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鎮江揚州行之五:淮左名都的名人名園

(接上回)

大年初三(2月18日),我們的計劃是去揚州。揚州人傑地靈,可玩的地方很多。有瘦西湖、大明寺、個園、何園,以及很多名人故居。可時間有限,必須做出取捨。頭天晚上看了地圖,包括路上的行程,我們最終選擇了個園和何園。巧的是哥哥從南京到揚州,我們可以一聚。

鎮江到揚州,就隔一條長江,走高速不過四十公里。後來朋友告訴我,還有渡輪,只要六塊錢。看來只能下次體驗了。

路過宴春酒樓。想起有一件事還沒有交待,就是關於蟹黃包的。鎮江的蟹黃包相對於開封灌湯包,個兒要大一些。吃法講究「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吸湯」。而開封灌湯包要小,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初二在宴春吃早餐的時候,看到精彩一幕:一位大叔把包子貼著碗壁,咬一個小口,碗一斜,像喝粥一樣吸湯,那神態,太享受了。

鎮江到揚州的城市公交半小時一發車,票價15元。揚州的火車相對較少,所以不少人會選擇到鎮江或南京坐車。

上揚溧高速。

到揚州的人不少,還有站票。

長江在附近有一個分叉,所以會兩次經過長江。

這張拍糊了。本想拍路邊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淮左名都」。隋唐時代,揚州是中國東南最重要、最有名的都市,盛極一時。宋代詞人姜夔的代表作《揚州慢·淮左名都》就表達了他對傳聞中揚州的無限嚮往。他在詞中寫道: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唐代詩人杜牧也曾寫過一首《贈別》,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他們都在寫揚州,都提到了春風十里。實際上,春風十里就是當時揚州風月場所的代名詞。

一下車,就看到路邊的揚州八怪紀念館。這是一個計劃外的收穫。

這裡人不多,票價15元。導遊費20元。

這是揚州八怪中最有名的鄭板橋寫的「歌吹古揚州」。吹字為他自創。

揚州八怪,其實是個泛指,並不是只有八個人。他們是清代活躍在揚州地區的草根藝術家的統稱。他們有的擅畫,有的擅書,有的擅刻,但總體上都屬於志向清高,狂放不羈那種。

導遊是一位衣著得體談吐優雅的女士,不拿喇叭不掛胸牌,每一位人物如數家珍,言必稱「我們揚州」,處處體現出她對家鄉濃濃的愛。

為什麼揚州多名士?三個原因:一是地方官重視文化,有地位;二是鹽商附庸風雅,有錢;三是離京城遠,有自由。

金農是抽象畫的代表,這個月亮,有沒有畢加索的風格?

鄭板橋的竹子整體偏瘦,遇風不倒。

李方膺也畫竹,鄭板橋都佩服他。他的竹子顯然更粗壯些。

黃慎擅畫鍾馗。

這位叫華岩,以花鳥畫著稱。

這麼有靈性的地方,沒有喵星人怎麼行?

來一張博物館的全景。

街心一座不知名的塔或閣,感覺揚州哪兒哪兒都是古迹。

街頭的公廁古色古香。現在全國都在搞「廁所革命」,國家旅遊局的現場會就是在石家莊正定開的。我特別支持這一做法,廁所乾淨了才能留住客人,客人多住一天就能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

這是曾經揚州的護城河,現在已經成為市內河。再往東,就與古運河相通了。在來揚州的公交車上,我把京杭大運河從頭到尾捋了一遍,鎮江揚州都是必經地。其中鎮江還是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匯處。

路邊經過天寧禪寺。它始建於東晉,相傳為謝安別墅,現在是揚州佛教文化博物館。

這座橋往東,就是個園,往北,就是史可法紀念館。先去緬懷一下這位抗清名將。

館內正中為饗堂,中間是將軍像,兩旁為清代張爾藎撰寫的名聯: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史公是個好官,為人清廉,曾任南明的禮部尚書。在清軍向南京進發之際,他臨危受命,任督師(與袁崇煥一個職位),守淮揚。可史公用人與用兵均不在行,揚州陷落被俘,他誓死不降壯烈殉國。由於揚州是江南第一座抵抗清軍的城池,多鐸下令燒殺搶掠十天,就是後來所說的「揚州十日」。不久之後,因為「剃髮令」引發了「嘉定三屠」。

現在看到這棵銀杏,不知怎麼就想起了《舌尖三》中提到的銀杏木砧板。一塊砧板要上千塊。

(小衚衕學攝)

出館,過馬路,就是個園了。

此時開始下雨,我們提前準備的雨衣終於派上了用場。門票30元。

個園是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於清嘉慶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壽芝園」的基礎上拓建為住宅園林。

這是小朋友逆光拍攝的。

園子分為花園區和住宅區。感覺上與蘇州園林大同小異,都是假山、池塘、亭台、游廊,移步換景,曲徑通幽。無錫的薛福成故居號稱江南第一豪宅,可能時間更晚,所以更偏西洋味兒。由此想到晉商的莊園式建築,比如王家大院、喬家大院,無不代表著當地門閥富戶的情趣口味。南北相比,很有意思。

不斷有遊客問我們雨衣從哪兒買的,這就是商機啊。

住宅區更顯奢華,據說當年園子里主人加僕役一共有四百多人。

小巷縱橫,像迷宮一樣,好幾次都轉回原地。

這是小姐的綉樓。

從北門進,南門出,園子就逛完了。感覺當年鹽商真有錢,感謝給我們留下這麼豐富的文化遺產。現在的富豪千萬別灰心,沒準某個摩天大樓,幾百年後也是文物呢。

出了個園南門就是東關街,類似鎮江西津渡、武漢戶部巷、南京夫子廟、成都錦里、蘇州山塘街、無錫惠山古鎮老街,集吃喝、文玩、古迹、特產於一身。本想在網友推薦的江南一品吃,可人很多,上菜慢,就接著往西溜達。這家粗茶談飯門前已排起長隊。

幽深的小巷。

我們要從個園步行到何園,所以沿途碰上哪家吃哪家吧。

最後選在這裡,揚州三頭宴。後來查了一下,三頭宴是淮揚菜中以尋常甚至腥膻味較重的原料烹制的不同凡響的佳肴,主要是魚頭、豬頭和蟹粉獅子頭。正好在這裡與哥哥相聚。他剛游完瘦西湖和個園,與我們會合。他評價瘦西湖,就是一個護城河。飯罷,我們去何園,他去火車站。

這是小朋友在牆角拍下的,春天來了。

去何園路上,還要穿過一條小巷。這家很有意思,舊傢具就這麼露天擺著任雨淋。小朋友說這是道具。要是真槍還了得?!

何園到了,門票一人三十元。感覺這樣的人文景觀要是不請人講,自己看不出個所以然。導遊與個園一樣,民國打扮,打一把透明雨傘。

何園是始建於清代中期的中國古典園林建築,被譽為「晚清第一園「。這個地方叫船廳,看門前的地面,像不像水波紋。

清光緒九年(1883年)何芷舠由湖北漢黃德道兼江漢關監督的官任上卸任到揚州,購得吳氏片石山房舊址,後擴為園林,在揚州建造寄嘯山莊,前後歷時13年之久。這個寄嘯山莊,就是何園。

何氏子孫個個了得,這張照片里有何家人,還有毛澤東。

這是二樓樓板上開出的一個孔,原來是舊時傳菜用的。主人和客人在樓上吃飯,低級僕役是不能上來的,只有用這個孔傳菜。

這叫騎馬樓,相當於客房。因為客人那會都是騎馬來的,而這座樓設計成中間低兩邊高的形狀,像個馬鞍。

以上四張圖是四景,分別代表琴畫書棋。

這是園中最後一景,名為片山石房。這座假山是明末清初畫壇巨匠石濤疊石的人間孤本。注意看水中,有一輪明月。人向不同方向移動,月亮則或圓或缺。

圖的左側有一個廊檐,下面不是窗,而是一面鏡子,正好能照出對面的植物。兩者寓意「鏡花水月」。

出了園子抬頭遠望,是七二三研究所。據導遊介紹,文革時期這裡正是七二三研究所所在地,因其特殊單位的身份才使得園子得以完整保留。

雨還在不停地下著,我們的揚州之行也接近尾聲。如此有歷史厚重感的城市,此行只能是走馬觀花,管中窺豹。希望有一天,能像孟浩然一樣,煙花三月,再下揚州。


推薦閱讀:

TAG:揚州 | 揚州十日 | 鎮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