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知道蔣介石為何拒絕史迪威辭職嗎?

1942年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損失慘重。究其因,除了英國人臨陣逃跑的因素、史迪威戰略指揮的錯誤之外,蔣介石的錯誤決策也難辭其咎。從《蔣介石日記》當中,我們可以窺見一斑。

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印、加、荷等26國代表在華盛頓簽署共同宣言,後稱《聯合國宣言》。美英蘇中四國領銜簽字,這是中國第一次以「四大國」之一的身份出現在戰時的國際政治舞台上。華盛頓又發表聲明,宣布蔣介石為26國聯軍在中國戰區的統帥。而此時的蔣介石卻沒有心情體會這份榮光,因為他更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戰略物資。就在元旦這天,蔣介石在遙祭國父孫中山、拜訪老友戴季陶後,本想在下午到黃山遊覽休假,突然接到英國人在緬甸又扣留支援中國的新到物資的消息,不禁憤激無已,大罵英國人狡猾已到了不可以言喻的地步。情急之下,他讓身邊精通英文的宋美齡草擬抗議書,並發電知照美國表示事態的嚴重性,一直折騰到深夜也沒結束。

1941年,對蔣介石來講真可謂要熬出點眉目了,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全面展開,苦撐多年的中國抗日戰爭終於可以和強大的美國並肩作戰了,而1941年底到1942年1月,國民黨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取得的勝利,無疑為蔣介石爭足了臉面,也為中國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援,獲得更有利的國際地位,提供了盼望已久的機會。但蔣介石期望已久的軍火援助進展得卻不夠順利,雖然英美口頭上甜言蜜語,羅斯福對宋子文特別表示,「歡迎中國為四強之一」,英美讚譽蔣介石為「亞洲空前的蓋世人傑」,但一落實到行動上就大打折扣。英國人在緬甸扣押支援中國的物資已經多次,而中國向美國提出的10億美金的貸款一直還沒有批複。在蔣介石看來,這僅僅是美國10天的軍費,美國人還提出了每月分撥的辦法,簡直是「視我如乞丐、賤種」,「其對華輕辱心理表現之不可掩也」。因此,難怪當時蔣介石聽到英美的讚譽「但有慚惶而已。」

1942年1月下旬,日軍向英屬殖民地緬甸開始了進攻,英國軍隊節節敗退。情急之下,美國提出中國出兵緬甸。對蔣介石看來,遠征緬甸既可以維持中國便捷的海外物資輸入通道,又可以名正言順地爭取美英的大量援助,可謂機會難得。為獲得英美的物質援助,中國就不得不在入緬作戰中對英美讓步妥協。起初蔣就指示,中國軍隊入緬後,「即歸英方指揮。」而1942年2月,美國貸華5億美金在國會上下議院一致通過,美國人給中國的抗戰送來的一份期待已久的大禮。隨著日軍在緬甸的推進, 3月初,情急之中的蔣介石親自到緬甸考察了一番,結果對「英軍對於前方防守職務不能嚴令死守」的狀態感到非常不滿。3月8日,緬甸南部重鎮仰光輕陷敵手。同時,英軍在東南亞戰場也全面潰敗。3月10日,蔣介石在決定緬甸作戰方針的同時,委派美國將軍史迪威為「入緬華軍指揮官」。當時連史迪威也感到意外和慶幸,他在日記中寫道:「中國人接受了我的地位,這近乎奇蹟。」但英國人並不買賬,不但「對於緬甸作戰指揮權不肯推讓於美員」,而且「態度驕矜自私,而毫不準備,專以退避是謀,令人嫌惡,不快極矣。」但蔣介石則「為大局與本身計,不得不犧牲忍受。」 3月底,遠征軍與日軍激戰於同古,卻沒有獲勝。更令蔣介石氣憤和意外的是,史迪威以中國遠征軍的軍師長不聽其命令,而慪氣回重慶請求辭職。蔣在日記中一方面明確表示對史迪威 「受英方宣傳與運動更可顧慮」的不滿,另一方面又「明知我軍犧牲無益」,可是「為全局與美國關係計,又不能不撐持到底,惟有照預定方針進行,以待時局之推移而已。」那蔣介石為什麼不能接受史迪威的辭職請求?原來,史迪威對蔣介石向美國提出「關於三十個師武器裝備方案」「極表贊同」,在4月2日蔣介石給外交部長宋子文的指示電中說,為得到這批裝備,「已電請史催美軍部迅速訂貨」。既然史迪威為中國爭取援助施以援手,蔣介石就不可能同意他辭職。4月4日,蔣決定約史迪威同回緬甸並「令緬甸我軍官長服從史迪威之指揮並予史以賞罰與命令之全權」,「表示對彼誠意,使之勿加懷疑也。」並決定任用資格較老而為人圓通的羅卓英為遠征軍司令長官同行,期望在史迪威與各將領間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樑,避免發生誤會。

  但史迪威在入緬作戰的戰略思想上始終與蔣存在嚴重分歧,總體上,蔣對遠征軍的戰略定位就是防守反擊戰,以消耗日軍保存自己為目的。2月,蔣介石就認為:「緬甸戰事與進兵運用方略應有再加檢討之必要,以可勝而不可敗也」。所以他主張不必急進,而應該等待日軍真情與英軍決心切實明了以後,再決定處置的辦法。3月,蔣又明確說:「入緬部隊不宜分散。」但史迪威則主張進攻性的作戰設想,在同古會戰之後,選擇在平滿納地區與日軍繼續展開會戰。史迪威辭職事件後,蔣介石內心對平滿納會戰雖心存疑慮,卻擔心提出疑慮會招致史的不滿,導致了他沒有直接表明其保留態度。而中國人「愛面子」的想法也使蔣難以做出撤軍的決策。4月11日英軍棄守,蔣介石考慮再三後決定「最後只有儘力補救與敵在緬周旋到底之一法,否則雖保全一部兵力,然於國際地位與國軍聲威,甚不利也。乃力命美空志願隊作以少擊眾之計,若此計奏效,則緬戰可轉危為安矣。」結果使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困境愈陷愈深。蔣事後後悔不跌。4月30日,臘戍被日軍攻克,當日,蔣在日記中寫道:「緬甸戰事失敗之主因在作戰方針為人轉移,不能自立,此明知其為不可,而為情勢所趨,不能不對美國有所遷就,然犧牲之價值亦頗大也。倘當時照既定方針,主力集中在瓦城東北山地,與敵決戰,以保護緬北,則決不至有今日之敗也。」蔣痛定思痛,不禁感慨道「為緬甸戰事自本月以來心緒憂惶,朝夕不安者幾一月矣,未料失敗如此之速也,以後對於軍事力求自令,絕不能以友邦關係轉變方針也。」

  蔣介石對國際形勢的錯誤判斷,認為日軍不會大舉進攻緬甸北部,也妨礙了他對入緬作戰的正確決策。在蔣介石看來,日軍在佔領仰光與安達曼群島後,進攻新幾內亞遭受挫折,在同古激戰中日軍也遭受重大打擊,所以其侵犯北緬的企圖或許會制止,而且很快雨季即將到來,其熱帶作戰的準備不足,1942年秋天以前,日軍在南方的進取計劃不得不中止,他預料5月中旬對蘇聯進攻則勢在必行。因為日本春季如不進攻蘇聯,則一過秋天美國就要開始進攻,日本就不能再攻蘇聯。日軍此時,南洋各島大約留十個師,兵力也算充足,其餘十餘個師都可抽調作為向北進攻蘇聯的預備隊。

   蔣始終認為「日本的作戰範圍仍限於太平洋與東亞而不敢以主力艦隊赴印度洋甘冒大險,故非有極良機會,倭此時不敢侵印也。」即使到了4月25日,日軍已經突襲臘戍,蔣在日記里還認為「倭之攻俄,當不出一個月之內,其或在此十日之內,亦未可知也。」並認為日軍「對緬甸戰事再不敢輕進,而且葉南陽為我軍佔領,彼知我軍接受緬甸交通與通信權,以及必料余決不願放棄緬甸,故彼更有所顧慮耳。」後來他在日記中反省道「終以為敵軍必無深入北緬之決心,此完全由於心理與觀念之錯誤所致,經此一番教訓,對於心理與觀念,應知徹底修正也。」

  蔣這種剛愎自用的心理還使他對重要情報的處理上都意氣用事。英軍在緬甸作戰中一觸即潰,造成了遠征軍顧此失彼被動應付的困局,也使蔣介石對英軍的怯弱與悲觀態度形成了偏見。在他看來,「緬英政府人員對緬甸一切事皆束手無策,其軍隊又怯懦萬狀,毫無戰意。故使余頓起質疑之意。」他甚至對英軍提供的情報都不以為然。4月中旬,英軍曾提供了一條重要的情報,日軍大型軍艦四十餘艘運兩個師的兵力在仰光登陸。蔣則「以為其所報敵軍皆以為荒妄,因之輕敵多怨,而又主觀太深,總以為敵軍必不能在緬使用大兵,而以緬南為止也。」而恰恰就是這登陸的日軍直插臘戍,截斷了中國遠征軍的後路。5月5日,八萬噸戰略物資悉為日軍所獲,入緬作戰徹底以失敗告終。蔣介石日記中用四個字來形容其感受: 「可痛莫甚」。在蔣看來,中國抗日五年來犧牲奮鬥所得唯一的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能力的良機,因為援緬挫敗而功虧一簣,而且敗局幾乎不可挽回。蔣在日記中不斷總結失利的原因,也深刻反思自己, 「此余不能審慎機勢,把握現實而為虛空之情感義務以及好大喜功客氣所誤也。」「因此主觀一念之差,鑄成大錯,有此教訓,對於我主觀太強, 頑固之病態,當可徹底消除乎?」

(2010年10月29日 來源:《團結報》)



推薦閱讀:

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歷史影響是什麼?
戰鬥在白駝山中(三)
《神探狄仁傑》的演員表是什麼?
古代冷兵器時代為什麼很少用毒箭?
孫中山為何讓位給袁世凱?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