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片名是不是真的很俗?

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是的,不過。。


確認
取消
邀請回答

我來回答

1條回答
時間排序
|
熱門排序

王彩力

每次看完許鞍華,人都會變得沉靜,對情緒和感情的那份感受又迴流了。雖然這部不如黃金時代牛逼,從攝影到環境的聲音和感覺都沒有那麼突出。但還是一樣的溫和靈敏,它沒有視覺的濾鏡,卻自帶情感的濾鏡。許鞍華。

就像柔和的一池溫水,茫茫起伏,沒...
查看全部

每次看完許鞍華,人都會變得沉靜,對情緒和感情的那份感受又迴流了。雖然這部不如黃金時代牛逼,從攝影到環境的聲音和感覺都沒有那麼突出。但還是一樣的溫和靈敏,它沒有視覺的濾鏡,卻自帶情感的濾鏡。許鞍華。


就像柔和的一池溫水,茫茫起伏,沒有多廣闊,卻是可以細細慢回的一池茶泉,一種硬朗的個性,像明晰的茶葉,在其中溫柔翻卷飄蕩沉浮。

片子對文藝的一份敬意雖專註,但也並不高傲,看起來是塊玉,吃起來是糖,溫潤光澤,靈轉活潑,裡面包裹著樸實生活的餡兒。

以前的國產抗戰劇大都非常直男,都帶著一種「共產主義」的熱血和義憤填膺。這部片終於拍出了這類國產老土題材的一股潺潺清流。文藝片導演拍抗戰背景的劇,也能像細細展開一塊馨香的棉布手帕一樣,從溫柔細膩,小的情感里,讓人有了新的視角和感受。

看的時候竟有種香港宮崎駿現實版的感覺。在此之前,從沒設想過 血腥打鬥抗日槍戰+夢幻宮崎駿 是什麼樣。看了結尾字幕,還發現音樂是久石讓。

片子挺小,雖遠不及同類題材螢火蟲之墓這種那麼震撼深刻,也照顧了大眾觀眾拍得直白簡單。但可愛,優美,好看。

片名,《明月幾時有》,屬於完全無法打動觀眾的類型,在我們慣常的認知里,它真的非常俗套,要單看片名我絕對不會去看,或者是海報設計的問題,太丑了,經費很少嗎。。光寫幾個書法可能好些。不過看完之後,發現這名還很貼切,當跳過慣常思維去感受的時候,它的力量就不同了。

月亮對於中國,意義獨特,飛天的仙女才在月亮上,月亮代表了一種非常美好的寄望,美麗優雅的事物,卻只能遠遠地看,無法觸及,充滿了各種美妙的想像。而月圓時,又是象徵美滿和團圓,滿足,一種幸福。

月亮在夜晚發出無限光輝。茫茫黑夜無邊無際,低沉冷清,只有月亮為此點亮一團溫暖的光芒。醇厚,寧靜,柔美。

明月幾時有?

這句詞早被我們背濫到無法去嘗到它的美了。

一個人看著天空,問出這句話。天空充滿了人的思考,充滿了人的期待和對生活和美的喜愛,首先這是一個看天空的人,其次他見過月亮,喜愛它。而現在他同樣仰望著天空,卻沒有看到那種美。

明月幾時有?

這就像片中人們的那種感情。

戰亂讓人們陷入了捉襟見肘的生活,處處惶恐不安,小心翼翼。動蕩的戰亂剝奪了人們的自由,與身邊的人被迫分離,遠隔。生活變得緊張,蒼白,充滿殘酷難料的破碎。

年輕的人們,風華正茂,原本應該享受著青春的禮讚,寫詩,跳舞,交朋友,在自己的事業里發光與綻放…而那種美好的生命清晨,被日本的入侵完全封殺。

換來的,是各種事業被關閉,相愛的人分開不能擁抱,失去親人,無力保護他們…人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著,能活多久。

在這種背景下,人們的世界一定比現在我們的世界大,從心理層面上,我們更多的是思考自己的事,自己的宇宙。而那時候的他們,無法考慮自己,在自己身上也難有更多期望了,考慮自己也沒有多大意義,因為他們已經如螻蟻,下一刻可能就會被戰火炸死,也可能很快失去親友變得無依無靠,他們就是在一團混亂的入侵中顛沛流離。他們能期望的,已經不在自己了。而在更遠更廣的範圍上。他們只能期望整個「民族」,「國家」,重新活過來。

明月幾時有?

想像一下,當月亮再次升起,寒冷黑暗的茫茫夜空再次被照亮,當你仰望天空的時候,終於又有了那種溫暖柔和的光芒,所有人都能看到。那種美不是屬於哪個人,而是屬於所有人,所有腳踩大地,在這片天空下的人們。

明月幾時有?

這就是人們做出那些選擇的由來。就是他們離開所愛,放下安危,勇敢赴死的原因。

人物和台詞都很喜歡,說不下去了,好久沒看細節這麼用心的電影了總之。絕對的宮崎駿真人香港故事片,好電影排片卻少,希望大家都去貢獻點票房吧。


每次看完許鞍華,人都會變得沉靜,對情緒和感情的那份感受又迴流了。雖然這部不如黃金時代牛逼,從攝影到環境的聲音和感覺都沒有那麼突出。但還是一樣的溫和靈敏,它沒有視覺的濾鏡,卻自帶情感的濾鏡。許鞍華。


就像柔和的一池溫水,茫茫起伏,沒有多廣闊,卻是可以細細慢回的一池茶泉,一種硬朗的個性,像明晰的茶葉,在其中溫柔翻卷飄蕩沉浮。

片子對文藝的一份敬意雖專註,但也並不高傲,看起來是塊玉,吃起來是糖,溫潤光澤,靈轉活潑,裡面包裹著樸實生活的餡兒。

以前的國產抗戰劇大都非常直男,都帶著一種「共產主義」的熱血和義憤填膺。這部片終於拍出了這類國產老土題材的一股潺潺清流。文藝片導演拍抗戰背景的劇,也能像細細展開一塊馨香的棉布手帕一樣,從溫柔細膩,小的情感里,讓人有了新的視角和感受。

看的時候竟有種香港宮崎駿現實版的感覺。在此之前,從沒設想過 血腥打鬥抗日槍戰+夢幻宮崎駿 是什麼樣。看了結尾字幕,還發現音樂是久石讓。

片子挺小,雖遠不及同類題材螢火蟲之墓這種那麼震撼深刻,也照顧了大眾觀眾拍得直白簡單。但可愛,優美,好看。

片名,《明月幾時有》,屬於完全無法打動觀眾的類型,在我們慣常的認知里,它真的非常俗套,要單看片名我絕對不會去看,或者是海報設計的問題,太丑了,經費很少嗎。。光寫幾個書法可能好些。不過看完之後,發現這名還很貼切,當跳過慣常思維去感受的時候,它的力量就不同了。

月亮對於中國,意義獨特,飛天的仙女才在月亮上,月亮代表了一種非常美好的寄望,美麗優雅的事物,卻只能遠遠地看,無法觸及,充滿了各種美妙的想像。而月圓時,又是象徵美滿和團圓,滿足,一種幸福。

月亮在夜晚發出無限光輝。茫茫黑夜無邊無際,低沉冷清,只有月亮為此點亮一團溫暖的光芒。醇厚,寧靜,柔美。

明月幾時有?

這句詞早被我們背濫到無法去嘗到它的美了。

一個人看著天空,問出這句話。天空充滿了人的思考,充滿了人的期待和對生活和美的喜愛,首先這是一個看天空的人,其次他見過月亮,喜愛它。而現在他同樣仰望著天空,卻沒有看到那種美。

明月幾時有?

這就像片中人們的那種感情。

戰亂讓人們陷入了捉襟見肘的生活,處處惶恐不安,小心翼翼。動蕩的戰亂剝奪了人們的自由,與身邊的人被迫分離,遠隔。生活變得緊張,蒼白,充滿殘酷難料的破碎。

年輕的人們,風華正茂,原本應該享受著青春的禮讚,寫詩,跳舞,交朋友,在自己的事業里發光與綻放…而那種美好的生命清晨,被日本的入侵完全封殺。

換來的,是各種事業被關閉,相愛的人分開不能擁抱,失去親人,無力保護他們…人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著,能活多久。

在這種背景下,人們的世界一定比現在我們的世界大,從心理層面上,我們更多的是思考自己的事,自己的宇宙。而那時候的他們,無法考慮自己,在自己身上也難有更多期望了,考慮自己也沒有多大意義,因為他們已經如螻蟻,下一刻可能就會被戰火炸死,也可能很快失去親友變得無依無靠,他們就是在一團混亂的入侵中顛沛流離。他們能期望的,已經不在自己了。而在更遠更廣的範圍上。他們只能期望整個「民族」,「國家」,重新活過來。

明月幾時有?

想像一下,當月亮再次升起,寒冷黑暗的茫茫夜空再次被照亮,當你仰望天空的時候,終於又有了那種溫暖柔和的光芒,所有人都能看到。那種美不是屬於哪個人,而是屬於所有人,所有腳踩大地,在這片天空下的人們。

明月幾時有?

這就是人們做出那些選擇的由來。就是他們離開所愛,放下安危,勇敢赴死的原因。

人物和台詞都很喜歡,說不下去了,好久沒看細節這麼用心的電影了總之。絕對的宮崎駿真人香港故事片,好電影排片卻少,希望大家都去貢獻點票房吧。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許鞍華 | 明月幾時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