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手燙到摸摸耳朵就不燙了?

燙到摸摸耳朵就不燙了


當你手被燙到了,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放耳朵上,並不是說放耳朵上就不燙了,這種本能的自我安慰法能夠有效地暫時安撫疼痛信號傳入大腦的過程。

1965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員Patrick Wall和Ronald Melzack提出了疼痛閥門控制學說。「增加輸入的特定纖維能夠打開疼痛之門,減少輸入的纖維則可以關閉疼痛之門。因此在脊柱的入口處有一道控制門,它打開會產生疼痛,關閉能減少疼痛。」

當你吮吸被捶打的手指或者揉搓被撞過的脛骨時,你可以給大纖維反向刺激。這樣能夠減少疼痛信息,或者纖維活化時攜帶的大量信息。於是你就關上了門,這才減少了疼痛感。

譯自 Mentalfloss


當手不小心碰到燙的東西時,很多人會立馬抓住耳朵來降溫,因為耳朵在很熱的天氣里也只有29攝氏度左右——那為什麼耳朵總是冷冷的,溫度比較低呢?

其實和用大耳朵做散熱器的大象和兔子一樣,人類的耳朵也有散熱降溫的功能。體溫是由新陳代謝、血液循環等產生的。因為耳郭內有許多血管通過,而且處在身體末梢部位,循環比較緩慢,所以容易散熱,所以溫度比較低。

但作用肯定是不大的,估計很多時候也就是個心理安慰。嚴重的該起泡的還是會起泡,不嚴重的本來就沒事。

相比人畜無害的摸耳垂,那些建議燙傷以後敷麵粉抹醬油牙膏就更不要信了,沒有任何幫助,反而使醫生清創困難,清洗過程的艱難會增加你的痛苦,還可能造成傷口感染,加重損傷,導致遺留瘢痕。


只有我一個人是甩手嗎?


推薦閱讀:

中醫是如何看待「耳悶」癥狀的?
不管別人怎麼看,我覺得很成功
人的聽覺系統是什麼樣子的?
耳前瘺管這種病
日本人的耳垂普遍比較大嗎?還是半澤直樹里的主演耳垂特別大

TAG:耳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