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印度經濟(七):好銀行與壞銀行

早年,在全世界投資者都看好中國的時候,儘管也有人會說印度經濟的潛力如何如何、增速如何如何,但總體上,大家的重點還是在中國,無暇顧及印度的好。直到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印度經濟才有了出頭之日。

在那樣的早年裡,我因一度出差印度數次,是屬於留意了一下印度經濟的少數之一。印象中,那時候印度比較受推崇和拿得出手的有三樣東西。一是IT外包;二是酒店、餐飲等侍候性質的服務業;三是金融。尤其是金融,頗被當時的不少人推重,認為是印度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歷久不衰。

時間有點久了,記憶有點模糊。現在只記得印度的金融業很受推崇,推崇的原因卻有點記不清楚了。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當時中國的經濟界對本國的銀行和金融業頗為不滿,故以推崇鄰家刺激和激勵本國業者知恥而奮進,頗有點家長教育孩子時常說「你看看人家xxx」的意思。

中國的銀行業,在2003年之前,的確十分地不爭氣。其壞帳率一度達到25%,而據坊間估計,其實已高達40%,銀行業已經是事實上的資不抵債,處於破產的邊緣。

沒誰不可以破產。個人可以,企業可以,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都可以。銀行自然不能例外,也可以破產。但如果整個銀行業都事實上算是技術上破產,這種時候卻是萬萬不可以讓整個銀行業破產的。正如企業可以破產,但經濟卻是萬萬不可以破產一樣。

中國當年的銀行業,就是整體上已經破產,所以,政府無論如何不能讓它破產。

中國的辦法是將好銀行與壞銀行分開。由國家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將銀行的不良資產整個買下來,讓銀行輕裝上陣,恢復成好銀行(good bank),而不良資產進入資產管理公司(即壞銀行,bad bank)。好壞分開。

好壞銀行分離,這也是很多國家通行的辦法,但具體做法各異。一般國家的銀行,也剝離不良資產,將不良資產出售給資產管理公司,但都是打折出售,依資產質量打不同的折。這是市場定價,是通用的做法。而中國當年,卻是將銀行的不良資產按票麵價值(face value)原價出售給資產管理公司,一分錢的折也沒有打。

資產管理公司是冤大頭嗎?明知是不良資產,卻按票麵價收購。

當年,共成立了四家資管公司,分別收購四大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華融收購工行的,長城收購農行的,東方收購中行的,信達收購建行的。

收購的錢從哪裡來?首先是財政部提供給四家的資本金(說明這四家都是國家的公司),當然,這點錢遠遠不夠。

其次,由財政部作保,向央行借錢(再貸款)。但央行擔以借錢太多了,會引爆通貨膨脹,不願多借。所以,錢還是不夠。

於是想出了第三招。資產管理公司對銀行說,我可以原價收購你的不良資產,但手頭的錢不夠。不夠的部分,算我欠你的,十年以後(到2009年)連本帶息還你。

銀行答應了。其實沒有什麼答不答應的,因為都是政府在安排。

以華融收購工行不良資產為例。工行剝離下來的不良資產大概幾千億。華融從央行借了一部分錢,付給了工行,工行愉快地接受併入了帳,這是這筆交易里唯一的真金白銀。剩下的部分,華融說沒錢了,算我欠你的,十年以前連本帶利一塊還你。

這樣,工行把不良資產都賣給了華融,但收到的錢只有一部分是真金白銀,剩下的都是華融打給的白條(法律上不叫白條,叫十年期金融債,年利2.5%)。

其它三家資產管理公司與對應行的交易也大體如此。在這些交易中,真正出了血的只有央行。其它都是白條。

這些白條理論上應該在2009年兌現。在這一年,資產管理公司應該將剩下的欠款連本帶利一併償還幾大銀行。但事實上,資產管理公司並沒有償還,也無力償還。

幾大資產管理公司從幾大行處一共收購了1.4萬億不良資產,大部分都已處置完畢。最終回收了2000多億現金。這2000多億,就是四大資管十幾年的收入。看起來不少,但不要忘記了,四大資管當初從央行借了錢,又向對應行打了白條,每年都要付利息的。這2000億,基本上只夠付利息。到2009年規定還本日,四大資管對幾大行雙手一攤說,要本沒有,要命四條。

四大行無奈,只好將白條兌現期限再延十年(2019年)。好在,四大行這十年間乘中國經濟之東風,很是發了一把,也不是很在意這些本是不是能回來。

一個是無心償債,一個是無心追債。一筆天文數目的白條,就這樣平安無事地過了十年又十年。

據說,這部分該還沒還、欠四大行的欠帳(本,不是利,利已每年按時足額償還了),目前是掛在財政部與資管公司的共享帳戶上。除非資管公司突然有一天撿到天下掉下的大餡餅,發了大財,可以將欠帳一筆還清,否則,最終的埋單人只能是財政部。

別忘了,四大資管還欠央行的錢呢。利息雖然都付了,可本金還沒還呢。當初向央行借錢的時候,財政部可是保人。

這樣一捋,真相大白了。當初四大行的1.4萬億不良貸款,敢情最後還是要財政部要埋單的。

好在,四大行和央行並不會真得向財政部逼帳。這筆帳,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掛著吧。

中國銀行的壞帳問題,大體是採取了這樣一種外科手術式的處理方法。幾大行輕裝上陣,財政部又通過匯金公司不斷注資,把它們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好上市賣個好價錢。

但時隔不久,這些銀行又產生了程度不一的壞帳問題。壞帳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其實是在2003-2007年間中國經濟騰飛的黃金五年。

中國的經歷表明,壞帳問題的根源,不僅在於銀行治理和監管,也與(或者說更取決於)整體經濟的狀況密切相關,孰輕孰重,要視情而定,不可輕下斷言。

中國現在已經是新興經濟體中的佼佼者和先行者。它走過的路、摔過的跟頭,後來的新興經濟體也多半要走、要摔。印度,現在就出現了銀行壞帳的問題。

印度的銀行業,因為被定性為關乎國計民生、具有戰略重要性,在60-80年代被數次大規模國有化,現在已經與中國很像了,是國有銀行的天下,佔據市場份額的70%。與中國不同的是,它還有30%的市場留給了私營銀行和外資銀行。但總體上,國有銀行是主導。

印度銀行業出現嚴重的壞帳問題,其誘因也與中國頗多類似之處。首先,國有銀行受政府干預較多,放貸的時候,考慮政治往往先於金融風險。特別是在經濟下行時,政府希望銀行反周期放貸,收益自然不高甚至虧損。這是國有銀行的通病,是壞帳率較高最常見的原因,但卻是國有銀行的宿命,沒的選擇的。

其次,與中國類似,在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時,財政和貨幣政策雙寬鬆。中國當年是銀行家上趕著企業求其借錢,利率、期限、金額都好說,至於風險,根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第三,2009年前後經濟過熱的時候,企業和銀行同時被市場沖昏了頭腦。企業盲目上項目,尤其是鋼鐵、電力和基礎設施;銀行則盲目提供貸款。後來經濟冷下來了,很多項目建不下去了,已經建成的也發現收益其實沒那麼高。

第四,老賴現象。與中國一樣,印度有很多老賴,有錢也不還。但印度的老賴有一個特點,大型企業和巨富比較多。他們之所以敢於不還,是因為印度的司法體系十分拖沓。如果銀行將其訟之法庭,不打個四五年時間的官司,是不會有結果的。而由於印度法律制度之繁雜,這個結果也未必就對銀行有利。

印度銀行業的壞帳現象由來已久,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但與中國一樣,銀行家多不願意正視和承認壞帳這一事實,而是通過展期、借新債還舊債等方式,用「拖」的辦法。尤其是國有銀行,負責人是有任期的,只要不在本人的任期內出事就行。

也有的國有銀行負責人願意有所作為,把事實上已是壞帳的不良資產採取起訴、拍賣、減記、核銷的方式解決。但一方面,印度的司法體系十分拖沓,沒有個4、5年官司,根本看不到解決的希望。更主要的是,如果拍賣、減記、核銷,有可能被指責為國有資產流失而被追究責任,甚至被懷疑有貪腐行為。

因此,長期以來,印度的國有銀行通過做帳和各種方式粉飾資產負債表,將業內人士早已心知肚明的壞帳問題捂在水下。

讓壞帳問題浮出水面的,一個是前文說過的時任央行行長Rajan。一個是發現信貸增長失速而憂心忡忡的印度政府。

印度央行與中國央行不同,它同時肩負銀行監管之責。Rajan強制各家銀行對資產質量進行嚴格評估,通過評估,將長期掩蓋的壞帳問題彰之天下。然後,聯手政府通過破產法,明確規定,因債務違約而起的破產案件,必須在180天內裁決,老賴們再想利用司法體系的拖沓賴帳,至少在法律上空間大大縮小。

考慮到銀行家們不願有所作為的顧忌,央行十分善解人意。你們不是不敢主動提出訴訟、拍賣、減記、核銷嗎?那就由央行出面,「強迫」你們對老賴和違約者提出訴訟(這樣,你們是被迫的,就沒有責任了),並成立專門的委員會,教你們怎樣拍賣、減記、核銷不良資產(是委員會讓你們這樣做的,這樣就不用擔「國有資產流失」和貪腐的嫌疑了)。

這些就是印度為解決壞帳問題而採取的措施:首先是讓壞帳問題浮出水面,不迴避、不拖延。浮出水面後的情況的確十分糟糕,據估計,至少有20%的貸款是有問題的,其中確定無疑的不良貸款超過10%。

其次是加快不良資產的處置,從法律上、監管上、實操上創造空間。

但這些還不是根本。根本之道,是學習中國,成立專門的資產管理公司,將好銀行與壞銀行分離。這一點,印度政府還在猶疑。

另一根本之道,是學習中國,對分離後的好銀行進行注資,提高資本充足率。

總體感覺,印度對中國本世紀初處置銀行不良資產的經驗沒有進行很好的研究。尤其是好壞銀行分離和注資方面,中國有一些獨特的做法。不是說這些做法就一定好,但畢竟能夠多一種選擇。

從印度經濟界人士的觀點看,他們目前仍是堅持發達國家的老套路。比如剝離不良資產,仍堅持市場化定價。在注資方面,仍只著眼於預算收入。


推薦閱讀:

法國經濟(三):勞工權利,多「好」才是恰好?
你應該需要了解的M2
募捐的基本常識與羅一笑她爸錯在何處?
中國貨幣分析:貨幣層次(2)
中國貨幣分析:存款性公司

TAG: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