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或許能改變你生活的小習慣
很多人說自己日子過得渾渾噩噩,但又不知如何改變。
尤其是那些寒假待家的同學,尤其是那些在普本念書的同學,尤其是那些大公司里的活死人,尤其是那些體制內的上班族。
那麼這裡我有一個小建議,也是我自己每天在做的一件小事,就是:
買個小本子、買只筆,每天晚上睡覺前,花5~10分鐘的樣子,回顧一下自己今天一天都幹了些什麼,然後把它記錄下來
我希望這件不費力氣的小事,你至少能把它堅持一個月以上。
一個月之後,你可以再來跟我聊聊,看看自己心態上是否會發生一些變化、生活是否能得到一些改觀。
不過在做這件事以前,這裡有兩個地方要稍微注意:
一、
每天晚上,在你開始動筆之前,我希望你能先短暫的放空、放鬆一下自己,認認真真開始準備接下來的復盤,不要敷衍草草了之。
比如,你可以像我這麼寫:
內容雖不長,但也絕非十幾個字的流水賬,甚至其中還有一些當時自己的心情。
總之,反正你越是認真對待,這份記錄,也就越有其意義。
二、
無論你今天過得如何,過得好或壞,我希望你都能忠實把它記錄下來。
千萬不要覺得,今天我什麼都沒幹、也沒啥好寫的;或在寢室待了一天、打了一天遊戲、刷了一天劇,沒意義,乾脆懶得寫了。
記住,我說的是無論好壞,都把它記錄下來。
記下來,不是為了寫自傳,並不要求每個篇章都十分精彩,只是為了讓你偶爾翻看起來時,能知道自己過去每一天都是怎麼度過的。
按照這兩個小提示去堅持這件小事,至少一個月以上,我相信你的生活多少會發生一些改變。
畢竟我敢打賭,倘若當一個人在翻看自己日記時,發現每天都是:
打遊戲、刷微博
睡懶覺、悶寢室
聊八卦、胡吃海喝
....
如此循環往複
我不相信一個人看見自己的生活糟蹋成這種流水賬,他還能淡定的接著過老日子,他多少會試著爭取一些改變。
而在這之前,你需要按我說的,做一些記錄。
記錄的作用,上面說過,是為了讓你清楚的曉得每天在自己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自己到底做了哪些事。
我知道,可能偶爾遊戲打累了,躺床上的時候,你或許也會猛然感到空虛、感到再這樣下去不行,自己必須得做點什麼。
這種剎那間的頓悟誰都會有,但它和一朝一夕的生活記錄不同。
頓悟的意思,說白了,就是可能這一小會兒,你突然想明白了,等過了這陣勁兒,你還是得糊塗,還是會走到老路上去。
而記錄,想當於是每天晚上睡覺前,你會給自己一次反省的機會。
剛開始幾天、一星期,你可能察覺不到任何改變。但一個月呢?三個月呢?半年呢?
慢慢時間長了,這種反省練習,你是每天都在做的,你近乎重複了上百次。那麼你說,即便是再冥頑不化的人,他是不是多少也都會有一些改變呢?
當然,你可以在我這個建議上做些變通。
不做記錄也無妨,你可以每天晚上睡覺前,躺床上那會兒,閉著眼睛,先別著急睡,腦子裡想想,自己今天一天都幹了哪些事。
歸根到底,其實無論記錄還是回顧,本質上都是在讓你做一種自省練習。
這並不需要費多少腦子,需要的只是誠實和不欺騙自己的勇氣。無論今天過得好壞,你都至少需要讓自己簡單的了解,自己今天都做了哪些事,這就夠了。
過得精彩,那麼復盤一番,算是給自己鼓勁;過得失敗,不要緊,你有了反省,你有了警戒。
時間慢慢一長,改變一定是看得到的。
倘若連這件小事都做不到,那麼一邊渾渾噩噩一邊祈求救贖,這就只能說是活該了。
PS:
聲明一下,這件小事,它和 to do list 是不同的。
我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也經常做 to do list,會提前每天安排要做的事,但事實上我發現很多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如果沒有完成,這樣很容易讓人產生心理負罪感。
而如果你把它換成每天晚上睡前總結的話,那就不一樣了,計劃完沒完成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你終究做了點事,那心裡就一定會有成就感,你的目光聚焦放在了那些你做了的事情上。
這樣的話,人就相對容易進入一個正面循環,我們說circle of success,成功螺旋。
-------------------------------
專欄文章均首發於我的公眾號
--【維也納金色書店】
寫有趣有聊的文章,歡迎你來關注一下~
推薦閱讀:
※歐美大學紋章英國篇(2):英格蘭非倫敦地區
※經濟強大後,文化自信應該從高等教育做起!
※大學如何合理分配時間?
※oppoR11和vivoX20哪個好?建議買哪個?
※DW:教育部整了個「雙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