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滴滴常年被黑:折射出網約車行業競爭的野蠻與無序
眾所周知,網約車行業長期是滋生各種版本傳言的重災區,隔三差五就會有新鮮段子出爐,尤其是當下不少城市網約車新政剛剛施行,打車難和漲價成為新常態,再加上網約車行業老大老二滴滴易到都沒傳出牌照消息,導致新謠言更加離奇和乖張。
美國學者奧爾波特曾提出謠言生產公式R=I*A,R代表謠言 ( rumor ) ,i代表重要性 ( important ),A代表模糊度 ( ambiguity ) ,意為謠言產生與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時間點敏感,相關信息模糊,謠言也就越容易產生並蔓延。
3月1日上午,微博、微信、簡訊等多個渠道突然爆發同一條信息,稱易到「決定停止網約車營運業務,並轉型二手車交易平台」,易到司機端與乘客端賬戶里的餘額,可用於購買二手車及周邊產品,或登錄樂視網站購買視頻服務及硬體設備。該信息在極短的時間內被轉發到易到司機和乘客聚集的網路社群,引起不小的恐慌。
易到隨即對此發布公告稱:此假冒易到公司爆料的內容為惡意造謠,易到公司業務正常運行中,請公眾不要信謠傳謠。該惡意行為已嚴重損害易到商業信譽及消費者利益,對手選擇在全國兩會開幕前夕向易到發起攻擊,不僅踐踏了商業競爭底線,還試圖引起社會恐慌,性質尤為惡劣。
易到相關負責人對筆者表示,類似這種憑空捏造的惡意謠言,之前也曾遭遇過。雖然不確定幕後黑手具體是誰,但與此前幾次被黑的風格如出一轍,懷疑是同一群體所為。易到法務部已對該行為予以取證,在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外,或將訴諸法律程序。
易到的憤怒可以理解。作為易到的老用戶,見證了近些年來圍繞在易到身邊的各種版本的負面傳言,易到常年被黑的體無完膚,不是傳出大裁員,高管離職,業務失利,就是資金鏈斷裂。。。易到如同成為一家被抹黑的公司,隨時面臨關張走人。
然而易到一直頑強的活到現在,還能成為網約車行業僅次於滴滴的老二,可見各種流言的荒誕不經,不僅未能黑倒易到,反而成為易到成長過程中的無聊養料。
外界更有興趣關注易到遇到的諸如打車難,提現難等成長遇到的陣痛,卻沒多人關心其成就和努力。事實上,作為網約車市場專車品牌的開創者,易到一直與滴滴玩差異化,2010年成立之際就主要瞄準高端商務人士,堅持中高端商務定位,常年在車輛車型、目標群體、服務品質、客單價格等,與傳統巡遊計程車形成差異化互補。
此外,易到藉助母公司樂視的生態資源,圍繞提升品質也做了不少探索:比如開啟產研驅動+精英人才」戰略,改善地圖功能讓派單更加精準;與蘋果合作Siri叫車;上線人工智慧客服;開通深港線等特色線路,以及數據覆蓋全國190個城市,上百個汽車品牌,超過1500多種具體車型等,2017年計劃在全國開設100家易到之家服務體驗店等。
不久前艾瑞、易觀、CNIT等機構先後發布中國網約車數據,均顯示中國移動出行市場已形成滴滴、易到為首的穩定格局,但易到發展速度更快。去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個季度,滴滴的用戶新增率分別為72.4%、63.1%和75.9%;易到用戶新增率為88.9%、70.6%、72.2%,連續兩個季度超過滴滴。
然而易到這些努力很容易被打車難、提現難等邊角料消息掩蓋,時下正值網約車新政後市場的不應期,各種新問題浮出水面,尤其是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大量不符合新政要求的司機和汽車淘汰出局,導致打車體驗變差,這是全行業面臨的共業,並非易到一家的問題。
易到遇到的問題,滴滴,神州,首汽等也都感同身受。在網約車行業逐漸回歸理性的情況下,大家如何充分利用長處實現更長遠的發展,盈利模式升級成為必然,圍繞品質服務將成為未來市場角逐的焦點。
筆者曾在2年前寫過《易到用車進入「最艱難時刻」?別鬧了!》,認為包括易到在內成長過程中的遇到的各種煩惱,外界很難得知其真實營收,利潤、融資等關鍵數據。如果僅憑公開渠道收集的隻言片語,得出來的結論可能包括易到在內的絕大多數公司壓根就不應該存在,或是應該儘早關門大吉。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筆者曾在創業公司任職,深知各種公開數據的真實性程度。如果外界迷信各種段子,想當然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結論,除了把自己感動的一塌糊塗,毫無參考價值。易到常年被黑,折射出中國網約車行業競爭的野蠻與無序,以及長期對謠言懲處和監管力度的缺位,距離法制化競爭環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相關公權力部門聞者足戒。(完)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滴滴出行?
※滴滴收購Uber中國可能構成壟斷?並不會!
※滴滴打車如何知道你此時要去哪兒?
※當智能出行遇到杭州G20峰會(三)
※關於滴滴打車是否能賺錢的問題計算
TAG:滴滴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