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君主制的進步意義? —— 因為還有個你不知道的寡頭制
原標題:《貴族寡頭政治是中國的最大陷阱》,應該是整好五周年之前寫的,首發在共識網上。後來有人零星轉發。
當時有人看成針砭時弊,其實相反,那時是剛看到了點兒解決的希望。
真看不到希望的那十來年,我絕對不會寫,因為寫明白了更絕望。
————————————————————
普通人眼裡的中國歷史,就是幾千年皇權專制,其實不然。
中國還有過寡頭們壟斷政權的時代,他們聯合起來架空皇權,確保自己的家族特權代代相傳,變成「貴族」世家,動輒延續上百年。
這種局面甚至發生過不止一次:春秋、魏晉、民國,乃至……貴族寡頭一直在和皇權做蹺蹺板遊戲。
三桓,《孔子》電影劇照,其實劇組連當時三桓的年紀都沒搞明白
一,孔子的僱主們
中國第一個貴族寡頭們當權的時代,是春秋。
春秋有三百年時間。我們拿春秋末年的孔子當坐標,看看那時寡頭政治的特徵。
孔子是魯國人。從春秋中期開始,魯國的政治就讓三大家族給壟斷了,這三大家族的始祖,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按照長幼排行,依次是孟孫氏(也叫仲孫)、叔孫氏、季孫氏。因為出自桓公,又合稱「三桓」家族。魯國的政局,其實是這三個家族的聯合統治。到孔子在世時,三家專權已經一百多年了。
這三家的政治地位,卻是倒過來排行的:季孫氏最厲害,叔孫氏次之,孟孫氏最末。
那時中原列國,最高級別的官員叫「卿」,各國習慣不同,數量在從三個到十來個之間,他們組成最高國務會議,類似後世的宰相,或今天「常委」的職能。
魯國的「卿」都是三桓家族祖傳。史書對此記載不太明確,大概是季孫家世代當司徒(也叫「正卿」,意為首相,類似今天的國務院總理),叔孫家世代當司馬(國防兼外交部長),孟孫家世代當司空(國土、資源、水利、建設部長)……還有一個三桓之外的臧孫家,可能是世代當司寇(管公檢法司,類似政法委)。這個臧孫家族來歷更老,但勢力不如三桓。
魯國的國土,也基本讓三桓家族瓜分完了。他們在自己的封地收稅、執法(其實那時也沒法律,就是管理農奴而已),組建家族軍隊,還建造了堅固的城池,派自己最得力的管家管理。歷代魯國國君都被三桓家族架空,沒什麼實權。間或有位國君不甘當傀儡,要除掉三桓家族,但都失敗,被趕到國外當寓公,一輩子不能回國。三桓再繼續扶植一個傀儡國君。
再說孔子。孔子出身小貴族,前半輩子都在教書做學問,本來沒機會擠到魯國政治最高層。到他五十來歲時,機會忽然來了。
原來,這時三桓的前兩家是季桓子和叔孫武叔,這兩人都是少年繼位,沒能力掌握局面,只有一個成年的孟懿子,獨力難支。而當時魯國政局又很亂,陽虎,一個和孔子長得一模一樣的小貴族(其實很可能和孔子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兩人都沒挑明這一層),一度篡奪了季孫家的權力,想除掉三桓家族,後來失敗逃到國外,還在策動政變。
此時魯國內憂外困,三桓應付不了,急需個社會聲望高的人來維持局面,過渡一下。孔子家族又曾長期給孟氏服務,孔子就這麼有了當官的機會。
至於孔子,他主張的是「周禮」,就是國君和貴族都有存在的價值,應當和衷共濟。他掌權之後推行「墮三都」,就是勸三桓家族把自己封邑的城牆拆掉,不要和國君做對。不過孔子嘴上說的,是防止再出現陽虎那樣的叛臣。三桓拆了兩座城,才醒過味來。這時季桓子和叔孫武叔也都長大了,根基已固,孔子就被迫辭職,周遊列國去了。
春秋列國里,和魯國政治比較像的,是鄭國。不過鄭國世代掌權的家族不是三個,而是七個:罕、駟、豐、國、游、良、印。它們比三桓家族出現稍微晚一點兒,也是由一位國君的兒子們繁衍出來的。這位國君是鄭穆公,所以七家合稱「七穆」,和魯國的「三桓」得名的原則一樣。
鄭國「卿」的編製有六個,必須來自七穆家族,外人不得染指(其實「染指」這個典故也和七穆家族有點關係)。但和魯國不一樣,鄭國這七家是「輪流做莊」,按資歷和能力相結合的標準,輪流當首席執政輪。從孔子幼時,鄭國是罕、國、游、駟四家依次執政。孔子很崇拜的政治人物子產,就出自國氏家族,他是孔子爺爺那輩的人,長期主政鄭國,以賢明、忍讓著稱,善於調節七家內部的關係。至於國君,完全是這七家操縱的傀儡。如果引起七穆家族不滿,會被殺死換人。
魯、鄭兩國的貴族寡頭政治相對穩定,它的特點,是幾個寡頭家族有共同的始祖(魯桓公和鄭穆公),所以他們容易結成利益共同體,對付共同的威脅。
對三桓、七穆的威脅,主要來自和他們出身類似的貴族,先朝國君的後人們。比如,在魯桓公之前國君的後人,可以叫「老貴族」;而魯桓公之後的歷代國君,也會生很多公子,繁衍成「新貴族」。新老貴族不甘心資源都被三桓七穆壟斷,經常發生內戰。三桓、七穆的寡頭統治,就是建立在取代老貴族、並不斷戰勝新貴族的基礎之上。
春秋的其他中原列國,也都是貴族寡頭專權,但不如魯、鄭這麼整齊,往往是老貴族、新貴族兼有。比如齊國,孔子時候還保存著三四百年的老貴族世家:國氏和高氏(此國氏和鄭國七穆的國氏沒有親緣關係),此外是一些產生較晚的貴族,甚至有外國遷來的貴族,比如來自陳國的田氏。後來,這個田氏家族就篡奪了齊國的君權,成為戰國時候的齊國。
衛國、宋國也和齊國類似,新、老貴族並存,內鬥起來也顯得沒規律。南方的楚國,則君權一直沒旁落,歷代國君都重用新貴族,就是自己的兄弟、叔伯,這些人的血緣總比老貴族近一些。但老貴族也沒消失,只是比較邊緣而已。比如戰國詩人屈原,就出自很老牌的屈氏家族,政治地位並不算高。
二,春秋貴族的落幕
說了這些,回頭再看孔子。他周遊列國,四處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但一直沒人採用。道理很簡單,孔子政治理念的核心是「仁」,希望統治者實行仁政,對底層老百姓好一點,不要盤剝太厲害,這跟孔子少年經歷過貧賤有關,也是為了統治者的長遠利益。
但對列國的貴族寡頭們來說,搞讓步的仁政完全是不著調,因為寡頭之間永遠有爭奪,不是鐵板一塊,沒人願意為了抽象的「統治集團的根本利益」犧牲自己的家族利益。所以他們連樣子戲都懶得做。
只有到了皇權專制時代,天下是皇帝一個人的產業,他才會考慮自己和子孫的長期利益,約束一下自己和大臣們的慾望,儒學才成了官方意識形態。孔子自己來不及看到這一幕了。
春秋的貴族寡頭政治是怎麼終結的?
首先,是貴族之間的內鬥太厲害,一直難以形成穩定的統治秩序。即使像三桓、七穆家族那樣勉強能控制局面,但搞得國家越來越衰弱,最終樹倒猢猻散,被大國吞併了。
有人會聯想到歐洲的中世紀,他們也是世襲貴族社會,為什麼就能很穩定地維持一千多年,而春秋貴族就不行?
這後面有個大家都沒關注的因素:婚姻制度。歐洲是一夫一妻制,貴族們生的孩子少,爭奪也就沒那麼激烈。歐洲貴族沒兒子,女兒可以當繼承人;兒女都無,就找別的親戚繼承。看似人丁不興旺,其實正好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貴族都一夫多妻,兒子一堆,資源卻有限,難免廝殺內訌。
其次,歐洲有古羅馬的法制傳統,很多問題都通過法制和契約解決。比如長子繼承製,大兒子繼承全部家當,其餘的自己出去闖天下,這樣就沒有「三桓」一類的問題。
所以歐洲的貴族社會比較穩定,能實現貴族們的「共和」。中國卻只能靠寡頭們維持局面。
春秋貴族政治終結,第二個原因是國際競爭。
春秋時蠻夷色彩很強的外圍國家,比如秦、楚、吳等,貴族傳統比較弱,君權一直強大,他們對中原老牌國家形成很大威脅。
此外,春秋最大的超級大國是晉國,而晉國有一項特殊的國策,就是太子之外,公子王孫們不準在國內立足(這是晉獻公搞的特殊政策,知道晉獻公的人不多,但他兒子晉文公很著名)。所以在晉國長期掌權的,是十來個和國君沒有親緣關係的外姓家族。這些家族斗得更厲害,到春秋末年只剩了三家,就是韓、趙、魏,他們瓜分了晉國,變成了戰國七雄裡面的三個。
戰國初年,韓、趙、魏、楚、齊(已經是被田氏篡權的那個齊國了)、秦等主要國家紛紛「變法」,核心就是加強專制王權,打擊王親國戚、貴族世家,王權要越過貴族階層,直接統治老百姓。變法的目的是富國強兵,在國際戰爭中取得優勢。
那些貴族寡頭勢力一直很強大、沒法搞變法的老牌中原國家,如鄭、衛、魯、宋等等,就逐漸衰落下去,最終亡國了。貴族寡頭政治也隨之消失,新崛起的是專治王權,從秦、漢開始成為歷史主流。提倡仁政的儒學也隨之光大起來。
不靠貴族的話,皇權靠什麼統治國家?靠文官制度,也叫官僚制。
「官僚」這個詞現在含義不太好,但作為和「貴族」相對的政治制度時,它是一種進步。官僚制的原則是:1,官員擇優錄取,不考慮家族門第;2,官員靠工作的薪水養活自己,不像貴族,靠祖傳的封邑收入;3,有一套監督和考評體制,防止徇私舞弊,按工作能力或工齡晉陞,職位不能被某些人壟斷。
戰國時候列國搞變法,很重要的內容就是用官僚製取代世襲貴族。
三,漢魏皇權的衰微
從秦到漢都是皇權獨尊。到漢代,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官僚制度。所有官員都要從基層小吏干起,靠績效升遷,通過考試進入正式官員序列——不要以為從隋唐的科舉制才有考試,漢代當公務員也是要考試的,所謂「儒生試經法,文吏課箋奏」。這樣,所有官僚都是皇帝的僱員,必須為皇帝服務,而不是給自己家族牟利。
漢初時候,皇帝也分封了很多親屬為王,他們有自己的封國,類似春秋的貴族甚至小國君。但當這些人威脅皇權時,他們立刻被剝奪了政治和經濟特權。到漢文帝時候,諸侯王就沒什麼權勢了。
漢朝還非常警惕民間的家族勢力。各地都會有一些非常富裕的大家族,漢代人給他們叫「豪強」。他們的子弟有條件接受文化教育,進入地方政府擔任小吏,逐漸升遷。但他們不能隨意擴張勢力。漢代地方官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抑制、打擊那些勢力過大、為害鄉里的豪強家族。這種打擊有時十分血腥:一個大家族的數百名成員被全部逮捕,成年男人被處死,女子和兒童成為苦役犯,家產被充公。在漢代,勇於「搏擊豪強」是地方官的重要政績。
戰國秦漢的集權政治持續了五六百年。但漢朝衰亡之後,新一輪貴族政治開始抬頭了。
東漢末年董卓之亂,各地官員紛紛擁兵自立,互相混戰。這些動亂是地方豪強擴大影響的好機會。他們有大量宗族成員和家丁奴婢,宅牆高大堅固,糧儲豐富,可以組織自己的小規模武裝,在亂兵中自保。門戶單薄的百姓,只能向豪強獻出自己的土地和人身權,換取他們的保護。
州郡的地方官們(正在形成的軍閥)也需要豪強支持,來建立地方武裝。活動在中原的曹操、袁紹、劉備,南方的孫策、劉璋等軍閥,都要拉攏豪強。
曹操在混戰中統一北方,努力將支持過自己的豪強大族和官僚機構結合起來,承認一些他們的特權,同時希望他們服從自己的權威。大族成員相繼進入了中央政權,成為高級官員。
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兩人,一度想打壓豪門的勢力,重塑皇權,但他們執政的時間太短。司馬懿乘機奪權,到他的孫子司馬炎終於廢黜魏朝、建立西晉。
和曹魏相似,西晉改朝換代也是權臣篡位,採用和平「禪讓」的形式:早已被架空的先朝皇帝被迫宣布,自己的王朝天命已去,應該仿效堯、舜、禹相繼讓賢的方式,交給眾望所歸的賢人建立新朝。
但和曹家戰場上打出來的天下不同,西晉是靠「和平演變」,司馬氏之心路人皆知,他們需要群臣的支持(至少是不反對),就承諾了更多的特權。這些高官們已經足夠富裕,只有靠世襲特權收買他們,曹魏時期的「九品中正制」正好可以利用。
「九品中正制」是將尚未做官的人分為九個等級,這決定他起步官職的高低。第一品最高,理論上屬於聖人,永遠空缺。第二品是事實上的最高一級。再以下的各品之間,是量的區別;它們和二品,則是質的區別。
司馬炎的收買措施是:每一個官員家族的「品」都固定下來,他們的子孫後代,將永遠屬於這一品,享有做官和提升的各種便利。家族等級就這樣被法律認可了。「士族」由此產生,意指憑藉門第可以世代做官的階層。真正的士族都是二品家族。一個原本低於二品的士人想進入這一等級,需要獲得皇帝的賞識,或者士族官僚隊伍的一致認可,近乎鳳毛麟角。
二品家族的確定標準,除了照顧所有當朝高官外,還要按照地域原則,每郡有幾個二品名額,分配給最有勢力的家族。數百個家族由此壟斷了從朝廷到地方的整個官僚隊伍。因為品第和地域的聯繫,他們很重視自己的籍貫,習慣將家鄉郡名放在自己姓氏之前,這就是「郡望」。即使已經在京城定居數代,他們依舊認為自己是博陵人、隴西人或者陳郡人。
西晉朝數十年間,皇室、宗王和士族官僚在奢靡腐敗中墮落,集體投身到瓜分天下財富的狂歡中。曹魏時期的國有資產很多,主要是類似國有農場的屯田。司馬氏掌權後,國有屯田、包括耕種它的農民,都被權貴們瓜分一空,屯田農民成為權貴的私家奴婢。歷史上很著名的石崇、王愷鬥富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時。
分贓不均帶來爭鬥。司馬炎的繼承人晉惠帝是個傻子,他在位時,外戚和宗王開始打內戰,原本臣服的北方民族乘機起兵,兩位西晉皇帝相繼被匈奴人俘虜、殺死。中原落入匈奴、羯、鮮卑等少數族的統治下。北方士族紛紛南下避難,他們在江南擁立了一個西晉宗室,建立起偏安朝廷:東晉。
經過這一番動蕩,皇帝和宗王權力大大削弱,朝廷和各州政權都落入了士族高門之手。如果說西晉士族得到了皇權的縱容,那麼,東晉的士族則架空和瓜分了皇權。
四,東晉門閥政治
東晉士族高門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爭奪。他們爭奪的重點是軍權。
為防範北方的威脅,東晉形成了兩大軍區:長江中上游的荊州(兩湖、四川,有時包括江西),和長江下游的揚州(江蘇、浙江、安徽,也包括京城建康)。最顯赫的家族控制朝廷和揚州,但荊州統帥也不甘人後。荊揚二州之爭,貫穿了東晉百餘年的歷史。
「舊時王謝堂前燕」,出自琅琊的王敦、王導家族,出自陳郡的謝萬、謝安家族,相繼控制過荊州和揚州。此外還有潁川庾氏、譙國桓氏、太原王氏、高平郗氏等等,構成了東晉的貴族寡頭集團。
這種壟斷政權的東晉士族,當時也叫「門閥」。閥的本意也是門。街道兩側都有半掩的院門,門內是宅院家庭,家庭的職能是繁衍子孫後代。世代相承的特權家族,便是當時的門閥。
和春秋的三桓七穆不同,東晉的士族高門較少世襲某個職位的特權,要通過和其他高門的競爭、妥協,才能成為最顯赫的軍區都督、丞相。但他們成功壟斷了所有高層官職,近百年里,政治上層再沒有新面孔出現。
士族政治的最大威脅,不是來自社會底層,而是士族高門內部。總有個別野心家不甘於人臣身份,夢想為帝獨尊。最早的野心家王敦,他是丞相王導的堂兄弟,長期控制荊州軍權,還一度帶兵佔領京師。控制其他各州的豪門聯合起兵反對,王導為了自己的利益袖手旁觀,王敦還沒失敗就病死了。
第二個野心家是桓溫。他也在荊州崛起,而且借口「北伐」,逐漸侵奪下游。雖然他的北伐敗多勝少,最終還是成功控制了京師。桓溫晚年準備仿效曹丕、司馬炎,暗示朝廷「禪讓」給自己。此時控制朝廷的是晚輩士族王坦之、謝安(都做過桓溫的下屬),他們百般拖延,桓溫沒有等到禪讓便病死了。
二十多年後,桓溫的幼子桓玄已經長大,他以荊州為根據地,再次兵臨京師,而且廢黜掉有名無實的晉帝,自己登上皇位。但數月之後,一群下層軍官發動兵變,擊敗了桓玄。為首的軍官劉裕最終取代東晉,建立了南朝第一個政權,劉宋。
南朝宋、齊、梁、陳都是軍人政權。此時北方已經建立了強大的北魏王朝,如果南方還是萎靡的士族當政,恐怕早已被北魏統一了。南朝時,士族門閥已經退居次要,但還保留了擔任最高級文官的特權。因為軍人都沒文化,需要士族做點綴。雖然權勢有所下降,南朝士族更加在意自己的身份,他們不和身份低的人通婚,甚至不肯一起就坐、交談。
東晉南北朝時,中國南北分裂,士族政治的大本營在南方,但北方也一度有士族崛起的趨勢,這是北魏的孝文帝改革時期。
北方政權本來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漢人士族地位非常邊緣。但魏孝文帝非常推崇東晉南朝的士族文化,他的改革也要模仿士族政治:詔書劃定了幾個漢人高門士族,如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等,他們有各種做官特權,也和北魏皇族密切通婚。
北魏士族沒發展到威脅皇權的程度,王朝就因腐化而分崩離析了。隨之興起的是兩個鮮卑血統的軍人政權,其中的北周統一了北方。
隋、唐皇室家族,也是出身北周上層的軍人。他們並不認可士族的高貴地位。隨著隋朝統一中國,專制皇權重新開始整合社會,士族的特權都被取締,田產強制充公,官僚制再次確立,從政不再有門第限制。王謝舊宅的主人都變成了平民百姓。
五,貴族寡頭、專制皇權與底層民眾
貴族寡頭政治的特點,是架空帝王,家族分肥。和土地一樣,平民百姓也被們瓜分,成為貴族寡頭們的私家農奴,他們成為貴族的私產,不再由國家登記戶口,不給國家納稅、服兵役,不受國家法律管轄。春秋貴族的產業是封邑,兩晉士族則是大田莊。
和貴族身份一樣,農奴身份也世代相傳,不能改變。這是政治層面。而在經濟層面,依附於貴族寡頭的這些農奴,生活境遇到底如何?史書幾乎完全沒有記載。
這很容易理解:在專制皇權之下,文人士大夫是國家的僱員,他們的法律地位和農民沒有太大差別,有義務和良知去反映民生艱難。但在貴族寡頭政治下,上層社會根本不會關心農奴的境況,如果有人敢這麼做,就是與整個貴族階級為敵。所以我們會看到,反應民生疾苦的那些作品,像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杜甫的「三吏」「三別」,都是皇權時代的產物(據說孔子倒有「苛政猛於虎」的說法,但真偽很難考證了)。
但底層農奴也有選擇的機會。當皇權振興,開始打壓貴族集團時,底層農奴就是專制皇權的合作者。做專制國家的編戶齊民,畢竟比做貴族寡頭的農奴更好過:除了經濟上少受剝削,專制國家的農民還有通過讀書或軍功做官,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所以,如果沒有底層民眾這個天然同盟軍,專制皇權不可能獲勝。
古羅馬共和國轉向帝國的歷程,也和中國專制王權的振興類似。羅馬共和國來自部落民主制,但隨著共和國的擴張壯大,元老院貴族階級急劇膨脹,攫取了最多的利益。底層社會不甘心這種局面,於是全力支持內戰中崛起的軍人將領凱撒、屋大維,他們的聯盟壓倒了元老院貴族派,最終形成羅馬帝國。當(西)羅馬帝國覆亡後,西歐進入中世紀,又開始了貴族時代。
和歐洲不同,中國貴族寡頭政治缺乏法治基因,內耗極大,所以更為低效、萎靡。除了壓制底層民眾,中國寡頭們在重大問題上都難以達成一致,沒有任何政治改良的可能。一句民間俗語說得貼切:「九龍治水」——龍多了,反倒不會下雨了。貴族寡頭當政的春秋時代、兩晉時代,政治分裂,外憂頻頻,政治局面最頹廢。
而反過來,當專制皇權剛剛戰勝貴族寡頭政治、完成社會整合時,中國政治也最富有進取性。
從戰國到秦、西漢,政府的行政效率空前強大,社會經濟和人口大量增長,中國的版圖也急劇擴張;魏晉南北朝之後的隋唐王朝,也幾乎是秦與西漢的重演。
當然,剛剛完成集權的皇權,空前強大而無所顧忌,往往成為暴君濫用民力的試驗田,秦和隋的暴亡也根源於此。
對比一下西歐的歷程,也會發現相似之處。西歐中世紀整整一千年,是典型的貴族政治。但進入十五世紀,專制王權開始興起,封建貴族被壓制,王權統治力深入底層社會。同時,西歐也開啟了全球擴張的「大航海時代」,全球歷史進入近代和現代。
當然,西歐的專制王權時代並不長。近代工商業階層的崛起,加上古希臘的民主、古羅馬的法制傳統,中世紀貴族的協商「共和」習俗,使歐洲的專制王權並不絕對,而是要接受民主的制約。早期是有錢人的民主,十九世紀工人階級運動和全社會民權運動,又造成了民主的普及,直到今天的局面。
六,民國貴族寡頭化的趨勢
回到中國。隋唐之後,雖然科舉制確立了職業化官僚體系,但貴族政治並未完全消失。在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比如遼、金、蒙元、滿清,統治者會重用本民族的貴族,由此形成和漢人官僚體系的制衡。但這並未架空皇權,也形不成貴族寡頭政治。
進入二十世紀,滿清覆亡,民國肇建,舊的皇權—科舉體系終結,民主制度尚未建立,給少數家族固化權力、壟斷資源提供了機會,中國社會一度有貴族寡頭化的趨勢。國民黨確立統治之後,少數家族壟斷政治和經濟資源的趨勢更明顯。我們已經很熟悉的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就是代表。有個美國人寫過一本《宋家王朝》,如今的果粉們很少提及,其實正反映了民國上層的家族特徵。在民國時,蔣介石的權威還達不到專制帝王的程度,而更像最大的寡頭之一。
貴族寡頭政治最重要的是控制政權,其次是經濟特權。和春秋、東晉相比,二十世紀的貴族寡頭們也有新特點,就是經濟特權不再以封地、莊園為主,而是控制壟斷暴利行業,比如四大家族控制的銀行、能源礦山、壟斷專賣權。
從政治、經濟上,貴族寡頭政治都是反動的,但在文化方面,卻頗有建樹。因為貴族們衣食無憂,又壟斷了文化。春秋貴族們有周禮,有詩經,魏晉更有士族風流、琴棋書畫。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寫在了《左傳》和《世說新語》里。貴族是個小圈子,大家都認識,有點什麼矯情做派,很容易傳揚和記錄下來。前幾年流行民國文人熱,也和魏晉的情況類似:民國的文化人少,就那麼幾家,小圈子很明顯。
國民黨貴族寡頭化的進程並不長,剛開始出現第二代,就被趕到台灣去了。如果能延續到第三、第四代人,就能建立起真正的貴族寡頭政治。農民革命推翻國民黨,也是歷史的再一次重演,而且是加速版。畢竟,進入近代之後,歷史進程也大大加速了,不像古代那麼節奏緩慢。
而偏安台灣之後,蔣介石痛定思痛,一方面搞集權,剷除高層異己,一方面推行社會改革,也扭轉了寡頭化進程,使自己更像個專制帝王。蔣氏父子的專權逐漸過渡到今日之台灣。
三千年國史盤點下來,貴族寡頭政治的發展規律,似乎是總要被專制集權取代,如果是「開明專制」的話,或者能過渡到民主社會。寡頭政治沒法直接通向民主。至於如何確保專制的「開明」,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完】
————————————————
知乎重發補記:當時寫的倉促,有個別錯別字,後來一直懶得改了。我又不當帶魚,僅僅是觀察而已,適當記錄。
紅旗落地換朝廷,有俄羅斯的前車之鑒,今日徹底墮入寡頭貴族階層世襲統治,看不到翻身希望。
華人社會搞票選,有台灣的前車之鑒,社會撕裂經濟下行。
如今台灣、俄羅斯的GDP,都跟廣東省差不多。
選票制的好處是監督,防止腐敗;劣勢是決策,容易貽誤時機,和淪為寡頭分肥。
逐步引入選票民主監督機制是大趨勢,但不能急於搞選票決策。
千古冢累累,
何限殘碑?
幾人埋骨幾人悲?
雪點紅爐爐又冷,
歷劫成灰。
年月日,於夏河縣拉卜楞寺前旅社。
另:此文發出兩小時後,被網站方設置為不能回復、轉發。謹向點贊的各位致謝。小雨初落,也難免會讓人敏感一下,我理解。這也不是問題,驚蟄不遠,穀雨在後,以後照樣該幹啥幹啥。
另:此文發布16小時,點贊1.3K時,我開通了「讚賞」功能,以前沒用過,我微信公號也沒開過打賞。
此後讚賞收入,我將全部捐給藏區草原的公益保護事業。幾年來,這裡有我很多有緣的朋友。長途車站,上個廁所也得花一塊錢呢:)
再鏈箇舊作:
周公傳:周滅商與華夏新生推薦閱讀:
※二月河《落霞三部曲》讀書札記
※契卡(全國肅反委員會)對布爾什維克奪取絕對領導權的貢獻
※三評肥志之圖畫的想像力和風格統一
※科技史料:11月8日,最早的麻醉、法國試製中子彈成功
※如何封建地看月食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