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後半期,中日兩國幾乎同時開啟富國強兵運動,但結果卻大相徑庭.試比較兩國改革的不同之處,原因是什麼?


這個問題首先還要從中日兩個文化體在改革上的歷史溯源:

中華文明(請允許我先用文明,統一國家的概率應該從秦朝統一才能開始算的)地處亞歐大陸上的半孤島東亞(南臨熱帶雨林,西靠青藏高原和茫茫大漠,東接大海,只有北面落後的游牧民族可以和中華文明進行交流和碰撞),在19世紀鴉片戰爭徹底警醒天朝上國,迫使中國對外交流之前,和非東亞文明的交流一直是商業和技術上的交流(例如四大發明西傳,通過西域傳入的各種作物、服飾和,基本沒有文化上的深入交流(佛教從印度的傳入算是一個例外,但除開印度文化通過佛教的影響,其他文明對中華文明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這種長期封閉的狀態保存了中華文明,使其成為現在僅存的文明古國,但也給中華文明帶了自以為世界中心的非良性認識,在東亞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朝貢體系。正因為這種中心思維,加上長期領先於周邊國家,擁有的文化中心優越感,使得中國沒有動機,也沒有條件向周邊文明充分學習文化,而就算征服中原的游牧民族,因為其文化落後,最終都無一例外的被中華文化同化。所以縱觀中國歷史上大的政治改革,因為不可能有外部條件推動,大部分都是內向作用力的推動結果,例如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政治體制改革、失敗的王安石變法和張居正改革,都是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政治結構不能負擔而因勢利導的結果。

而日本文明作為東亞文化圈中重要的邊緣文化,雖身處大文化孤島(東亞)的小孤島(日本列島)之上,不過因為有中華文明的這個中心,又有朝鮮這個同量級的近鄰,沒有中華文明這種我為中心,四方皆蠻夷的驕傲氣質,歷史上一直有向周邊學習,利用外部力量和文化推動內部變革的傳統。六世紀的「大化改新」便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在充分學習隋唐政治制度的基礎上,順應國內形勢,完成了政治改革。此外,日本距離中國的距離(不遠不近)使其剛好在充分接受先進中華文化的同時,又不像朝鮮、越南一樣,因為和中國走得過近,被儒家制度和君主集權制所鉗制,保留了原有的武士道精神(避免文化過度迂腐)和封建制度(避免過度中央集權)。

這樣比較,可以看出歷史根源和內因上兩者的差距,中華文明自居中心過久,從始至終對於外來事物沒有虛心求學的態度,而日本恰恰通過歷次的對外學習,到達了富國強兵的目的。

所以,當14世紀,大航海而來的西歐殖民者和傳教士,第一次帶來西方文明的新鮮空氣時,兩國便展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態度。因為《馬可波羅》遊記的影響,西方在13世紀便知道了這兩個神秘的東方國度,併產生了強烈的嚮往,夢想踏上這片充滿金銀的土地,作為西歐航海文明的代表,葡萄牙人於1513年第一次造訪中國,1542年意外發現了日本,1557年獲得澳門的永久居留權,至此完成了西歐和兩個東亞古國的連接,在他們之後,西班牙人、荷蘭人、英法人士,商人、傳教士紛至沓來。

其中,在利瑪竇和湯若望等羅馬教廷傳教士的努力下,徐啟光、康熙皇帝等西方科學愛好者的接受中,西方文化藉由翻譯書籍,天文曆法,地圖繪製方法等形式,在中華文化中激起了一層漣漪,但從本質上說,這些上層人士(傳教士、士大夫、皇帝)之間的交流,並不能給中華文明帶來實質的影響,遠遠不及南北朝隋唐之時,印度佛教對中華文明至上而下的衝擊。

而日本文明因為其善於接受外物事物的特質,在這個時期的東西方交流中,他們所收穫的儘管不多,但跟中國相較,也不可謂少。14世紀葡萄牙人帶來的火繩槍,在戰國末年的割據戰爭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隨同帶來的羅馬天主教,在日本水土很服,收穫了大量信眾,引發了島原之亂,直接導致了江戶幕府長達200多年的閉關鎖國;但唯一保留下來供外界通商的出島,卻意外成就了日本蘭學的發展,在其中,一些日本蘭學家翻譯了大量的西方醫學、物理學(包括電學、力學等)等典籍,為後來的明治維新提供了理論基礎。

終於回到正題,1840年的鴉片戰爭不僅對於中國,對於整個東亞,也是個歷史性的重要事件,英法聯軍的堅船利炮打敗了清軍,徹底動搖了清廷在東亞朝貢體系中的威信(當然,明朝覆滅之後,周邊屬國一直對非華夏正統的滿清面服里不服),整個東亞,首先是清廷,然後是江戶幕府,終於開始認識到,這些西方長毛不止那些奇淫技巧,在武器裝備上也大大勝出東亞文明。

在接受打擊之後看清廷,因為之前沒有接受西方科學文化的系統影響(徐光啟之前翻譯的《幾何原本》早已被遺忘,直到200年後才由李善蘭重譯後九卷),就連魏源和林則徐這樣開眼看世界的人,也只認為西方只領先於技法,而沒有看到西方科技發展的科技文化背景,以為「僅靠師夷長技以制宜」便可再次發揮大國優勢,重創蠻夷,重揚國威。在歷史的慣性下,當時的治國之士和清醒的思想家,也並不會從國家體制和文化基礎上考慮。說來倒是可笑,在一支mix了西方基督教文化和東方封建傳統思想的混搭政權中,倒是出了洪仁軒這樣一個人物,出了《資政新篇》這樣一個國家體制上改造中國的想法,不過他站在當時歷史上的神想法,很快就被他的豬隊友們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了。

反觀此時的日本,「黑船事件」給了他一次力道剛好的醒錘,沒有帶來戰爭,卻又逼迫日本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加上不久之前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給予了日本政界和民間巨大的震動,讓他們認識到,不改革,不學習西方,很可能步上中國的後塵。

而此時,日本船小好調頭優勢體現出來,而傳統的封建制結構又為這種改革提供了便利(中央集權阻礙變革的動力較小,下層人民依附於領主,也無阻力),明治維新後,重新樹立了中央的權威,適當的中央集權又反過來推動改革……

半年寫了一半的草稿,今天先發了,有人關注再續


對這個,有各家之言,分析的廣度和深度都完全可以出一本百萬字的書。確實,也有不少這個方面的書,通俗一點的,央視有關於這個話題的紀錄片,真的是不錯。

我只打個比喻。兩艘船,一個遊艇,一個萬噸油輪,都要進行現代化改裝,哪個工程量大?哪個耗費時間多?哪個花錢多?哪個在施工過程出現的工傷多?………………

遊艇可能只需要一個月就能變得嶄新。

而萬噸油輪的現代化改裝,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和時間,需要有完善的方案,在沒有改裝經驗的情況下,只能是摸索。

可以有的承包商,在改裝過程中,因為改造方案、施工方式……等問題就被拖破產了,只能是再換一家,再換一個方案。

第一個承包商組織機構老化,施工能力不強迅速被炒掉。

第二家公司是在原承包企業的方案上進行改進,但是因為公司太新實力不夠,加上各種外部原因,繼續失敗。

第三家公司,幹得不錯,改裝慢慢的走上正路,不過工期依然很長,改裝總工程師下了這樣的結論——長期處在改裝初級階段。


討論體制的人都是2,歷史的真相是,列強需要日本這條惡狗來遏制中國不可抑制的崛起。當他們發現把日本這條狗喂大了之後,就開始卡住它的能源和市場。然後造成了日本二三十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還有不斷的軍事政變。等到日本變成瘋狗之後,中國要受到重創之後。又開始假惺惺地扶持中國。等到蘇聯解體之後,大家看一看日本的悲慘下場就知道了。


嗯,中日在那個時間段上是有前後區別的。

我們是在鴉片戰爭時先被迫打開國家大門,而人家日本在看到咱們大清國都這樣了,他們的那些愛國者就想辦法避免了戰爭,雖然是直接開國了,但也是被迫的,但是人家看到歐美的各種先進文明的東西。然後明治維新基本上是從制度上去改,自上而下的。向歐美學習。整個國家和國民都在為了【文明】而在努力。而我們呢,十九世紀60年代太平天國把南方倒騰的不輕。然後洋務派起來了,整了個中體西用,不從制度上去改變,只是吸收人家歐美先進的地方去維持大清的統治而已。


現在21世紀了,應該談談20世紀後半期的日本和中國

科學在發展,歷史也一樣


建議看看張文木的評論


中日兩國的阻力和矛盾很不同

日本:幕府被徹底打敗,建立了以天皇為中心的政府,全國上下一心一意改革

中國:派系林立,保守勢力巨大(老佛爺可不是吃素的),滿漢矛盾重,文化自豪性太強,看西方是野蠻人

日本:頒布憲法

中國:到清朝滅亡都沒出憲法

日本:除了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外,還學習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哲學思想

中國:中為體,西為用,師夷以制夷,學兵器,買兵器,至於政治嗎,還是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聖母皇太后萬歲萬歲萬萬歲


推薦閱讀:

如果沒有民國,直接由共產黨推翻清朝,中國會不會更好?
湘軍、淮軍、新軍、國軍……為什麼每隔30年,近代中國軍隊就變得腐敗不堪一擊?
汨羅淵中波濤動,千本櫻下暗流涌
淺論特殊地緣下的江南文化。
混沌武士有一核心象徵向日葵,動畫中最重要的外國角色也是荷蘭人,請問當時荷蘭在日本留下了哪些文化印記呢?

TAG:近代史 | 中日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