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理學經典效應漫談-近因效應

隔壁老王最近很苦惱,辛苦了大半年,做成了一個大項目,但是偏巧臨近年底的時候,出了一個系統故障,在老闆那裡掛上了號,最終績效也沒得到好的結果,獎金更是涼涼。

碰上這樣的事,誰都不想啊。但是類似的故事,每天都在這個世界上重演。

用一個心理學的經典效應 --- 近因效應,可以很完美地解釋這個事情。

什麼是近因效應? 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解釋:

近因效應是指當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項目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項目的現象。這種現象是由於近因效應的作用。信息前後間隔時間越長,近因效應越明顯。原因在於前面的信息在記憶中逐漸模糊,從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時記憶中更清晰。

人的大腦中有海馬體和大腦皮層兩個組織負責存儲記憶信息,其中海馬體負責短時記憶,而大腦皮層負責長期記憶。用電腦打比方,海馬體彷彿電腦內存,大腦皮層相當於硬碟。如果一件事情不被反覆提及,在海馬體保存一段時間後,大概率會被拋棄。如以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所示:

圖1-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很準確地反映了人類大腦記憶的特性

看看,只要六天時間,你就能忘掉四分之三的東西。這樣就能夠解釋,為什麼老闆記住的是你年底時出的錯,而想不起來你之前的成功和一整年的辛苦了。人類總是先從海馬體中讀取短時記憶,在找不到匹配場景的情況下才會去大腦皮層中搜索,就像電腦總是先從內存讀取數據,然後才從硬碟交換需要的數據到內存中。如果在老闆的海馬體中一下就匹配到了你犯的錯誤,那麼搜索過程將立刻停止,即使你的成功業績已經存在了他的大腦皮層里,也沒有機會呈現出來了。

而更糟糕的事情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類似的錯誤,則海馬體的短時記憶不斷被喚醒,這樣會強化記憶的效果,基本上錯誤被寫到大腦皮層變成永久記憶是沒跑了。那樣的話,對一個人的刻板印象就形成了,後續也很難改變。

原因搞清楚了,有沒有辦法能緩解呢?

- 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在安排工作計劃的時候,盡量把容易出錯,風險較高的工作任務放到年初或者年中的時間節點去做,避開年底的績效時段。這樣即使出錯,老闆可能會暴怒一時,但是在年終評關鍵績效的時候已經忘了你的錯。

- 年底一般要做項目收尾工作,這時一定要謹慎,對於風險比較高,容易尾大不掉的項目,盡量避開年終節點收尾,可以申請跨年延期都比匆忙收尾造成一堆問題好。畢竟質量是生命線,這個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 年底的時候盡量安排一些容易出成績,又可以給領導長臉的事情來做。比如總結經驗、跨部門交流、培訓、安排團建等,前提是言之有物有乾貨。這樣即給人印象深刻,又沒有KPI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實在是討巧的方法。

- 天有不測風雲,如果真的非常非常不幸,還是碰上了系統問題,而你已經認真地解決了,並解釋清楚了原因和改進措施,所有善後措施都安排妥當,而領導還是不依不饒,不為所動,那麼就找機會換一個老闆吧。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湄公河行動?
網路臉譜症
為什麼理想難以實現?
原來弔橋試驗里,留電話的還有個男主試……
孩子,你什麼都可以和我說,我是你的樹洞----父母是孩子的樹洞嗎?樹洞,一個寄存秘密的地方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