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的中國少數民族中沒有蒙古族的話,關於元朝的歷史描述會發生本質上的改變么?
會如何改變?改變的尺度有多大?會把元朝統治的將近一百年時間描述成漢民族對抗外來侵略者都鬥爭史么
先說結論:肯定會變的。分析:外蒙古與漢地,好歹也都被清統治了那麼些年,都是「大清子民」。後來我們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外蒙古為蒙古人民共和國(後改蒙古國)。
以現在的一些觀點,「後金從明朝分裂出去,當然是中國」之類的話,則外蒙古從清(乃至民國)分裂出去,應該也是中國啊。注意,文化和民族的中國只有一個,但政權的中國卻不唯一,不僅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而已。所以,其實外蒙古政權與共和國政權都是「中國」。而且我們與外蒙古同屬中華民族,理論上應該相親相愛才是,即使分裂為兩個政權(類似於南北朝),也該增強交流交往,促進民族大融合。但事實上呢?網上更多看到的是對外蒙古同胞的咒罵,並蔑稱其為喀爾喀奴隸,不是「蒙古正統」云云。這個時候居然又要用血統判定民族了,說好的文化呢?而且就是外蒙古黃金家族的血統再少,內外蒙古族也都是一個蒙古族,總較之於漢人更近似吧?如此分裂蒙古族整體,侮辱外蒙古蒙古族同胞,是不是中了大漢族主義的毒?
國人對外蒙的態度如此,可見就因為不在一個國家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態度差別有多大?想想大陸台灣,其實也是如此。而且由於外蒙古的存在,現在中國史,對蒙古帝國(鐵木真創立,忽必烈之前)的歷史表述模糊。國際上也不會認為蒙古帝國是「中華帝國」。Mongol Empire,可不是Chinese Empire。聯合國紀念蒙古建國800年,也沒有歡迎China政府作紀念。因為政治,對歷史的評判可能很奇怪,甚至前後矛盾。當年說成吉思汗是當時蒙古的汗,中國和俄國,都是遭受侵略的。成吉思汗在一二一五年侵入中國的西北和北方的一部分,一二二三年侵入俄羅斯。成吉思汗死了以後,他的繼承者在一二四○年征服了俄羅斯,過了三十幾年以後,一二七九年征服了全中國。
——新殖民主義的辯護士 四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一九六三十月二十二日)
可現在會說這種話嗎?所以可以推知,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蒙古族,中國對蒙古——元的評價會變化,會變惡劣(當然還隱藏著一個前提,「如果」的具體情境,這裡姑且假定是蒙古族居住的土地不屬於共和國政權)。—————————————————————————————————————————附一聯合國決議http://www.un.org/en/ga/search/view_doc.asp?symbol=A/RES/60/16—————————————————————————————————————————附二
魯迅《隨便翻翻》節選但這樣的好東西,在中國現有的書里,卻不容易得到。我回憶自己的得到一點知識,真是苦得可憐。幼小時候,我知道中國在「盤古氏開闢天地」之後,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歲,又聽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歐洲,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到二十五歲,才知道所謂這「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其實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我們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為要查一點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羅思」,侵入匈奧,還在征服全中國之前,那時的成吉思還不是我們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資格比我們老,應該他們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國,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的。
我久不看現行的歷史教科書了,不知道裡面怎麼說;但在報章雜誌上,卻有時還看見以成吉思汗自豪的文章。事情早已過去了,原沒有什麼大關係,但也許正有著大關係,而且無論如何,總是說些真實的好。所以我想,無論是學文學的,學科學的,他應該先看一部關於歷史的簡明而可靠的書。但如果他專講天王星,或海王星,蝦蟆的神經細胞,或只詠梅花,叫妹妹,不發關於社會的議論,那麼,自然,不看也可以的。
關於蒙元是不是中國,今天的我們,不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專家學者,我們說了都不算。只有當時的人說了才算。而樓主的問題為假設性問題。但現實中不用假設,史料里已經有現成的答案告訴我們了。至於說什麼中國古代沒有民族概念,這些都是近代從西方傳來的人。真的分不清是以訛傳訛還是人云亦云了。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鑒,可知興替。記住歷史不是為了復仇,而是吸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前車之鑒,後車之師。而當一個民族,國家的歷史,都不得不因為各種原因而被歪曲與篡改,掩蓋與毀滅。我想像不到這個民族還會有什麼前途。而稍微翻一翻史書,那些「漢族虛無論者」,「中國虛無論者」的拙劣謊言就會被不攻自破。意慾亡其族,必先滅其史。
因為樓主問的是關於蒙元,那麼宋之前,關於漢族如何看待異族的史料就不列舉了。
《諭中原檄》:檄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之人曰: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雖因人事所致,實天厭其德而棄之之時也。古云:「胡虜無百年之運」,驗之今日,信乎不謬!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雖有數雄,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虜禽獸之名...無復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為生民之巨害,皆非華夏之主也。故先諭告:兵至,民人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者自竄於塞外。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其體之!
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①
以上為朱元璋1367(元至政二十七年,吳元年)發佈之《諭中原檄》
「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關於蒙古與中華的關係一目了然。
"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者自竄於塞外。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漢時亦有類似的話語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我想這句應該已經回答了樓主的問題了。
「九月,景帝立,謙入對,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駕,勢必輕中國,長驅而南。請飭諸邊守臣協力防遏。」② 此段描寫土木堡之變後,景帝與于謙的一段對話,寇指蒙古瓦刺部,中國則指明朝。可見明英宗時,在經歷過蒙古近百年統治之後,依然不認為其為中國。
「四萬萬中國人可以說完全是漢人,卻沒有民族的精神。漢族曾經亡國過兩次,且被滿族創建的清朝以文字獄,世界主義等消滅了民族精神與地位,所以修身、齊家、治國,中國人近幾百年以來都做不到,對於本國便不能自治,外國人看見中國人不能治國,便要來共管,使革命後的中國成為比半殖民地更低一等的次殖民地民族,並且還有再次滅國亡種的危險。」③「我們的敵人大概還在那裡做蒙元滅宋、滿清滅明、英佔北美和印度、拉丁系國家佔中南美等等的好夢。這等夢在今天的中國已經沒有現實的價值,因為今天的中國比之上述歷史多了一些東西,頗為新鮮的游擊戰爭就是其中的一點。假如我們的敵人少估計了這一點,他們就一定要在這一點上面觸一個很大的霉頭。」 ④「我們不準備評論成吉思汗的歷史作用,也不準備評論蒙古、俄羅斯、中國等民族發展和國家形成的過程。我們只提醒蘇共領導一下,當你們造這種謠言的時候,溫習一下歷史還是必要的。成吉思汗是當時蒙古的汗,中國和俄國,都是遭受侵略的。成吉思汗在一二一五年侵入中國的西北和北方的一部分,一二二三年侵入俄羅斯。成吉思汗死了以後,他的繼承者在一二四○年征服了俄羅斯,過了三十幾年以後,一二七九年征服了全中國。」 ⑤「聽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歐洲,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到二十五歲,才知道所謂這『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其實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我們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為要查一點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羅思』,侵入匈奧,還在征服全中國之前,那時的成吉思汗還不是我們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資格比我們老,應該他們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國,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的。」⑥「蒙古是野蠻的侵略民族所建立的最大的帝國,它是適值幸運而成功的…蒙古所征服之地,幾乎包括整個亞洲,而且還跨有歐洲的一部分…況且野蠻人的征服,其意義原始掠奪,封建制度,自然要隨之而興….」⑦「金朝所侵佔的重要之地,唯有中國…至蒙古,則所征服之地極廣,中國不過是其一部分。雖然從元世祖以後,大帝國業已瓦解,所謂元朝者,其生命亦已寄託於中國,然自認為是一個極大的帝國,看了中國,不過是其所佔據的地方的一部分的觀念,始終未能改變。所以對於中國,並不能十分了解….元世祖所創立的治法,是專以防制漢人為務的。」⑧
1.《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26
2.《明史·于謙傳》
3.《三民主義》孫中山
4.《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5.《新殖民主義的辯護士——四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1963年10月22日,人民日報、新華社社論
6.《魯迅全集》第六卷,第一百零九頁
7.《中國通史》呂思勉,第二十七章,蒙古大帝國的盛衰,135-139頁
8.《中國通史》呂思勉,第二十八章,漢族的光復事業,140-144頁
中國曆來有後朝為前朝修史的傳統。
元朝修《遼史》《宋史》《金史》,明朝修《元史》。都是表明自己是前朝的繼任者,承認相互之間的更替是合法合理合乎道義的。當然很多人在情感上會排斥萌元的統治,但是在元之後的歷代統一王朝,在官方層面上,都是承認在這一時期:只有一個中國,蒙元政權才是中國的代表。
其實國家、民族、民族國家這些概念都是19世界才炒作起來的,元那會兒哪兒來這些概念啊。我們現在覺得湖南湖北人自然是漢人了,可是春秋那會兒人家還是蠻呢,山東東半邊的人還有萊夷呢。古時候更貼切的分類應當以地域/部落/文明來進行區分。
@朱繼玉 說的已經很充分了。不會有什麼變化。
各國歷史的寫作大多是以現今國境之內的地域為依據的。元主體部分在中國境內,所以是中國王朝之一,與民族無關。正如英國歷史中諾曼王朝(來自法國)是英國王朝一樣。日本現今的語言文化是來自渡來系彌生人,日本之前的歷史也不會追溯到朝鮮半島,而是在日本列島的繩紋人。大概就和英國殖民香港一樣吧。
其實兩者的統治某種程度上有一點相似,蒙古人把元朝臣民分為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四等,英國早期對待殖民地也喜歡這樣:英國人、歐洲其他地方的人(德國人、荷蘭人等,以前香港很多)、印巴勞工(因為基本都是為港英政府打工所以還是地位比華人高點)、最後才是華人。二戰以前香港島是不準大多數華人進入的,華人全部都在九龍、新界、大嶼山。。。不過英國人二戰後反而很開明,國際上已經讓印度、加拿大等地獨立,對香港也不再限制華人的權利。
推薦閱讀:
※五族共和是誰提出的呢?
※在一個多民族國家裡,漢族的中秋端午清明為什麼能成為國家節日?
※韓國人「意淫強國」背後的邏輯?
※在民族大熔爐的美國里,單語言使用者對於多語言使用者是什麼態度?
※中國的英語翻譯從China更正為Zhongguo,不是更好嗎?
TAG: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