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會對形似「臉」的非動物體產生錯覺?

在生活中,你一定見過一些長著「臉」的非動物體。

你說你沒見過?那就跟著我來看看下面這些圖片吧!

這些長著「臉」的非動物體可能是一個切開的大辣椒,也可能是一個茄子,還可能是一個滾筒洗衣機。

仔細想想看,這些被認為是「臉」的物體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兩隻眼睛和一張嘴。

那麼,我們為何會對這些形似「臉」的非動物體產生「這是一張臉」錯覺?人類是不是唯一具有這種「特異功能」的物種呢?

為了回答以上問題,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認知神經科學家完成了一項有趣的研究。

他們給 5 只恆河猴呈現猴臉(刺激1)、形似「臉」的物體(刺激2)以及非「臉」物體(刺激3)三種刺激。

其中,刺激 2 和刺激 3 本質上是同一種物體,比如一台「做鬼臉」的滾筒洗衣機和一台正常的滾筒洗衣機,因此從圖片相似度的角度來說,刺激 2 和刺激 3 更加相似。

實驗中,恆河猴首先盯著注視點,然後屏幕上會同時呈現出兩種刺激(刺激1和刺激2,刺激2和刺激3,刺激1和刺激3),猴子自由注視屏幕一段時間後,便會得到果汁獎勵。

研究者們記錄了猴子的眼動軌跡和視線停留時間。

研究結果表明,與人類一樣,相對於非「臉」物體,猴子的視線會在猴臉上停留更長時間。

有意思的是,相對於猴臉,猴子的視線會在形似「臉」的非動物體停留更長時間,大概猴子對這些有趣的「臉」也很好奇吧。

通過分析猴子第一眼看的是哪張圖片,研究者們得到了與猴子注視時間相同的結論。

接下來,研究者們分析了猴子的眼動軌跡,發現猴子在觀看猴臉和形似「臉」的非動物體時,視線大多停留在圖片中的「眼睛」和「嘴巴」的位置,而在觀看其他物體時,視線則沒有明顯的傾向性。

「眼睛」和「嘴巴」正是面孔檢測中最重要的特徵。

以上研究結果表明,除了人類之外,恆河猴也具有感知形似「臉」的非動物體中面孔特徵的能力。

這並不奇怪,因為恆河猴有著跟人類似的視覺信息加工網路。

另外,由於面孔檢測在靈長類動物的社交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能需要在面孔檢測中容許一定「錯誤」的發生,從而保證自己的社交優勢。

參考文獻:

Taubert et al., Face Pareidolia in the Rhesus Monkey, Current Biology (2017)

本文為原創編譯,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公眾號:腦與智能


推薦閱讀:

什麼是「失語症」?關於腦康復的一些事
「腦科學實驗室」——培育身邊的最強大腦
大腦皮層中各層的分工
腦科學研究發現:6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在打盹中建立語義記憶
人工智慧可以更加準確的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

TAG:腦科學 | 人臉識別 | 錯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