汕頭前美村
還記得昨天在小公園提過的那家超等老字號《飄香小食店》嗎,早上,就去拜會它。由於昨天來過,很容易就找到,單單是這店門頭,就足以闡明它的汗青了。進門,仍舊是濃濃的汗青感,像是回到了幾十年前,坐定,點菜,要說潮汕一帶種類最多的是哪種小吃,那絕對是潮州粿了。種種顏色、種種形狀、種種配料、種種味道,蒸的、炸的、凍的,總有一款,可以饜足你的味蕾。我索性點了一大盤種種範例的,嘗了個遍,要說哪種最好吃,發起還是本身去挨個嘗嘗吧;又點了一份蚝仔烙,這是潮汕一帶著名的街頭小吃,與福建、台灣一帶的蚵仔煎很相似,不過這裡的蚝仔烙以為更厚一些,口感更像是炸過,還不是烙和煎的,並且最大的差別便是沾料了,帶著胡椒粉的鹽水,嗯,齁咸,不過吃上兩口就上癮,老店,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下午由於氣候太熱,沒再出去觀光,旅店閣下是個上帝教堂,門口放了免費的綠豆湯,還是冰的,供路人享用,非常知心。鄰近傍晚,準備去吃汕頭的末了一頓,固然目標地早已確定,那便是在本地很著名的一家做粽子的老店——《老媽宮粽球》。店鋪在小公園相近的一個小巷子里,幸虧巷門口有個招牌,不然還真不好找,為啥叫粽球不叫粽子,點一個就知。好傢夥,這粽子,好大一個,還是雙拼,兩邊的餡料不一樣,形狀跟一顆裂成兩半的球一樣平常。來讓你和我看看內里都有啥吧:蝦米、瑤柱、白果、豆沙、蛋黃、香菇、南乳等等,光我數出來的都快10種了,真可謂「最有料」的粽子了,固然,味道怎樣不消多說,這麼些傢伙湊一塊,能不好吃么。
讓我好奇的另一樣東西上桌了:豬腸脹糯米。這名字第一次念還真以為彆扭,要多讀反覆才順嘴。看名字就約莫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了,豬腸皮包裹著糯米,蒸的腸,店家給切了片上桌,這豬腸內里可絕不但僅是糯米,紅豆、白果等豆類也被塞滿,豬腸沒有什麼異味,滿口都是糯米和豆類的香氣,公然老店的招牌都不會讓人掃興啊。
飯飽,夜幕到臨,去小公園散步,薄弱的街燈照著老舊的房屋,看上去有點陰森,寂靜的街道險些聽得到本身的腳步聲,不知從哪家小店傳出的做飯的香味兒,讓這個看上去已經被期間忘記的地方,又有了一絲負氣...
再見,汕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