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斯大林之死》

《斯大林之死》是去年上映的電影。今天耐著性子看了一遍。

影片敘述的是斯大林臨去世的前一夜的情景,以及他去世後的蘇聯高層的亂象。

先想到的是,應該把這部片子歸在哪一類?說是正劇吧,裡面充滿了荒誕不經的情節。說是戰爭片吧,只有朱可夫比划了一下衝鋒槍。說是情感片吧,只有莫洛托夫擁抱了一下他的妻子。說是喜劇吧,自始至終沒笑起來。想了好一會,猛然回憶起上世紀60年代在我們街頭上經常表演的那類活報劇。從服裝到台詞到表演,不求真實只求滑稽,用以娛樂大眾,俗到家也不靠譜到家了。這個電影絕對和此類街頭活報劇有一拼。

其次再看內容。看整個影片的情節,其素材無疑主要是根據赫魯曉夫的回憶錄中摘取的,凡是了解蘇聯歷史的人,一定很了解赫魯曉夫同志的為人和性格。那麼,影片的真實性就很令人懷疑了。充其量是真假參半。斯大林死後,蘇共高層的權斗是免不了的,這場權斗甚至是你死我活的。而在影片中卻成了小孩子過家家。赫魯曉夫和馬林科夫一邊抬著斯大林的棺材一邊小聲商量著整貝利亞的事。這樣的描述就有些近乎荒唐了。編導選了一些老戲骨來演,可是所扮演的人物形神都不似。例如斯大林的女兒斯維特蘭娜被塑造成一個神經質且智商很低的女人。實際上,看過她的《致友人的二十封信》就可以知道,她是一個情感豐富思維敏捷的女人。絕不至於像影片中所說的無理取鬧被人當槍使的人。

現在許多國外的影片為了適合一些群體的口味,胡編亂造。像這類不懂政治又摻和政治的編導們,尤其喜歡拍攝這樣的題材,諷刺不同意識形態的制度,如前段時間的《刺殺金正恩》。出現此類電影並不奇怪。奇怪的是《斯大林之死》還被英國電影學院評為最佳。不知道他們評選的標準是什麼?藝術還是政治?

脫離影片再看看現實。在三十年代的蘇聯,確實有過一段大清洗的歲月。反映這個時代的著作有很多。我所讀過的,比較客觀詳實的是斯特朗的《斯大林時代》。被清洗的人中,有斯大林的政治異己,有反對蘇聯政策的階級,也有大量無辜的人。原因很複雜,有革命時期的混亂,有當時環境的險惡,有領導人對生命的輕視,有權力鬥爭的結果,也有斯大林個人性格的因素。而在西方的認識中,毫無例外將其歸結為制度的原因。這種以政治制度劃分敵友的偏見由來已久。那麼我想,政治中的權斗在任何國家都是存在的,怎麼能夠僅僅以此來判斷是非呢?照此標準,向來被西方視為盟友的蘇哈托、庇隆、皮諾切特的殺人如麻的行為該怎樣解釋?即便被視為最民主的美國不是也有過麥卡錫主義對人們的迫害嗎?更不用說那些美國所策劃的顛覆他國政權的恐怖行徑了。

影片中,所有蘇聯的高層領導人都像一群跳來跳去的小丑。很難想像,這群「小丑」能夠領導蘇聯人民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戰勝法西斯德國,更不可想像,這群「小丑」能夠把蘇聯這個歐洲最落後最貧窮的國家建設成為能和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

時至今日,斯大林時代所發生的事已經離我們很遠了。現在的人們很難理解那時人們的行為。而我們對歷史的考察,應該站在當時當地的環境中去分析所發生的事,才能得出客觀的結論。我認為,任何一個政權在創立之初,都不得不採取雷霆手段對付自己的敵人,由此傷及無辜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只希望後來的領導人能夠接受教訓。也希望所有的人能夠更加理性,多一點成熟的和諧,少一點幼稚的野蠻,多一些客觀的分析,少一點惡意的偏見,這個世界才會變的美好起來。

話扯遠了,打住。

本人評分:2.0。(這2.0是打給扮演女鋼琴家奧爾加·柯瑞蘭寇的。)??


推薦閱讀:

《電鋸驚魂5》是講什麼的?
怎麼看少林足球?
電影《反轉人生》反轉什麼了?
半天票房就12億,柳岩用胸頂骰子,劉昊然口吃耍帥,紅海燃爆
《電鋸驚魂1》告訴我們什麼?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