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淞滬會戰結束之戰役-四行倉庫保衛戰
如果你生活在上海,那麼你一定經常去人民廣場,只要沿著人民廣場東邊的西藏中路往北走一會,你就會來到蘇州河畔,一過西藏路橋,你就會發現路的左邊有一個類似倉庫的建築,它就是四行倉庫,標誌著淞滬戰爭結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裡。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目前正門門牌號為光復路1號,它是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這座倉庫創建於1931年,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它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即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與緊靠現晉元路的北四行倉庫兩部分組成的,但一般均統稱為「四行倉庫」。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國民政府將自己最精銳的部隊投入了這場戰役。但由於日軍在杭州灣登陸,繼而北上,為了防止國軍被包圍,因此國民革命軍被迫撤離上海。但以中校團駙謝晉元為首的第七十二軍第八十八師第五二四團第一營為基礎的加強營共414人留下來據守四行倉庫。但是為了防止日軍知道防守四行倉庫的人過少,對外一直宣稱有八百人。這也是「八百壯士」的由來。同時,為迷惑日軍,中國軍隊在其正式通訊中用「五二四團」代替「第一營」,讓日軍以為有一個團防守四行倉庫。
1937年,由於日本尚未對美英宣戰,因此蘇州河南岸作為當時的公共租界是安全的。同時也因為日本尚不想與英美衝突,因此對於距租界只有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日軍也不敢貿然用飛機進行轟炸。
當時,上海市民都以為國軍已經撤離上海,當知道四行倉庫仍然有國軍鎮守的時候,整個上海都沸騰了,大批上海市民在雨中聚集在蘇州河南岸,為守軍吶喊助威。上海市民向守軍捐獻十多卡車給養。當時《申報》,《新聞報》,《大公報》,《中央日報》報道如下:
閘北我軍雖已於昨晨拂曉前大部安全撤退,但此非謂閘北已全無我軍蹤跡,蓋我八十八師一營以上之忠勇將士八百餘人,由團長謝晉元營長楊瑞符率領,尚在烈焰籠罩敵軍四圍中,以其最後一滴血,與最後一顆彈,向敵軍索取應付之代價,正演出一幕驚天地泣鬼神可永垂青史而不朽之壯烈劇戲也。
10月28日夜,當時作為女童子軍的楊慧敏冒著生命危險將一面中華民國的國旗送到倉庫。29日,上海市民發現四行倉庫樓頂升起一面中華民國國旗,據說當時聚集在蘇州河對岸的群眾達三萬人,他們歡呼「中華民國萬歲」。
隨風飄蕩的中華民國國旗
每次自己沿著蘇州河跑步,路過四行倉庫,想到當時的情景,仍然會感到熱血封騰。由此可見,當時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對中國軍民士氣有多大的提升。
當時從外灘看四行倉庫現在的四行倉庫,日軍主攻方向在北,牆上的密密麻麻的洞是當時的加農炮留下的
10月29日,外籍人士向國民政府遞交請願書,要求停止戰鬥,國民政府表示同意,10月31日-11月1日,剩餘的377名戰士通過新垃圾橋(今西藏路橋)進入租界,四行倉庫保衛戰結束。
謝晉元率領剩餘部隊進入租借後。部隊馬上被繳械,後被軟禁四年。1941年4月24日,謝晉元在指揮部隊做早操的時候被已經被收買的士兵刺死。而另外一位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主要人物楊慧敏後來跟隨部隊往後方撤退,受到了宋美齡蔣介石的接見,接著更代表中華民國到美國參加「世界青年自由大會「。但後來因為得罪了戴笠,被安上「共產黨」,「日本間諜」的罪名,投入監獄,直到戴笠身亡才得以獲釋。
69年過去了,現在走在蘇州河畔,四行倉庫旁,已然感覺不到當年戰爭的殘酷,只有倉庫上面的彈孔讓人能夠追憶起當年的戰火隆隆。1947年上海市政府將上海北火車站到四行倉庫的滿洲路改名為晉元路,一直更名至今。
歷史除了可以增加你的學識這一顯而易見的好處之外,其實它還可以教你很多東西。首先是國家強大的重要性。如果當時沒有租界,日軍就無法集結在閘北從容的發動進攻。這樣國民政府就可以沿海死守,雖然失敗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但損失絕不會像現在這麼大。再者,無數先烈為了自己的理想,奉獻出自己的生命,因此,我們也應該對目前的生活抱有感恩之心,更加努力的活著。最後,歷史讓你有「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無論其他人怎麼粉飾,歷史的真相永遠在那裡,永遠不會改變。
推薦閱讀:
※誰在搞鬼?眼下「親密」的俄羅斯和土耳其,曾互相傷害幾百年
※中國近代與諸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最終結局如何?
※慈禧對萬國宣戰的戰書,究竟有沒有到達各個國家手中?
※研究中山陵的著作或者學者有哪些?
※為什麼國民黨號稱已經建國百年了?之前不是袁世凱的北洋系軍閥統治么,北洋軍閥也是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