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本性是善良還是邪惡?

看到知乎問題《時間暫停XX年你會做些什麼?》基本都是犯罪。


分享一段刑法課上曾經聽過的話

善惡是很高等的 需要很強的能力和悟性 更需要靈魂的決斷力

大部分人的一生里根本沒有善惡 也沒有需要啟動善惡的契機

大部分時候 人們只是簡單的大方 臉皮薄 優越感 心機 自私 懦弱 卑鄙 小聰明 愚蠢

用善惡來形容和體會 言過其實了


人性,即人類天然具備的基本精神屬性。人類社會的一切現象,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

從心理學角度講,人有兩個本能:生的本能與死的本能。本能,即本性,是支配人行為最強大、最根本的原動力。生的本能表現為善良、慈愛、寬容等積極光明的行為。死的本能則表現為殺戮、貪婪、自毀等邪惡極端的行為。

從宗教信仰角度講,人有神性(理性),亦有獸性(本能和情感)。從現實層面觀察人的行為,任何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亦有邪惡的一面。故人性善惡並存。任何單純強調人性本善或者本惡的觀點,都是不客觀的,都是不符合事實真相的。

但是,無論人性之善還是人性之惡,其最終指向都是利己。心理學研究表明,驅動人類行為的所有心理動機,最初都是為了滿足自己,只是在利己的方式上,有善惡之別,故曰「人性本私,善惡並存」。利人利己是為善,損人利己是為惡。以利人之名,行利己之實,是為偽善。

利己,是人最終極的根本屬性。事實上,這也是一切生命的最根本屬性。按照一般規律,人性是永恆不變的,不因環境的變化、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具體表現有所不同。

人性不可解放,一但徹底解放人性,則人性之惡無從制約。人性亦不可壓抑,壓抑人性的結果,只能是積累仇恨束縛創造力。


人類天生的本性就是獸性,是利己主義者,不過作為群居動物,應該會自帶一些集體意識


那請問 善 惡的定義又是什麼? 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還有很多灰色的中間地帶


通過觀察幼兒行為可以判斷人性以破壞為主,所有真善美均是社會屬性,與人性無關。再舉個例子,你被惹怒時在想什麼不用說了吧。


個人覺得人剛生下來是不分善惡 就像一張白紙 而善和惡就是由後來經歷的事情和周圍環境所渲染 而產生的一種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引導的社會行為 , 是一種判斷意識


三歲的小外甥女,過年前幾天我姐姐帶她去農村姥姥家,有一家賣豬,大卡車拉了一車。小外甥女看到以後一直哭,我姐就問怎麼了?她說怕豬從車上掉下來,非得讓我姐把小豬抱下來。哭了一天。

還有一次是外面一隻流浪小貓,街里有一桶水,那隻小貓就站到桶邊兒,腦袋伸進去喝,外甥就讓我姐把小貓帶回家,說怕小貓掉水裡。

說一件我自己的事兒,小時候大概五六歲吧,和發小在街上玩兒,就看見村子裡的幾個小男孩在玩一直小貓,抓起兩條後退往牆上扔。而他們的父母就在街里打撲克。

人性本惡,就看從小大人怎麼去教。

人也是動物,但是比一切動物都狠。


我們無法證明善惡,但我們一定要有最低限度的價值標準,不然這個世界將會混亂。


這個我還是站荀子的隊,人性本惡


亞當斯密,除了國富論還與了道德情操論.

-----

ps:我相信個人是無法分辨惡的.

只有信惡的族滅才是善良約束存在的基礎


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法律的約束將會成為什麼樣子,沒有了底線原則,會犯下什麼樣的惡行。如果這個人是我想想就不寒而慄。

就拿我來說,不管有沒有法律的約束,在我極其憤怒和受到委屈不公的時候我就想把傷害我的人囚禁起來一點點虐殺,現在細細想來真滲人。我真的怕我那一天控制不住自己去對我討厭的人下毒手,真的很怕憤怒控制自己成為一具行屍走肉沒有原則的軀殼。

自從上了高中以前那個開朗樂觀每天傻呵呵的自己就離自己越來越遠了,黑暗的一面越來越大好幾次因為同學之前的瑣事差點走向極端。

好像跑題了


或許和父母的有關係,遺傳學……


人之初,私慾而已。善惡的區別不過是立場的對峙,是私慾本身。大善是明白了人活著一生而已,沒有什麼不可放下。而大惡也不過是心中執念太深,無法自拔。心中小惡,有時候不過是一次貪嘴。


人類的本性是愚蠢。


經過我活著多年的經驗來看。人性本惡!!

很簡單

人性是本惡的,但是 人性也是慫的,兩者結合後就是人性本善

不過人類不敢承認自己慫而已


人是本惡卻崇善的矛盾體。

人會為了自己和家人陷害他人。

惡人會標榜自己是好人。

好人也不會說自己是壞人。

倘若有一天,你在困境,你也會做出你意想不到的惡,回頭卻會慚愧一生。但是你不會以死謝罪。


人性本惡。。。當你看到一些小孩子的所作所為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人本性沒有善惡只有慾望。有了社會之後才有的善惡。硬要說的話本善也本惡,善惡同體。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心學四句教,所以說人性是善是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向善。

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或者問人性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向來是中國哲學中爭論最激烈的問題之一。

先秦時期的思想家們大體持以下幾種觀點:第一種說人性既不善又不惡;第二種說人性既可善又可惡;第三種說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惡;第四種說人性善;第五種說人性惡。

一、人性善。儒家理想主義派的孟子認為人性善,但孟子並不是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是聖人。他認為人性中有種種善的成分,還有一些本身無所謂善惡的成分,這些無善無惡的成分若不適當控制就會通向惡,這些成分是人的動物性的體現,不應認為是人性的部分。孟子對性善說做了大量論證,其中有「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分別對應仁、義、禮、智。

二、人性惡。儒家現實主義派的荀子認為人性惡,人性必須加以教養,凡不經過教養的東西不會是善的。「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荀子堅持人性惡就面臨要解決一個問題:如果每個人生下來都是惡的,那麼道德起源於什麼?荀子是這樣解答的,人必須在社會組織中生活,為了有社會組織就必須有行為的規範,即儒家的「禮」,所以荀子特別重視禮,那禮又起源於何?答:「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這時必須制定禮來限制人們的慾望,這就是禮的起源。

雖然孟子的人性善和荀子的人性惡觀點完全相反,但二人都認為人都可以向善。孟子說人皆可為堯舜,荀子說塗之人可以為禹。

同為儒家的孟子和荀子在回答人性是什麼這個問題時,觀點完全相左並都能做出完善的論證,所以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我們普通人淺嘗輒止既可,非要得出一個到底是善還是惡的確切答案來無異於磨磚作鏡,而思考的過程即該問題的意義。

以上觀點出自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一書


《時間暫停XX年你會做些什麼?》基本都是犯罪。

我們來分析為什麼呢,因為在時間不停止時我們可以做任何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可以做的事情,而當時間暫停,我們自然會做那些平時無法做的事情。

而對於人性的善與惡,我覺得本來是非善惡就是人為所定,所以無法評判。


推薦閱讀:

如何原諒
人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善良是什麼?
如何防止自己因為別人利用同情心被騙?
你在遊戲中有哪些非常善良的時候?
有原則,才是善良的高級形式

TAG:人性 | 善良 | 犯罪心理學 | 性心理學 | 邪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