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西方允許鹽鐵私營嗎?

看了知乎許多大神的解答,但至今都很少有人碰觸到這個觀點。偶然複習看到漢武帝鹽鐵官營,突然心血來潮想問下西方世界對待這個問題又是怎樣的呢?

補:17世紀到19,20世紀


整天這觀點,那觀點,說破大天都是那一套借古諷今、顛倒因果的東西。

朱元璋允許鋼鐵私營、實行國退民進,不知這國為何無人膜拜?


鐵不了解,簡單說說鹽。

鹽這種日用必需品,國家對其壟斷可以保障市場穩定,但更多是為了徵稅。

漢武帝同一個時代的另一個世界大國,古羅馬,鹽作為一種資源十分重要,羅馬大道之一的「鹽路」——Via Salaria——全長242km,從台伯河入海口取鹽送到羅馬城。除了金幣之外,羅馬曾使用鹽給軍團兵發軍餉,salary的詞根就是salt。但羅馬並沒有對鹽實施國家壟斷或者徵稅。不過後來羅馬皇帝採用了更聰明的方法,往貨幣裡面摻雜,降低黃金的分量,從而收取鑄幣稅,相當具備現代貨幣學的理念了。

總的來看,西方對鹽並無國家壟斷,但徵稅比較著名的有兩件,分別是法國的鹽稅和英屬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鹽稅。

法國鹽稅,Gabelle,始於14世紀中葉,一直持續到了1946年。Gabelle原意是指針對酒、香煙、床單之類工農產品的間接稅,後來專指鹽稅。為了加強管理,全國分成了近30個區,適用不同稅率,結果造成了巨大的不平等,遠離鹽產區的地區承受高昂稅負,高達鹽本身價值的20倍。而大概15%的地區因為特權或者協議,不需要繳稅。1790年,大革命期間的國家議會廢除了鹽稅,不過1806年拿破崙又重新開徵,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期間有反覆,最終二戰法國解放後廢除。

英屬東印度公司鹽稅,差不多1835年前後開始實施,給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帶來了豐厚的利潤。1858年英王接手東印度公司時,這項鹽稅也自然延續了下來。印度本地人一直以來都抗拒鹽稅,1930年甘地領導組織了一場非暴力不合作活動,鹽路長征,24天走完了250英里。這場長征促進了其他活動,成了印度獨立的一個轉折點。

至於我國,自古以來鹽就是國家壟斷,始於齊國管仲,專賣成了齊國霸業的基礎。一直到2014年工信部確認將取消食鹽專營,加速推進鹽業改革,我國國家鹽專賣的歷史算是落下帷幕。


2016年4月,《國務院關於印發鹽業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提出在堅持食鹽專營制度的基礎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實現鹽業資源有效配置,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為保障鹽業體制改革順利進行,按照國務院部署,對原《食鹽專營辦法》作了修訂。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西方文化把人看成獨立的個體,中國看待人性只是把個人看成諸多人際關係的節點"?舉例具體體現哪些方面與其各優劣?
魚子醬又咸又腥又難吃,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吃?
你認為,現代西方價值觀對當下社會最不好的影響有哪些?
川普在美國大選中獲得那麼多支持是否意味著西方主流社會有右轉的傾向?
西方國家不用筷子怎麼吃火鍋?

TAG:經濟 | 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