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對親密的人飆狠話 | 語言暴力
為什麼我們總是對親密的人飆狠話 | 語言暴力
有一種暴力,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那便是語言暴力。這種暴力比起外表的傷痕來說更為嚴重和可怕,而對我們施加這種暴力的,往往就是最親的人。
《我是演說家》中有一期節目請的是台灣主持人寇乃馨,還記得她演講的題目是,別對愛你的人飆狠話,她講的動人,台下的人,包括熒幕前的我,早已淚流滿面。
她說,作為主持人,說話是她的工作,但也成了她的武器,而且用這個武器傷人無數。「我這輩子最愛的兩個男人,一個是爸爸,一個是丈夫,可我這輩子說過的最狠毒的話,也是用來對付這兩個男人的。」
寇乃馨的丈夫是著名音樂製作人黃國倫,王菲的《我願意》就出自其手。寇乃馨說,最初和黃國倫交往時,父親是極力反對的,因為他想讓女兒能嫁一個高富帥啊、或者是可以保障她未來的男人。但是彼時的黃國倫,只是一個長得不帥、不年輕、離過婚,還有一個孩子的男人。因為不同意,父親和寇乃馨吵過很多次,有一次嚴重時,說了最狠的話「寇乃馨,你要是真的和這個男人交往,我就不認你這個女兒。」
寇乃馨坦言自己真的很愛爸爸,所以聽到這句話時,真的無法承受,她很傷心也很生氣,隨即用及其冷靜近乎冷血的語調跟父親說「好啊,那你覺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比較好,是你告訴家人,還是我來轉告家人?」。後來母親告訴她,父親當時氣的差點送去醫院急救。
看出來,她真的很愛黃國倫,不惜和父親翻臉,但她又說,「其實傷害黃國倫最深的,也是我本人。」他們夫妻的個性都很強,通常誰都不讓誰,有一次,寇乃馨氣到不行,就決定挑他最痛的講,「黃國倫,你到底哪一點配得上我寇乃馨啊,你知不知道你離過婚,你是二手貨啊,你配不上我」。當時黃國倫沒有回嘴,收拾行李走到家門口,回過頭說了一句「乃馨,有些話,是不能說出口的你知道嗎?」然後就走了。
越是會說話的人,越是能把語言變成武器,來傷害你所愛的人。語言暴力,讓我們成為了無形的家暴者。心靈上的傷害,才最狠。
關於語言暴力
對於語言暴力,學者們給出過不同的定義,有人認為:「語言暴力就是用不合邏輯和法律規範、欲通過不講邏輯、不守法度的語言風暴,從而以語言霸權的形式,孤立和剝奪他人的某種權利,對他人造成傷害。」也有這樣的界定:「是以語言為武器進行人身攻擊與生命摧殘的暴烈現象,也可界定是暴力在語言的表現」;還有人描述為「使用嘲笑、侮辱、誹謗、詆毀、歧視、蔑視、恐嚇等不文明的語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傷害」。
語言的施暴者
在家庭中,最容易成為語言施暴者的,通常是父母、兄弟姐妹。當孩子還小時,偶爾的一次考試失利,暴躁的父母就惡語相向,「你怎麼這麼笨,你是豬嗎?」「看你這樣,長大也不會有什麼出息。」
父母
我們都說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家庭是溫暖的港灣,但如果,家庭帶來的是冷漠、諷刺呢?
六個在瀋陽看守所的少年罪犯,他們親述自己的故事,滲透著家庭背景與犯罪背景之間的緊密聯繫,這種關聯令人震驚。
罪犯馬俊回憶,他因做事「笨手笨腳」,父母從來沒有誇過他,他記得父母罵他最多的就是罵豬腦子,豬腦子,豬腦子。為了讓父親看得起,他開始賭博,並被下套欠下巨款,當他還債時被債主罵「豬腦子」,自尊心受到極大侮辱,最後他弄了一把手槍,找到那個賭場里最有錢的人,把人給槍殺了。
罪犯唐亮,小時候因在社交場合給父親「丟面子」,常被他罵「丟人」。長大後,在經營父親的飯店時,他遭到競爭對手罵「丟人」,聯想到父親對自己的辱罵,他惱羞成怒,回去後廚找了一把斧子行兇,把人給砍了。
還有前段時間網上瘋傳的一段視頻,故事發生在泰國,父母經營著一家超市,兒子經常玩手機,父親恨鐵不成鋼,那天父親看到兒子一直坐在桌子前玩手機,怒火中燒,走到兒子面前,兒子無動於衷,父親掏出身後的手槍,說「有種你殺了自己」,他以為兒子根本不敢。下一秒,兒子拿起手槍對準自己,按了下去。父親還以為他在開玩笑,撲過去還準備教訓一頓,看到地上的血跡時他嚇得躺在了地上,久久懊悔。
我相信有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接收過父母的語言暴力,這些無形的暴力就此烙印在我們的心上,開始變得不自信,怯弱、膽小,產生一些交往障礙,影響一生。
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的影響被很多人忽略了,其實,這個影響是十分巨大的。研究表明,家庭中最為普遍的暴力行為發生在兄弟姐妹之間。
East和Book對被孤立兒童進行的研究發現,得到兄弟姐妹支持的要比那些沒有兄弟姐妹支持的兒童焦慮表現、不成熟性要少。這表明兄弟姐妹在某種程度上補償了受孤立兒童從同伴那裡未能得到的支持。那些與兄弟姐妹衝突高、溫暖性低的兒童與其它兒童相比更不受同伴的喜歡(East & Book,1992)。
很多人相信出生順序會影響性格,例如長子長女是天生領導者、夾在中間的孩子容易被忽視而產生自卑感等,但研究指出,這些都是迷信,沒有科學證據支持。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近日研究則指出,兄弟姊妹對人格發展真正的影響,是在於性別相同、年齡相近的手足間,會為了突顯自己在家裡的存在感,而致力發展出與對方不同的人格。
幼年時經常為了父母是否公平而爭吵的手足,成年後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會大大增加。經常為了保護個人物品或個人空間而爭吵的手足,成年後罹患焦慮症的機率則會顯著增加。
兄弟姐妹在家庭中的關係十分密切,其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彼此學習模仿的對象,也正因為此,來自兄弟姐妹們的語言暴力也更加具有殺傷力。
語言暴力的危害有多嚴重?
我們對最親的人,很多時候由於情緒失控而對他人說出一些傷人的話語,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那可能是一生都無法彌補的傷口。對個人來講,暴力語言會破壞掉人與人之間的友誼、信任、和諧。對家庭來講,會破壞家庭整體的完整性,導致矛盾激化。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鄒泓說,「同伴或老師實施的語言傷害,會給孩子的心理上投下一種陰影,致使他們不再相信外部世界,覺得這個社會是冷漠的、惡毒的,對社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排斥感……」
1、形成「退縮型人格」
個體在遭受長期語言暴力後,在高壓環境下往往迴避問題,迴避現實,不敢與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內向、封閉、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徵。他們極少侵犯別人,對外來的影響也逆來順受,不與他人交流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且行為也具有隱匿性,以消極、服從、依賴他人的形式表現出來;他們也很敏感,害怕受挫,進而產生對事物的逃避心理,害怕面對生活,也容易適應不良。
2、形成「攻擊型人格」
在受到「語言暴力」之後,性格變得暴躁、易怒,內心充滿仇恨、逆反,為了發泄不滿,而對他人和社會採取過激行為,直接影響和危害社會,害人又害己。具有高攻擊性人格的兒童容易在同伴交往中引發衝突 ,不利於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影響正常的社會認知和社會交往技能的發展 , 同時也會對其他同伴的成長帶來威脅 。
3、嚴重影響心理健康
一些遭遇語言暴力的人,因為情感得不到有效宣洩,久而久之,可能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長期生存在語言暴力環境中的人,輕則情緒低落,重則產生自卑或自殺等傾向,更有甚者引發犯罪行為。
4、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和否定
遭受語言暴力的人,會對自我的價值產生懷疑和否定,認為自己是不配得到肯定的,對別人的好也會受寵若驚。受害者緊張、煩惱、鬱悶的情緒只能積壓在心裡,以致情緒不穩定,患得患失,喪失工作的積極性。進一步的,因為在情感和工作上的不如意,而產生對自我價值的懷疑。
語言暴力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1、中國傳統道德觀念,家長和孩子在家中地位不平等
受中國傳統道德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是要低於自己的,並且常常將自己作為一個「絕對權威」的形象出現,認為孩子對自己應當是「服從」的,不顧孩子內心的需要,以強硬的方式對待孩子,從而不論在語言上,還是在行為上都會表現得比較強勢。
2. 來自家長自身的情緒壓力,將其轉嫁到孩子身上
當外界的其他原因使自己產生較大心理壓力,或產生較大情緒問題,如特別地抑鬱、憤怒、生氣,但卻又不能很好地通過自身調節來緩解這種壓力時,家長常常會把這種不良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當自己心情煩躁的時候,特別容易對孩子發脾氣」。
3、受原生家庭影響,家長將習得的教育方式延續到了孩子身上
所謂原生家庭,就是家長自己從小生活的家庭。也許在自身成長的家庭環境中,就經常出現「語言暴力」的現象,那麼在慢慢地成長過程中,自己便漸漸習得了這樣一種教育方式或說話模式,當自己有孩子之後,也不知不覺地用這種習得的教育方式或說話模式對待孩子。
4、為了獲得心理優勢
在人際交往中使用語言暴力,表明行為人的心理處於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而自覺使用語言暴力的行為,則是心理嚴重失衡的表現。有一些人,使用語言暴力是因為自己對受害人存在著很強的優勢地位。
別對親密的人飆狠話
我們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對別人太友善,而對親近的人太苛刻,因為覺得他們不會離開自己,就為所欲為,將語言暴力施加於他們身上,殊不知,這對他們是怎樣的傷害。謾罵即刀,譏諷即弓弩,羞辱即匕首,惡意攻擊即利斧,語言暴力即槍支。這些兇器對身體傷害有多大,語言對心靈的傷害也有多大。可是 ,多少父母舉著這些兇器,謀殺了孩子的尊嚴,甚至一生。
希望我們對親密的人多點關心,別飆狠話。
1、避免激將
所謂「愛之深、恨之切」。生活中,大人們以為罵孩子是為了他們好,是對他們負責的表現。他們以為孩子還小,挨了罵之後不會記在心上。還有一些家長和老師認為用語言「激將法」可以使孩子幡然悔悟,積極向上,於是「壞孩子」、「笨死了」、「你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等惡語便不加思考地拋向孩子。殊不知,這樣做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孩子天性純真善良,他們幼小的心靈最容易受到傷害。
2、多鼓勵
在家庭教育和親密關係中,可以用鼓勵的方式來取代惡語相向,用溫暖取代語言暴力。一定要注意「口下留情」!尤其是在孩子有不如意的表現時,更要善於尋找其閃光點,激勵他繼續向前。在這個問題上,愛迪生的母親是值得我們效仿的榜樣。愛迪生在小學期間被當做「搗蛋大王」開除了,甚至被校長稱為「幹什麼工作都一樣沒出息的人」。但他的母親堅信愛迪生是個人才,她親自給他上課,支持他搞試驗,終於培養出了享譽世界的大發明家。
3、斬斷惡性循環
暴力,是會遺傳的,如果我們在父輩那裡得到的是謾罵、是譏諷,那麼這些也會累積到我們身上,然後再次上演到我們自己的孩子身上。當你怒不可遏時,面對面前小小的孩子,千萬要記得: 這就是你。是二三十年前的你。你渴望面前的父母能抱抱你,能給予一點安慰,而不是粗暴的辱罵與攻擊。你這樣想,你的孩子也這樣想的。
References:
Bowers,L,Smith,P.K,Binney,V(1994).Perceivedfamilyrelationshipsofbullies,victimsandbullyvictimsinmiddlechildhood.JournalofSocialandpersonalRelationships,11.
East,P.L,Rook,K.S(1992).Compensatorypatternsofsupportamongchildrenspeerrelationships:Atestusingschoolfriends,noschoolfriend
Stormshak,E.A.et.al(1996).Thequalityofsiblingrelationshipandthedevelopmentofsocialcompetenceandbehaviorcontrolinaggressivech
更多心理學知識,關注微信訂閱號小麥心理X(xiaomaixinlix)
推薦閱讀:
※淺談人際交往和親密關係
※他留著前任的聯繫方式,就是因為還惦記她唄
※「Ta不喜歡你,但Ta喜歡被你喜歡」
※如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需要?
※有多少親人聚會,實際上是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