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想做出健康美味的雞肉,這些誤區要了解

中醫理論認為,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可以治療由身體虛弱而引起的乏力、頭暈等癥狀。可是吃了這麼多年的雞肉,關於雞肉的流言蜚語到處都是,著實讓人弄不明白,到底怎樣吃雞才健康呢?

關於吃雞肉的4個誤區:

一: 雞湯比雞肉更滋補?

大部分以為,雞湯滋補,經過長時間燉煮,雞肉中的營養充分融入湯中,這時候記得雞湯集雞之精華,雖然雞肉質感變差,但是喝湯就能夠健康營養。但事實卻不如此。其實,雞肉中的主要營養是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在燉煮的過程中只有一小部分的營養會溶解在雞湯中。有數據表明,每100克雞肉和雞湯中蛋白質的含量分別是25.1克和1.37克。雞湯的口感遠勝於雞肉,其實就是因為鮮味物質被大量溶解在雞湯中,並不等同於營養物質。

誤區二: 母雞比公雞更有營養?

如果問你選擇吃母雞還公雞,我相信你們都會說母雞。很多人都覺得母雞比公雞更營養。但其實中醫表示,母雞性屬陰,滋補效果平和,適合產婦、年老體弱、久病體虛者食用。而公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又因為母雞脂肪含量高,鮮味物質更容易溶解於湯中,所以更加鮮美,適合燉湯,而公雞則適合快炒。

誤區三:雞皮很油膩,烹飪之前要丟棄。

很多人會覺得雞皮過於油膩,通常會在烹飪之前將其去掉,這樣做則會大大地破壞掉雞肉鮮嫩口感。因為在雞皮和雞肉之間有一層薄膜,可以有效的保持肉質水分,同時也防止脂肪的外溢。

誤區四: 柴雞比肉雞更有營養

從營養物質含量看柴雞、肉雞營養成分相差無幾,雖然生長周期長的柴雞口感在一定程度上或許會比肉雞更好,不過單純的追崇散養柴雞未必是好事,因為散養的雞所進食的食物很有可能得不到保障,無法追根溯源,並不能完全保證食品安全。

雞肉應該怎麼挑?

1.看:一看色澤,二看眼球。新鮮雞肉皮膚光澤度好,眼球飽滿;久放的則暗淡無光,眼球也皺縮渾濁。

2.摸: 新鮮雞肉外表略干,摸起來不粘手且有彈性,用手指輕壓後很快就會回彈復原。

3.聞: 新鮮雞肉聞起來除了有淡淡肉腥外,沒有過重的異味,如果發臭了就要謹慎購買了。

4.行家支招: 冰鮮雞保存的最佳方法是處於0-4攝氏度的環境下,而且要即日屠宰即日出售,超過一日,肉質鮮度便下降,一般3日會變色,4日就發臭。

5.識別注水雞: 如果發現雞翅膀後有紅針點,周圍呈烏黑色,用手掐雞的皮層,感覺表面高低不平,像長了腫塊,那很有可能是注過水的哦。

雞肉雖好,但是這些食用禁忌也需注意:

1.雞頭和腎臟容易聚集些微有毒物質,偶爾食用對人體危害不大,但建議不要多吃。2.啃雞脖一定要摘除皮下的淋巴結,因為不少病菌和病毒都聚集在淋巴結上,所以一定要把它拿掉再吃。3.盡量少吃翅尖部位,翅尖也是雞的淋巴結,偷偷告訴你,不良商家通常都是從這兒給雞打激素的。4.雞屁屁上的「腔上囊」可是有毒的,要記得去掉再吃!


推薦閱讀:

TAG:雞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