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 | 威脅美國與日本的「孤獨死」,離我們有多遠?


這一切都太過常見,以致於在他們死後我們才發現,他們曾與絕望抗爭。


背景介紹

2010年,日本NHK特別節目《無緣社會》的播出,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城市化進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日漸疏離,甚至沒有往來。而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人的社交孤立愈發突出,「孤獨死」便是其中最極端的體現。

「孤獨死」不僅強調死亡後的狀態,更強調死亡之前的生活。除了家庭結構變化、城市流動帶來的親緣、地緣關係的分離,獨身、失業、疏於社交造就的一批中青年人,也同樣面臨著「孤獨死」的威脅。

據相關數據表明,中國社會也正經歷著與日本非常相似的變動。2000年到201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從12.3%上升到16.7%。另一方面,中國的生育率自1990年代初就一直處於更替水平。

在相似的社會變動之中,曾威脅美國和日本的「孤獨死」,距離我們有多遠?

儘管常被刻意忽視,孤獨死的現象在日本已經十分常見。一個獨居的老年人或中年人,被發現死在公寓里,往往正躺在床上。此時,距離他與外界交流已經過去了幾周,甚至幾個月。一般出於房東收租受阻,或他們的鄰居注意到房間中散發的難聞氣息,屍體才被發覺。

死者的生活與外部世界幾乎沒有關聯:沒有工作,不和鄰里來往,伴侶或孩子也不願與他保持聯繫。他幾乎沒有照顧家庭、維持關係和生命的慾望。

大多數孤獨死的人生活很邋遢,」 經營一家搬家公司,負責打掃孤獨死者公寓的Taichi Yoshida 告訴時代周刊,「他們把東西翻出來後不會放回原處,弄壞什麼也不會修好,關係破裂了,他們也不管不顧。」

「孤獨死」在日本被稱作kodokushi。他們每個人死去的時候都悄無聲息,但這種現象卻普遍得廣為人知。據厚生勞動省(日本負責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的主要部門)統計,2013年日本共發生3700 例無人看護下的死亡。而相關研究人員表示,政府公布的數字並不完備,實際數據可能接近30000。無論如何,孤獨死事件自1980年引發關注以來頻繁發生,且數量逐年增多。

這種增長與日本國內巨大的社會變遷有關,尤其是近代日本傳統多代家族的破裂。1960年,約80%的日本老人與子女共同居住,從那以後數量急劇減少了近一半。同時,日本人口老齡化速度極快:現在大約有1/5的日本人超過65歲,這個數字預計在2030年會增加到1/3。這些因素都導致了眾多老年流浪者的出現。

在超出60歲的人群中,僅有大概1/4的日本男性和1/10的日本女性表明他們在遭遇困難時,身邊有人可以依靠。「就像日本老齡化社會的縮影」,一名日本官員說,「這種狀況十年前沒人料到。」

這個國家持續了25年的經濟低迷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許多人因此失業、被迫提前退休、或者面臨其他經濟問題,社會地位降低,僅僅維持生存也變得難上加難。

對成長於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的日本人來說,財務困境尤為棘手。他們為了工作放棄了私人關係,甚至包括親子關係。這些私人關係本可以讓他們在年老時有事情可做。

世界在他們腳下蒸發,」在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從事日本職場研究的社會學家Scott North說,「公司對於他們來說成了生活的全部,他們的男子氣概、社會地位、自我意識全都根植於公司結構。」

從各方面來看,孤獨死似乎是日本特有的問題。它與家庭結構的明顯變化、長期的經濟低迷一同困擾著社會。

陷入孤立狀態的日本人也許會感受到忍耐帶來的壓抑,這種「忍耐」指的是就算遇到麻煩也要默默承受,不能抱怨。與此類似,在談話治療和抗抑鬱藥物早已在西方普及後,日本社會仍抗拒迎合美國使用現代醫學治療精神疾病和情緒障礙的潮流。很多孤獨的老人從不輕易求助或尋求人情。

但是這種「絕望之死」現象的增長不僅發生在日本。2016年11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Angus Deaton(安格斯·迪頓,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和 Anne Case,報告了現代公眾健康領域中最權威研究動向的反轉:大批美國人的死亡比預期更快。

Deaton和Case這對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學屆伉儷發現,年齡介於45歲到54歲之間、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的死亡率在1999年到2013年間急劇增長。這項增長與之前的所有歷史案例相悖,並與同期美國黑人和拉美裔人死亡率的減少形成對比,也和其他富裕國家全國死亡率的下降構成反差。

「有五十萬人本不應該那麼快死亡,」 Deaton告訴《華盛頓郵報》,「這大概是死於埃博拉人數的40倍,快趕上死於艾滋病的人數了。」 Deaton說,這項增長的發現與人口長期以來的波動趨勢太相悖,以致於人口學家的第一反應會說,「你一定是統計時出了錯,這不可能是真的。」

1990年以來,美國白人( USW ),美國拉美裔人( USH )和其他六國人口的死亡率折線圖

緊隨著Deaton和Case的報告,另一篇涉及同類話題的文章得出了更為廣泛的結論。《紐約時報》通過分析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收集的超過6000萬份死亡證明發現,從1999年以來,年齡介於25到54歲之間的白人的死亡率普遍都呈增長趨勢,而不是僅局限於Deaton和Case研究的少部分人口。其中白人女性死亡率的增長速度最為突出。

至於死亡率突然上升的原因,Deaton說,「藥物、酒精和自殺……這些顯然是直接原因。」 「藥物」包括被廣泛報道濫用的海洛因和處方阿片類止痛藥如羥考酮(oxycodone),以及阿片類藥物(opioid,從罌粟中提取的生物鹼及體內外的衍生物)。但許多專家認為,在藥物濫用背後,經濟挑戰和脆弱的社會關係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在另一項結論類似的研究中,作者寫道:「在一系列社會和經濟指標中,中年白人群體在21世紀處於落後地位」 。因為他們「與經濟主體脫節,社會聯結程度日益下滑,弱化的社群公共機構,以及社會階層、地域和文化的碎片化」,低學歷白人群體健康水平持續下降,死亡率逐步增長。

這樣看,美國面臨的危機也許和日本並沒有什麼不同。每個國家的人都面對著可能超出他們解決能力的社會和經濟挑戰。基於個人和文化背景,他們試圖以不同的方式應對,也以不同的方式失敗。

這一切都太過常見,以致於在他們死後我們才發現,他們曾與絕望抗爭。

作者:Amos Zeeberg

一位移居日本的自由科技記者。

文章首圖/尾圖:Kaethe Kollwitz Edward Hopper

文章插畫:geogle

文章來源:nautil.usn

翻譯: 王美蘇

文字編輯:劉果 子川

版式設計:童畫 姜如月

插圖編輯:Olivia

校對:姜如月

wxp://f2f0jiSlhO0J65BhCOb7jkpkTynIJk6AKsr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誰來帶我們的孫子孫女?
觸目驚心:你根本不知道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有多可怕!

TAG:社會 | 孤獨 | 老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