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對父母教育的影響(一):夫妻家務角色
作者簡介
許標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學碩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12年心理學學習
超過3000小時心理諮詢經驗
超過1000名青少年教育輔導經驗
出版家庭教育著作《父母不知道的教育》
「原生家庭」是指每個人成長的家庭,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新生家庭」,指的是我們成年後通過婚姻組建的自己的家庭。原生家庭對教育有著根深蒂固又潛移默化的影響!,正因為這種影響潛移默化,因而容易被人忽視。
對父母沒有完結的情緒反應永遠是一生最重要的未完成之事。——《家庭治療:理論與方法》
一個人的性格、與人相處方式等方面,都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當人進入婚姻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更加突出和深刻!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組成的新的家庭,而是夫妻雙方帶著各自的原生家庭的烙印組成的新的家庭,也就是說:婚姻組建的家庭,實際上是三個家庭的糅合!
通常我們看待婚姻,認為婚姻是夫妻兩個人為主的家庭生活。當婚姻出現問題,夫妻的相處出現問題時,也僅僅認為是夫妻兩個人的問題!但事實上,很多時候,夫妻之間的矛盾是來自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的差異造成的矛盾!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體現在:夫妻角色。
夫妻雙方對家庭中夫妻各自的角色,都有著某種比較固定的認識:哪些事是屬於丈夫做的,哪些事是屬於妻子做的。這種認識來自從小受自身原生家庭中父母角色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然而,每個人的原生家庭是不一樣的,對於父母在家庭中夫妻角色的分工也會有所不同,當夫妻按照各自從原生家庭學習到的默認的夫妻角色的分工去要求對方時,必然會出現矛盾。夫妻雙方都會覺得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問題出在對方身上,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分工都是這樣啊!如果沒有對原生家庭的了解,夫妻雙方很難理解彼此對家庭認識差異的緣由!
家庭總是與生活的細細碎碎、柴米油鹽聯繫在一起,家務看似家庭中很細小的部分,但又是無處不在的部分!家務總是與家人聯繫在一起,做家務的過程總存在與家人的交流。家務也是把家庭連接更緊密的重要部分,而不僅僅是勞動。因此,家務分工對夫妻關係有著重要影響。家庭中的家務分工通常有以下幾種類型:
分工協作型
父母能夠分工協作承擔家務。有人做飯,另一人就洗碗。
母親包攬,父親大爺型
這是很多中國家庭的現狀!母親承擔幾乎所有家務,父親在家基本上不做事。
父親包攬,母親女皇型
有些家庭屬於與上面的類型正好相反:母親在家幾乎不做家務,家務全由父親承擔。
我們對家庭太過熟悉,我們對家庭的認識幾乎都是出於內心深處下意識的看法,因此,在家庭中,我們也是下意識地認為「家庭應該是這個樣子」!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如果在家務分工類型上相同,夫妻對彼此的家務分工角色期望較匹配,夫妻在家務分工的相處上,不易出現矛盾。
如果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的家務分工類型不同,比如,妻子的原生家庭是「分工協作型」,妻子認為家務就該分工協作,夫妻共同分擔家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對丈夫會有著共同分擔家務的期望;可丈夫成長的原生家庭是「母親包攬型」,一直都是母親做家務,父親基本上不做家務,他認為女人做家務,男人不做家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樣,妻子可能認為丈夫的不做家務是不夠愛家,對自己不體貼、不關心;丈夫可能認為妻子不能承擔自己分內的事情,不夠賢惠。
這個家庭常見的場景可能就是:妻子在家忙的沒空休息,丈夫在那翹著二郎腿玩手機!於是夫妻間間隙漸生,矛盾積聚!類似這種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家務分工類型上的差異造成的矛盾很容易日積月累,成為夫妻矛盾很重要的一部分。
上述問題根源其實不在於家庭分工類型的差異,而在於夫妻缺乏溝通!
夫妻雙方都在下意識的按照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家務分工去要求對方,可是當雙方對家務的夫妻角色分工出現不一致時,卻沒有進行有效交流,反而可能以「他不夠愛我」「他不在乎我了」「結婚了他就變了」「結婚後她一點都不懂得體貼人了」「結婚了,她就變得越來越無理取鬧!」等理由來解釋!
改善的方式是需要夫妻間能夠坦誠的交流,坦誠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期望、不滿。
只有交流,才能夠真正知道彼此的想法和意見!
像夫妻這樣親密關係的相處,很多時候我們有一種誤解,認為親密關係就應該有默契,會覺得彼此已經這麼親近熟悉,不說也應該知道。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們都不是讀心高手,很多時候都是不說就不知道!這種認識就是親密關係中常見的「錯誤認知」,也是很多時候矛盾的源頭!
承認我們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不要求對方知道我們在想什麼,當他(她)不知道你心裡的想法時,那就說出來吧!
默契重要,還是關係重要?如果非得二選一,你會選哪個?
購書可在亞馬遜、噹噹網、京東、豆瓣閱讀、多看閱讀等各大電子書平台購買。
推薦閱讀:
※千萬別把婚姻當使命
※家庭財務管理?
※你見過哪些印象深刻的婚禮?
※馬雅舒:過自己的幸福生活,其他與我無關
※完美的婚姻便如黃蓉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