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越來越固化的階層,不過是因為大多數人壓根不想上升
(1)
七年前,我開始折騰的時候,由於父母都沒做過生意,也沒有外部資源,我就只能選擇自己熟悉的大學校園,通過聽周圍同學的抱怨,尋找一些痛點,去做一些小的項目。
不知不覺,我已經跟大量的學生打過交道,如今四個微信的好友加起來,應該也有過萬名大學生了。
作為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我想自己還是應該血氣方剛點,否則跟年邁老者又有什麼區別了,於是我一直在做些比較逆反常規的事情。
也可能是由於我自己就畢業於一所三本院校,而曾參與的超級課程表項目,幾個創始人也都是三本、專科,一樣取得了一些成績。
於是我認為普通高校的學生,面臨就業歧視,真的是相當不公平的一件事,我們一點也不差呀。
可這兩年的時間,我不得不承認,那些職場潛規則真的沒有錯,如今連我自己招人,都會985、211研究生優先。
(2)
階層固化找個詞,今年尤其的火熱,此前我也並不認同,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呀,3年時間薪資翻了20倍,並且還不會止於此。
但我疏忽了,我這樣的人本就是極少的,雖然我認為自己還並不夠努力。
上半年我做了3期學習訓練營,下半年加入智聯後,一口氣弄了三個學生組織,智聯盟、校園新媒體中心、校園研究院,不像前幾年作校園渠道的時候,每天就是激勵、數字、打雞血,如今我真的想給學生帶來一些長期的幫助。
可我發現大多數學生並不看重這些。
我大學的時候沒有一盞指路明燈,直到大四那年看了《中國合伙人》,劇中黃曉明扮演的為俞敏洪的原型,其說道大學讀了四百本書,而那時我大學時間已所剩無幾,卻幾乎沒看過一本書。
所以,我不止一次的跟學生說道,你們以後一定會比我強,現在才大二、大三,而所讀學校也普遍都比我要好,只要現在開始行動,機會真的很多。
可我已經見到了太多麻木的表情與無動於衷。
(3)
我知道自己錯了,錯的很徹底。
絕大多數學生們並不愛學習,這就是事實,或許我們教育制度,通過十幾年的塑造,早已在學生心底種下一顆痛恨學習的種子。
裝睡的人,是真的叫不醒的。
而工作上的原因,我最近幾個月主要跟一些985、211高校的學生接觸,這些人曾讓我嗤之以鼻披著名校光環的天之驕子,也真的出乎意料的優秀。
所以我才會感嘆到,真的是我自己錯了,社會沒有錯。
我就不說清華、北大的學子,我有個學生在華中科技大學讀研究生,我常分享到學習群里的一些文章,他都會去讀,並且還會聊聊自己的思考。
而我不經意提及的一些信息,比如上月何帆老師在得到APP新開了一個讀書會的專欄,我覺得非常不錯,於是他也跑去訂閱了,還常跟我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並且會常找我推薦一些不錯的書籍。
而群里大部分人則是無動於衷,似乎早已習慣,學習這件事,需要有人拿鞭子在後面抽,才會動一下。
同樣的,就算做校園渠道工作,目前智聯盟核心團隊里,表現最突出的為僅有的兩名女生,一個在中南大學、一個在天津大學,優秀對某些人而言,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4)
當然,我並不是說名校的學生,就一定什麼都好,只是掰正我此前不屑一顧的片面看法,而優秀的人就應該獲得更好的機會,這才是公平。
我常自詡自己的領導力不錯,而我帶的純90後團隊,如何如何有執行力,也被我經常炫耀。
但就是這群每天跟我接觸最多的人,常常讓我自信心受損,為什麼他們依舊不愛學習呢?
可這種事提過幾次後,也是沒辦法強迫的呀。
這周樊登讀書會的朋友,給我了個企業版的試用賬號,可一周下來,開通的團隊成員們,學習時長大部分都是0。
這就是我引以為傲的團隊。
陌生人通過「在行」這個平台約我聊一個小時,得花上一兩千塊;而昨天還有個微信好友,約了我快兩月了,一直時間不吻合,沒碰到。
而自己團隊里,每天見面的人,卻很少會主動去問我一些問題,以及做一些學習相關的探討。
可能這也算是一個領導者的失敗吧,沒能足夠給成員賦能。
(5)
今年的每個周末,我基本上都在聽各種講座,這也是北京很大的一個資源優勢了吧,並且都會做相關的復盤思考。
而混沌商學院一年的學習,也讓我算是第一次接觸到了商學院的學習體系。
當然,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海外遊學、參訪了,一方面英語極差帶來的自卑,一方面此前創業太忙,2017年前都沒有真正走出祖國的大門。
今年的日本東京、美國矽谷學習之旅收穫真的太多,也讓我太想多去看看這個世界。
而為了支撐夢想,錢是不可或缺,於是我昨天搬家換了套更便宜的公寓。
明天我將啟程去美國紐約、波士頓參訪,會去華爾街參訪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以及拜訪四所全球名校哈佛、麻省理工、哥倫比亞、紐約大學,本號也會停更一段時間。
回國後,我將會跟大家復盤這段時間的學習收穫,同時也專門建了個群,及時分享一些參訪動態和學習思考,有意者自加吧,公眾號:創業者孫凌。
(6)
階層並不固化,但只對於那些想要改變現狀的人,希望我每天的文章,能夠讓周圍的人一點點改變吧。
人如果真的開始努力與付出,會有明顯的提升,因為絕大部分人都是停步不前的。
就像我在職場,從不會用工齡來看待一個人,實在有太多太多的人,所謂的十幾年工齡,不過是把最初半年的經驗重複性的用了十幾年而已。
而那些狗屁的迷茫,不過是太閑,還不如立刻開始行動。
人窮自有窮的道理!
昨天的文章《熱愛生活,熱愛這個繁雜的世界,總有人在偷偷愛著你》剛寫到,我們更應該愛這個世界。
沒想到就在出國的前一天,我就遇到了那個合適的人,生活總是如此美好,各位晚安。
我的第667篇文章
-作者-
孫凌,知名公司校園&海外事業部執行總監,終身學習者,曾連續創業獲得多輪融資,以創業心態去生活。
推薦閱讀:
TAG:階層固化 |