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為二戰戰敗國日本和德國都可以在戰敗後迅速經濟復甦躋身世界強國?
因為這兩國在戰後充分實踐了 科學發展觀 與 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具體的說就是兩條:
1. 首先: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
2. 然後:悶聲大發財
嗯,以上。
德國靠歐洲復興計劃 日本靠他美爹的韓戰喘了口氣
除了二戰後趕上冷戰,美國的扶持(馬歇爾計劃,朝鮮戰爭物資的轉運場所)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國民受教育程度高,就算大量勞動力損失了,也可以用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補充。不是說日本神風特攻隊到大學招人的時候,還說過,工科生地不要,國家的未來還需要你們呢。
1. 軍隊預算省下來了2. 按照DND體系這倆國家都屬於守序陣營
首先申明,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以下比喻若有不當,純屬個人意見,個人行為,與家人無關~............................................................................................................................................我把這個世界比喻成一個村子,每個國家比喻成一個「人」,中國這個「人」有小學文化水平,日本這個「人」有高中文化水平,德國這個「人」有大學文化水平,二戰就好比這個村子經歷了一場浩劫。不管哪個人之前有多富裕,經歷了這場浩劫,身家都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上,但發展起來,有高中文化的人和有大學文化的人優勢就很明顯了。一個人如果重視文化教育,素質教育,在經歷磨難的時候,他總比其他人更容易站起來。
宏觀經濟學中的索洛增長模型可以說明一下這個原因。
索洛模型是表明儲蓄,人口進步和技術進步如何影響一個經濟產出水平及其隨著時間推移而實現增長的一種經濟模型。
圖中的k*稱為穩定狀態資本水平,是投資等於折舊的水平。低於k*,投資大於折舊,因此資本存量增加,高於k*,投資小於折舊,因此資本存量減少。 一個處於非穩態的經濟將走向穩態。也就是說,無論經濟初始的資本水平如何,它最終會達到穩態資本水平,在這一意義上,穩態代表經濟的長期均衡。 索洛模型又表明,儲蓄率是穩態資本存量的關鍵因素。如果儲蓄率高,經濟的穩態將會有大的資本存量和高的產出水平,如果儲蓄率底,經濟的穩態將會有小的資本存量和底的產出水平。下圖中儲蓄率提高後,投資立即變得高了,在新的穩態,資本存量和產出水平都高於原來的穩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摧毀了日本和德國的大量資本存量,但是日本和德國的產出中的儲蓄和投資的比例都很高,如果儲蓄率不變,那麼經濟將經歷一個高增長的時期,因為在資本存量更低時,投資帶來的資本增加超過折舊帶來的資本減少,所以產出就會增長,這種高增長持續到經濟達到它以前的穩態。在這次增長奇蹟之後,日本和德國的增長率都穩定在了普通水平,從1972年到2000年,日本的人均產出增長率為每年2.4%,德國為1.8%。這也說明了儲蓄率的增加只能在短期內提高經濟增長速度,並不能引起長期的經濟增長。 日本和德國在戰後時期經歷的快速增長僅僅是讓其經濟達到了本來就能達到的水平。 關於索洛增長模型的詳細闡述可以參考各類宏觀經濟學書籍。在解釋這個問題前,先看一下目前我看到的幾個比較多且貌似合理的觀點。
第一個觀點是所謂的需求堵塞理論。因為戰爭過後存在著巨大的社會需求。人們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衣物,這些生活必需品都得不到滿足。另一方面大量的房屋、公路、橋樑、城市需要重建。在這樣巨大的需求面前,供給方就不存在產品滯銷的問題,這樣無論生產出什麼都可以賣出去,都可以直接變成財富的增長。巨大的需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第二個觀點,被戰火洗禮後的人們吃的也沒有、穿的也沒有、房子也沒有住。那麼在這段時間內人們通常會迸發出旺盛的精力,人們由於想儘快過上正常的生活使人們開始努力工作。人們的工作效率提升也能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
第三個觀點,二戰之後的德國和日本比之所以能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是因為相比於其他國家就擁有更多的「戰後優勢」,因為他們的老舊工廠在戰爭時被完全摧毀,得以更換更現代化的廠房和設備,生產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成本得以降低。新的工業設施促進經濟的飛速發展。
但這幾個觀點普遍存在巨大的漏洞:
第一條觀點就是典型的因果關係的混淆。需求並不會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而是經濟的發展促進了需求。提出這個觀點的人就好比認為是因為公雞叫了天才會亮一樣。事實上,從經濟學的本質上來看,只有生產力與購買力的提升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第二和第三條觀點更是經不起推敲,家庭和國家是否會將自己房子燒掉,自己的工廠拆掉為了讓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呢?
以上的觀點看上去都不靠譜,今天我們就從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對利益集團的研究來解釋一下這個現象。
為了更好的理解,我先講講做蛋糕和分蛋糕。
經濟學裡有個很流行的比喻,經濟增長就是把蛋糕做大,而收入分配就是分蛋糕。你是關心把蛋糕做大呢,還是關心如何分蛋糕呢?經濟學家的主流看法是,先把蛋糕做大,然後再考慮分蛋糕。這就是所謂的效率和公平之爭。經濟學家擔心,如果大家都關心分蛋糕,為誰分的多,誰分的少爭吵不休,就沒有工夫把蛋糕做大了。
誰關心分蛋糕?各個利益集團最關心分蛋糕。之所以會有很多利益集團,十有八九是為了團結起來,分更多的蛋糕。所以,利益集團太多了,就會阻礙經濟增長。
奧爾森說,經濟學家這是低估了利益集團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利益集團哪裡是文質彬彬的紳士,圍著一塊蛋糕開會討論。事實上,他們是要搶奪這塊蛋糕的!在搶的過程中,利益集團就像闖進了瓷器店的公牛,會把店裡的瓷器撞個稀巴爛。在涉及國家政策的時候,「小而靈活」的特殊利益集團就紛紛出洞了,它們行動力很強,可以通過遊說等活動影響政策制定者做出有利於自身利益的決策,比如政府補貼、貿易保護、改變收入再分配的方案等。特殊利益集團為了一己之利,往往不顧社會整體和長遠的利益,產生巨大的破壞力。
奧爾森對國家興衰的解釋,主要是從利益集團這個角度觀察的。
如果一個社會承平日久,就容易滋生更多的特殊利益集團。而特殊利益集團的數量越多,就越是會降低社會效率,同時加劇政治生活中的分岐——大家都忙著搶蛋糕,願意從事生產活動的人就少了。假如工會或行業協會的力量過於強大,那麼,可能會導致原來的企業、工人失去競爭力,革新就會遭到抵制,創新就很難實現。
舉個例子,發達國家的醫生、律師收入都很高,為了維護這種高收入,最好的辦法就是限制新人進來,於是,律師和醫生的團體就會遊說政府,要求新進入者必須要考執照。看起來,考執照是為了保護病人或害戶的利益,但要真是這樣的話,那每隔幾年,老醫生、老律師也要參加考試,不然他們怎麼趕上知識的更新呢?為什麼這些資格考試都是僅僅針對新進入者呢?所以,這是一個既得利益者自我保護的巧妙機制。如果擠進既得利益集團,就能得到這麼多的好處,那麼,這些集團就會變得越來越封閉。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過去的王族和貴族都時興互相通婚呢?就是不願意把好處給了外人。
大量的既得利益集團都來搶蛋糕,於是,政府干預經濟的程度越來越深,管制變得越來越複雜,讓市場參與者寸步難行。這時候,這個國家就得了制度僵化症。出現制度僵化症之後,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打碎既得利益集團,而打碎既得利益集團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出現了革命或戰爭。回想奧爾森在歐洲所觀察到的,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和日本在戰後之所以迅速發展,他認為主要得益於戰爭對既得利益集團的破壞。
先來看德國,希特勒上台的時候,把國內其它政黨、社會組織全部幹掉,把軍事、政治和經濟權力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裡。二戰之後,盟軍通過1947年的反卡特爾法和反納粹計劃等措施,又把右翼的既得利益集團一掃而清。再看日本,軍國主義上台之後,消滅了原來的左翼組織,二戰之後,盟軍佔領日本,在1947年實行了反壟斷法,並以戰爭罪的名義清洗了原來的大財閥和高官。
當既得利益集團都被清除之後,經濟增長的道路也就暢通無阻了。相比之下,英美戰勝國的利益集團分利聯盟不僅沒有削弱,還進一步強化了,英國有龐大的特殊利益集團網,美國則有以利益集團遊說參眾兩院為代表的各式各樣的「院外活動」。
奧爾森認為,正是分利集團的"尋租"活動導致了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遭遇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並存的「滯脹」現象。
這樣從利益集團這個角度來看為什麼二戰失敗的國家經濟發展的反而比戰勝國更快,是否更具有說服力呢。
美國主導
推薦閱讀:
※鳥山明之德國情節[續篇]
※工廠參觀:經典萬寶龍,德國製造功
※留德女生遭虐殺案第十三次開庭 失職警方滴水不漏的解釋
※留德女生被虐殺案第九次開庭 令人作嘔的疑犯
※德國雪本詩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