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世界簡史(45)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爆發

從殖民時代開始,英國依靠龐大的海外殖民地成為全球最大帝國,而率先產生工業革命也使其經濟實力突飛猛進,領先歐洲各國。1871年德意志統一之後,德國超過法國成為歐陸頭號強國,也產生向海外擴張的野心,然而此時的全球殖民地已經被英法等國瓜分殆盡。為了與英法對抗,德國與奧匈帝國結盟(「同盟國」),英法俄三國則結成另一聯盟(「協約國」)。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的王儲斐迪南大公在視察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時,被一個塞爾維亞學生刺殺。此事導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發動總動員以援助塞爾維亞,7月31日德國向俄宣戰,隨後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紛紛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開戰之初,德國的構想是以重兵在西線快速打敗法國,然後再把兵力轉移到東線打敗俄國。8月3日德國對法宣戰,次日就閃電入侵中立的盧森堡和比利時,並通過比利時繞過法軍防線進逼巴黎。然而9月英法聯軍在馬恩河挫敗德軍,使德國的計劃破產。此後數年,西線戰場形成長期對峙局面,雙方組織了凡爾登、索姆河等大型會戰,但在死傷上百萬人之後,戰場形勢仍未有明顯改觀。坦克和毒氣都首次在此戰爭中使用。而在東線,奧匈帝國三次攻打塞爾維亞都遭受失敗,德奧聯軍與俄國的戰事也很快陷入膠著,雙方都無法取勝。

奧斯曼帝國在戰爭初期保持中立,但不久就在德國的拉攏下加入同盟國一方,並以哈里發身份呼籲伊斯蘭世界發動對協約國的聖戰。奧斯曼不僅在陸上與俄國交戰,還利用君士坦丁堡封鎖黑海海峽,切斷俄國的海上運輸線。為了援助俄國,1915年英國採納海軍大臣邱吉爾的建議,遠征奧斯曼帝國。英國先以海軍艦隊闖入達達尼爾海峽進攻君士坦丁堡未成,隨後派陸軍在海峽南端的加里波利半島登陸,然而傷亡近40萬人仍未突破奧斯曼防線,被迫撤退。(英軍登陸作戰的主力是澳大利亞、紐西蘭士兵組成的澳新軍團,這是兩個英國自治領首次為國出征,激發起兩地人民的愛國精神。澳新軍團在加里波利登陸的這一天,1915年4月15日,至今被當作這兩個國家最重要的公共節日。)

英國在奧斯曼主戰場遭遇失敗,然而在阿拉伯半島這個支線戰場上(當時這裡還沒發現石油),被派來調查的英國少校勞倫斯於1916年成功鼓動阿拉伯人發動起義,脫離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這一事件對此後的中東局勢造成極為深遠的影響。

俄國革命

在1914年開戰時,很多人都認為戰爭在聖誕節之前就能結束。然而到了1917年,大戰已進行了三年,各方都損失慘重而仍看不到結束的希望。各國民眾普遍希望停止戰爭。人心思變之下,窮困落後、社會內部矛盾激烈的俄國首先爆發革命。

早在一戰開始之前,俄國就曾於1905年發生革命,迫使沙皇尼古拉二世同意成立國家杜馬。1917年3月8日,俄國工人示威演變成「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被迫遜位,將皇位交給其弟米哈伊爾大公,而米哈伊爾大公表示希望舉行立憲會議,由會議決定俄國的政治體制。在立憲會議召開之前,臨時政府接管政權。這時在瑞士流亡的俄國革命黨人列寧(1870~1924年)得訊後秘密與德國談判,以退出戰爭為條件獲得德國的支持,迅速趕回俄國。臨時政府主張繼續進行戰爭,在戰爭結束後再召開立憲會議,這一決定遭到了諸多反對,因為此時人民普遍希望停戰。1917年11月7日,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人發動「十月革命」,以阿芙樂爾號炮聲為令攻打冬宮,推翻臨時政府,奪取政權。布爾什維克隨後頒布了列寧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宣布實行土地、礦業、工廠收歸國有的公有制改革。然而,這一激進立場並未獲得廣泛支持。11月25日俄國立憲會議進行代表選舉,主張建立議會制共和的社會革命黨贏得了40%議席,而已經掌握政權的布爾什維克只獲得了24%席位。1918年1月5日,俄國立憲會議召開,布爾什維克企圖控制會議失敗,次日就強行解散會議,俄國立憲失敗,政權徹底落入布爾什維克之手。7月1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布爾什維克秘密處死。

布爾什維克(1918年更名為俄國共產黨)掌權的蘇維埃政府上台後,立即與德國進行停戰談判。德國提出極苛刻條件(割讓相當於俄國25%的國土面積和44%的人口、賠款60億馬克),引起蘇維埃內部的嚴重分裂,但最終在列寧的堅持下得以通過。1918年3月3日,蘇維埃政府與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簽訂《布列斯特條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同盟國戰敗,《布列斯特條約》中的賠款最後並未履行。除了芬蘭取得獨立,蘇俄割讓領土最終在二戰後被斯大林全部收回。)

美國參戰

戰爭之初,美國總統威爾遜希望維護本國的貿易利益,因此保持中立態度,並多次呼籲和平。然而由於英國的生存更依賴于海洋貿易,德國決定實行無限制潛艇戰,宣布將擊毀相關海域內交戰國和中立國的所有船隻。威爾遜仍不希望參戰,只宣布與德國斷交。1917年1月17日,德國外相齊默曼密報德國駐墨西哥大使,提議墨西哥與德國結盟對抗美國,為此德國將支持墨西哥收回過往與美戰爭中失去的土地。這份密報被英國情報局破譯並傳給美國政府,於3月1日被新聞界公開後,全國一片嘩然, 掀起反德風浪。與此同時,德國潛艇擊沉數艘商船,造成美國公民死亡。1917年4月6日,美國向德國宣戰。(墨西哥於4月14日正式拒絕齊默曼電報。)

由於長期未在海外作戰,美國軍隊在一戰之前分散於各州,規模相當有限。雖然美國國會已於1916年批准擴軍計劃,但在威爾遜宣戰之時,美軍還沒有一個實質性的陸軍師。在隨後的半年裡,美國以極高的效率建立起龐大的陸軍部隊,自1918年初開始大規模前往歐洲作戰。美軍雖然缺乏訓練和裝備,但其士氣遠高於歐洲的疲憊之師,在西線戰場相持不下的情況下,美軍成為一支改變戰局平衡的決定性力量。同時,美國海軍與英國共同組織護航隊,成功挫敗德國潛艇戰,保障了航運安全。

美國參戰的影響不僅是軍事上的,也改變了戰爭的道義性質。在美國參戰之前,英、法、俄簽訂了一系列秘密協議,對戰後世界的勢力範圍進行瓜分,而美國總統威爾遜於1918年初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包括杜絕秘密外交、海上航行自由、消除國際貿易壁壘、裁減軍備、民族自決、公正對待殖民地等行為準則,以及成立國際聯盟以維持世界和平。(蘇俄也提出了民族自決口號。)這些原則充滿理想主義精神,意味著拋棄帝國主義的舊世界秩序,建立一個開放、自由、平等的國際新秩序,獲得了世界被壓迫人民的廣泛支持。

巴黎和會

俄國退出戰爭使德國不再兩面受敵,但美國參戰使得勝利天平決定性地倒向協約國一方。1918年,德國及其盟友(奧匈帝國、奧斯曼、保加利亞)都紛紛經濟崩潰,秩序失控,無力再戰。保加利亞於9月29日首先簽訂停戰協定。奧匈帝國皇帝卡爾一世於10月14日宣布接受十四點原則,建立聯邦制國家,但各民族地區紛紛宣布獨立,帝國於11月3日簽訂停戰協定。奧斯曼帝國在英國及阿拉伯起義軍的進攻下,亦於10月30日簽訂停戰。與此同時,德意志帝國也已經無法維持。10月28日,德國修改憲法,建立議會制君主立憲國家,然而此時形勢已極其混亂。10月29日~11月3日,德國水兵在基爾港發生起義,革命迅速蔓延到整個德國。1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次日逃亡荷蘭。11月11日,德國在貢比涅森林簽訂停戰協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為了重建戰後世界格局,1919年1月18日~1920年1月21日,協約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會。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被巴黎和會接受作為指導綱領(然而威爾遜於1919年10月2日嚴重中風,基本喪失工作能力)。在此綱領下,和會與德國等戰敗國分別簽訂了一系列和約(被稱為凡爾賽體系),國際聯盟亦由此成立(即今日聯合國的前身)。出於英法對自身利益的考慮,十四點原則並未在凡爾賽體系中完全實現,但它已對未來的國際秩序和世界格局起到巨大影響。(諷刺的是,儘管國際聯盟是由美國總統威爾遜建議的,美國國會卻未能批准美國加入這一聯盟。)

帝國謝幕

奧斯曼帝國投降之後,英軍進駐君士坦丁堡。在大戰之初,英國曾與沙皇俄國約定,戰後將君士坦丁堡交給俄國,然而由於沙皇被推翻,新成立的蘇俄主動退出戰爭,從而失去了這一歷史機會。1920年,巴黎和會與奧斯曼帝國簽訂《色佛爾條約》,幾乎瓜分了整個帝國。這一過於苛刻的條約引起土耳其人民的強烈反抗。土耳其軍官穆斯塔法·凱末爾在安卡拉起義,成立新政府。這時剛結束大戰的英國已經無力再進行一次遠征,於是支持希臘進攻土耳其,並承諾希臘獲得小亞細亞半島西端的伊茲密爾地區(希臘稱士麥那,人口超過一半都是希臘人)。法國也支持亞美尼亞在土耳其東部起義。1921年,土耳其軍隊擊敗希臘軍隊進入伊茲密爾,隨後伊茲密爾發生大火,摧毀了城中的希臘和亞美尼亞區(穆斯林和猶太區則逃過破壞),數萬名希臘和亞美尼亞居民死去。大火結束了這場戰爭,也徹底結束了希臘的「偉大理想」。1923年7月,協約國與土耳其簽署《洛桑條約》並廢除《色佛爾條約》,確定了土耳其今日的國界。同時,土耳其與希臘簽訂人口交換協議,土耳其境內的約150萬東正教希臘人和希臘境內的約40萬穆斯林分別遷移到對方國家,兩國徹底劃清界限。是年10月,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凱末爾就任第一任總統,宣告將建設一個現代化的世俗共和國(後來被國會賜姓「阿塔圖爾克」,即土耳其國父),而蘇丹家族被永久驅逐出境。

奧匈帝國原本是多民族的統一帝國,在戰後根據「民族自決」原則正式解散。1918年11月11日,卡爾一世宣布放棄執政,隨後奧地利、匈牙利分別獨立成為共和國。卡爾一世的皇位於1919年4月被奧地利議會廢黜,其後在匈牙利企圖復辟未遂,哈布斯堡王朝徹底退出歷史舞台(但其家族延續至今)。捷克斯洛伐克亦獨立建國。塞爾維亞獲得了斯拉夫人為主體的大片地區,不僅有波黑,還有黑山和原來奧匈治下的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組成南斯拉夫王國。這種做法符合當時的民族主義潮流,然而從長遠來看,奧匈帝國的倉促解體破壞了中歐地區之間的產業分工和市場合作,使得中歐各國經濟支零破碎。昔日強大的奧匈帝國故土,今日成為歐洲經濟最薄弱落後的地區。

德國於1918年12月進行國民議會選舉,社民黨獲勝,而新組建的德國共產黨遭到失敗,領導人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於1919年1月15日被害。1月19日,德國在魏瑪召開國民議會,成立共和國(通常稱為「魏瑪共和國」)。魏瑪共和國成立之後,當即面臨巴黎和會的壓力。在和會上,英美都主張寬待德國,法國卻以復仇心態主張嚴懲德國,最終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向法國做出讓步,對德國施以巨大的割地賠款,這給魏瑪共和國造成極大的經濟負擔。新生的共和國在重擔下蹣跚前行,民不聊生,危機四伏。1920年2月德國納粹黨成立,次年希特勒成為黨魁。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在慕尼黑一家啤酒館企圖發動政變,失敗被捕。希特勒在短暫坐牢後被釋放,此後致力於通過合法途徑獲得權力。

俄羅斯在1918年立憲會議失敗之後發生分裂。反對蘇維埃政府的多支勢力聯合起來,於1918年9月在西伯利亞成立臨時政府。這一政府很快被海軍上將高爾察克掌權,他擁有強大的兵力,並得到協約國的支持。此外,在蘇維埃割讓給德國的領土上,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等地區在巴黎和會之後紛紛獨立。蘇維埃紅軍與高爾察克白軍展開內戰,最終於1920年消滅了高爾察克,並打退了協約國的武裝干涉。與此同時,蘇俄又和波蘭發生戰爭。此前波蘭在1795年被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瓜分,巴黎和會使它重新建國,但並未明確波蘭與俄國之間的邊界。為了擴張領土,波蘭對蘇俄發動進攻。戰爭初期,由於紅軍主力忙於內戰,波蘭佔據優勢,但紅軍在打敗白軍之後回身反擊波蘭,反而攻至波蘭首都華沙城下。蘇俄意圖佔領波蘭,進而支援德國革命甚至解放整個歐洲。這一行動獲得了德、法、意等國共產黨的響應,然而紅軍最終兵敗華沙,只得在1921年與波蘭簽訂和約,放棄了解放歐洲的夢想。1922年12月30日,由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共同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正式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對世界格局造成了巨大影響。歐洲傳統強國紛紛遭受重創。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沙皇俄國從此滅亡,此後世界上不再存在大型帝國。英、法雖然獲勝,但也嚴重受損。美國則由此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其倡導的平等開放、自由貿易原則成為國際秩序中新的主導框架,紐約取代倫敦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美元也逐漸取代英鎊的霸權地位。全球領導力量開始從歐亞舊大陸轉移到美洲新大陸。然而,一戰也導致了蘇聯這個社會主義大國的誕生,以及納粹主義興起,在未來數十年內,成為對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


推薦閱讀:

TAG:第一次世界大戰 | 蘇聯歷史 | 歐洲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