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

古人云:「類君子之有道,居暗室而不欺」。做人應該像君子學習,即便是處於極其隱蔽的地方也一定不要做對不起良心的事情,顯然,大眾這幾年真的沒做到這一點。

大眾「排放門」事件從2015年9月18日被披露以來,轉眼間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大眾作為一家汽車行業的巨頭居然在排放標準上弄虛作假,到目前為止這件事情對大眾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依舊是不可估量的,而且事件所需要的後續善後事宜依然在不斷發酵,恰逢315剛過,而且大眾前幾日又因為此次事件大幅裁員,借著這個機會本人又把這個有點過時的話題拿出來聊聊,僅以個人觀點來談談我對這件事情的感悟。

大眾集團近幾年的汽車銷量可以說是非常傲人,本來2015年極有可能衝擊全球汽車銷量的霸主地位,將豐田從世界第一的位置上趕下來,結果沒想到「排放門」一出,大眾的銷量一落千丈,此外,股價暴跌、罰款、賠償還有大量的官司,直接導致大眾的財政緊縮,新車計劃流產,雖然不會導致破產,但是恐怕大眾需要靠出售股權、專利甚至旗下品牌才能度過難關,保守估計未來的3年到5年之內都沒有實力再去與豐田一爭高下了。

表面看起來大眾集團正處於一個盛世,但是實際上我認為大眾集團的盛世是存在很大隱患的,或者說是一個虛假的盛世,因為大眾集團過度的依賴於中國市場和歐洲市場,這兩個市場的總銷量幾乎佔了大眾總體銷量的百分之八十,而且大眾似乎沒有弄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存在這麼嚴重的偏科現象,它也絕不會想到一個自己經營的最差的市場會給自己帶來如此巨大的麻煩,大眾的產品之所以能夠在歐洲和中國暢銷,並不是因為它的產品做得有多麼的優秀,很大程度上不過依賴於地域化差異、先入為主的觀念還有政治因素罷了。本來大眾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那些銷量不好的市場就更應該如履薄冰、兢兢業業的努力把產品做得更好,可是大眾並沒有很重視它在北美市場銷量的十連跌,本來它在北美市場的年銷量就只是區區的五十萬量而已,結果現在又出了「排放門」,這對於大眾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不過通過這次事件的很多有意思的細節可以看出大眾確實病的不輕,本來應該有病治病,可惜大眾諱疾忌醫。

首先,大眾集團對於這次「排放門」事件供認不諱,積極的道歉與賠償,這些做法值得肯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於一個年銷量只有中國地區銷量零頭的市場,竟然能夠導致大眾的CEO引咎辭職,反觀大眾在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燒機油、dsg變速箱問題連連以及速騰斷軸等等問題,大眾不僅沒有承認,更不要指望賠償,而且居然還說是中國的路況和中國的司機導致的斷軸,並不是速騰本身的質量問題,更可笑的就是大眾居然會想到用一塊鐵片去加固速騰的後懸架來處理這次斷軸事件,而中國可是大眾最大的銷售市場啊,當時我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我就覺得大眾真的是瘋了,喪心病狂,早晚會栽個大跟頭,結果事實證明了我當時的判斷。通過大眾對於中國市場和北美市場如此巨大的差異化對待就可以看出它不可一世的嘴臉何其的囂張,使大眾遭此橫禍的何嘗不是它自己呢?

其次,大眾在中國市場巨大的銷量並沒有給它帶來很多豐富的經驗,反而是讓它學到了如何把臉皮變厚,對於此次排放門事件大眾給出的調查結果是並非是高管們的決定,而是幾個工程師的個人行為,我覺得這種官方辭令毫無任何政治智慧,因為傻子也能知道你在說謊,就好像中國某些國企央企事業單位出了問題或事故,就把責任推到臨時工身上,說是臨時工們的個人行為,我感嘆大眾在中國為什麼就不知道學點好兒呢?工程師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沒有人會拿自己的前途去冒著鋃鐺入獄的風險而且得不到任何好處的給你大眾賣命。雖然我也理解這種說辭只是敷衍,但是我認為這種愚弄大眾的說法並不會給大眾集團贏來絲毫的好感,只能讓廣大的客戶生出更多的厭惡。

最後,調任斯柯達董事會主席范安德赴美擔任北美大眾CEO的這項舉措可以說真的是昏招迭出,本身因為此次事件文德恩辭職,大眾集團銷售總監、奧迪研發總監和保時捷發動機研發總監紛紛遞出辭呈,大眾北美CEO被降職,大量的人才流失,此時正是大眾的用人之際,可是大眾沒有把合適的人擺在合適的位置,范安德的履歷一直以來都很完美,2005年正是因為范安德來華擔任大眾中國總裁才使大眾抵擋住了眾多日系品牌的進攻,維持了銷量冠軍的寶座,後來擔任斯柯達的董事會主席之後,這幾年斯柯達的頹勢和品牌形象也得到了很大的扭轉,可是這個時候你非要讓一個本身性格就非常要強而且具備黃金履歷的人才去收拾一個根本收拾不了的爛攤子,人家有必要為了你大眾的昏聵決策來毀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嗎?

以上的這些事件其實歸根結底只是一些表象,我們需要透過現象來看本質。我在歐洲的一些外國朋友與我聊起此次事件時跟我說,他們以後再也不會去買大眾汽車了,的確,在西方國家,如果一家企業失去了信譽,那影響是致命的,也許信譽的淪喪才是這次事件對於大眾集團最為惡劣的影響。我認為一個企業無論處於什麼樣的發展階段,都必須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的把產品做好,誠信永遠是第一位的,否則的話市場不相信眼淚,到最後你只會自食其果。有一些汽車行業的業內人士提出了一些陰謀論的觀點,覺得這次事件是美國政府聯合一些其他的大型車企共同給大眾集團布置的一個陷阱,不過我想說的是,如果你能做到潔身自好、嚴於律己,別人又怎麼能抓住你的把柄呢?

請各位讀者或媒體人不要惡意轉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避免被追究法律責任,非常感謝。

推薦閱讀:

韓系車到底怎麼樣?值不值得買?
汽車行業生態體系
國內主機廠分布圖(最新版)
從技術角度徹底分析本田機油門事件
哪個車可以被稱為國產SUV?

TAG:汽車 | 汽車行業 | 汽車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