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日本人,依身份歸屬、政治傾向或世界觀感劃分,其構成如何?
日本能成為未來世界的思想龍頭嗎,有沒有這個可能?
謝喵。
可以分為兩種:喜歡吃麻婆豆腐的99%,不喜歡吃麻婆豆腐的1%。關心政治一點都不神經病。
我認識的各國朋友中,貌似只有中國人才特別容易因為「不關心政治」而產生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不知道為什麼,也許,可以歸結為中國特有的「只談經不談政」的洗腦 - 80 年代中國不是這樣的風氣。而在日本,雖然投票率不高,但是,不去投票也不是個值得驕傲的事情。
朋友之間聊天當然是吃喝玩樂的內容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普通日本人沒有政治立場 - 沒有衝突和對立的時候,不需要選擇和討論而已。
而當他們發現政府濫用稅金的時候,報道是鋪天蓋地的 - 沒有民眾的關心和輿論的監督,你怎麼保證政府的廉潔?沒有廉潔的政府?你怎麼能有幸福的小日子?你以為日本政府的廉潔是天上掉下來的???
在日本,稅金怎麼花就是最大的政治。他影響到你工作機會的好壞,你加油時花費的多少,你寶寶能領到多少奶粉費,你家的電費,當然,還有你明年納稅的多少。前一段民主黨能上台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許諾給有孩子的家庭更多補貼。政治不是空洞的概念,是和你家庭花費息息相關的東西。
普通民眾到底有多關心政治,對那些內容更關心,你看主要電視台,報紙和雜誌的版面即可。民營電視台要收視率,報紙雜誌需要讀者:沒有讀者的報道是不能長久的。
商業媒體報道的政治內容中,中國,北朝鮮相關的內容,一直都是熱點。另外的熱點是日本國內的經濟問題,以及政府對稅金的濫用。
你不能要求一個國家的人民關心最高領導層的排位甚於觀賞櫻花。但是,對於一個已經畢業,解決了就業等基本的生存問題,對國家有一定責任感的日本人而言,監督政府對稅金的濫用,關心不同政府對經濟的影響,甚至,關心中國今後的政治走向?
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日本有名的地攤八卦政治雜誌:周刊現代。中國,北朝鮮,安培的經濟改革是封面內容。題主是在問各種類型的人數比例以及勢力大小嗎?我沒有具體數據所以無法正面回答問題,如不喜請摺疊。
我認為日本人很多人還是關心政治的,但其關心的方式和中國人不同(這個就是@李楠 和匿名用戶答案對立的根本原因吧)。
比如,在選舉中投票就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關心政治的最基本的一點。在谷歌上搜一下日本的投票率,得到如下數據:原地址:年齢別投票率の推移 | 財団法人 明るい選挙推進協會按年齡來分,可以看出20到30歲之間的人投票率最低,曾經只有35%。我的解釋是,這個年齡層的日本人大都在為生活打拚,特別是經濟不好的時期,而無暇顧及政治。可到了40歲以上,投票率就穩定上升,是因為肚子填飽了、生活穩定了,其注意力就轉移到之前無暇顧及的政治上了。
這張圖另一個比較有趣的地方,是70歲以上投票率在昭和51年(1976年)之後一直處於70%這一水平,平成5年(1993年)之後更是落下20、30歲的一大截。這說明了一個全民參與政治的傾向。在中國,關心政治的標準是看你是否會與人討論政治話題。在日本人們也會討論,但我印象中沒有中國那麼頻繁,也沒有中國激進。當然,這種主觀印象與我所接觸的日本人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有很大關係,因為他們關心的更多的是生計問題。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日本人很含蓄,不太會和那些不熟悉的人進行激烈討論,而跟我足夠熟的日本人還不多。
對於題主所說的「希望日本能成為全世界未來的思想龍頭,有沒有這個可能?」很想問一下,你為什麼這麼希望?如果你能讀日文,推薦一本書:《資本主義以後の世界》,副標題是「日本は「文明の転換」を主導できるか」(日本能否主導文明的轉變),作者叫中谷 巌。個人覺得,書中有一些想當然的成分,但作者對資本主義的解釋令我受益良多。書中還有一章用來寫中國,吸引我買此書的就是其中第一個小標題「「中國とどう付き合うか」が日本の死活問題になる」(如何與中國打交道影響到日本的生死存亡)。思想派別這種東西除非是所謂的」深色「或是」極X翼「之外其實不好統計,多數人的政治立場其實並不堅定,就比如早上你看到午間新聞,深感祖國繁榮富強,你成為了一個自干五,沒準晚上就被交警貼條,於是就成為了反政府主義者。
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政治立場就像風中飛舞的絲帶,飄忽不定。
還有,日本成為世界思想寶庫這個命題我覺得不成立。
思想的多元化來自於兩個方面: 1 人口數量 2 外界差異(民族風俗,教育,對外開放程度,物質條件,宗教等) 具體怎麼衡量不清楚,但是綜合考慮起來,日本應該很難。主觀的,唯意志的思考方式。
類似於白左?
我感覺日本人很喜歡並不上帝視角的上帝視角,並不理客中的理客中態度,比如單方向去道德化,迴避關鍵問題。
熱愛編造各種荒唐透頂的謊言,並沉迷於這種理論遊戲中……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本沒有一流的互聯網公司或產品?
※大胃王木下祐華的是怎麼吃那麼多的?
※至今為止一擊男是不是最厲害的動漫角色?
※在日本假唱是否真的犯法?
※日本人都是怎麼打掃衛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