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引入漢字之前對本國的自稱「yamato」從何而來?「倭」又是從何而來?
「yama」可以追溯到 扶余語中的「yapma」,意思是「山」,「山」在語言學中屬於核心詞,扶余語中的「yapma」用漢字表音可以讀作「邪馬」,參見百濟語和高句麗語。在《三國志》中的《魏書》里,魏國官方稱呼來訪的倭女王國的國名為——邪馬台,這是可以考證到的日本「大和國」政權(日本的前身)名稱在公元3世紀的確切漢語音譯。
扶余語演化到日語的過程中,「yapma」的第一個音節的母音逐漸往後挪動,演變成了「yama」,用漢字表音可以讀作「亞馬」,「yama」在日語中也是「山」的意思,有褒義的意境,可以表示雄偉之意,而且高頻用於日本武家的姓氏:
比如二戰期間大規模搜刮東南亞華人財富的日本將領山下奉文(Yamashita Tomoyuki),再比如策劃偷襲珍珠港的日本將領山本五十六(Yamamoto Isoroku)。
「to」可表示「XX的人」,「yamato」最初直意可能是「山人」,yamato 在今天的日語中就是「大和」的訓讀,yamato就源自《三國志》中《魏書·東夷傳》倭人條記載的倭女王國名——邪馬台。
因此,「yamato」應該是引入漢字之前的早期大和國人對本國的稱呼。
日本人在後來的飛鳥時代才引進漢字的,邪馬台國的書面漢字寫法就採用了「大和」二字。「大」字容易理解,很多民族都喜歡在自己名稱國名上加「大」這個意境,標榜自己偉大牛逼,比如「大不列顛」、「大韓民國」等等。至於為什麼「大和國」國名的漢字寫法採用「和」字,「和」與「倭」之間是否有什麼詞源聯繫,現在還有很多的爭論,主要原因還是史料的缺失。總之,「大和」這個寫法是到飛鳥時代才有的事了(距離曹魏已經過了300多年了),為方便起見,史學界仍然稱呼在此之前的大和政權為「大和國」。
在扶余語演化為古日語的早期階段,是沒有雙母音這個發音習慣的,今天的琉球語也沒有雙母音,所以說,「邪馬台國」中的「台」(tai或dai,雙母音)不一定精確,可能就是"to", 也可能是界於「tai」和「to」之間的發音。是「yamadai」或「yamatai」這個發音的概率不大。
至於「邪馬台國」的本意為什麼是「山」,為什麼用「山」這個意思作為國名或者朝代名,筆者個人的見解是這與公元1~3世紀「大和國」所處地域的地貌特徵有直接關係。
下面日本地圖中綠色部分是大和國政權 崛起壯大的地區:
這片大和國政權發家之地位於今天日本的奈良縣,除了北部有一塊是被群山包圍的奈良盆地,其他地方都是高山,尤其是南部的紀伊山地,地貌特徵巍峨雄偉,有的山峰的高度在海拔1300米以上。
下面是google 衛星地圖裡的奈良縣,在位於奈良縣南部的一處經緯度坐標顯示了3733英尺的海拔高度(約合1200多米):
如果在google地圖的奈良縣及其附近地區滑動滑鼠,海拔高度的的變化基本都是非常大,大概在1000英尺~3800英尺之間大幅波動,也就是說,奈良縣及其周邊地區不僅是多高山的地形,而且山峰陡峭雄偉,坡度大,山谷和山峰對比鮮明。
從事農業的大和國先民生活在奈良盆地(今天大阪的東部),看到周邊山脈這樣的壯觀地貌特徵,很容易讓古人感慨山峰的雄偉,對「山」崇拜。
加之,"山"這個意境在多數民族的古代文化中都是正面的、偉岸的、褒義的,直到今天,很多生活在山地的民族依然把高山奉為神明。
所以在大約公元2世紀,大和國先民遷徙到奈良一帶定居的過程中,很大概率會以「山」(扶余語為 yapma)作為國名,加上尾綴,就是yapmato,公元239至248年間,大和國女王 和 三國時的魏國國主 互派使節,當時漢人便將日本 的國名 「yapmato」音譯為 「邪馬台」。
關於日本政權的形成,不是一開始就有著一個統一日本列島的「大和國」的,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O2b系單倍體的扶餘人源源不斷地以朝鮮半島為跳板,進入日本列島,征服當地D2系單倍體的土著繩文人部落聯盟(日本古代文獻一般稱土著繩文人為蝦夷,幕府將軍的全稱就是征夷大將軍),佔領繩文人的土地,建立大大小小的多個扶余政權,
目前考古的遺址顯示,日本在公元前3世紀~公元2世紀期間的彌生人生活遺址遍布日本西部,包括近畿地區、九州地區、四國島、中國地區(不是China,是指日本近畿地區以西的本州島地區)。
這些大大小小的扶余政權互相吞併(具體吞併過程已經不可考),最後由近畿地區的yamato 政權(也就是後來的大和國)完成統一,形成了日本的雛形——大和國,大和國的王族也就自然成了日本的天皇家族。「大和」或者「yamato」的稱呼日後也就成了整個日本主體民族的稱呼。
(就好像戰國時,秦國統一其他六國之後,中國一度被稱為「秦」,中國人被一度稱為「秦人」,只是後來中國改朝換代頻繁,中國人一會被稱為秦人、一會被稱為漢人、一會被稱為唐人。。。。但是日本由於萬世一系,沒有改朝換代,"大和"或者「yamato」這個稱呼就一直延續了下來)
扶餘人形成統一政權後,仍然沒有停止向日本列島東北部征服土著繩文人的過程,直到17世紀,德川幕府才在北海道地區設置管轄機構,也就是說扶餘人對日本土著繩文人的政府持續了約1800多年,直到今天,在北海道依然有少量的繩文人沒有被扶餘人融合同化,那就是被稱為繩文人活化石的——阿依努人。
這個過程有點類似於英國人的形成過程,公元4世紀,盎格魯(Anglo)、撒克遜(Saxon)、朱特(Jutes)等 日耳曼部落 從日德蘭半島、低地德意志 渡海到不列顛島,征服 不列顛島的凱爾特人原住民,建立大大小小的日耳曼政權,最後火拚吞併成七個較大的日耳曼王國(七國時代),公元9世紀,不列顛島的日耳曼人區域——英格蘭地區 由 撒克遜王國 韋塞克斯 完成統一。英格蘭(England)一詞本身就是盎格魯之地的意思——Angland。
不列顛島的原住民 凱爾特人 也並非都被日耳曼人征服融合了,不列顛島的北部——蘇格蘭地區直到17世紀仍然掌握在凱爾特人手裡,他們一直抵抗盎格魯薩克遜人的入侵,可歌可泣,這部分凱爾特人被稱為 蘇格蘭人。電影《勇敢的心》就是表現蘇格蘭民族英雄抗擊英格蘭的。
雖然多數英格蘭人的父系祖先是盎格魯薩克遜等日耳曼人,但是今天的英語與徳語(German)區別已經很明顯,一個德國人可能要花1年的時間才能學會英語,英語在古低地德語的基礎上融入了大量的凱爾特語構詞習慣,還有融入後來的威廉征服帶來的法語。
同樣,扶餘人在征服繩文人的過程中,語言也不可避免得融入繩文人的南島語系特徵,外加後來中國 漢字及成語被引入日語,古日語與現代日語差別很大,期間演化過程的相關研究遇到了不少信息斷層。
以至於關於「倭」這個說法的來源有很多解釋,沒有定論。目前還沒有發現「倭」與「邪馬台」之間有什麼詞源聯繫,「倭」這個稱呼出現的時間比「邪馬台」要早200年,「倭」起源於日本列島一個政權遣使覲見漢光武帝時(公元57年)漢朝對他們的稱呼。
有人認為:「倭」字通古漢語中的「矮」(當時向漢朝派遣使節的這個日本政權可能是個土著繩文人政權,也就是蝦夷人政權,D2系單倍體的繩文人身材通常較為矮小)。
日本最後一支沒被扶余文明同化的土著居民是阿依努族,老一代阿依努人仍然保持著獨立的文化和血統,下圖為阿依努年長男子:
下圖是早期阿依努女子黑白照片(應該還沒有摻入大和民族的混血):
這類日本土著屬於D系單倍體,還有少量屬於C系單倍體,與安達曼人等一些南島民族同源。D系單倍體和C系單倍體大多被劃入棕色人種(其實近代得膚色劃分人種方法是極其不科學的,但已經被廣大老百姓用慣了,今天的矮黑人後代膚色並不一定黑,多數為棕色膚色,像日本北部的阿依努人皮膚還挺白的,這是棕種人在高寒地區進化出來的結果),也有很多人反對矮黑人這種說法,稱之為老亞洲人可能更合適。
日本原住民繩文人若是在營養不是足夠充分的情況下成長,身材一般較為矮小。
至少古代中國人對他們的描述就是身材矮小。
此外,有人說「倭」字和「委」字都表示委任之意,大概是漢光武帝給與的分封名稱,筆者不認同這種猜測。
還有一種可能,「倭」字是漢人當時對這些日本使節稱呼自己國家的發音的音譯。
總之,這個第一次北稱為「倭國」的政權和200年後卑彌呼女王的「邪馬台」應該不是一個政權。德川幕府時期,漢光武帝 賜予那位倭王的金印在 日本福岡被發掘出土,下圖就是福岡出土的——「漢委奴國王」 金印(「委」字 通「倭」字):
倭奴金印的出土地——福岡位於日本九州島西端,距離「大和國」崛起的奈良地區距離甚遠(約600公里),更加支撐了朝拜漢光武帝和朝拜魏明帝的兩撥日本使團不是來自一個政權的判斷。
不少學者認為「倭」字是漢光武帝時漢人對初次見到的日本人的蔑稱,初始意思不會是什麼褒義詞,後來「倭」這個稱呼被漢人延續使用。而日本人在飛鳥時代改用了日語中音讀與「倭」相同的漢字「和」(在日語中都是讀作「wa」,倭字在日語中的讀音和古代中國人稱呼日本人的「倭」的發音是一致的),筆者覺得這種說法比較可靠。
關於大和民族的形成,O2b系人種,D系人種,詳細參考下面文章:
「日本人覺得中國人不如黑人」,這是真的嗎?這是全民的觀點還是局部人的意見?如何評價日本是一個「現代封建社會」的說法?《狄仁傑之神都龍王》設計了東島國人滅大唐的大背景,符合口味,會加劇你仇恨某國的心理嗎?---------------------
備份專用微博號:在貴州吃臘肉666
微博鏈接: https://m.weibo.cn/u/6081726418
推薦閱讀:
※從《漢武大帝》里劉徹身上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暴君第三季大結局是什麼?
※關於王朝各個時期軍隊的戰鬥力
※[正義與善 58] 過去分析師 - 《歷史學家的美德》簡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