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成長的規律

這個話題挺大的,最近看了一些書,經歷了一些故事,交往了一些朋友,生出了些許思考,我想我可以站在年輕人的角度來談一談我們的認知。

人生大致可以分成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這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著自己的人生功課和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如果我們知道在這個階段自己在哪裡、可以做些什麼、不可以做些什麼,那麼人生可能就會按部就班順其自然的發展,用《大學》裡面講的這就叫格物致知吧,所以人生確實是需要學習如何去經歷的。

一、生命會有分離,我們會慢慢長大

從小到大我們會經歷很多的分離,從媽媽肚子里出來呱呱墜地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分離;3歲的時候被送去幼兒園哭的稀里嘩啦又是一次分離;畢業了要跟朝夕相處了多年的夥伴道別依依不捨又是一次分離;有一天我們長大要結婚了又會經歷一次與父母情感上的分離;再有一天,父母老去的時候我們會經歷一場痛徹心扉的生離死別。

是的,每每有分離的時候會讓我們傷心、難過、流淚甚至是痛不欲生,這都是很正常的情感表達,同時伴隨著分離我們會從一個小的系統進入一個更大的系統,在不同的系統里我們體驗不同的人生經歷,慢慢的長大成熟,這是一份正常的生命成長規律。

分離會給我們帶來痛,可這種痛是正常的也是生命所需要的,現實里我們會看到難以與父母分離的孩子,情感上的、關係上的糾纏讓孩子難以走出原生家庭去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並為之付出了很多慘痛的代價,真的是很可惜。

二、對於孩子而言除了學習,他們最應該有爸媽

這個問題有點犀利,可是個好問題,我們希望孩子怎樣?其實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富足,只不過現在這個社會這麼浮躁再加之父母也沒有被教導過如何做父母,所以就做了很多南轅北轍的事情。

我們都會經歷生存焦慮這個人生的課題,你會發現有些人即使很有錢可他依然很焦慮擔憂,當有些課題我們不能直面、解決的時候,這些課題就會被我們轉移,而轉移的最好的對象就是孩子,現在的孩子承載了很多父母的生存焦慮,所以要好好學習不停地學習,即使他學不進去了不是學習的那塊料,還是得學習,學不好了還可能會棍棒交加。

見過一些孩子被學習磨的少了很多精神頭,看了真可惜,學習固然是重要的,可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他對面的父母,在他有困難的時候可以在他身後推他一把;在他傷心難過的時候可以有個懷抱安慰;在他取得成績時可以鼓掌肯定。古人說的父子有親大概說的就是這個吧。

三、即使我們畢業了還得學習,尤其是學習如何經歷人生的學問

聽李莉老師講課的時候講到人生有三大課題:生存之焦慮、死亡之恐懼、無盡之孤獨,能解這三大課題唯一的方式就是學習,而這個學習不是學習文化知識而是學習如何去經歷人生的學問,我們的工作都需要我們學習掌握技能去面對,更何況這人生呢?!如果我們不能用心對待自己的人生,誰有可以替代我們呢?!

生命有著他的成長紋理,想用這幼稚的文字去記載難免會顯得膚淺,可不記載我們又怎知我們曾那麼深刻的幼稚過呢?

推薦閱讀:

你的家庭都教給你們怎樣的禮節?
與工科大學教授討論養老教育與職業發展 沈理然
群里有人聊哲學~
專業詳析丨美國教育學院專業方向詳解

TAG:教育 | 心理 | 熱門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