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理解佛教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

難道好人成佛就需歷經磨難,而壞人卻只需「放下屠刀」嗎?


確認
取消
邀請回答

我來回答

4條回答
時間排序
|
熱門排序

拼拼才

,公號:拼拼才子的思維風暴(cai_zi_pp),和...

佛教用語非常之多,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句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經常在武俠電影、電視中用來勸說干盡壞事的惡人。熟悉佛教的人都知道,人要修鍊成佛,就要有救苦救難之心,嘗盡世間苦難,受盡世間折磨,...
查看全部

佛教用語非常之多,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句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經常在武俠電影、電視中用來勸說干盡壞事的惡人。熟悉佛教的人都知道,人要修鍊成佛,就要有救苦救難之心,嘗盡世間苦難,受盡世間折磨,才能悟道,成佛。

像釋迦牟尼佛(即如來佛),先是享盡世間富貴,之後放棄貴族身份苦行六年,最後在菩提樹下冥思七七四十九天才悟道成佛。又如《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懷著求佛知心,一路跋山涉水,受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才終於修得正果。

有慈悲心腸,懷著救苦救難之心的賢人成佛之路艱難且不易。為什麼無惡不作的惡人,只需要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佛祖難道如此優待惡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出自《雜阿含經》,故事所說之人是伽瞿(jia qu,梵語音譯,意為一切世間現),此人出生在舍衛城北邊不遠處的薩那,出生之時,薩那所有剎帝利的武士階級,全部不由自主地拔出刀劍,並做出準備迎敵戰鬥的姿勢,隨即利劍捲曲,握在手中的把柄也跟著墮落在地。周邊之人驚奇,都認為伽瞿具有大德大智。

長大之後的伽瞿更是一表人才,英俊挺拔,聰慧性雅。附近有名為頗羅呵私的村莊里住著一位久負盛名的婆羅門(不同於佛教的另一教派)師傅正講座收徒,名叫摩尼跋陀羅。於是伽瞿隨摩尼跋陀羅修行,對師傅謙順恭敬盡心供養。

師母見伽瞿生的端正,心生淫念。一次師傅帶著別的學徒出門,留伽瞿守家,師母便去勾引伽瞿。可伽瞿誓死不從,呵斥道:「師傅為父,師母為母,請你自重!」掙脫之後,立即逃離。

師母惱羞成怒,自己用手在身上抓上傷痕,扯爛自己衣服,投繩假意上吊。師傅回來後見到妻子,問其原由。婦人誣陷伽瞿對自己行不軌,自己受辱,無言苟活。師傅知道伽瞿有大德力(很高的道行),害怕自己無法制服伽瞿,便要設計破掉伽瞿大德力,讓其不能再修行。於是告訴伽瞿,他已經學會自己諸多本領,只有一個秘法還沒學到,學會之後就可以修得正果。秘法就是:殺人取指——殺夠一千人,取下他們的手指做成頭冠戴上。

雖然伽瞿心有疑惑,但最終還是受師傅蠱惑,聽從師命,執劍到了路口。各種鬼怪竟從路邊出來給伽瞿助威,伽瞿心智被擾亂,殺意驟起,如發瘋一般逢人就殺,將所殺之人的手指穿在一起,做成頭冠戴在頭上。很快,他已殺至九百九十九人,只差一人。這時伽瞿殺人的事在城裡傳開,無人再敢走大路。

伽瞿的母親也聽說了伽瞿成了殺人魔王,可畢竟是自己兒子。中午,母親擔心他餓肚子,於是去送食物。他看到母親,心中糾結,是否殺母親湊足一千人。

釋迦牟尼世尊知伽瞿前面所殺九百九十九人都是業力(因果報應)所至,但伽瞿如果殺了自己的母親,那註定罪不可救。於是化身一個沙門(對非婆羅門教的宗教教派和思想流派的總稱)欲度化伽瞿。

伽瞿看到沙門心生喜悅,心想,這樣就可以不用殺自己的母親了。便飛快地去追沙門。可伽瞿發現,雖然沙門走得很慢,可是自己無論如何奮力去追也追不上。於是大喊道:「沙門別走,停下來!」佛祖卻對伽瞿說:「我早就停下了,是你沒有停下而已。」伽瞿本就有大德大智,聽到點撥,他停了下來,仔細端詳眼前之沙門,再回想之前自己地所作所為,恍然大悟。於是懊喪的扔掉手中的劍,愧疚而虔敬地面向佛陀伏地接足。釋迦摩尼世尊飛身而起,揮手捲起伽瞿並收其為弟子。之後,伽瞿潛心修行,最終修得果位。

這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佛家所講「放下」,有兩層含義:

對普通人而言是一理。不是簡單地理解為,惡人成佛易,好人成佛難。我們想像一下,一個從不沾染毒品的人,和一個吸毒成癮後又憑意志戒掉的人,誰的意志更頑強?一個一輩子與人為善的人,和一個殺人成魔後,悔悟,放下屠刀洗心革面的人,誰對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然而這個例子並非鼓勵世人拿起惡而後再得善,而是告訴世人:「放下」的不易,要拿起後才能理解。未曾拿起,自然「放下」也容易。這世界有惡為人所厭惡,才有善為人所喜愛。對於善,我們需要發揚,而對於惡中所生之善,我們亦要包容。

對修行人而言是一引。伽瞿本來就是有大德之人,如很多修行人一樣,一心向道。他的修行之心使得他修為步步精進,卻也是他執念的根源。故諸多魔鬼湧現,業力不止,阻礙其修行得道。想要修行有成必須要有向道之恆心,可是要修得正果又需要放下執念。如《心經》所言,得道之路就像過河一樣,需要自己努力的內在條件,但也需要船、物資等外在條件,兩樣都具備才能到達彼岸。可是許多人到達彼岸後,卻不上岸,為什麼呢?因為放不下他的船,捨不得他的物資,那你說他到底到過河沒過呢?過了,可又沒過,準確地講確實沒過。所以這個「放下」又是對修行人最終上岸的一道引。

一輩子做個好人難,幡然悔悟更難。

我們需要惡來凸顯善,也需要抑制惡而避免自我毀滅,更需要包容浴火重生的善。人之所以可以在孤獨的宇宙中是相互協作、相依生存,而不是自相殘殺、相互毀滅,正是因為我們可以包容不一樣的思想,容忍不一樣的聲音。



佛教用語非常之多,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句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經常在武俠電影、電視中用來勸說干盡壞事的惡人。熟悉佛教的人都知道,人要修鍊成佛,就要有救苦救難之心,嘗盡世間苦難,受盡世間折磨,才能悟道,成佛。

像釋迦牟尼佛(即如來佛),先是享盡世間富貴,之後放棄貴族身份苦行六年,最後在菩提樹下冥思七七四十九天才悟道成佛。又如《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懷著求佛知心,一路跋山涉水,受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才終於修得正果。

有慈悲心腸,懷著救苦救難之心的賢人成佛之路艱難且不易。為什麼無惡不作的惡人,只需要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佛祖難道如此優待惡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出自《雜阿含經》,故事所說之人是伽瞿(jia qu,梵語音譯,意為一切世間現),此人出生在舍衛城北邊不遠處的薩那,出生之時,薩那所有剎帝利的武士階級,全部不由自主地拔出刀劍,並做出準備迎敵戰鬥的姿勢,隨即利劍捲曲,握在手中的把柄也跟著墮落在地。周邊之人驚奇,都認為伽瞿具有大德大智。

長大之後的伽瞿更是一表人才,英俊挺拔,聰慧性雅。附近有名為頗羅呵私的村莊里住著一位久負盛名的婆羅門(不同於佛教的另一教派)師傅正講座收徒,名叫摩尼跋陀羅。於是伽瞿隨摩尼跋陀羅修行,對師傅謙順恭敬盡心供養。

師母見伽瞿生的端正,心生淫念。一次師傅帶著別的學徒出門,留伽瞿守家,師母便去勾引伽瞿。可伽瞿誓死不從,呵斥道:「師傅為父,師母為母,請你自重!」掙脫之後,立即逃離。

師母惱羞成怒,自己用手在身上抓上傷痕,扯爛自己衣服,投繩假意上吊。師傅回來後見到妻子,問其原由。婦人誣陷伽瞿對自己行不軌,自己受辱,無言苟活。師傅知道伽瞿有大德力(很高的道行),害怕自己無法制服伽瞿,便要設計破掉伽瞿大德力,讓其不能再修行。於是告訴伽瞿,他已經學會自己諸多本領,只有一個秘法還沒學到,學會之後就可以修得正果。秘法就是:殺人取指——殺夠一千人,取下他們的手指做成頭冠戴上。

雖然伽瞿心有疑惑,但最終還是受師傅蠱惑,聽從師命,執劍到了路口。各種鬼怪竟從路邊出來給伽瞿助威,伽瞿心智被擾亂,殺意驟起,如發瘋一般逢人就殺,將所殺之人的手指穿在一起,做成頭冠戴在頭上。很快,他已殺至九百九十九人,只差一人。這時伽瞿殺人的事在城裡傳開,無人再敢走大路。

伽瞿的母親也聽說了伽瞿成了殺人魔王,可畢竟是自己兒子。中午,母親擔心他餓肚子,於是去送食物。他看到母親,心中糾結,是否殺母親湊足一千人。

釋迦牟尼世尊知伽瞿前面所殺九百九十九人都是業力(因果報應)所至,但伽瞿如果殺了自己的母親,那註定罪不可救。於是化身一個沙門(對非婆羅門教的宗教教派和思想流派的總稱)欲度化伽瞿。

伽瞿看到沙門心生喜悅,心想,這樣就可以不用殺自己的母親了。便飛快地去追沙門。可伽瞿發現,雖然沙門走得很慢,可是自己無論如何奮力去追也追不上。於是大喊道:「沙門別走,停下來!」佛祖卻對伽瞿說:「我早就停下了,是你沒有停下而已。」伽瞿本就有大德大智,聽到點撥,他停了下來,仔細端詳眼前之沙門,再回想之前自己地所作所為,恍然大悟。於是懊喪的扔掉手中的劍,愧疚而虔敬地面向佛陀伏地接足。釋迦摩尼世尊飛身而起,揮手捲起伽瞿並收其為弟子。之後,伽瞿潛心修行,最終修得果位。

這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佛家所講「放下」,有兩層含義:

對普通人而言是一理。不是簡單地理解為,惡人成佛易,好人成佛難。我們想像一下,一個從不沾染毒品的人,和一個吸毒成癮後又憑意志戒掉的人,誰的意志更頑強?一個一輩子與人為善的人,和一個殺人成魔後,悔悟,放下屠刀洗心革面的人,誰對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然而這個例子並非鼓勵世人拿起惡而後再得善,而是告訴世人:「放下」的不易,要拿起後才能理解。未曾拿起,自然「放下」也容易。這世界有惡為人所厭惡,才有善為人所喜愛。對於善,我們需要發揚,而對於惡中所生之善,我們亦要包容。

對修行人而言是一引。伽瞿本來就是有大德之人,如很多修行人一樣,一心向道。他的修行之心使得他修為步步精進,卻也是他執念的根源。故諸多魔鬼湧現,業力不止,阻礙其修行得道。想要修行有成必須要有向道之恆心,可是要修得正果又需要放下執念。如《心經》所言,得道之路就像過河一樣,需要自己努力的內在條件,但也需要船、物資等外在條件,兩樣都具備才能到達彼岸。可是許多人到達彼岸後,卻不上岸,為什麼呢?因為放不下他的船,捨不得他的物資,那你說他到底到過河沒過呢?過了,可又沒過,準確地講確實沒過。所以這個「放下」又是對修行人最終上岸的一道引。

一輩子做個好人難,幡然悔悟更難。

我們需要惡來凸顯善,也需要抑制惡而避免自我毀滅,更需要包容浴火重生的善。人之所以可以在孤獨的宇宙中是相互協作、相依生存,而不是自相殘殺、相互毀滅,正是因為我們可以包容不一樣的思想,容忍不一樣的聲音。



為何壞人成佛只要放下屠刀,好人成佛卻要經歷八十一難?

這真是個好問題,佛經記載,有人問好問題,佛陀總是讚歎善哉善哉,因為借這個機會大家可以好好探討。

首先要說的必須是:有些傳統說法以訛傳訛,真是害死人啊...... 比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等等,我們了解到的都是錯誤的意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如此。

《佛祖統紀》記載:唐朝有個屠夫,因為善導大師在長安傳法,大家深受熏陶,都不吃肉了。屠夫沒了生意,大怒,拿刀要去殺大師。大師為屠夫開示佛法,並使其親眼看到極樂世界的莊嚴景象。屠夫當即發願往生凈土,爬上高樹,高聲念佛,墮地而死。時人皆見屠夫神識隨彌陀西去。這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由來。

有的人或許會說,那我也像屠夫一樣,該做壞事還是做壞事,到臨命終時發心就好。你趁早打消這個妄想吧。屠夫確實是多犯殺業的惡人,可是要對佛法生起極大的信心,併當即發願往生西方,這是要極大的善根才做得到的。叫你即刻往生,你能說放下就放下嗎?是不是還要回家跟妻兒道個別、灑個淚、交代下遺產,說著說著又不捨得走了。你平時都是在貪嗔痴中打滾,能說放下就放下嗎?而且,能遇到善導大師加以引導就是他莫大的福報,你有嗎?屠夫往生極樂,沒有任何冤親債主阻擋,你的冤親債主一大堆,到時你攔得住嗎?

但他畢竟這一世是惡人,千空萬空,因果不空,就算他帶業往生去了極樂世界,這一世的罪業還是要還的。但是在極樂世界完全沒有促使惡業成熟的外部條件,他可以在那裡修行,趨近佛果,但某一個階段還是要回到娑婆世界償還舊債,否則不可能成佛。但這個時候的償還舊債,心態就完全不同了,不會因為受苦受難而再有煩惱、再造惡業。

佛法中沒有嚴格好人壞人的界限,再壞的人也會發善心,再好的人也有見不得人的地方。

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面對苦難都有自主的選擇權利。苦難是一種結果,你可以選擇跟著結果「破罐子破摔」沉淪下去,你也可以借著苦難,培養起你的出離心和菩提心。

任何人成佛,都要經歷八十一難。如果沒有這八十一難,你會一直覺得,生活在這個苦樂參半的五濁惡世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往往誇大自己的苦難,看看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無量劫來無數次為眾生獻出眼睛、血液、骨髓甚至整個身體,再看看自己,這算什麼苦難呢?

如果我們只是把目光放在一時的苦樂上,就很容易失去對因果律的信心,但是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在生生世世,就不會被一時的惡念而誘惑誤導。

《法華經》里說:功不唐捐。

所有的苦難和努力都不會白費,都是導向你最終究竟圓滿的不可缺少的資糧。


佛教經句用文字語言表達本身就會產生歧義,因此才有「人身本是佛法器」的說法。對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此句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不可言喻。

這裡勉強用個人言語解釋一下此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本是勸人向善的意思,類似《左傳·宣公二年》中「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一句名言,意思是人都會犯錯,能知錯改錯還來得及。

以上是表面意思,但深一層的含義比較複雜。首先此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針對大惡之人,回應人身本是佛法器一說,佛無處不在,即便是大惡之人也有善根,只是其心被蒙蔽,無法探尋而已。

一旦惡人良心發現,找到了自己的善根,就相當於在西方極樂世界升起一朵蓮花,就像枯草之中迸發出一簇火星,會瞬間轉變性情,此時對於普通人善惡通達,一善一惡混沌轉換而言,大惡之人更容易點化。

總而言之,萬物皆有佛性,而佛言佛經均以人類表達方式展現,免不了有歧義。「理解」一詞本身不理解,如何做到感悟佛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詞如果用「狗語」「羊語」「馬語」等又該如何表達?執著於成佛,本心有所圖,有掛礙,又如何成佛?因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能針對某一類人,你看一萬遍心中也無火花,但有人只看一遍就頓生善念,這就是佛經佛言之精妙之處。(儘管寫了很多字,總也感覺表述不清,人能看懂,萬物如何懂?)


放下屠刀,離佛就更近了一些,但是不是說就真成佛了,當然每個人都能成佛,但是悟道參禪不是僅僅想想而已,相當的難的。


推薦閱讀:

釋伽牟尼涅槃後在哪裡?
(1 條消息)佛教里人是輪迴的,為什麼還會有地獄?
當我們在談論「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寺院的錢「借」給在家人是否如法 ?
關於坐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增一阿含經·卷十一》一二:今誦此已足,如尊之所說,智慧能除結,不由其餘行?

TAG:佛教 | 宗教 | 佛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