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西方城市發展與城市更新實踐
引言:
西方城市發展不同階段重點不同:1940-1950城市重建,1960城市復甦,1970城市更新,1980城市再開發,1990城市再生,2000城市復興,以下將通過羅列與闡述相結合的方式,列舉不同年代關於城市更新方面產生的新思想,發生的重要事件,頒布的相關法律或共識性會議文件與宣言等。
旨在為西方城市更新思路與發展狀況做一個梳理,對各階段的相關城市更新的嘗試有全面的了解,並尋找「微創式」城市更新策略的各方依據、思想來源、正面評價。
----------------------------------------------------------------------------------------------
階段一:1950年代~1960年代,戰後重建與城市恢復時期
1.城市問題突出表現在:
住房問題,交通問題,區域經濟問題以及地價問題。
集合城市的發展促進城市人口的快速膨脹,區域規劃讓城市結構變得單一而結構分區明確,城市中心區土地飆升而形成了金融區以商業排擠了其他的功能,不斷地加速郊區化與新城建設,同時也帶來巨大的城市交通負擔重,伴隨爆發如犯罪等許多社會問題。1960年代末,各國發展中內城問題日益嚴重並且伴隨著過度的郊區化。此時歐美進行了大規模的貧民窟清除運動。2.重要的事件與啟發性的思想:- 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提出了動態平衡與有機平衡,並從區域的視角看待城市整體。
- 柯布的「光輝城市」,CIAM的功能主義,目的是藉機通過城市規劃將舊城混雜的布局改造為結構清晰,分區明確,交通便捷的新城。- 沙里寧的有機疏散理論,適度疏散舊城人口與城市功能到周邊地區,促進城市郊區與新城的建設,西方從此普遍接受了這個發展思路,也為後來的大城市重組提供依據。- 1954,CIAM team10的《杜恩宣言》,提出以人為核心的「人際結合」思想,指出要按照不同特性去研究人類的居住問題,以適應人們對生活意義和豐富生活等變化的需求。- 英國smithson夫婦,提出了「族群城市」概念,體現城市發展的生長,變化等特性,認為在規劃方面應發現並利用某一個對城市結構最有影響的問題,對城市施加影響與變化。- 1957年,社會學家邁克爾揚等已經指出了「一般所認識的貧民窟,就社會層面而言,卻是一個組織嚴密的社區」,提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採取保留這種社會關係的手法:將原有社會群體整體搬遷。- 1959年,荷蘭規劃界提出整體注意和整體設計的思想,核心是要幫城市當作一個整體環境
- 1965年,英國政府率先引進「公眾參與」的機制。- 1966年,荷蘭提出了「有集中的分散」與城市郊區化等。- 「人本思想」的提出。3.這一時期的活動重心:
在社會學層面與城市規劃層面有許多的措施,包括:區域通過衛星城與新城的建設, 城市內部通過高密度來解決交通等問題,通過建設在功能上人車分流,引入高架系統等;開始關注內城復興,剷除城市的平民窟,同時進行住宅區的建設,住宅修整與改善,中心商貿區復興;開始關注歷史街區議題,出現了大規模推倒重建區域的方式,同時對老的工業地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總而言之,這個階段是現代城市規劃理論主導,核心是城市形體規劃主導論。希望將舊城混雜的布局再造為結構清晰,分區明確的新城,以此解決城市問題。----------------------------------------------------------------------------------------------
階段二:1970年代~1980年代,城市更新與再開發階段
1.城市問題突出表現在:
主要表現在內城人口大量流失,產業結構的轉換導致內部企業的破產與外遷,產生的惡性循環加速了內城荒廢,中心蕭條現象。此時出現了部分城市郊區化聚合的現象。這一階段後期,各國都是以復興內成內城為重點,推出個層面的策略,如政策支持,專項研究開發課題,成立基金,經濟資助,加強城市設施,交通系統的建設,加強舊區改建,住宅恢復以及內部現代化運動,環境保護整治等。領里關係成為新的建設重點,城市出現了「回歸城市運動」與所謂的「中產階級化」以及「自願式更新運動」,自下而上的社區規劃。2.重要的事件與啟發性的思想:
- 芒福德的《城市發展史》,提出了對大規模拆遷的批評,強調城市建設中注意人的基本需要,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明確了人的尺度在城市設計中的重要性。也是「人本主義」的原型。
- 人本主義思想依舊延續,主張「以人為度」和「適宜技術」,《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等更多的人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待城市的現狀與規劃。 同時期,對城市舊城更新有了新角度的理解,《馬丘比丘憲章》,關於城市歷史遺迹和古迹的保護議題。- 文脈主義的出現,1971年《文脈主義:都市的理解和解體》提出了關於文買的定義,直指城市舊城保護與更新議題,認為城市的發展應從不同角度重視結構場所與城市文脈相吻合。- 在德國,一個「保留周邊,推倒內部」的舊城改造主體被提出,包含鄰里關係,社區結構議題的居住區與社區單元成為舊城改造的焦點。- 荷蘭等地發生了反城市化運動,中等城市的居住形式成為人們的首選,鄰里設計在城市更新中被重視,這時期,對城市規模有所限制的思路開始被提出。對城市的建設,由原來的物質空間發展為對城市社會學意義的挖掘,從多學科不同角度進化城市觀。- 英國從過去鼓勵城市擴散轉為持續的城市內城更新,這也是一個城市化與城市理論的關鍵節點。內城政策目的在於通過政府性的初始投入與刺激,增加地區的吸引力,人氣與經濟為首的各項活力,打破原來衰落的惡性循環,從而推動相關設施的進一步更新並建立一套良性的循環,最終形成一個自持的良好地區。- C.亞歷山大發表的《俄勒岡校園規劃實驗》也指出了大規模移除的更新方式的缺陷,提倡與之相反的更新策略。- 查爾斯王子在RIBA成立150周年紀念會上首次對建築與規劃專業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並讚揚社區建築的形象。以及1986年社區建築運動主要倡導者羅德哈克尼當選為RIBA的理事長,社區建築從專業及非專業兩層面都取得了進展。3.這一時期的活動重心:
進入1980年代的城市再開發階段,英國政府的城市更新政策開始縮減經費,開展以提高政府效率的政府重塑運動,政府私有化運動開始盛行。此階段,私營企業開始慢慢介入城市更新項目,成立了許多私營或合營的城市開發與發展公司。以此為背景開始了大規模「城市更新改造與保護」的序幕。保護性更新被提出,原則為:保護原老城結構與肌理,城市骨架及街道網等大的框架結構。對現在的街道,道路等設施進行改進升級,在城市的空間細縫中插入一些輔助性的空間,設施等新內容,十分謹慎地對待改變城市景觀的大公共項目。研究城市肌理與新生關係,保持城市空間性,地方特色與歷史再現成為熱議議題。同時,一些原公共性的地區如碼頭某工業區,公共交通樞紐等失落與破舊的地區成為了旗艦項目的主要對象。
----------------------------------------------------------------------------------------------
階段三:1990年代~新世紀的城市再生階段
1.城市問題突出表現在:
延續上一階段科技進步與產業重組,原有的城市格局無法適應新產業的布局與規劃,遺留的結構亦喪失機能。空間使用效率低下,新產業,新技術,新的綜合學科的觀念與現有單一的空間構成相矛盾,城市急需進行深入的調整與新理念下的建設實踐,急需對舊的社區,街區進行復興。同時城市更注重人文,環保,低碳,可持續,生態等發展模式,需要制定出新的發展戰略。2.重要的事件與啟發性的思想:
- 認識到城市的複雜性,已經超越了單一理論與認知來概括,也無法用整體的觀念來看待我們的城市。這個階段城市經濟結構的調整導致城市經濟不景氣,城市人口持續減少,社會問題增加等。- 「新區域主義」的提出,以開放為特徵,關注空間效益集約化,環境的可持續化以及社會學角度的公平正義,社會和文化網路交流與平衡等等內容。尤其是強調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結合,來推動社會的多極化。- 康斯特勒的《無地的地理學》提出了新城市主義,是被看作對過去城市更新政策的延續與持續推進。它的核心創造性的強調保持舊城的面貌及尺度但同時,以現代需求改造就城市中心點精華部分,使之符合現代城市的新需求。- 1996年,聯合國在伊斯坦布爾召開的「人居二」會議,確立了21世紀人類在城市領域發展的兩大主題「人人有適當的住房」以及「城市化世界中的可持續人類住區發展」。- 1999年,理查德羅傑斯領銜的團隊,提出了城市轉型的三個原動力: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基於對極速消耗的自然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深刻理解,關注生態技術;伴隨日常增長的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選擇而帶來的社會轉型。歸納起來,即城市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動力,維持城市及控制生態資源成本的動力,保證社會與個體生活質量與生活方式多樣化的動力。
- 再生理論的影響下,城市開發戰略應用更多的基於區域尺度的城市開發規模,涉及城市已失去活力地區的再生與振興,恢復部分失去的城市功能,處理未被關注度社會問題,核心強調可持續的理念,可以總結六個主題,它們也涵蓋了非物質層面新的認知:1.城市物質改造與社會響應;2.城市機體物質原色的替換更新;3.城市經濟與房地產,社會生活質量提高的關係;4.城市土地的利用與避免不必要的土地擴張;5.城市政策制定與社會慣例協調;6.城市可持續發展。- 在具體運動方面,體現在:新城市主義,解構與重構,區域復興等理論與實踐表述。項目特點多為對城市功能的修復與再利用,對城市環境的微改造,加強土地的混合使用功能,區域範圍的戰略聯繫與產業結構整體性以此刺激經濟與地區活力。可以說城市的更新議題已經超出了單個學科單個層面與單個維度。
3.這一時期的活動重心:
生態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被提出並廣泛接受,生態城市概念基於一種城市的生態學,模擬社會層面,城市,人類,自然等各方要素多元存在,協調共生。而可持續發展理念正是奠定了生態城市的基礎。此時,人們更加重視人居環境和社區的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的議題,一方面城市內容空前的多元化,城市更新目標更加廣泛,議題涉及更多的層面,另一方面在具體行動策略上,趨向于謹慎漸進式的小規模改建以及鄰里更新,還有就是參與城市更新主體,從政府擴大到社區團體,學者,個體等等。
----------------------------------------------------------------------------------------------
總結:西方城市更新發展趨勢
西方的規劃思路從激進式的功能主義指導下的形體規劃轉向了「人本主義」,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後工業理性階段。表現為小規模,漸進式更新,重視社區規劃等。1. 思考對象的改變:
「人本主義」思想及可持續發展思想,社區內部出現了自願式更新為主的自下而上的「社區規劃」,更加關注人的尺度與需求,人居環境的改善與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從對貧民窟的大規模清除轉向社區環境的綜合整治,社區與中心區復興的社區鄰里關係重建等。2.思考方式的改變:思考對象,從單純的物質層考慮,轉而向物質結合社會學,經濟學等綜合層面的統籌。城市更新的計劃更多融合進了對社會各層面的考慮,融合進了對除了舊城的保護外,更多是對現代城市各層面的思考與適應。而現代的城市是一個複雜的動態的集合體。對城市多種多樣的割裂進行縫補與銜接。3.更新策略的選擇:
以往的大規模性的,由開發商主導,「大拆大建」改變原有城市面貌的更新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局面,更新的理論,實踐內容與形式,主體等越發多樣化,越發注重城市機能的改善與整體環境的可持續性,側重行動策略本身的靈活性。- 更新的統籌:
小地段的細節式的更新與區域的總體更新相互銜接。對我們生活所接觸的界面以及城市標示物等豐富化多樣化系統化,正如《城市意象》中描述的環境要素與我們對城市的認知有極大的相關性。同時城市聚集區域城市群的統籌規劃,為城市間的功能完善,結構互補,交流合作,互助協調等方面助益,在更大地域範圍中影響地域與個體城市的發展。
突出表現在:
1.更新規劃政策的完善與法律化;2.更新過程主體的多元化;3.更新實踐的綜合系統化;4.城市更新的個性與特色塑造;5.超越物質空間的社會經濟目標的制定;6.都市空間發展策略的整體性的指導;----------------------------------------------------------------------------------------------
總結:西方更新活動可借鑒的經驗
相比較而言,西方國家的更新方式優點:經濟與市場參與靈活性與彈性,公眾參與機制與相關保障機制的健全,以人為本的出發點與合理尺度觀,理性指導的更新與發展的良性循環,多層面廣視域的多元統籌,公眾及政府及企業等多元主體的密切配合,私人企業參與及承擔一部分公共服務職能,通過組織城市發展公司等形式的公私合作機構,推動城市更新項目的實施。利用各種藝術文化創意活動提供新的產業與就業機會,解決地區因為原有產業的衰敗導致的衰落與各種城市問題。研究創意階層的融入,形成創意街區與文化形象。西方代表性的經典理論延伸閱讀:
E.F.舒馬克發表《小就是美的——為人經濟學》,指出勒戰後大規模的經濟發展模式的缺點與缺陷,從經濟發展角度提倡小規模的優勢,並主張城市的發展:應該採取以人為尺度的生產方式和「適宜技術」,被認為是「可持續發展」思想的起源。
C.亞歷山大的《 城市非樹形結構》從心理學和行為學角度對大規模建設進行了批判。城市的複雜環境反映了人類行為以及深層次的複雜需求,大規模的統一形體的規劃(一次性圖紙層面的構思)否定了這種多樣性的文化。並認為「有生命的」建築與城市設計應該把人類行為與城市聯繫起來,更深入去了解這些背後的內涵而不是忽略它們,簡化它們。在《俄勒岡校園規劃實驗》中,再次主張城市改造中應該注意保護城市環境中好的部分,積極改善差的部分,推崇包容的,逐步地改造方式。
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策略最初多用於生態角度,針對「棕地」在開發過程中對被污染土地的環境治理。後來主要針對內城衰退等問題,主張通過提高城市生活多樣性,尤其是夜晚的休閑娛樂產業促進城市的經濟與活力,其意義隨之擴大。19世紀60年代後期,基於西方世界爆發的經濟危機為首的各種社會問題,人們逐漸認識到了社會的發展是多元的,經濟的增長只是其中的一個層面,而逐漸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具有標誌性意義。可持續發展對於城市發展的要求,從行為學角度出發,它必須是滿足與提升城市居民的生存環境,能支持人們包括「居住,交通,工作,娛樂」等基本活動,以及更加豐富的城市多元的非線性的生活模式。從人本主義角度出發,它必須是滿足人類需求金字塔的從物質方面到精神方面所需的各類條件。「生態腳印」,「緊湊型城市」在這個階段被提出,以生態問題思考城市,出現了更加註重人居環境與社區可持續更新的的發展趨勢,一方面城市多元化,另一方面是更新方式的謹小慎微。「新陳代謝」理論與「共生」理論
這是在19世紀60年代由日本建築學界提出的概念。新陳代謝理論指強調事物的生長、變化與衰亡,極力主張採用新的技術來解決問題,反對過去那種把城市和建築看成固定地、自然地進化的觀點。認為城市和建築不是靜止的,它像生物新陳代謝那樣是一個動態過程。應該在城市和建築中引進時間的因素,明確各個要素的周期(Cycle),在周期長的因素上,裝置可動的、周期短的因素。黑川紀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共生」理論,指出城市空間是一種多元多層次的共生空間,歷史與現實的共生必須在城市的「新陳代謝」過程中實現,共生代表了多種矛盾體可以同時存在的一種特殊狀態(彼此非競爭非妥協的狀態)。從理論的角度解釋了城市的發展與存在狀態,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思路:城市是一個「生態化的集合體」,動態的平衡是其主要的特徵。而「動態的平衡」提供了「微創式」策略存在最有意義的舞台。1978年,柯林羅的《拼貼城市》對現代主義城市空間的單調和現代主義建築的單一進行了大量的批判。提出了「拼貼城市」的概念,認為城市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但同時也是拼貼而成的,城市由不同時代的產物逐漸疊加產生效果與當前的狀態,即城市是歷時性的產物並在不斷更新中。柯林羅同時主張採用拼貼的方式進行城市設計,摒棄現代主義技術與功能至上的認知。可以說拼貼城市的核心是多樣性與穩定性。正是「大拆大建式」的行為策略與「預設式」的代表部分「上層」認知的現代主義線性理論造成了多樣性的缺失與城市生態的脆弱。
同時期的1980年,《場所精神——走向建築的現象學》一書出版,提出了河西?的「場所精神」旨在描述場所形式背後的精神文化內涵以及兩者的關係。舒爾茨認為「場所精神的變化相對緩慢,而場所結構的變化相對較快,必須在二者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如果是無變化太快了,歷史就變得難以定性。」
而其中,我們更是能發覺到,他說的歷史,可以表述為一種穩定的文化或關係結構體系。而在兩者間搭建平衡點正是要求我們兩端同時考慮,採取漸進式策略進行「搭橋」。
----------------------------------------------------------------------------------------------
結語:
對西「方城市更新發展趨勢」、「西方更新活動可借鑒的經驗」的解讀,可以發現城市們的共性以及其中的「特殊性」。對其總結對有助於我們的工作。
推薦閱讀:
※近況以及下一步的更新計劃
※寶藏岩-違章建築如何變身「藝術桃源」?
※「針灸式」更新策略——案例研究及手法總結
※怎樣更改店名才能減少老顧客的認知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