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產黨為什麼有這麼強的組織性

作者:桑文鋒,神策數據創始人兼 CEO,前百度大數據部技術經理

最近這半年研究黨史比較多,主要是圍繞一個問題,就是共產黨為什麼會有這麼強的組織性?

在革命年代,往往是只安排一兩個黨員到一個地區開展工作,通訊不發達,可能半年都聯繫不上中央,但竟然能夠按照一種思路開展工作。並且等到需要合併時,又可以像樹一樣合併到一起。更誇張的是,當高層有問題時,還能自己給自己換高層。就像遵義會議從博古、李德換成毛澤東。這實在太神奇了。之所以會研究這個問題,是隨著自己創業的時間積累,越來越發現組織強大的重要性。而在這個地球上,很難有比中國共產黨更強大的組織了,而他們的經歷,又是全世界最牛的創業之一。並且創始人之一的毛澤東,有完善的思想體系。我帶著這個問題,主要閱讀了《苦難輝煌》和《毛澤東選集》,以及在朋友圈和大家討論,現在基本形成了讓自己信服的認識,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我把它總結為四點:

1 共同信仰

孫中山曾經形容中國四萬萬人,一盤散沙而已。而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分析中國之所以受日本欺負,主要在於無組織性。廣大民眾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只要活著,至於是誰統治,關係不大。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北京的老百姓揣著手在旁邊看,只要付錢,就幫他們運糧食。對於這些人來說,反正割地賠款都是皇帝的,和自己無關。日本的一位駐東北高官說中國名義上是個國家,實際只是個部落,只是向皇帝納稅,而皇帝派人管理治安。如果細心研究抗日戰爭時的兩國的一系列戰役人員對比,會發現參戰的人員有大量的日偽軍,並且人數遠超過日軍,這是比較奇葩的。這就是當時的中國。

當時,可以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救國救民。誰能把整個國家從這種半殖民的狀態解救出來,誰能讓中國人活下來,誰就是大救星。所以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組建革命軍,可以說也是一呼百應。在電影《1942》中,蔣介石也很懷念北伐時期,大家是一條心的。在上一篇文章《黃埔軍校為什麼培養那麼多優秀的人》,也分析了這一特點。可以說只有大問題才能形成共同信仰。在救國救民這一大問題上,國共可以說是一致的,先後進行了兩次合作。可實現救國後,接下上來的大問題變了,變成了人民當家做主。在這一點上,國共出現了分歧,而共產黨聯合了廣大民眾,國民黨敗下陣來。

可以說只有在共同信仰的支撐下,許多人才不怕犧牲,為了一些看似瑣碎的事情敢於獻出生命。如果我們今天看那些送信、運糧食、抬傷員、做飯,都很瑣碎,但是在那個革命年代,這些事情都是一種光榮。我在百度工作時,經常會看到有些工程師愛挑活,總是想做那個看似最核心最有技術含量的點,覺得這樣才有成就感。而國民黨那邊因為是大量的軍閥加盟,分嫡系旁系,經常因為幹什麼工作、搶什麼地盤、拿多少軍餉鬧矛盾,歸根到底是沒有共同信仰,都是山頭主義和個人主義。有了共同信仰,個人就成了組織的一部分,各部分協調,才解決大問題。相反,沒了共同信仰,每個個體都是一粒沙子,是變不成水泥的。

2 反省

所謂信仰,就是你堅信一種理念能夠解決一個大問題,但這種理念又沒辦法被完全證明。比如三民主義、比如共產主義、比如全能的上帝。那在具體執行上,就會遇到各種問題,是在摸索的。有時偏左,又有時偏右,誰也拿不準。這就需要有一種方法,能夠進步而不是原地打轉。集體反省就是這麼一種方法。像基督教里,每個信徒通過牧師向上帝懺悔,牧師代表上帝幫信徒提升自己。共產黨恰恰有類似的機制,批評與自我批評、整風運動,以及其他的一些反省運動。對周圍的問題提意見,對自己的問題提意見。陳毅曾經帶頭批判「陳毅主義」。

在執行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誤傷,甚至有時候還很嚴重。但通過這種反省機制,讓所有的黨員保持思想上的統一。否則走偏了也不知道,大家朝不同的方向發力也不好。那些明顯有問題的思想,會被淘汰掉。

3 錘鍊

革命運動起來了,開始打土豪分田地了,許多投機者一看有油水可撈,馬上搖身一變也加入了組織。但他們的意志是不堅定的,目的是不純粹的。比如地主家的兒子加入組織,就是為了讓決策變得更有利於地主。這樣,組織就會被逐步稀釋掉。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錘鍊。

蔣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共產黨員從五萬人銳減到一萬人,大量被屠殺。有一些意志不堅定者一看事兒不好,馬上登報說明自己脫離共產黨,不再投機了。還有些就直接叛變了,反過頭來屠殺共產黨。可以說正是這樣外部壓力,讓黨變得更加純粹起來。

紅軍長征,從江西瑞金出發時八萬多人,經過湘江大戰銳減到三萬多人,又經過爬雪山過草地,到達陝北時只有八千多人,淘汰率 90%。可以說大量的老弱病殘被篩出去了,平均每天行軍 35 公里,每天接近一個馬拉松,目標又不明確,這是極大的考驗。但這些留下來的八千多人,顯然成了新中國的核心班底。阿里巴巴在 2001 年經歷了互聯網的寒冬,裁員、減少工資等一系列措施下去,淘汰了不少人,但那些堅定者最終創造了奇蹟。經過錘鍊的隊伍,才更加堅定。

4 組織機制

一個龐大的組織要有序運轉,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蘇聯都解體了,但中國卻能活的好好的,並且看著還會越來越好。這值得我們好好去思考。首先,我認為最核心的是決策機制,即如何保證方向是正確的?如果你細心研究就會發現,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現在,從來不是一個人說了算,而是有一個常委會。這個常委會通常由三到九人構成,黨的重大決議都是集體決策,這樣就避免的一個人的盲點。雖然我們講事實就是,但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尤其是在數據採集不完善,往往個人只能獲取到部分信息。想想古代的君主,為什麼那麼喜歡用身邊的宦官和外戚,還有聽信讒言,因為沒辦法有效的獲取信息。

黨委制這種集體領導、個人負責的運作機制,保證了決策不會太離譜。但決策之後如果有效執行?這就需要另一條,那就是「支部建在連上」。

當時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發現隊伍很渙散,經常有逃兵,甚至是團長、連長直接帶隊逃跑。那個時候是支部建在團上,基礎士兵的情況,根本無法把控。他通過調查研究,發現何挺穎的連隊就基本沒有逃兵,於是就找何探討。原來何的連隊共產黨員多,直接能夠左右整個連隊。於是毛澤東決定把支部建在連上,等於多首長制。在戰鬥時如果連長犧牲了,還有指導員做指揮。這樣隊伍的執行力更強。對於行政體系,也採用了類似的組織架構。

當然,關於組織機制上,絕不止是這兩點。只是用它們來做例子。

以上四點,是我總結的黨的強大的組織性背後的原因。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方向選好了,重要的是執行,但執行就需要有力的組織。不管是一個幾十人的團隊,還是一個幾千萬成員的政黨,都是一樣的。在這裡其實可以學到很多,比如選擇那些真正對事情有興趣的人,選擇那些經得起考驗的人,選擇有效的運作機制。殺雞用牛刀,我相信會做的更好。

推薦閱讀:

小微團隊主管們這些基礎的管理動作你都做了嗎?
戰略發展部是個什麼樣的部門?部門裡面大家都幹什麼?在這個部門工作需要什麼方面的知識?
經濟工程在大家的眼中是怎樣的專業?如何評價該專業?學習了經工的各位都選擇了什麼深入方向,進入什麼行業?
有沒有一個高效的、系統的圖片管理方法?
圖片類網站是怎麼樣分類管理文件的?

職場管理之道。巧妙瓦解經理和下屬之間的矛盾。含做事方法的思考

TAG: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