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唄套現:互聯網深海區的隱秘生意

真實的互聯網世界,遠比我們從媒體中看到的更加廣大。在絕大多數人的視野之外,中文互聯網世界存在著諸多隱秘,如同海洋中的深海區一樣未知。只不過,在這個世界中區分層級的指標並不是溫度與鹽度,而是金錢與法律。本文提到的花唄套現,只是互聯網深海區的一個剪影。

隱秘而暴利的生意

「老闆在嗎?不好意思,我剛剛不小心拍錯了,這個學習卡我不想買了,可以幫我退款嗎?」

「可以的,親。」

「麻煩你把款退到我的支付寶吧,我這邊馬上確認收貨。」

「好的。您的訂單號是xxx,確定是這單不要了對吧?」

「是的。」

「好的親,那扣除費用,退還您900元,對嗎?」

「對的,我的支付寶賬號是xxx。」

「好的請稍等,馬上給您安排退款。」

上面這段看似平常的淘寶交易對話,其實一度是淘寶官方重點防範的對象。

在這樣的對話模型中,很可能隱藏著一個要從花唄套現的買家,和一個提供套現服務的賣家。他們通過學習卡、會員卡這樣的虛擬商品進行交易,買家用螞蟻花唄付款,然後雙方配合,將早已演練好的對話模型在阿里旺旺中複製粘貼一番——這是為了向淘寶官方留下證據,證明整個交易是雙方協商的結果,以避免糾紛。演完這齣戲,賣家會如約給買家的支付寶匯款,對話中所談到的「扣除費用」,其實就是套現收取的手續費。一般來說,花唄套現千元以上,手續費是10%。上述對話中買家確認退款900元,說明他剛剛用花唄消費了1000元,並向賣家支付了100元的手續費。

從本質上看,花唄套現和傳統的信用卡套現並無二致,都是用虛假的交易將信用消費中不可提現的額度轉換為現金。但是,由於交易環境的純網路化,花唄套現展現出一些與眾不同的新特徵。從業者自己建設網站,做SEO提高搜索排名,做微信公眾號,找媒體發軟文,找QQ群做推廣,時不時還需要應對黑客和職業騙子。整體來看,他們被迫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而與此相對,這個行業也比過去更加暴利。在這個既傳統又新興的行當里,年收入在六位數以上的只是及格,成規模的套現團隊,日流水就可以達到千萬。

京東白條,套現的練兵場

螞蟻花唄於2014年底開始公測,在2015年4月正式上線。作為螞蟻金服推出的消費信貸產品,花唄可以理解為是一張用於網路購物的虛擬信用卡,用戶通過積累信用,可以不斷提升消費額度,先購物,後付款。2015年雙十一,有6048萬筆交易是用花唄支付完成,滲透率達到了支付寶整體交易的8.5%。

最早的一批花唄套現從業者,在花唄開始公測的階段就已經下海。他們這份敏銳的嗅覺,大多來自於京東白條套現的實操經驗。京東白條比花唄早上線大約10個月,這10個月的時間,是早期套現團隊的練兵期。

在京東套現並不是一樁好做的生意。京東的商品多數是京東自營,所以套現的交易是真實產生的,套現成本也因此變得很高。通常的流程是,客戶用京東白條購買商品,收貨地址由套現團隊提供,套現團隊確認收貨之後,扣除手續費完成轉賬。

這種交易模式有諸多不便。首先,交易時間很長,因為有1-2天的物流運輸時間。另外,交易完成後,商品還壓在套現團隊手中,他們必須再通過渠道將商品二次銷售,能不能將二手商品買出高價,決定了他們的收益。正因為這種商業模型對二次銷售的渠道要求很高,京東白條套現的手續費也遠高於花唄套現。正常情況下,京東白條套現的手續費在15%-20%之間。

此外,京東白條套現還有一個弱點,那就是站在客戶角度看,他們受騙機率更高。如果商家收貨後就此消失,他們幾乎無法維權,所以京東白條的套現生意一直不溫不火。後來,有人將淘寶的交易擔保引入到京東白條套現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交易雙方的信任問題。最常見的方法是,客戶在京東購物,產生物流編號,馬上到淘寶旗下的二手交易平台閑魚發布二手商品,正常標價、寫上物流編號。套現團隊在第一時間拍下商品,等貨到後,在閑魚上確認收貨,完成交易。這種方式巧妙地讓淘寶成為了套現交易的第三方擔保,而京東與阿里這兩家勢如水火的企業,也用這樣的方式在互聯網深海區握手言和。

花唄,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面對繁瑣的京東白條套現,花唄的出現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淘寶人人可以開店,換而言之,每個人在理論上都可以開一個店鋪進行花唄套現,而且淘寶可以銷售不產生物流的虛擬商品,交易幾乎實時完成,這也就不再要求從業者有二次銷售的渠道能力。套現的從業門檻在瞬間降到了最低,市場也紅火起來。

迄今為止,花唄套現發展了約一年多的時間,但無論是手續費還是交易模型,都已經完成了數次的迭代。最初,花唄套現的手續費只有4%,而經過幾次洗牌,現在的手續費穩定在10%-15%之間。至於交易模型,最初的形態是雙方QQ溝通,淘寶拍下商品,賣家扣除手續費打款,買家確認收貨。這個模式雖然高效,但漏洞百出,賣家可能會遭遇職業騙子的敲詐,買家的財產安全也很難被保證。因而時至今日,更常見的模式是商品正常交易,用戶在收貨之後申請退貨退款,整個流程在淘寶官方的全程監控中完成,如此,交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淘寶並非對花唄套現的行為毫無作為。2015年7月,日益猖獗的花唄套現迫使淘寶進行了一次大洗牌。淘寶開始限制假聊天的對話模型,並查封了一大批退換貨頻率極高的可疑店鋪。「黑色七月」引發的後果是,套現的風險和難度都有所增加,市場供不應求。套現的手續費因此暴漲,最高一度達到20%,但套現行為並沒有因此杜絕。

文字的假聊被封鎖之後,買賣雙方改為用圖片進行交流,後來,日益演變到了退貨退款的模式。為了降低退換貨在整體交易中所佔的比例,套現團隊可以偽造大量的真實交易進行沖抵,平台方很難識別。此時,花唄套現已經基本結束了各自為戰的野蠻生長期,逐漸走向團隊化經營。銷售、推廣、中介、客服、店鋪運營以及資本提供方的職能逐漸清晰,步步形成鏈條。

兩股勢力:黑客與職業騙子

除了平台的監管之外,還有一些外力迫使花唄套現團隊不斷聚攏。

第一股勢力是黑客。相比於套現團隊,黑客的技術優勢幾近碾壓。黑客會黑掉搜索排名更靠前的花唄套現網站,以此索取一筆費用。另外還有一些時候,黑客是受同行指使而來,解封網站的條件是要在網站留下指定的QQ賬號,借雞生蛋,強制性地進行合作。這種攻擊造成的後果,輕則損失數日業務,重則網站直接掉出搜索結果前排,因此,為了建立更強大的技術壁壘,花唄套現從業者不得不團結起來。

第二股勢力是職業騙子。影響花唄套現的騙子有兩類,一類面向消費者,偽裝自己可以進行套現服務,在用戶付款後人間蒸發;另一類騙子直接面向套現團隊,他們偽裝成消費者,在套現後以投訴店鋪相威脅進行敲詐。這兩類騙子在攪亂套現市場的同時,其實令行業走向了某種意義上的規範化,為了維持本就很可憐的信任度和自我安全,套現團隊必須想出更多辦法,這就促使他們不斷變化。

寄生經濟樣本

就在2015年7月淘寶集中打擊套現活動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深入影響套現行業的事件,那就是花唄在這時走出了阿里系的圍牆,逐步接入了大眾點評、唯品會、聚美優品等40多家電商平台。自此,螞蟻花唄成為了既有肥沃的自留地,同時又支持跨平台消費的多面體。而花唄套現就如同吸附在大魚身下的小魚,隨著花唄漂洋過海,進入了更廣闊的天地。團購、消費券,每一樣支持花唄支付的商品都可以進行套現。如果說早期的花唄套現,只是被折下來插入水中的鮮花,那現在的它,已經長出了茂盛的根系,在泥土中越扎越深了。

花唄套現於我看來,是一個典型的寄生經濟樣本。他們依附於龐大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產業,隨著後者的發展而發展。與此同時,他們也會產生一股反作用力,作用於平台。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花唄的產品普及過程中,套現團隊的推廣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他們用互聯網深海區的方式,滲透到官方營銷活動所不能到達的地方,挖掘了一批可觀的用戶。

花唄套現,究竟是不是一種惡?

討論花唄套現,很考驗是非觀。因為從利害的角度考量,它的危害很不明顯。被套現的錢終究是會由用戶還給平台的,平台在經濟上似乎並未受損,更何況,螞蟻金服是一個估值600億美元的龐然大物,從它手中攫取一點利益,偶爾挑戰一下它的規則,人們說不定會有惡作劇般的快感。就好像一些花唄套現從業者認為的那樣,他們自認為自己並沒有什麼過錯,只是一種服務的提供者,「至少比詐騙強得多吧。」

可是,我寫到這裡想到日本作家宮部美雪在90年代初寫過一部推理小說,名為《火車》。這個題目指的並非普通意義上的火車,而是佛教傳說中載著惡人前往地獄的火焰之車。小說中,女主人公新城喬子就是因為最起碼的信用問題,最終負債變成一個天文數字,不得不冒用他人身份終生逃亡。雖是小說,但它展現了信用消費提現到極致的狀態,那就是人會面對整個國家機器的追捕,這幾乎可以把每一個人逼上絕路。而如果提現行為在整個社會中蔚然成風,那麼經濟泡沫就會越鼓越大,泡沫炸裂的那一刻,濺傷的會是所有人。

於小於大,這都很值得警惕。

(文/默爾索 獨立互聯網批評人 微信公眾號「默爾索」)


推薦閱讀:

TAG:互聯網 | 螞蟻金服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