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建言各方保障應跟上「二孩政策」步伐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一組數據。2017年,我國新出生人口數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了63萬人。其中,二胎人數佔總新生人口數量的51.2%,比2016年增加了11%,超過了一胎人口出生數量。上述數據,遠遠低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7年出生人數突破2000萬的預期。

圖片來源:東方IC

該數據發布之後,引發媒體和網民的熱議。輿論認為,一孩出生數量減少的原因包括育齡婦女人數呈下降趨勢、婚戀觀的改變使初婚初育年齡推遲、女性更注重職業發展及養育孩子的成本高等。鼓勵適齡青年生育、提高生育率的關鍵在於做好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的配套銜接,解決群眾在生育養育方面的實際困難和後顧之憂。

通過新華網輿情監測系統對涉及二孩的信息進行觀點聚類分析發現,已經或準備生育二孩的家庭,訴求集中在教育、幼托、醫療、社會保障和女性職業發展五大領域。正值各地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專家也積極為解決民眾的這些訴求建言獻策。

教育:輿論期待擴大和優化教育資源,加大財政投入,做好教育相關的配套設施與師資準備。

優質教育資源缺乏仍然是奶爸奶媽們最希望改善的問題,教育消費高以及當前學校教育中家長負擔沉重(陪同寫作業等),也是家長們擔憂的問題。

山西省人大代表張愛玲認為,「二孩政策」使得社會對教育資源的需求增加,基礎教育應緊跟「二孩政策」步伐,做出相應變化。她建議,適度增加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的崗位編製,增加相應的財政投入,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和社會對教育的需要。加快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步伐,逐步縮小教育資源的城鄉、區域差距,解決教育資源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科學規劃教育布局。建議重新調研各地區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需求,調整學校布局,加快新學校和師資隊伍建設。

重慶市政協委員劉紅斌建議,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加快普惠性幼兒園選點布局工作,構建公辦民辦並舉、普惠性為主體、各具特色的學前教育資源體系,滿足多樣化的學前教育需求。尤其是在主城新開發和棚戶區改造中,督促開發商按規定建設小區配套幼兒園,移交後辦成普惠性幼兒園。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減免租金、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導和鼓勵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

昆明市人大代表陶韻佳建議加大對幼兒教育資源的投入,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提前規劃,在學校布局、學區劃分、校舍建設、設施配套、師資儲備等方面,提前布局,以免倉促應對。

廣東省人大代表劉燕則建言,在關注學前教育之餘,也應未雨綢繆、通盤考量,及早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位和師資需求作出規劃。劉燕建議,拓展高素質學生進入教師隊伍的渠道。優質學位供應緊張的背後,其實是對優秀老師的渴求。希望擴大師範專業的規劃設置,發展起高素質教師培養渠道。除了加大對傳統師範院校的支持力度,也可考慮在重點高校設立教育學院。

幼托:輿論希望將0至3歲兒童托幼服務納入學前教育規劃,並設公立民營性質的社區嬰幼兒托育網點,減輕家庭照料負擔。

圖片來源:東方IC

月嫂、保姆的專業技能和道德品質、能否保證孩子安全是家長們的關注焦點。此外,家長對於照顧孩子的時間精力不足、經濟壓力大表示憂慮。不少網民認為請一個靠譜的月嫂很有必要,可以較大程度上減輕照顧孩子的壓力,孩子也可以得到更專業的看護。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網民吐槽自己請的月嫂、保姆價格貴、幹活卻不靠譜。

南方都市報評論稱,「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新生兒數量增長迅速,對母嬰護理師(俗稱月嫂)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月嫂業務量及薪資水漲船高,但與此同時,從業人員的素質卻參差不齊,應規範行業市場行為、完善行業平台建設並加強行業監管。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委員楊瑩建議,積極推動公辦托育中心建設,可依附建設比較成熟的幼兒園開辦托育班,也可採用公辦民營的形式,由政府提供場地和資金,通過招標的方式引進社會組織和學校來經營。同時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幼兒看護體系,依託社區建立並普及收費較低、且能夠覆蓋0至3歲兒童的早期發展支持機構。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包括臨時照管、兒童早期教育開發等服務。

福建省人大代表林榕琴建議,加大對托幼設施及服務的多渠道投入,大力發展特別是完善零到三歲孩子公共托幼設施和服務,構建以社區為基礎的幼兒看護體系,減輕家庭照料負擔。

醫療:輿論期待各方形成合力,儘快建立和配置滿足「二孩」需求的兒科、產科等醫療資源。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和兒科、產科醫療資源供不應求的現實情況使得不少家長對此表示擔憂。網民「張雨豪pyyuhao」說,在我們這裡,兒童醫院和兒研所根本掛不上號,普通醫院基本只能看感冒,急診只能去私立醫院挂號看。網民「abc親敬的人」認為,自二孩政策放開之後,兒科醫生勢力薄弱,跟不上形勢發展和需求。

輿論認為,除了提高兒科醫生待遇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外,還須下一盤「醫改」大棋:一方面是加大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財政投入,加大對醫務人員的 「市場供給」; 另一方面,醫院要讓考核推動分配製度講「公平正義」,通過公開論證設計出一套科學的「係數考核」制度,來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人民日報評論表示,給予兒科發展更多政策傾斜、給予兒科學科更多投入、給予兒科醫生更多理解和信任,都可謂刻不容緩。各方共同發力、形成合力,才能儘快補上兒科醫療資源不足的短板,讓更多兒科醫生成為孩子成長的「提燈者」。

廣東省人大代表張翠梅認為,收入低、風險大、責任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兒科醫生從業的意願。要想引進和留住兒科醫生,關鍵在於提升薪酬水平、社會評價和職業保障。政府既要在政策上加以扶持,還要在精神層面、社會地位層面加強關愛,讓兒科醫生有職業歸屬感。

社會保障:輿論認為提高社會保障的整體水平是解決生育二孩後顧之憂的最有效途徑。

不少二孩家庭希望出台二孩「育兒補貼」政策以減輕生育壓力。但也有部分網民持有不同觀點,認為「二孩補貼」不是解決政策「遇冷」的關鍵問題,根本上,還是要加強公共資源的建設和健全社會保障機制。

北京市政協委員廖理純建議為二孩家庭減免個人所得稅。可以按照先征後退的方式,年底由二孩家庭提出申請,之後由稅務部門按照規定返還。他說,世界上很多國家會通過經濟輔助、減免稅收等方式鼓勵生育。例如,日本每生一個孩子政府會一次性獎勵42萬日元「生育金」;俄羅斯從2007年開始實施「母親基金」項目,生育第二個以及更多孩子的家庭就可以申請。

廣東省人大代表王海建議擴大補貼範圍,將80天的獎勵產假與98天產假一起納入生育津貼補貼範圍,由生育津貼支付產假期間的工資,保護女職工的就業權,減少就業歧視。

廣東省人大代表朱錦英也建議,政府對錄用女職工達到一定比例的用人單位給予優惠政策,鼓勵合理用工。例如根據企業中女職工的比例,適當減輕企業稅收。同時建議將錄用女職工、杜絕性別歧視列為考核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評價指標之一。

職業發展:輿論認為二孩政策考驗女性職業權益,希望出台保護女職工生育二孩的相關政策。

圖片來源:東方IC

網民主要關注產假權益的保護,擔憂延長產假及與之伴生的職業歧視給職業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比如女性在找工作時帶來消極影響、因為生育被迫離職等。

人民法院報評論認為,「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意味著有些女性在生育上將花費更長的時間。帶薪產假提高了僱傭女性的成本,對於許多女性而言,生育期一般處於事業上升期,增加她們的職場風險,可能會迎來生育率崩塌。要想保障女性職業權益,一方面政府真金白銀的投入要增加,另一方面保障負擔的公平與調節能力也要符合鼓勵生育的需要,用基金統籌保障取代用人實位保障,同時,讓對女性用工的單位與企業得到獎勵與補償,使得責任承擔更公平。

  與此同時,也有觀點建議給職場女性更多時間來陪伴孩子成長。福建省人大代表徐平東建議,探索在一些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機關事業單位開展試點,女職工在享受生育產假以後至孩子三歲之前可以申請停薪留職,讓女職工安心在家養育嬰幼兒,促進孩子心理及智力的健康發展。

  陝西省政協委員張華俊建議,重視二孩政策給女職工權益保護帶來的眾多問題,出台保護女職工生育二孩的相關政策。如完善女性的生育保險條款、延長產假,生育二孩後的勞動保護政策等。同時,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巡查。加大「三期」工資待遇、福利待遇檢查力度,及時糾正企業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職工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還要提高用人單位的積極性。政府可以給用人單位一定的補助用於單位女職工的產期、哺乳期的補貼,在上繳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政策等。


推薦閱讀:

輿情監測: 海南萬車大滯留 網民:太好客,捨不得大家返程
Analysing Results of Shock Initiation Process in Zhihu.Com at Condition of Average Density

TAG:輿情 | 輿論 | 社會輿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