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養家庭的親密關係是怎麼樣的?

【收養是與公民的人身和財產密切相關的民事法律行為。收養的法律依據有很多,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是規定中國收養制度的最主要法律。中國於1991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3次會議頒布了建國以來的第一部收養法,該法於1992年4月1日起實施。1998年11月4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5次會議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修正案),修改後的收養法自1999年4月1日起實行。那麼,收養家庭對孩子的親密關係有何影響?本文從愛的心理學視角對現有的社會收養問題,收養政策進行了分析和討論,並提出了對於收養關係和依戀理論的看法。本文節選自北京大學通選課程《愛的心理學》作業,作者為北京大學王知言、周渤玄、李雲詠、安廣浩,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來自網路。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感興趣的讀者可關注本頭條號,以免錯過精彩部分。】

從依戀理論看《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親密關係

——關於收養家庭親密關係的分析和思考

王知言(北京大學心理學系)

周渤玄(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

李雲詠(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安廣浩(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摘要 本文從依戀理論和收養研究分析了影片《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親密關係,並在此基礎上對現有的社會收養問題,收養政策進行了分析和討論,並提出了對於收養關係和依戀理論的看法。

關鍵詞 依戀;收養;親密關係

一.前言及理論回顧

1. 依戀理論

依戀理論是由Bowlby在20世紀中期提出的(McGovan, 2013)。依戀被認為是一種反映父母和子女聯結的最主要的指標。依戀的建立主要依賴與母親和嬰兒的互動過程。嬰兒不斷的尋求保護而母親不斷的提供保護。在此過程中,嬰兒有了被保護的感覺,並且懷有父母總會滿足他們的安全需求的信心。建立依戀的過程中有以下幾點是較為關鍵的:1)嬰兒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2)為嬰兒提供接觸;3)滿足嬰兒內在的基本需求(Roberson, 2006)。

嬰兒和看護者之間存在著動態的關係和不斷的互動。在這種互動中,嬰兒會發展出一種關於關係的內部表徵,被稱為「工作模型」(Working Model)。工作模型反映了嬰兒對於和看護者關係的認知。看護者對於嬰兒需求的滿足能力是影響工作模型的一個重要指標。一個對嬰兒需求敏感並可以滿足嬰兒需求的看護者會建立一種安全的表徵,相反,一個無法滿足嬰兒需求的看護者會建立一種不安全的表徵。「工作模型」會影響嬰兒成長後關於家庭關係,親密關係等多種關係的認知和問題解決(McGovan, 2013)。

依據嬰兒和看護者(母親)的互動類型,可以把嬰兒的依戀區分為安全型和不安全的類型。具體的關於依戀類型的劃分通過Ainsworth的陌生情景測驗進行。在人群中依戀一般劃分為三種:安全型(secure),迴避型(anxiety-avoidant)以及矛盾型(anxiety-ambivalent)。之後的研究又添加了一種新的依戀類型----混亂型(disorganized),這種類型的依戀一般和嬰兒時期受到的虐待等創傷性經歷相關(Roberson, 2006)。

1.1 親子依戀

依戀理論最初的研究情景就來源於母親和孩子的互動中。依據前文所述,親子的依戀類型可以分為四種模式。不同的類型的依戀風格,會影響人在面對關係問題,壓力,焦慮等問題的時候的認知風格以及行為模式。屬於安全型的個體,會有正常的和照顧者的互動。迴避型的個體,會避免和照顧者的互動,矛盾型的個體會尋求與照顧者的互動,但是在遇到焦慮的情景時會缺乏尋求安慰和幫助的能力。在混亂型的依戀個體中,他面對分離和團聚的反應會融合矛盾性和迴避型的反應。

1.2 成人依戀

最早提出「成人依戀」概念的是 Hazan 和 Shaver,他們指出婚戀關係中的情感聯結也可以被看作一種依戀關係。相對於嬰兒期的依戀來說,成人依戀的重大改變就是依戀對象逐步增多,依戀成為一個有層次的系統,其中包括與父母間的親子依戀、與戀人或配偶間的婚戀依戀等。儘管從嬰兒期到成人期,人們的依戀對象、依戀關係的性質發生著變化,但是 Bowlby還是傾向於認為人們嬰幼兒時期形成的「工作模型」是較為穩定的,它的存在基本限定了依戀的發展方向,個體也會在未來傾向於選擇與「工作模型」更為吻合的依戀環境,因此在不斷地選擇環境、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已有的依戀系統得到鞏固和保持,使得依戀風格有了連續性(王岩&王大華,2012)。

成人依戀依據成人依戀訪談(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以及依戀量表的測量可以區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安全型(secure),傾注型(preoccupied),輕視型(dismissive)和害怕型(fearful)。這四種類型分別在依戀迴避和依戀焦慮上有不同的得分。其中傾注型和輕視型在依戀焦慮上得分較高,害怕型和輕視型在依戀迴避的得分較高(李同歸&加藤和生,2006)。

雖然成人依戀存在一定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但是也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生活壓力模型和社會認知模型對此給出了一定的解釋。生活壓力模型認為成人依戀安全性的改變是對重要生活事件或生活環境重大改變的反應,尤其是生活中的負性事件會對依戀風格產生重要的影響。社會認知模型認為,當人們處於不同情境時,被激活的心理與行為模式不同,諸如記憶、自我概念、人際期待等這些子系統的改變會引發依戀風格的整體改變(王岩&王大華,2012)。兩種理論相比,生活壓力模型更傾向於對依戀風格的長期影響,而社會認知模型則更傾向於依戀風格的短期改變。

2. 依戀和行為

依戀風格和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安全型的個體在處理關係問題時,可以較為合理的解決,較少有暴力問題或者是產生焦慮。相反,在不安全的依戀個體中,混論型的依戀可能會產生抑鬱,焦慮以及睡眠問題(Escobar, Pereira, & Santelices, 2014)。特別的,在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個體的青春期,更容易出現一些違反常規的行為。研究也表明,不安全型的個體在青春期面臨的風險較大,更容易在一些負性事件的誘發下出現行為的問題(Feeney, Passmore, & Peterson, 2007)。依戀風格還會影響個體對於情感的理解。在情感理解的任務中,表現為安全型依戀的個體更容易在該任務中表現優異(Barone & Lionetti, 2012)。所以,在探究人發展中的行為問題時,依戀風格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依戀風格也成為了理解行為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3. 收養家庭和依戀理論

依戀理論集中探討了個體與親密他人之間形成的聯繫。除了經典的母子之間的互動,以及戀人夫妻之間的互動之外,收養家庭中的依戀關係也成為了近年中研究的熱門話題。在美國,收養家庭的數量每年都在增長,有超過1700萬的孩子是生活在收養家庭中的(Roberson, 2006)。在中國,收養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新的家庭形式。而且,從2009年開始,美國和歐洲的家庭也開始收養在中國的孤兒,組建了許多跨國收養的家庭(Cohen & Farnia, 2011)。收養家庭的出現,使得孩子的親密關係中,出現了和領養父母之間的互動。這種親密關係的互動可能與血緣親密關係的互動相同,或者可能有一些不同。領養關係還受到了領養前生活環境的影響。領養關係還涉及到血緣關係和領養關係的互動。這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對依戀風格以及個體的行為模式產生不同的影響。近些年的研究中,越來越多地涉及到了這種特殊的親密關係對於依戀的影響。收養依據被收養孩子年齡的不同分為早期收養,晚期收養。此外,跨國收養又成為了一個可以獨立研究的維度。

3.1 早期收養(early adoption)

早期收養的孩子一般為嬰兒期的收養或者是在學齡前的收養。儘管一般的研究假設,收養家庭的孩子在早期都會經歷一些負性事件,比如虐待,分離,忽視等等。這些負性的事件可能會造成收養兒童有更大程度上的不安全的依戀類型。但是在關於早期收養的研究元分析中發現,如果孩子在生命早期,也就是出生12個月之內得到了收養,他們的依戀類型也是安全型的,並且他們和那些沒有收養的同齡人群體沒有顯著的差異(van den Dries, Juffer, van IJzendoorn, &Bakermans-Kranenburg, 2009)。被收養的孩子在收養家庭的母親和父親(尤其是母親)中得到了需求的滿足,並且感受到了保護,進而形成了安全型的依戀。在生命早期孩子還沒有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型」及依戀風格的時候,如果為孩子提供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可以免除孩子先前短時間的不良事件的影響,幫助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戀。在早期收養的群體中,如果測量他們的社會行為問題,也沒有發現這類群體在和未收養群體之間的差異(Escobar et al., 2014)。

3.2 晚期收養(late adoption)

與早期收養對應,晚期收養一般指的是在出生後12個月後,也就是孩子過完第一個生日之後的收養(Cohen & Farnia, 2011)。晚期收養和早期收養的一個很大的不同,就在於孩子經歷的負性生活事件持續時間更長,他們都至少經歷了虐待,忽視,情感剝奪,貧窮,謾罵,藥物濫用,主要親密關係破裂等負性事件中得一種(Barone & Lionetti, 2012)。晚期收養的孩子,開始有了對這種負性事件的認知甚至是記憶,可能對日後的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此外,這類孩子都有過在孤兒院等機構生活的經歷。研究表明,在機構生活的經歷以及負性事件會阻礙孩子形成安全型的依戀。這類孩子更容易形成一種混亂型的依戀風格。這種混亂型的依戀風格可能會影響孩子提取和處理情感信息的能力,也使得孩子面臨未來產生社會行為問題的風險(Barone & Lionetti, 2012)。

3.3 跨國收養(internationaladoption)

跨國收養區別於國家內的收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遺傳上的差異是明顯的。孩子可能更容易覺察到被收養的事實。孩子覺察到被收養,他們更容易產生孤獨感,被拋棄感甚至是拒絕感(Feeney et al., 2007)。並且跨國收養中可能產生文化差異的問題,父母可能在提供合適的幫助和支持上面對更多地困難(Feeney et al., 2007)。但是在跨國收養的群體中,更多的情況是被收養者要經過嚴格的健康檢查。父母也會尋找那些健康,沒有過多受虐史和負性經歷的孩子,他們也更傾向於選擇那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在這種情況下,跨國收養的研究中,孩子並沒有表現出更多的不安全型的依戀,而是和母親形成了較為穩定和安全的依戀關係。國籍的差異對於收養兒童的依戀風格影響,可能沒有收養年齡這個因素的影響大。國別的差異也可能不像負性經歷一樣,有更大的對依戀風格的影響作用(Cohen & Farnia, 2011)。

3.4 收養者的依戀風格

影響被收養者依戀風格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收養年齡,負性經歷以及國籍之外,收養者本身的依戀風格也對孩子的依戀風格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兒童形成安全依戀和母親的依戀類型是高度相關的。如果母親是安全型個體,並且為被收養的孩子提供足夠的保護和需求滿足,兒童則更有可能從混亂型的依戀逐漸發展為安全型的依戀。一個橫跨兩年的研究表明,收養初期,兒童受到機構虐待及負性經歷的影響,多數個體為混亂型的依戀。但是在收養後的六個月之內,在和安全型的母親互動中,可以逐漸形成穩定的依戀風格。在兩年後,這些被收養的孩子和正常孩子沒有表現出差異(Cohen & Farnia, 2011)。大量的研究表明,父母,尤其是母親的個體的依戀風格,會對於孩子的依戀風格產生重要的影響(Niemann & Weiss, 2012)。母親自己童年時期的依戀經歷也會影響對於孩子的反應。父母雙方如果是安全型的依戀,會在被收養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戀時成為一個有利因素。相反,在失敗的收養案例中,依戀風格的不穩定和收養關係的破裂高度相關。

依據上面對於依戀和收養理論的回顧,我們分析了《這個殺手不太冷》中主人公的依戀風格以及收養關係變化。在此基礎上,結合現實生活中收養關係的社會新聞和實例,提出了我們對於收養問題的思考。

二. 影片分析

1. Leon的依戀風格和關係發展

1.1 Leon的依戀風格

Leon是一個殺手,是一個即使睡覺也會拿著槍的冷酷的人。從影片的情節可以得知,Leon年輕時女友被殺害後才來到美國,Leon在來到美國之後、Mathilda到來之前一直都是一個人生活,並且把盆栽當做自己唯一的朋友。Leon身為殺手,保護自己的能力很強,但是卻是個缺乏安全感的人,這從他進入新居之後查看屋裡沒一個角落、拉上所有窗帘、每天把槍放在手邊坐著睜著一隻眼睛休息。Leon的早期喪失親密他人的經歷都可以看出來由於職業以及經歷的影響,Leon形成了一個極強的迴避型的依戀,在成人依戀中也可以歸為害怕型。

1.2 Leon的關係發展和情感變化

一開始的時候Leon對Mathilda的感情是同情,因為Leon常常看到Mathilda的臉上淤血發青,而且知道Mathilda的父母和姐姐對她很不好,因此Leon收養了Mathilda。但是後來Mathilda慢慢地告訴他人生的滋味,讓他從新感覺到親情,因此Leon像愛自己的女兒似的愛上了Mathilda。

起初,Mathilda在Leon的住處睡的第一晚,Leon夜裡拿著槍企圖殺死熟睡的Mathilda,或許是想到了自己「No women,no kids」的準則後放下了槍。第二天早晨Leon勸說Mathilda離開他的住處。Mathilda說出自己如果離開可能面臨的危險處境,Leon才讓Mathilda和他生活在一起。

在最開始的階段,Leon依然表現出了自己的依戀類型的特徵,拒絕,迴避,警惕。他不信任任何人,不接觸任何人,當然也不會對任何人敞開心扉。Leon的依戀風格是從童年起就形成的,他的職業也強化了他的依戀風格。但是Mathilda的到來確讓Leon的依戀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可以分別從他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看到。

1) Leon和Mathilda的生活

Leon和Mathilda離開原先的住處重新定居之後開啟了這一階段。Mathilda是個善解人意的女孩子,從和她的交談中Leon能得到被理解的感覺,從而逐漸獲得安全感。在這個階段里影片中描繪了兩次Mathilda和Leon玩耍的情景:一次是兩人互相扮演電影中的人物讓對方猜,另一次是兩人用噴壺和水盆嬉戲打鬧。可見Mathilda給時刻緊張的Leon帶來了完全放鬆的感受。這种放松得以讓Leon從時刻可能受迫害的不安全感中釋放出來,滿足了Leon的追尋安全的最基本的需求。因此,Mathilda逐漸成為了Leon的securitybase。其間Mathilda向Leon吐露過自己對Leon的愛,但是Leon並沒有回應自己對Mathilda的愛,而實際上Mathilda已經成為Leon的重要他人,似乎也成為了Leon的依戀對象。

2) Leon和Mathilda的工作

兩個人開始合作完成殺手的工作。Leon在工作過程中除了保護Mathilda的安全外,還只讓Mathilda使用模擬槍。Leon也私下裡跟Tony說好,自己死後把所有的錢留給Mathilda。其實Leon已經意識到自己無法一直陪伴Mathilda,希望在分開之後Mathilda能有和其他女孩一樣的生活,而不是變成和他一樣的殺手。在影片最後一段里,Leon最終從警察的圍剿中救下Mathilda,並且為她復了仇,也終於表達了對Mathilda的愛意。在這一階段中,Leon已不再是一個拒絕所有人的冷漠殺手,也不再是一個迴避所有人的沒有安全感的人,他的依戀風格從一個完全的迴避型逐漸轉向了安全型。在這一階段里兩人的相互依戀繼續加強。

根據前文所述,成年人的依戀風格是很難發生大的變化的,具有穩定性和持續性。但是在影片中,Mathilda的出現卻轉變了Leon的依戀風格。成人依戀的出現其中之一就是重要他人的擴展,從原來的父母和看護者增加了戀人和伴侶。在前文所述和Mathilda的互動中,Mathilda滿足了Leon對於安全性的需求,給了Leon溫暖和關心,也給了Leon愛,Mathilda逐漸成為了Leon的重要他人,也使得Leon重新建立了成人依戀。依戀風格的改變,也使得他對待他人的態度,尤其是Mathilda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上文提到的理論研究表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情景都會影響成人依戀風格。Mathilda的出現原本不是那麼的重大,但是兩人共同完成工作,Leon為Mathilda 復仇,Mathilda成為Leon的精神寄託,使得收養一個Mathilda組建一個家庭成為了Leon生命中的重要事件,也因此改變了他的依戀風格。

影片中有兩個情節可以看到,Leon對於Mathilda的情感變化,他已經對小女孩產生了愛意,小女孩也成為了他的重要他人。

電影的中間有這樣的場景:女孩用手槍瞄準自己的頭跟Leon說: 「只有 「愛」 和 「死」」,然後快要扣動扳機的時候Leon抓住了小女孩的手,把槍口瞄準到別的方向,救了女孩。從這場景能看出兩個人的相愛。

電影的最後場景中有Leon喊叫的場景,雖然自己是一個世界上最有能力的殺手,但是這次無法逃離,沒有希望,此刻他想到了Mathilda,覺得再也不能看到世界上最寶貴的人,此場景表現出了Leon對Mathilda的愛。

2. Mathilda 的依戀風格和關係變化

2.1 Mathilda的依戀風格

Mathilda的童年可以說是不幸的。電影中Leon與Mathilda的第一次見面,是在Leon完成一次任務後回家的路上,見到年幼的Mathilda在走廊躲避父親的暴力抽煙。在這個過程中,Leon了解到了女孩家庭遇到的麻煩和女孩父親對待女孩時的粗魯。

後來,女孩家庭遭到災難(家人全部被殺死),女孩第一次想Leon請求幫助。而Leon接受了這個請求,把女孩救了下來,而無處可歸的女孩要求Leon把她收下來,形成了兩人最初的收養關係。注意到,Leon一開始反對收留女孩,但Matilda卻出乎意料做出了反抗行為:向窗外開槍。Mathilda和一般的同齡女子不同,她採用了一種極端的方式處理自己的問題。

從這段情節的描述中可以看到Mathilda沒有一個安穩的童年生活,也推斷出Mathilda的依戀風格可能並不是安全型的。根據前文文獻中所述,不安全型的依戀和過激的行為問題相關,這可能就是為什麼Mathilda會選擇一個殺手,也是Mathilda能夠融入殺手的生活行為模式的原因。但是,在這一段收養關係中,兩人的關係都發生著變化。

2.2 Mathilda的情感和關係變化

根據情節,雖然女孩遇難不久,但很快恢復了理性,做出了要報仇的決定。女孩不可理解的恢復速度可以從兩方面理解:第一、女孩的幼年充滿暴力,包括父親對她的暴力和姐姐對她的暴力,引起了女孩與家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中相互依賴度並不是很高(除了她的弟弟),也包含了女孩不安全或者是偏向混亂型的依戀風格;第二、女孩眼前有著可靠地成年人,這個人救了她的生命,另外,還了解到了他是一位殺手——女孩認為是一個非常可靠、有能力的男人。在生命被挽救的過程中,女孩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也對這個男人產生了依戀。

根據韓國的有關調查,收養形成認知能力後的孩子,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度體現的並不是很高。比如,當他們被問到「你們如果遇到親父母后,會向新的父母要求回到親父母的身邊嗎?」的問題時,有73%的兒童回答是肯定的,而只有11%的兒童的回答是否定的,而回答「不知道」的兒童有9%,剩下7%的兒童回答「根據雙方父母的談判決定」(尹旻在,2009)。

根據這個調查,Mathilda的這種行為幾乎是不可理解的,因為Mathilda的行為表現出了她對Leon極大的依賴,包括她想窗外開槍的反抗行為,我們也可以視作是由於Leon的依賴而導致的。要了解她的一系列依賴行為的產生原因,我們要考察兩個方面:一是她的成長環境,二是她所面臨的處境。

她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劇中有一段是她與學校工作人員之間的童話,從這個通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她的父母並沒有給她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而Mathilda在通話中說「她(指Mathilda)死了」的一句,表現出了Mathilda面臨這種情況卻無能所為的傷感,也表現出了她的幼年並不幸福。

根據有關調查,經歷幼年暴力的兒童,對父母的依賴度極低。對於「如果不幸失去了你父母,你的反應將如何?」的問題,經歷幼年暴力的青少年有65%的回答是「與我沒關係」,只有5%的回答是「會覺得痛苦」,而剩下30%則是「不知道」及「理性尋找自己活下去的方法」。第一個回答可以視作是對父母的怨恨,而第二個回答可以解釋為對父母的依戀,而第三類回答可以看做是父母和子女之間親密關係的瓦解(但不到怨恨程度)(尹旻在,2009)。可見,家庭暴力給孩子對家人的依賴程度及依戀情緒帶來了巨大影響。家庭暴力瓦解了孩子對於重要他人應該形成的依戀,也為孩子的依戀類型帶來了不安定的因素。

正如在影片中的例子一樣,Mathilda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對父母的依戀,也出現了一些學校等常規行為的厭惡反應。可以說,Mathilda動蕩的童年是她日後採取的一系列行動的前提,但與此同時也為她帶來了一個收養的機會,一個建立新家庭的機會。

Matilda面臨的無處可歸,受到生命威脅的情景,讓她選擇依賴面前強大的力量——Leon。女孩已經有了Leon救她的記憶,這在女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家人被別人槍殺,讓她對槍之類的暴力產生了恐懼心理,而Leon的職業給她帶來了信心:這個男人一定能保護我。同時,她充滿暴力的幼年經歷,讓他減少了對殺手這種極端暴力的職業的恐懼心理。

根據前文的理論回顧,在收養家庭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可以重新建立安全型的依戀和正常的人際關係,即使有的時候孩子已經不處在嬰兒期了,安全的依戀依然可以在收養父母的關愛和支持下建立。在影片中Leon為Mathilda提供了生存的可能,提供了支持和幫助,提供了愛,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Mathilda建立了和Leon深刻的依戀。

三. 收養家庭的分析思考

在影片中的收養關係是成功的。Mathilda和Leon雖然都有一個不安全的依戀類型,但是他們卻在這段收養關係中,給予了對方所需要的東西。對影片的思考讓我們重新審視現實中的收養關係。通過新聞的報道,我們探索了現實社會收養家庭中的問題和成功之處。

新聞一:

在中國舊有的觀念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且當今社會子女仍是家庭的核心,於是生了一胎,想生二胎,讓孩子長大有個伴兒,自己老了也有更多的依靠,但也有一部分人,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沒有自己的子嗣,而是領養或過繼別人的子女,含辛茹苦視同己出將其養育成人,然而這些孩子有些長大後獨自高飛,將風燭殘年的養父母送到養老院,甚至遺棄了這份養育的親情。近期,記者走訪哈市的一些養老院,深深體味到這群老人的苦楚和心酸。

新聞二:

在連日的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被遺忘的養父母在養老院占的比例還不是很多,但每一位老人的故事聽起來都讓人格外心酸。

道里區敬老中心院長孫盛偉表示,幾十年前這樣的情況很少遇見,但隨著現代社會開放程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老人不再隱瞞領養的實情,而是選擇主動向子女公開他們的身世,但在老人們揭開秘密的同時,或許將遭遇被遺忘的情況。

新聞三:

初冬,河南省沈丘縣行政服務中心民政局窗口前,一對夫婦推著一位身患重度腦癱的女孩,詢問怎樣辦理收養證,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合法子女:「我跟她爸都是農村人,以前不知道國家收養規定,現在知道了,就想著不能只讓華珍在感情上是我們家人。

新聞四:

美國的收養政策對收養人並無經濟實力的要求,但必須確保被收養兒童心理不被壓抑和扭曲。

美國相關法律規定:收養人必須年滿25歲,在辦理收養手續前,收養者必須親自見過被收養兒童,即使是國外的孩子,收養者也不能免去千里迢迢奔波之苦。僅僅看到過所要收養孩子的錄像或照片,並不等同於「親自見到過」。不過,收養人在辦理收養手續前或過程中,沒有親眼見到過所要收養的孩子(比如還未出生),申請人仍有機會收養成功,但條件是,申請人必須提交一份聲明,同意這個孩子可以被二次收養。

也就是說,監管機構如果發現收養人違反了自己的承諾,被收養的孩子受了委屈,監管機構會強制收養人放棄收養權,再為小孩尋找其他收養人。「二次收養」的規定像一把懸在頭上的劍,時刻提醒收養人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否則隨時都有可能被剝奪做父母的權利。如果沒有「二次收養」這一規定,收養人在收養成功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待養子女的態度可能發生變化,比如失去了原有的愛心和耐心,養子女的身心會因此蒙上陰影。這時讓收養繼續下去,小孩的權益得不到保證。

收養前,申請的家庭需要接受背景調查。家庭調查由獲得官方許可的「家庭調查機構」完成。另外,在收養前,收養人還須提交一份兒童收養推薦書。

3.1 對收養父母的思考

在新聞一和新聞二中,父母並沒有和收養子女建立如電影中一樣的依戀關係。相反,孩子在知道父母不是親生父母后反而選擇了離開。在新聞中的收養關係中,孩子沒有形成和養父母的依戀關係,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收養時孩子的年齡可能較大,導致了先前不安全依戀類型沒有及時轉變;

2) 養父母為孩子提供的可能物質上居多,而在其他需求,尤其是心理上的需求可能沒有得到適當的滿足,導致沒有形成安全型的依戀。

3) 父母本身的依戀風格可能影響結果。根據文獻所述,父母本身如果是安全型的依戀,那麼更容易使得孩子獲得安全型的依戀。在現實社會中,父母本身可能並沒有一個穩定的依戀風格。

結合影片中Leon和Mathilda的互動,我們看到兩人雖然都有不安全的依戀類型,但是卻在互相滿足需求,尤其是心理上的需求後建立了依戀。那麼對於現實中的收養父母來說他們究竟該為孩子提供些什麼呢?是物質上的滿足,生活上的安逸,還是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安慰和需求的滿足?根據依戀理論,恐怕情感上的安慰和滿足對於一個收養家庭的維繫是更加重要的。

3.2 對於收養研究的思考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Leon的改變,一段收養的經歷改變了他的生活態度,改變了Leon的情感經歷。在現有的研究中,大部分都集中於收養經歷對於孩子的依戀類型和行為的影響,很少涉及到對父母的改變。在新聞中,我們也看到,一段不成功的收養經歷可能會造成收養父母的憂傷情緒的產生。在電影情節中,一段成功的收養經歷使得收養父母有了改變。那麼在現實收養中收養關係對於父母等成年人又有哪些影響呢?這可以成為未來一個值得探討的研究問題。

3.3 對於收養政策的思考

現有的收養政策中一般會考慮一下這些內容,收養家庭的犯罪記錄,收養家庭的經濟狀況,收養的合法性等等。收養家庭在選擇孩子的時候一般會關注孩子的健康等因素。經過新聞三中的思考,我們認為收養不應該僅僅局限於法律的合法性,家長和孩子的依戀類型也應該成為一個值得考量的指標。一個安全型的父母才有助於形成一個穩定的依戀關係和家庭關係,也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戀,有助於孩子在未來形成一個正常的行為模式。參考新聞四對於美國收養家庭的報道,我們認為在中國的現有收養政策中,不應該僅僅考慮法律記錄和經濟狀況等,一些關注孩子心理成長的條例也應該得到實施,這樣才能避免可能產生的兒童行為問題和社會問題。

此外,政府機構應該儘早的幫孩子找到合適的收養家庭,根據新聞中的報道以及文獻中的討論,孩子在學齡前被領養,有更大的幾率成為一個安全型依戀的個體。政府機構應該儘力減少孩子們在孤兒院中成長的時間,促進收養家庭的形成。早期收養關係的建立,也有助於孩子們形成安全的依戀和收養關係的穩定。

四. 總結

本文通過回顧依戀理論和收養關係,依據現有理論探討了《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親密關係及其發展。在此基礎上,我們關注了社會中存在的收養現象和收養問題,結合我們在影片中的探討,對現有的收養父母,收養政策,以及收養研究的方向提出了思考和建議。

參考文獻

Barone,L., & Lionetti, F. (2012). Attachment and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a studyon late-adopted pre-schoolers and their parents. Child: Care, Health andDevelopment, 38(5), 690–6. doi:10.1111/j.1365-2214.2011.01296.x

Cohen,N. J., & Farnia, F. (2011). Children adopted from China: Attachment securitytwo years later.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3(11), 2342–2346.doi:10.1016/j.childyouth.2011.08.006

Escobar,M. J., Pereira, X., & Santelices, M. P. (2014). Behavior problems andattachment in adopted and non-adopted adolescent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Review, 42, 59–66. doi:10.1016/j.childyouth.2014.04.001

Feeney,J. a., Passmore, N. L., & Peterson, C. C. (2007). Adoption, attachment, andrelationship concerns: A study of adult adopte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14(1), 129–147. doi:10.1111/j.1475-6811.2006.00145.x

McGowan,F. P. (2013). Caregiver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and caregiver-childinteractions in adoptive and foster dyads (Doctoral dissertation).

Niemann,S., & Weiss, S. (2012). Factors Affecting Attachment in InternationalAdoptees at 6 Months Post Adoption.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4(1),205–212. doi:10.1016/j.childyouth.2011.10.001

Roberson,K. C. (2006). Attachment and caregiving behavioral systems in intercountryadop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8(7),727–740. doi:10.1016/j.childyouth.2005.07.008

Van den Dries, L., Juffer, F., van IJzendoorn, M. H., &Bakermans-Kranenburg, M. J. (2009). Fostering security? A meta-analysis ofattachment in adopted children.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1(3),410–421. doi:10.1016/j.childyouth.2008.09.008

崔煥碩(2011). Blanckorea . 2011.11,34.

李同歸. (2006). 成人依戀的測量: 親密關係經歷量表 (ECR) 中文版. 心理學報,38(3), 399-406.

王岩, &王大華. (2012). 成人依戀的穩定性. 心理發展與教育, 28(4), 442-448.

尹旻在(2009).收養父母要做的覺悟.時事IN, 2009.12,68


推薦閱讀:

盜夢空間說的什麼?
走進釋夢
目光越遊離,人緣越差?|論眼神交流的重要性
一個35歲的男人整天用QQ空間是幾個意思?
周星馳是個怎樣的人?

TAG:心理學 | 親密關係 | 北京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