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邊界》 讀書筆記

說明

本書對知識的認識深刻,絕對是佳作,但是太多細節,邏輯零散,缺乏總結,讀起來非常零散。不反覆讀3遍之上,很難掌握精髓。從公眾號「向偉筆記」看到此書的筆記,進行加工,分享給大家

作者

戴維?溫伯格(David Weinberger) 哈佛大學伯克曼互聯網與社會中心的資深研究員,長年為《連線》、《紐約時報》和《哈佛商業評論》等出版機構供稿,還經常擔任美國國家公共電台《時事縱覽》節目的特約評論員。作為營銷顧問,他曾為多家《財富》500強公司、頂尖傳媒企業和諸多創意獨具的新創公司服務,還曾經擔任霍華德?迪安(Howard Dean)總統選舉團隊的高級互聯網顧問。

關鍵詞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邊界,知識實體(圖書專家機構、網路),知識網路化,信息超載,信息過濾器(社交過濾,演算法過濾), 數據挖掘,知識無邊,知識三角形(數據,信息,知識,智慧),信息減法(圖書論文),加法(無邊的網路),實體書(物理位置); 網路(任何場景,任意檢索,多人協作寫書)

作者希望解決的問題?

  1. 網路時代,知識以及對其獲取的方式是否發生了變化?
  2. 現代知識的有什麼特點?
  3. 知識是沒有邊界的? 個人知識與網路知識的關係是?
  4. 知識網路化帶來什麼問題?如何應對?

關鍵結論

  • 世界太大,大到我們無法盡知。知識的網路化,也許能讓我們無限接近事實本身。
  • 正如世界的實際狀態一樣,這些網狀的知識並不遵循嚴密邏輯,發散、碎片化、分歧嚴重。因此我們需要具備能力自行定義主觀的知識邊界——根據想要解決的問題,在網路化的知識海洋里建立解決不同問題的邏輯。解決完問題形成新的知識融入網路,然後讓知識更加too big to know。這就是作者對大數據時代知識的新認識。
  • 知識實體就是網路本身,不是在人的大腦和圖書。
  • 知識的基礎是事實

知識認知的新舊對比

  • 舊:傳統時代,我們依賴書籍與專家進行知識過濾,一條條知識以遵循邏輯的「長條狀「形態存在;
  • 新:新時代的知識是「網狀」的,依靠「鏈接」與「元信息」,知識變得沒有邊界,當信息大到too big to know時,我們獲得了無限接近事實的客觀信息。

針對新時代,我們需要具備能力自行定義主觀的知識邊界(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後匯入通過網路融入知識網路。

知識的定義?

維基百科中對知識的定義,是「知識(knowledge) 是通過學習、實踐或探索獲得的認識、判斷或技能」。

2005年版《現代經濟詞典》對知識有個定義:「通過人腦的活動,加工來自實踐(包括科學實驗)的經驗而得到的成果……知識只有被作為生產要素投入經濟活動中,其使用能夠直接形成產品或提高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才能成為經濟學意義上的知識」。

1996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中沿引到知識的四種分類:1.關於「是什麼」的知識(Know-what),2.關於「為什麼」的知識(Know-why),3. 關於「怎樣做」的知識(Know-how),4.關於「誰」的知識(Know-who)。

根據野中郁次郎的理論,知識可以是顯性的(被總結提煉為書面的可傳播的),也可以是隱性的(存於頭腦中需要被激發誘導的);知識可以被管理,用於個人、組織乃至社會。

可以大致理解知識的含義——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表述、理解和抽象。這裡有兩個前提:世界是可知的、人們對知識的描述是客觀的。但這兩個前提現在都發生了變化。

由於知識的網路化,我們面臨的信息超載情況越來越嚴重,知道的越多,世界對我們來說會變得原來越「不可知」,越接近事實就越沒有邏輯;而在大到不可知的世界裡,人們一方面越來越依賴自身的邏輯來表述知識,另一方面對於他人描述的信息,即便顯得再客觀我們也不會全然相信。

知識三角形

數據-》信息-》知識-》智慧

知識的生產

知識生產的主體和生產場景,多元化,互聯網的五個特性:「網路連接大眾」、「網路匯聚了眾多不同類型的人」、「網路最像燕麥粥:粘稠而多塊」、「網路是累積性的」、「互聯網無限地增長」,解決了傳統知識生產方式是在學校或科研單位的,是少數專家們的事情,把麥克風交給了「最專業的人」,現在這種局限性已經被互聯網打破了。一篇「眾包」的文章,引起了轟動,文章認為,相關問題的解決是由那些自願、主動「熱心人」來完成的,而不是傳統的僱員來完成。

知識實體的變遷

實體書,物理位置; 電子書任何場景,任意檢索,多人協作寫書

為什麼以往的知識傳承,依賴專家和書籍?

一直以來,我們獲取知識的途徑,除了通過自身經驗總結這種緩慢方式外,更高效率的做法是書籍閱讀與課堂學習——人類社會依靠層層的精英專家,為普羅大眾子孫後代過濾篩選好各類「事實」,通過學習專家們為我們提煉的「知識」,我們快速掌握了「事實」世界,「更有效」地理解這個遠超我們大腦處理能力的世界。

我們對世界進行知識化的過程,一直以來都是遵循DKIW的金字塔模型(數據-信息-知識-智慧)這樣的逐層篩選邏輯。作者認為,這是一種做減法的邏輯。之所以沿用做減法的模式進行知識傳承,主要是在那個時代知識要做大範圍傳播,只能依賴書籍、圖書館、層級組織等這些「有邊界」的工具。

最終人類成為這個星球上的主導生物,全賴於我們創造的這套複雜過濾和傳承系統。但是我們也付出了隱形的代價:

  1. 我們把知識的門檻定得太高,以至於層層抽象後無法還原事實的真相;
  2. 容易產生盲目的專家崇拜;
  3. 知識的多樣化在源頭就被精英專家們掐斷,為了讓世界顯得「有序」而抑制了創新。 作者將其總結為:知識的危機。我們需要重新反思大數據時代下的知識定義。

互聯網時代,網路本身就是知識的實體,網路的優缺點 (減法->加法)

優點

實際上,互聯網時代我們已經改變以往做減法獲取知識的方法——將知識簡化到圖書館或者科學期刊上來獲取;我們現在是通過做加法的邏輯——將任何一種想法、它的細枝末節——都放在巨大的、鬆散鏈接的網路中,來獲取知識。做加法的邏輯,優勢在於既保留了原先減法邏輯的專題性知識,又能讓讀者擁有還原事實所需要的諸多細枝末節。

從客觀性到透明性,實質上就是從減法邏輯到加法邏輯的轉化,而且後者包含了前者。

缺點

  1. 多樣性&矛盾性

當知識創建與分享的加法邏輯展開後,對知識接受者而言,提高了更多的獨立思考和主觀判斷的難度——我們面對的信息變得多樣化、難以聚焦,難以分辨。

多元化帶來了,知識的多樣性矛盾。紙質媒體限制已經把許多「觀念」排拆在「市場」之外面了。由於網路的平等性而呈現出來的多樣性是豐富多彩的,常常令人驚嘆。

書中又提出了一個「回聲室」的概念,即:通過分流技術,把相同意見者聚集一起。但是,作者又提醒大家,如果網路建立更多地「回聲室」,可能會導致聲音的「同質化」,字裡行間,我們讀到作者的矛盾之處,又想要多樣性,又想談差異性,最後又擔心,如果沒有一個突出的佔據優勢地位的觀點,恐怕會迷失方向,處在漩渦之中打轉轉。其實,就研究的意義來說,由於事物的複雜性,不確定性,才需要反覆的思考,通過問題研究去逼近真理。

  1. 信息超載

應對信息超載人們變得無所適從——在網路的時間越多,得到的證據越多,我們對任何問題達成一致也將永不可能。近年來各國民主選舉,勝敗選基本上都是5x%對4x%的微弱差距,也就是說,儘管你獲勝了,但依然有4成以上的民眾不認可你或更喜歡你的對手。

加法邏輯讓我們獲得了更加接近事實的知識,但許多人並沒有準備好迎接信息超載帶來的新生活方式。

  1. 客觀性&權威性的如何判斷

過去我們用減法邏輯提升效率,同時避免出現事實性偏差的方法,是「儘可能讓知識的描述保持客觀性」,但作者指出這不可能,「客觀性向人們許諾了它無法達到的事情:記者們會如實呈現事實,不夾雜任何個人偏見和立場……但這種經由他人轉述的客觀性,其實依賴於他人對世界的形而上的理解」,特別是網路時代,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相信他人描述的客觀性,轉而將對客觀性的期待轉移到透明性上。透明性有兩種,一種是記者立場透明,即記者在報道時就表明自己立場,而且越鮮明越好(不怕你反動,就怕你不夠反動);另一種是消息來源透明,大眾希望作者明確信息的上下文背景,真實連接相關來源。

知識傳播或者獲取形式:知識的長與短

傳統獲取知識的「長形式」,用作者的說法是從A到Z,傳統的書籍總是洋洋洒洒,從頭到尾完美結束。網路正改變了這種形式,縮短了我們的注意力,形象的說法是「碎片」化閱讀。書籍告訴我們從A到Z的漫長旅程,那麼網路化知識可能會告訴我們,世界並非是一個邏輯嚴密的論證,而更像是一個無定形的,相互交織的,不可掌控的大網

應對網路化知識的方法

書中並沒有體系講述如何應對知識網路化的局面,作者的應對之策散布在書中各處,試圖做個歸納:

  1. 觀念上,樂觀擁抱新變化。

    需要認識到「信息超載已是我們必須適應的生活方式」,而且知識被碎片化,不是因為信息超載,而是因為過濾失效。需要尋找到新的信息過濾方法來應對信息超載和知識碎片。作者提到演算法機制和社交機制等新型過濾器技術(P18頁),向前過濾(filter forward)是個不錯的思路(P19頁)。

  2. 警惕「專家崇拜」與「回聲室」效應。

    關於「專家崇拜」,作者用了專門一個章節談「專家簡史」,指出盲目相信專家為我們過濾的「知識」,由於適用的語境和所處的背景不一,同時當代許多專家遵循了「科學管理」的原則而導致的「過度理性」帶來的弊端,作者還指出網路時代「人人都可能是專家」,因此決策依賴要網路本身,而不是偏聽一方;「回聲室」效應指的是人們一方面通過網路得到了海量的多樣性和分歧,但另一方面人性本身傾向於「希望聽到想聽到的聲音」,互聯網會放大這種效應,如果不保持兼聽則明的態度,相似的人群聚集相似的聲音,最終我們的決策就不夠客觀(P109-137頁)。

  3. 組織設計上要做適應性調整

    推薦使用「分散式決策」,將決策下放到一線,讓一次決策變成多次校正式決策,也即決策變軟(頂層偏向規則制訂,基層自治)。這個觀點在「蓋在網路節點上的圖章」一章中作者用了25頁的小篇幅進行了闡述,觀點不新鮮,唯一有亮點的地方是提到不要人為設計組織和制度禁錮知識的流動,將安全性要求作為例外處理。

  4. 信息技術處理上,需要打造知識的新結構(大數據)

    對知識做新結構的設計,有利於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的技術特性,作者提到基於大數據、元信息、知識本體,信任體系等概念,隱晦地指出技術上「解決信息超載的方法是創造更多的信息:元數據」。作者提到從語義網的終極方案,到退半步採用關聯數據、記錄協作軌跡等中間態方案,以此進行數據到信息到知識的處理。結合前文提到的「向前過濾」等技術,應對網路化知識無疑需要更多的信息技術。

    記得最先提出大數據的維克多,在完成《大數據》一書之後,不久,又寫了一本《刪除》,大數據中可以發現許多有用的情報,但是,如果大數據無限制的積累和保存,由於保存和使用不當,也可能會出現新的社會問題,影響人類的安全,這也是一對矛盾。我想,《知識的邊界》中討論的紙質與網路之間的問題,也是一樣。

參考

向偉筆記:mp.weixin.qq.com/s/08go


推薦閱讀:

讀書:《渴望生活——梵高傳》(序幕)
睡眠革命
2017讀書總結
那些讓我震撼的書們……
清醒思考的藝術

TAG:知識管理 | 知識經濟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